24 avsnitt

「Study Room 自习室」是一个围绕阅读分享、个人反思、训练感悟、生活抉择等成长话题的灵感空间。

两位主播分别是最能对自己下狠手的运动学霸 Weiya,和互联网创业圈娃娃脸 Guxi。我们都热爱铁三,痴迷于剖析自我,偶尔神叨叨,时不时小八卦。


在两位卷王的眼里,没有什么是比「进步」更性感的事~


【视频播客】
Weibo@播客_自习室STUDYROOM
小红书@自习室STUDYROOM
B站@自习室STUDYROOM
YouTube@自习室STUDYROOM
抖音@自习室STUDYROOM
视频号@自习室STUDYROOM

【音频平台】
苹果播客@自习室STUDYROOM
小宇宙@自习室STUDYROOM
喜马拉雅@自习室STUDYROOM
网易云音乐@自习室STUDYROOM
豆瓣@自习室STUDYROOM

【进群】
「花卷」听友群 VX: studyroom999

【合作】
商务联系 studyroom@fit4life.world

自习室 STUDY ROOM 不好惹的娃娃脸

    • Hälsa och motion

「Study Room 自习室」是一个围绕阅读分享、个人反思、训练感悟、生活抉择等成长话题的灵感空间。

两位主播分别是最能对自己下狠手的运动学霸 Weiya,和互联网创业圈娃娃脸 Guxi。我们都热爱铁三,痴迷于剖析自我,偶尔神叨叨,时不时小八卦。


在两位卷王的眼里,没有什么是比「进步」更性感的事~


【视频播客】
Weibo@播客_自习室STUDYROOM
小红书@自习室STUDYROOM
B站@自习室STUDYROOM
YouTube@自习室STUDYROOM
抖音@自习室STUDYROOM
视频号@自习室STUDYROOM

【音频平台】
苹果播客@自习室STUDYROOM
小宇宙@自习室STUDYROOM
喜马拉雅@自习室STUDYROOM
网易云音乐@自习室STUDYROOM
豆瓣@自习室STUDYROOM

【进群】
「花卷」听友群 VX: studyroom999

【合作】
商务联系 studyroom@fit4life.world

    24 大坂直美 | 期望是种微妙的暴力

    24 大坂直美 | 期望是种微妙的暴力

    今天的人物系列,我们想聊一个身份复杂、人生迷失、甚至表面「终极淡人」、内心抑郁崩溃的网球天才。她就是今年才26岁的大坂直美。
    20岁一战成名,随后她过关斩将,成为女子网球世界第一。但,有一半黑人血统的她几乎让我们看不到场上的杀气;登顶商业价值全球第一,她却永远在害怕辜负父母对她的期望。缺席发布会、为黑人权益抗议、在失去挚友科比的夜里游荡于街头痛哭,第一个公布自己抑郁状态的网球巨星….世界那么大,国籍、种族,甚至所有泛滥而私人的情绪,她都无法找到归属之处。
    我们看到的顶级运动员们总是亦人亦神,唯独大坂直美,漂浮于天赋与名利的半空中,又强大又破碎。
    所以今天我们想从关于大坂直美的一部纪录片聊起,聊如此似曾相识的东亚小孩的低自尊、有条件的爱,聊徘徊于当今割裂世界的年轻一代对于身份的焦虑,聊世界之巅下的一根根裂缝,以及我们这些还在爬山的人,如何与这些裂缝共存。
    �Highlights
    *我们的自尊,等于实际成就除以对自己的期待。——阿兰德波顿
    *期望常是一种微妙的暴力,——约翰·威尔伍德
    *挑战冠军是在挖掘更好的自己,而守住冠军,眼里满是别人。这是两种游戏。
    *舆论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可以有理有据,但如果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声音,那一定是晦暗不明的。
    *顶级如菲尔普斯也会有1/3的时间不想训练,但正是那些克服了「不想」的瞬间,让他得以从优秀走向了伟大。
    *状态并不是一个玄乎的东西,而是拼劲+体能+好胜心,是可以被拆解的活儿。
    *对人生意义的悲观其实是一种乐观。当做任何事都没有意义,它们就同时具备意义了。
    *保持踩踏,是对抗左右晃动和摇摆的最好方法。——厉以宁谈中国经济的发展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愿意坚持的人不多。——铁三教练罗Sir
    00:04:49 Guxi再次看这部纪录片,立马认定为她的年度最爱。
    00:09:08 大坂直美令人惊讶的商业价值,和伴随而来的争议。
    00:14:25 顶级运动员往往承受着一种名叫期望的暴力。
    00:19:57 年少成名、过早商业化,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00:22:09 今天你收到的喝彩,一旦成绩波动,立马变成第二天淹死你的唾沫。
    00:26:08 热闹的生日晚餐,寿星大坂直美是一个假笑的终极淡人。
    00:29:45 赢得冠军vs守住冠军,到底哪一个更难?
    00:33:26 我们的内在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角色,随时启用。
    00:34:50 已经取得成就的领域,后来者来挑战,到底是迎战还是去开辟新天地?
    00:37:12 卡文迪什对第35个赛段冠军的执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00:39:47 莎拉波娃的「6点训练」拯救了她的人生。
    00:42:42 窥见了一个人的内心后,我们再也无法云淡风轻看比赛。
    00:47:30 恰好是因为她的脆弱和在意,让她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00:53:16 她在两个世界里摇摆,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
    00:56:24 菲尔普斯能持续留在顶峰的秘密。
    00:58:32 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发展开出的药方,给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启示。
    01:01:16 耐力运动的训练是存钱,而比赛是取钱;频繁比赛并不会让人进步。
    01:09:00 本期阅读推荐
    �本期播客由美国专业关节健康品牌MoveFree 益节赞助播出。
    我俩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一直在吃的产品MoveFree。他们家的氨糖,是我们提到关节问题立马就会想到的补剂。这次,他们新推出了液体氨糖这个产品,条状便捷好入口,吸收率还更高。一条里面除了含有氨糖和软骨素,还升级添加了透明质酸和精华胜肽,除了爱护关节外还有愈合伤口的作用,对熬夜、皮肤长痘、容易过敏都有促进效果

    • 1 tim. 11 min
    23 我看见的世界|不要让别人摘掉属于你的果实

    23 我看见的世界|不要让别人摘掉属于你的果实

    成功者写书,总是喜欢强调眼光和坚持,而跳过幸运和偶然。但今天要讲的,是一个颤颤巍巍的奋斗故事。这个故事交织着在领域内纵横捭阖的自信,和作者自身的迷茫、无助和谦卑。
    这本书就是最近呼声最高的《我看见的世界》。作者李飞飞被誉为AI教母,但我们今天不讲AI,也不聊行业,我们想聊一个实用主义者的攀爬,聊一个永远延迟自信的东亚小孩,如何在彷徨中凿开了科研的坚冰,在这个世界的舞台,挺直腰杆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除了这本书,响应现场观众的好奇,我们也展开聊了围绕这本书的读书会上发生的争议。这一天,既有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有“处心积虑”的化解和理直气壮的抗议。
    读完这本书我们想说,写书也好,参与活动也好,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糊弄、不退让,这才是我们看见的世界,和我们正在创造的世界。
    �Highlights
    *科学的诀窍是跟随着你的领域一起成长。不要太超前。
    *生存即发展,发展即生存。
    *召唤也许并不是眺望远方的那束光,而是身边每时每刻一件件平凡的事,和打下了思想钢印的一段段经历,串联成了召唤。
    *大脑是一个反应器官,挑战和变化让我们进化出新的反应机制。
    *我们太害怕被职责摘了别人的果实,以至于我们都不敢去摘属于自己的果实。
    *以北极星来比喻理想,其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北极星可以指引方向,更在于无论怎样努力,到达北极星的距离永远是无限的。*
    *好的作品总是在边界上诞生,在那里,思想永远被困在来去之间,由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探索,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
    *科学最伟大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将让人谦卑的一刻重塑为充满可能性的一刻。*
    *永远尊重世界的复杂性,并渴望不惜一切代价对其进行探索。*
    *作为一个女儿、科学家、移民和人道主义者,我看到了众多不同的世界,但最重要的世界是我将不会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建立在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之上的世界。正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存在,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这个世界就是我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孩子们将继承的世界。*
    00:04:55 「AI教母」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00:14:01 我们的妈妈是怎么在老师面前给我们撑腰的。
    00:17:18 面对暴力时的无助和无法融入,让两个世界的边界开始模糊。
    00:20:27 Weiya错过了大学的社团生活,今天终于原谅了自己。
    00:22:51 肚子里真有货的人怎么通过麦肯锡的面试。
    00:27:26 当科学家还是赚钱养家?妈妈的回答让人落泪。
    00:32:37 实用主义的启示:太聪明的人可能做不好科研。
    00:34:54 人生的召唤并不一定是远方的宏大价值,而是当下的一点点火花。
    00:37:55 愿意把功劳分给别人的人,往往能得到最多的帮助。
    00:42:12 东亚母亲站在了无法弥合的鸿沟的错误一边。
    00:49:41 最好的作品总是在边界上诞生。
    00:55:31 Weiya和Guxi都相信自己是珍珠,并且喜欢持续去摩擦。
    01:01:35 不要妄自菲薄:Weiya为飞福来的周边注册了商标。
    01:05:04 因为太多花卷报名,Guxi主动加塞了读书会上的分享。
    01:08:39 两位惺惺相惜的女性,互相为对方托举。
    01:15:38 回顾现场的争议:面对感觉被冒犯的调侃,Guxi当下是怎么做的。
    01:27:27 实用主义和延迟自信,其实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共存。
    01:36:44 本期阅读推荐
    �本期阅读推荐
    *Billion Dollar Molecule 十亿美元分子 - Barry Werth
    *The Light We Carry 我们携带的光 - Michelle Obama
    �本期节目由干净健康的零食品牌【馋来了】赞助播出。
    馋来了小袋装的零食,尤其是黑巧脆和可可曲奇,成了Guxi的出差新宠。每

    • 1 tim. 39 min
    22 拖延、讨好、吸渣的中医解法|原来是宝贵的生命力,缩到了角落里

    22 拖延、讨好、吸渣的中医解法|原来是宝贵的生命力,缩到了角落里

    几年前身心俱疲的Guxi,曾靠在一本书的肩膀上痛哭。
    它教我们在与过去和解时,只管放松安静地坐着,体会这些过去的力量在心上的映射。就像拿一杯清水,跟一杯浞水反复兑换,再静置。它让我们将杂念看作空气中的尘埃,什么都不要做,才能让尘埃落定…这本书就是李辛老师的《精神健康讲记》。
    几年之后Weiya读到了它,我们的阅读体验在此刻相遇,却竟然读出了温暖的意味。我们重新思考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也许只是因为相隔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也反观了自己的内心,对于热烈、巅峰、极致的追求,来源于我们从小累积的生命力,在苦苦追寻一个出口。还有祈祷,原来竟是一种与更大世界的连接和扩容,是将心中的瀑布,荡漾成现实里的涟漪。
    结合我们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悟,今天也是自习室的第二期Q&A。如何破除渣男体质、害怕冷场、强烈的爱恨,以及改变讨好型人格?…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着,带着痛苦也带着笑意,有清明的头脑,和敞亮的意识,看向生活,好好生活。
    00:03:11 Guxi对更高维智能的打开,是一趟算命之旅开启的。
    00:08:12 太文明拘谨的社会,往往伴随让人瞠目结舌的爆发。
    00:13:41 我们可以一边吵架一边神清气明。
    00:16:49 观察内心的晃动,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片湖泊。
    00:19:50 我们与父母之间,相隔了一个时代的苦难。
    00:22:03 苗浩铁三破八打破亚洲纪录:超越时代群体意识的光明,会被解读为灼热
    00:29:22 在Soul KTV房鬼吼鬼叫,这群人仿佛高压锅被开孔释压
    00:31:01 Q1:如何脱离他人施加的现实焦虑,改变讨好型人格?
    00:37:08 Guxi如何应对被讨厌: 被讨厌值需要累加,去匹配成功的高度。
    00:39:22 Weiya关于「被讨厌」的的正负电子理论。
    00:41:24 感叹竞争对手不争气并不是刻薄,而是向往竞争带来的无限可能。
    00:44:26 Q2:在每段感情里都是被虐的角色,该如何改变吸引渣男体质?
    00:49:17 森田疗法:学会带着痛苦去生活。
    00:51:56 山地速降运动让Weiya和Guxi玩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
    00:56:29 生活方式和运动的开阖补充。
    00:58:18 Q3: 我总是所有场合里最怕冷场的人,该如何去改变这种局面?
    01:01:52 冷场可能才是人际交往里的一种真实。
    01:04:47 Q4:我们为什么会有强烈的爱恨和倔强?
    01:07:48 我们常常弄混心理学里的狂喜高峰体验和爆发式的爱恨。
    01:12:50 Weiya对体育的热爱也许是对童年时情绪表达缺失的弥补。
    01:15:45 祈祷让我们与更大的世界连接。
    01:19:00 本期阅读推荐
    �Highlights(带*号为引用原书内容)
    *「上不了台面」是一种恶毒的规劝。
    *一个立体丰富的人,被讨厌的程度约等于成功的程度。
    *当我发现一个讨厌我的人时,同样还会有一个喜欢我的人,只是今天还没出现。他们是一个原子的正电子和负电子。
    *速降的感悟:当颠簸成为人生常态的时候,你只需将它归纳为一种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
    *清明不是大家想象的内心永远是蓝天白云,而是蓝天白云的时候我知道,脑子一团浆糊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个「知道」就是清明。
    *当一个没有个人主体意识的人, 一旦有了精神、肉体上的不舒服,一旦又被确诊、命名了某种疾病,这个「标签」就会像打了舞台聚光灯一样被显扬到我们的注意力中心, 容易被固化。
    *吸引渣男循环:外在的剥夺、恐惧和严酷的环境会导致内在的封闭,而封闭的内在会使一个人没有多余的能量去寻找其他出路,最后再次吸引对应的外在力量。人因为害怕面对真实,害怕面对内心的软弱、痛苦和不安,所以才会怕冷场。
    *

    • 1 tim. 22 min
    21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原来人生,真的可以“躺赢”

    21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原来人生,真的可以“躺赢”

    「有的时候,忘记是记住付出的代价。」我们从一本讲睡眠的科普书里读到了这句话,同时倒吸一口气。
    这本书叫《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它用无数的实验结果,和生动形象的各种比喻,提醒了我们一件事:睡觉占据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长,但我们却从未好好挖掘其潜力。
    我们第一次隐约触摸到了人作为一个协作的整体,到底可以有多精密——原来这副身体里,住着雕塑师、清道夫、合唱团,和CEO。也第一次重新去看待了梦——原来当我们卸下理性和控制,沉入梦中,身体在被温柔地修复和疗愈。还有,我们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明白了,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真的有「捷径」。
    知道了这些,得到安慰的同时,也不免有些难过:每一天我们都在慢慢走向死亡。体内正在逐渐失去的、损伤的,真的再也无法修复了。但你看,就算白天我们要无奈当「社畜」,要做不喜欢的工作,会受委屈,一到晚上,身体里的千军万马总是不知疲倦在修修补补,用爱意将我们包裹。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好好珍惜这副为了每一口呼吸而拼尽全力的身体。要记住: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Highlights
    *听完这一期如果只记住一句话:Just sleep on it.
    *一个睡眠不足的身体会在大量的食物中哭着喊饿。
    *以睡眠为导向来分配我们的学习时间,而不是以考试为导向来分配我们的睡眠时间。
    *梦是情感的修复药膏。
    *有的时候忘记是记住付出的代价。
    *时间扭曲体验——梦中感受到的时间膨胀,甚至会长于睡眠本身。
    *也许夜晚做梦不是因为白天的焦虑,而是身体知道,这是一个你需要愈合的伤。
    *我们在睡眠中得到的进步,可能甚至会比在清醒时更多。那睡觉何尝不是一件性感的事?
    *We are a way for the universe to know itself. 我们人类或许是宇宙尝试去理解自身的美而诞生的机制。——Carl Sagan (Guxi读的是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的转述版本)
    00:03:44 Weiya恍然大悟人生还有1/3的潜力从未被挖掘!
    00:10:15 原来脱咖啡因的咖啡并不代表不含咖啡因。
    00:18:08 睡眠的构成:既有清道夫,也有指挥家,还有CEO。
    00:23:06 快速眼动睡眠(REM)就像是清醒时的彩排,大脑甚至会更活跃。
    00:25:17 进入睡眠就像是把车开进4S店保养:先清理,再升级。
    00:27:02 在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间,你所经历的是目前已知最伟大的神经协作表现之一。
    00:32:47 熬夜临时抱佛脚为什么没有用:你并没有真正记住东西。
    00:35:21 睡眠帮你卸下情绪的负荷,将记忆和痛苦分离。
    00:39:31 有的时候忘记是记住付出的代价。
    00:43:16 睡眠中产生的「计时无效」是怎么回事。
    00:48:39 Guxi的脆弱和无助只在梦里悄悄释放,梦是她人性的出口。
    00:50:40 失去的觉,永远无法再被补回来。
    00:53:02 「天敌」皮质醇又来了:没睡好会通过影响肠道菌群造成肠胃问题。
    00:50:27 有梦的时候,那个负责理性和决策的前额叶皮质CEO会下岗。
    01:00:31 读完这本书后Weiya和Guxi立马要采取的行动。
    01:09:16 关于这本书的争议,和争议本身的精彩。
    01:14:50 本期阅读推荐。
    �本期阅读推荐
    *Matthew Walker's "Why We Sleep" Is Riddled with Scientific and Factual Errors - Alexey Guzey
    (https://guzey.com/books/why-we-sleep/#:~:text=Introduction,was%20published%20in%20September%202017.)
    *Life Time 绝佳时间 - Russel Foster
    *肠子的小心思 - Giulia Enders
    �️下期作业
    快三年前,身心俱疲的Guxi和朋友聊天,第一次知道了「人定胜天」的「定」原来是禅定的意思。也由此得知了李辛老师,和他的书《精神健康讲记》,读完感觉,疲惫有了栖息地,也更

    • 1 tim. 19 min
    20 放弃努力的时候,我们离幸运只有一步之遥

    20 放弃努力的时候,我们离幸运只有一步之遥

    面对职业和人生的瓶颈期,宁愿变成鸵鸟也不愿直面突破,而遇到浑水、低效和不精确的结果,又容易控制狂发作,心态爆炸;从来觉得「风险」二字只与投资挂钩,而概率一词仿佛雾中看花;明明内心有期待,却从不愿意去拥抱幸运。这些问题你我都有,也早有人给出了解法。
    但,作为读者的你,不知是否和我们一样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想要从一本书里获得一种深刻,又实在啃不下艰深晦涩的大部头;打开一本书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好不容易读完了,回顾脉络,大脑一片空白。
    今天要聊的这本书《一如既往》,终于和我们站在了同一战线:面对那些亘古不变的人性难题,不追求语言的故弄玄虚,不炫技,而只求把最简单的道理讲得最易理解。如果你对大热的《金钱心理学》有所耳闻,那你会大概明白同一作者Morgan Housel在此书的叙述风格——一卷对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洞察手册,一本对大道理的简单科普书。
    如何把努力用在最关键的时刻,如何在周期沉浮中抓住个体的机会,如何用自身经验去做一桌只属于自己的满汉全席,我们从这本书开始学习。
    �Highlight
    *无法预测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风险,正因如此,风险永远无法被有效控制。
    *很多时候我们不努力,放弃的是对幸运的相信。
    *努力的时候,奇迹其实离你很近;而倒霉的时候,落在身上的质量都是均匀的。
    *人类其实无法理解极大或者极小的数字,但是你理解自己无法理解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成功有其自身的重力约束。
    *职场的「彼得原则」——业绩出色的员工会不断得到晋升,知道晋升至一个自身能力无法胜任的岗位,然后以失败告终。
    *稳定本身是最不稳定的状态。
    *瓶颈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你在多大程度上,在自己完全不能掌控的事情里找到自己能掌控的空间,叫做你有效努力的空间。
    *生活中大多数重要的事情,无论是爱情、事业还是投资,其价值都来自于两点,耐心和稀缺性。
    *近似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00:03:53到底是不相信概率,还是不相信幸运属于自己?
    00:09:22 讲一个好故事的功力:一只叫Bobby的小狗想要回家。
    00:17:17 Guxi对故事的迷恋:祛魅过快的世界,可以停留在故事里是一种幸运。
    00:19:13 稳定中蕴藏危机:创纪录的降雨居然会导致创纪录的火灾?
    00:21:33 「彼得原则」:世界都是草台班子的底层原因。
    00:27:25 如何拥抱和逆转「瓶颈期」。
    00:30:29 Guxi终于可以坦然承认,自己没有跟上公司的成长。
    00:34:47 请让我们怀着进步的心,先享受和拥抱真诚的粗糙。
    00:38:04 允许低效:公司需要「合唱」,并不是单一部门越刁钻越好。
    00:41:37 Weiya的功课:承认有些低效是必须的。
    00:46:17 不要在精确的错误里找寻安全感。
    00:49:28 Weiya开始学法语:就是要把自己不标准的发音念出来。
    00:54:27 永远让人心疼的大阪直美:赢得一场比赛并没有带来快乐,而是解脱。
    01:05:26 本期阅读推荐
    �本期阅读推荐
    The Anatomy of Story 故事写作大师班 - John Truby
    Neil Gaiman Teaches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 MasterClass
    Why We Sleep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 Matthew Walker
    � 本期播客由好朋友暂停实验室赞助播出
    Weiya 和 Guxi 从5月开始参加暂停的「有效努力」训练营,这是一套基于脑科学的综合做事能力训练,囊括了一个人希望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比如掌控注意力的能力,情绪调节的能力,理性决策的能力,从失败中学习新经验的能力,既底层又实操。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由大脑发出的指令。了解并优化我们

    • 1 tim. 8 min
    19 “精力肌肉”训练指南|如何做到专注、渐进负荷、超量恢复

    19 “精力肌肉”训练指南|如何做到专注、渐进负荷、超量恢复

    如果我们说,自控力并不是一种品质,而是一个动作;每个人的精力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块只要想练就能练好的肌肉;甚至,精力管理的本质就是一个抽水马桶….先别着急疑惑,听完这期,相信你会跟我们一样恍然大悟后立马会心一笑。
    在读《精力管理》这本书的过程中,Weiya开始审视,还有不到两个月她将迎来自己的首场大铁,每日工作之外高强度闷头训练,是否让铁三成为了她的另一个消耗?而Guxi,传说中的「拖延症终结者」,回顾了过去几年的疲惫与惊险,她人生的课题之一,依然逃不开和过强意志力的相爱相杀。
    我们按照书中的框架对精力的四个维度进行了总-分-总结构的解读,将体能、情感、思维、意志一一对应精力的容量、质量、专注、强度;也一如我俩的风格,其中的内容,我们并不全盘接收,而万事万物,均可化为能够去练习的肌肉。
    这本畅销书的最初面世已经过去了20年的时间,而社会在上扬、滑落、迸发、疲倦的周期里一如从前。我们在这一期分享完成人生任务时的困惑和解法,也希望你和我们一起,获得一些顺势而为的力量。
    �Highlights
    *在精力管理里赢的人,赢在知道自己的节奏。
    *在高强度压力下调动积极情感的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
    *在负面情绪面前,让自己被击中,形成肌肉撕裂,再实现超量恢复。
    *一个人能承担的压力会成为你的上限。
    *自控力不是品质,而是一个动作;只要你练它,就一定能把它练好。
    *意志会同时产生和消耗精力。
    *我们的意志和真实自我的距离,决定了精力的消耗。
    *讨好型人格的目标肌肉是决心。
    *对既要又要还要的人:用价值观来指导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分配。
    00:02:07 虽然我们读完并不完全认可,这本03年的畅销书今天依然适用。
    00:06:28 概述精力管理的四个核心原则: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00:25:36 体能是精力的容量:我们对于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一日多餐的辩证态度。
    00:30:48 训练是为了精力提升还是运动表现?运动对我们有不同于书中的意义。
    00:34:15 如何积极调动情感,把威胁转化为挑战?
    00:42:28 正向情绪的引导是让身体的船得以顺风行驶。
    00:44:12 Guxi用晒太阳的积极暗示做到了持续5点40起床跑步。
    00:45:50 情感是精力的质量:情感和肌肉一样,是需要消耗和补充的。
    00:50:36 Guxi在双重高压下绷弦,差点引起了恐慌症发作。
    00:55:47 思维是精力的专注:专注-执行-创造三步,帮我们检查是否有内耗。
    01:02:13 意志是精力的强度:你和内心绝对自我的差距,决定了精力的产生和消耗。
    01:08:11 Weiya学唱歌,一场从头到尾的拧巴。
    01:09:39 讨好型人格的目标肌肉是决心。
    01:17:31 Guxi和Weiya各自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最大收获。
    01:22:50 本期阅读推荐。
    �本期阅读推荐
    *The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Stephen R. Covey
    *Atomic Habits 原子习惯 - James Clear 
    *The Willpower Instinct 自控力- Kelly Mcgonigal
    �️下期作业
    20年前畅销的《精力管理》今天依然盛行,因为人性虽幽微,行为的本质却有迹可循,甚至恒定不变。下一期,我们将从Morgan Housel的新作《一如既往》讲起,聊一聊概率、危机以及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还有,这本新书甫一面世就收到了「表层鸡汤时髦书」之称,Weiya和Guxi却觉得它轻松好读的背后别有深意,敬请期待我们的角度。
    感谢好朋友升降桌天花板UFOU赞助本期节目。

    Guxi爱不释手的Mini单桌现在可1元预定1000元优惠券,同时享受618每满300-50活动;
    下单备注【自习室】确认收货后返现200元 
    淘口令 :17�

    • 1 tim. 24 min

Mest populära poddar inom Hälsa och motion

Nyfiken På
Kristin Kaspersen
Johannes Hansen Podcast
Johannes Hansen
Not Fanny Anymore
Not Fanny Anymore
Highest Potential Podcast
Filippa Tjärnlund
Sex på riktigt - med Marika Smith
Marika Smith
Så in i Själen
Acast

Du kanske också gillar

fit4life | fitgirl weekly chat
fit4life
天真不天真
杨天真本真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来都来了_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宁浪别野
赵依侬
出逃在即
出逃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