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avsnitt

自然界时刻都在诞生新的创造,但这些创造里总能捕捉到熟悉的影子,因为环境的选择在指引它的走向,看似纷繁的突变常常会殊途同归。

人类的科技与文化也是如此,表面上毫无关联的新事件和新技术,背后常有相似的原则和深层的关联。

两位资深科普人为大家带来的《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播客,就致力于发掘这样的普遍联系。

我们探索的并非万物至理,但又确实是此刻这个世界运行的方式。

🪐 主播:
🐱 谢默超 科学编辑/科普节目制作人/哆啦A梦十级学者
🐱 范 岗 正在学习STS的科学作者/喜欢骨螺和孢子囊群盖/害怕大氧化事件

⭐️ 更有惊喜嘉宾随机掉落~


✍🏻 后期/美工:凯特


❤️ 关注我们,听听不一样的视角!


✉️ 也欢迎在各个渠道与我们交流,联系方式见下方↓

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 自然选择播客

    • Vetenskap

自然界时刻都在诞生新的创造,但这些创造里总能捕捉到熟悉的影子,因为环境的选择在指引它的走向,看似纷繁的突变常常会殊途同归。

人类的科技与文化也是如此,表面上毫无关联的新事件和新技术,背后常有相似的原则和深层的关联。

两位资深科普人为大家带来的《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播客,就致力于发掘这样的普遍联系。

我们探索的并非万物至理,但又确实是此刻这个世界运行的方式。

🪐 主播:
🐱 谢默超 科学编辑/科普节目制作人/哆啦A梦十级学者
🐱 范 岗 正在学习STS的科学作者/喜欢骨螺和孢子囊群盖/害怕大氧化事件

⭐️ 更有惊喜嘉宾随机掉落~


✍🏻 后期/美工:凯特


❤️ 关注我们,听听不一样的视角!


✉️ 也欢迎在各个渠道与我们交流,联系方式见下方↓

    英伟达不就是卖游戏显卡的吗,凭什么能在AI时代发大财?Vol.07

    英伟达不就是卖游戏显卡的吗,凭什么能在AI时代发大财?Vol.07

    如果你在10年前买了1万美元的英伟达股票并且持有到今天,那么你的账户价值将会是——310万美元。于是就有一个段子,说美国经济现在两大支撑分别是英伟达和泰勒·斯威夫特。
    不管你如何看待英伟达,都不可否认在这个AI大淘金的时代,英伟达几乎已经成为了唯一卖铲子的人。

    但在10年前的那个夏天,似乎只有游戏玩家才会对英伟达这几个字耳熟能详,以及每天都在盼望自己拥有一块最新的GTX980显卡,在《孤岛惊魂》的世界里畅游。
    这10年发生了什么?或者说,这几十年发生了什么?
    本期两位主播请来了计算机图形行业的专业人士,跟大家一起重走英伟达这家公司的成功之路。
    ▍本期嘉宾:Antares 计算机图形学硕士 游戏从业者 科普作家本期节目出场公司:NVIDIA,3dfx,SEGA,微软以及Sony和ATI 。(部分已灭绝)
     ▼ 本期思维导图:▼ 时间轴03:14 从图形界面开始说起,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电脑需要显卡?
    05:41 GPU届的仙童半导体:SGI硅谷图形公司——根正苗红的公司必须有来自SGI的创始人;
    07:08 显卡真正进入到家用电脑时代,要晚于3D电影。英伟达的黄仁勋观察到了个人电脑有图形渲染需求了。
    08:17 OpenGL标准成立,PC市场出现了关键时间点:大家开始有图形加速卡需求了;
    10:00 Voodoo加速卡,3dfx划时代的产品诞生;
    11:17 英伟达成立后的第一款产品就失败了,NV1马上就遇到了新标准——微软发布的DirectX标准;
    13:50 黄仁勋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世嘉公司是如何拯救即将倒闭的英伟达,同时又怎么被坑的;
    16:00 英伟达 vs 3Dfx:第一次显卡大战的开始与结束,幕后黑手竟然是微软?
    22:24 英伟达成功之路关键一:让开发者过上好日子;
    23:35 1999年,命运之轮开始转动:PS2与XBOX是如何影响未来的;
    26:33 优秀乙方大赏:微软想压价,英伟达坚决不干,最终导致分道扬镳;
    29:20 第二次显卡大战:AMD(ATI)和英伟达是怎么杠上的?
    34:25 显卡双雄争霸时代到来,为什么AI时代需要游戏显卡?
    37:45 英伟达的AI王牌CUDA到底是什么?通用并行计算架构竟然是ATI先搞出来的?
    41:52 在通用并行计算这条路上,英伟达为什么快速碾压ATI?
    43:57 现在从英伟达手里抢肉吃,还来得及吗?黄仁勋是怎么让通用并行计算这棵树等到属于自己的肥兔子的;
    50:02 互联网算力爆发式增长,原因竟然不只是技术增长;
    53:46 总结:英伟达的成功之路。
    55:46 AI发大财,和游戏产业有关系吗?听听游戏从业者怎么说。
    ▼ 听课小词典数码管
    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显示数字和其他信息。它包括一个阳极和多个阴极,当给某一个阴极充电时,数码管就会发出颜色光,一般为橙色或绿色。
    工作站
    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计算机,通常用于专业的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等领域。
    光线追踪
    一种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渲染技术,通过追踪光线在场景中的传播路径,计算出每个像素的颜色值,它可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光照效果。
    DirectX
    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多媒体和游戏开发的API接口,包含多个子部分,如Direct3D、Direct2D、DirectCompute等,通常随附于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
    并行计算
    一种计算模式,它允许多个指令同时执行。可以将计算过程分解成较小的部分,然后以并行方式进行处理,以提高计算效率。
    流处理器
    一种能够实时处理数据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通过高度并行化的计算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常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实时分析等领域。
    ▼ Pics:NVIDIA NV1:

    3Dfx Voodoo

    • 1 tim. 1 min.
    与清华学者聊AI未来:从GPT通过图灵测试,到人类的意识与直觉 Vol.06

    与清华学者聊AI未来:从GPT通过图灵测试,到人类的意识与直觉 Vol.06

    AI会有意识吗?直觉不是玄学而是科学?自由意志是幻觉?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兴趣,就来这期播客找答案吧~
    ▼ 插播节目预告:下一期我们会围绕英伟达展开讨论,有什么想听主播们聊的,或者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
    ▼ 本期节目介绍:GPT-4通过图灵测试了!大模型有涌现能力!AI终于有意识了!
    如果你过度关注科技新闻的话,对以上内容绝对不陌生。在部分媒体的笔下,如今的大模型早已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要不是有电脑屏幕拦着,TA们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意识,随时准备取代人类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者说,如今的大模型真的拥有我们人类的“意识”了吗?再进一步,我们人类真的有自由意志吗?直觉这个很玄学的概念,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为此两位主播来到清华大学,与对自我的神经及心理机制有着深入研究的王非副教授,展开一场生动丰富的对谈。
    20世纪70年代,美国神经科学家本杰明·利贝特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自由意志的著名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发现,大脑是在受试者报告动作之前几百毫秒就已经产生了相应动作的脑活动——也就是说,你以为你是自己想动,但其实你只是在“报告”脑活动而已。到如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有一套直觉性的系统,像是消防员在火场中,身体行动总是要快于想法。
    自由意志真的是幻觉吗?如果是这样,那似乎人工智能和我们的距离又被进一步缩小了。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能先需要认真讨论,人类的“意识”到底是什么。
    或者说,真的有“意识”这个东西吗?
    听完这一期播客,也许你会得到颠覆性的认知。
    ▍本期嘉宾王非(沉默的马大爷):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科普作家▼ 时间轴:01:42 GPT-4到底通没通过图灵测试?梳理这两年来与图灵测试有关的初步研究;
    03:04 范岗:图灵测试是祖师爷拍脑袋想出来的,就算通过了也只代表AI会考试;
    06:41 AI与图灵测试,对新闻或媒体报道来说是很好的噱头,对于研究来说就……
    07:06 王非:脑科学现阶段就是把所有现有的测试拿给AI测,基本都测了一轮了;
    09:23 三位嘉宾介绍图灵测试的缘由与本质:更像一个外在的思维实验,并不真的代表什么;
    16:49 究竟如何判断一个生物是否有意识?镜子实验在现今是否还有意义?
    19:57 范岗爆料内情:GPT“攻破”图灵测试,只是一个翻译乌龙(译者与范岗在同一个群)
    22:16 王非:讲清楚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应该能得诺贝尔奖了
    23:25 虽然可能得不了诺奖,王老师还是努力给大家讲解:意识、自由意志是什么?脑科学是怎么通过实验解释的?
    25:36 笛卡尔二元论:人的灵魂意识和肉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28:47 王非与范岗介绍现代脑科学如何研究意识,分享脑科学经典实验;
    33:32 王非:有人认为人有一套直觉性的系统,举了消防员、棋手的例子。
    37:08 AI大模型的研究思路是仿照人类神经系统做的吗?是也不是。
    38:56 大模型新闻里常说的“涌现”是怎么回事?
    39:49 王非:我们脑科学的人肯定会认为自己对AI有重大贡献,但有些著名AI学者认为神经科学对AI根本没有影响;
    42:48 范岗:神经网络确实稍微模仿了人的神经系统,但也只模仿了一点;
    44:00 真正有意义的人工智能,应该是有意志的人工智能;
    46:52 范岗:现阶段AI是通过处理符号来运行的,这可能是个隐藏问题;
    49:31 OpenAI到底想干什么?成为新世界的神?
    52:48 范岗介绍人工智能历史上那些失败的

    • 1 tim. 3 min
    和航空专家谈伊朗总统遇难:直升机老是摔,怎么还总在飞?Vol.05

    和航空专家谈伊朗总统遇难:直升机老是摔,怎么还总在飞?Vol.05

    伊朗总统莱希因直升机坠毁而遇难,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科比,及近年来的多起名人乘坐直升机遇难事件。
    跟我们普通人平时乘坐的飞机相比,直升机似乎看起来总是会出事故,那么这究竟是刻板印象,还是真相?
    为什么直升机老是摔,却每天都还在世界各地的天上飞来飞去?
    为此,两位主播请到了知名航空专家及科普作家瘦驼老师,紧急赶制了这期航空科普节目。(节目录制时间:2024年5月20日晚)
    瘦驼老师单口相声般的讲述,给大家带来干货满满的60分钟,有些内容甚至需要做笔记……
    时间轴01:04 第一次远程录制,迎来特别嘉宾——著名科普作家、航空专家瘦驼
    01:20 如果你说“直升飞机”,瘦驼老师会从手机里跳出来揍你,这是为什么呢?
    04:33 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有着非常多不同
    06:23 瘦驼老师讲授中学物理知识,角动量守恒(以哆啦A梦的竹蜻蜓为例)
    08:07 哆啦A梦10级学者、主播谢默超,讲述竹蜻蜓不为人知的故事
    09:12 瘦驼老师继续讲解,直升机想要飞起来有多难
    14:06 驾驶直升机比驾驶飞机难太多了
    17:23 主播谢默超沉迷游戏的往事,及《战争雷霆》中直升机的操控方法
    19:22 新闻刚出时用了“硬着陆”这个词,如何理解?
    20:42 伊朗总统此次乘坐的到底是什么型号的直升机?网传版本可能不对
    24:09 伊朗总统为什么要选择乘坐一架几十岁高龄的直升机?
    27:50 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分析(以截止录制时得到的信息为基准)
    31:26 直升机的事故率,究竟高不高?
    35:55 戴森吸尘器跟直升机的关系
    37:11 直升机出了问题,除了喊“May day”,还能做什么有效自救吗?
    38:13 先讲几个固定翼飞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的成功自救案例
    40:30 直升机有多难自救
    44:37 目前在研的新低空飞行器,有望取代直升机吗?
    51:36 直升机出事故,很可能不怪直升机本身
    54:29 飞行执照有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之分,科比出事时的飞行员只能目视飞行
    58:40 伊朗方面的气象保障工作,做得不好
    59:19 我国民航系统有“八该一反对”,可以牺牲效率,但一定要保证乘客安全
    60:17 两位主播讲述接受瘦驼科普后的感想
    64:06 瘦驼提醒大家,不要在国内外景区轻易体验热气球、直升机和跳伞
    65:15 帮恐飞人士降低焦虑:民航飞机究竟有多安全?
    参考资料节目中提到的一些直升机:
    西科斯基VS-300(维基百科)
    哆啦a梦单行本第一卷-吉林美术出版社

    西科斯基S-92的旋头(rotor head)
    一架贝尔212(维基百科)
    伊朗总统乘坐贝尔212的新闻截图
    越战中的美军UH-1D(维基百科)
    一架美军V-22鱼鹰(维基百科)
    罗宾逊R22(网络图片)
    针对本次事件,瘦驼老师还参与了果壳时间的录制,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观点及科普,帮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直升机。目前这期节目还在紧急赶制,希望大家多关注果壳时间,上线后多多收听~ 
    -----------
    后期:凯特
    美工:凯特

    • 1 tim. 8 min
    对谈顾中一:让营养师都担心失业的减肥神药,能让我告别节食和运动吗 丨Vol.04

    对谈顾中一:让营养师都担心失业的减肥神药,能让我告别节食和运动吗 丨Vol.04

    有了能暴瘦40斤的神药,就可以告别节食和运动了?这句话在几年前可能是天方夜谭,但现在还真不一定。
    根据一些披露的临床数据显示,对于肥胖(BMI>30)人群来说,使用GLP-1类减肥药可以在几周内让体重下降20%左右——对200斤的人来说,那就是40斤。
    (00:51 正片开始传送门)
    我们可以通过研发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的制药企业诺和诺德的股价来证明这件事有多离谱,过去2年中,诺和诺德的股价翻了快3倍,这家丹麦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整个丹麦的年度GDP。
    就是这么夸张。
    但这就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靠辛苦的节食和运动来减肥了吗?未必。
    两位主播请来了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知名营养师顾中一和药学硕士、果壳主笔窗敲雨,分别从营养学和药物的角度聊一聊:
    在减肥神药如此夸张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重新看待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时间轴:00:51 正片开始
    02:18 GLP-1类药物介绍及获批情况
    03:09 一个声明,必须要听
    03:39 有钱人为了体型已经开始打这个药了
    04:18 药学专业人士用人话解读这个药究竟是怎么回事
    05:21 顾中一:从营养师角度如何看待这个药带来的降维打击
    06:07 窗敲雨:临床数据告诉你,这个药效果好到炸裂
    07:13 最新GLP-1类神药替尔泊肽,能让肥胖人士减重约20%
    08:14 灵魂发问:这么神的药,它真的没什么可怕副作用吗?
    10:51 对比前几代减肥神药
    12:15 讲几个减肥药研发及使用过程中的坎坷故事
    14:21 GLP-1类药物的成功研发,竟是一个歪打正着的故事?
    17:15 顾中一解释为什么减重总是如此痛苦
    18:56 BMI的肥胖标准是什么,BMI有什么实际意义
    21:27 该不该使用家里的体脂秤测身体数据?
    22:40 顾中一:你的手环手表不那么准,可能是产品经理故意为之
    23:39 范岗:BMI应该是一个统计研究用的工具,不应该用来自我评价
    25:59 窗敲雨:使用BMI衡量肥胖,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7:12 以目前的研究来看,肥胖与健康之间,还是强相关的吗
    29:00 顾老师教你究竟如何测腰围
    30:07 顾中一:单纯控制饮食,对于健康指标能改善90%,但……
    31:08 范岗:100年前的减肥神药(胰岛素)的故事,也很精彩
    33:45 窗敲雨:减肥药的研发及过审,比一般药物更难
    35:47 顾中一:成年人BMI达到24,就可以考虑减重了
    39:25 现在很多公司都要求运动打卡,比如顾老师的公司
    42:00 社交平台及舆论环境对于体重,是否太苛刻了?
    43:25 范岗:引入一个概念——邓巴数
    44:22 范岗:从洛伦兹实验及演化史角度,解释我们如何被网络影响
    44:53 范岗:网络和算法会放大极端,样本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46:33 提问顾中一:我们到底该以什么目的减重?
    49:22 做这期节目是为了帮大家降低焦虑,OK现在就开始降低焦虑
    54:23 顾中一:中老年人群BMI 24~28,死亡率最低
    55:11 顾老师爆料明星减肥内幕
    56:23 顾老师介绍“裸照减肥法”
    57:10 畅想有一天可以在现实中像游戏一般随意捏脸了,会怎样
    59:05 主播主动担当课代表,帮你复习本节内容
    特别鸣谢:本集录制场地由播客公社提供
    一些参考资料:1)《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2) John P.H. Wilding,et al.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2021.2
    3) Lilly's tirzepatide delivered up to 22.5% weight loss in adults with obesity or overweight in SURMOUNT-1
    彩蛋录完减重节目后,顾老师的午餐:

    后期:凯特
    题图:凯特

    • 1 tim. 3 min
    和植物学家聊花粉症:过敏是人们享受当代城市生活的代价 | Vol.03

    和植物学家聊花粉症:过敏是人们享受当代城市生活的代价 | Vol.03

    本期是一个关于“人工选择”的话题。
    在录完这期的第二天,”氯雷他定“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在我印象中这好像不是花粉过敏相关的词条第一次上热搜了,似乎城市里的花粉过敏越来越严重……于是两位主播决定找来首都师范大学的植物学副教授顾有容老师,一起尝试把城市花粉症这件事讲明白。
    其实近几年北京在花粉和杨柳絮治理上下了不少功夫:2021年就把过敏原圆柏、侧柏从《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里剔除了,给重点树群打针,每周都会发布花粉浓度预测……
    但大家的过敏好像并没有减轻,于是有人每天写建议、打电话投诉,有人分享抗过敏妙招,甚至还有人组织去掐花苞……
    听完本期后,相信你会对城市花粉症这件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分段时间点:00:50 正片开始
    01:52 顾有容:杨柳絮给花粉过敏背了锅,北京早春花粉过敏的真凶是这几种植物;
    03:36 杨树、柏树这么“坏”,为什么当时要种它们呢?
    05:07 范岗:为什么现在才关注花粉过敏,可能是因为花粉过敏没那么严重、不致命;
    06:22 相比北方城市,南方城市可以选择的植物多一些;
    08:42 别掐花苞了!没有用,而且也没办法把这些过敏的树都换掉;
    10:53 日本40%的人都杉树过敏,竟然是因为军国主义要用针叶树炼油;日本的花粉过敏十分夸张,会形成像云彩一样的花环;
    13:27 德国在二战后还出现过忘记自己的行道树里有炸弹这件事,相比过敏更吓人……
    16:42 过敏为什么这几十年突然开始流行了?最有名的一种假说叫卫生假说;
    19:08 城市里真的更容易过敏么?
    23:00 花生过敏有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搞错了,导致人为制造了一代花生过敏人群;
    26:55 范岗:过敏可能和肠道菌群也有关系,关于过敏的知识一直在不断变化;
    28:39 顾有容:我们对过敏还知之甚少,连过敏原测试里的分类都是经验性的,跟植物学分类毫不相干;
    33:39 开个玩笑:以后会不会从小卷花粉耐受、出现“花粉奥林匹克”?范岗说真有人这么干;
    34:41 《过敏的真相》一书中指出:关于过敏的原因,没有简单的答案,只有难以回答的问题;
    35:03 城市里如何选择绿化植物?第一要种活,此外还有很多要素,但致敏问题似乎没那么容易被重视;
    38:25 传统的城市绿化是把树当成砖块一样,属于城市的零部件,不是从生态系统的思路;
    41:30 顾有容:北京过去有绿而不活的问题,到现在都是园艺地狱,种不活千万别难过;
    42:30 顾有容:全北京市大概有1.2亿棵杨树,它们为提高园艺地狱的绿化面积做出了巨大贡献;
    43:57 北京这几年的公园生态改善得非常好,给大家推荐一些公园;
    48:38 范岗:多呼吁是有用的!解决过敏也需要社会的支援;
    52:05 结尾:没准50年以后,一切都变好了——嗯,也可能是150年之后。
    本期播客中提到了:1)《过敏的真相》[美]特雷莎·麦克费尔 著,秦琪凯 译,中信·鹦鹉螺出品,2024.4;
    2)《2010−2020 年北京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变化分析》,谢晓阳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45卷第1期,2023.1;

    3)一些在春季让大家过敏的元凶代表(顾有容供图),欢迎来指认这都是什么:
    4)广岛的“核爆树桩”(顾有容供图):
    5)翠湖公园

    6)海淀公园

    本期播客没提到的:1)参考文献
    Lewis H Ziska,et al.Temperature-related changes in airborne allergenic pollen abundance and seasonality across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 retrospective data analysis.2019.3 Lars Lange,et al.White paper on peanut allergy – part 1: Epidemiology, burden of disease, health economic aspects.2021.9 Markus Berger,et al.The influence of air poll

    • 55 min
    《沙丘》的政治议题和反英雄叙事,是作者对科幻黄金时代的逆反 | Vol.02

    《沙丘》的政治议题和反英雄叙事,是作者对科幻黄金时代的逆反 | Vol.02

    今年似乎又遇到科幻作品井喷的一个春天,《沙丘2》已经在全球斩获了5亿美元票房,即将跻身科幻电影历史票房榜前50;网飞版《三体》也开始占领全球的社交媒体热搜。
    每当有某部科幻作品,尤其是科幻改编影视作品占据热度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不少对于“科幻正统性”的争论:设定是否新颖、逻辑是否合理、想象力是否足够天马行空、改编是否符合原著——千言万语汇成一个结论:
    你这根本不够科幻!
    本期我和范岗请来了影评人、科幻评论人、科幻迷面包,从《沙丘》电影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不科幻聊起,谈谈原作中的科幻、政治和那些电影没拍出来的细节。
    分段内容:
    00:00-03:00 本期精彩时刻
    03:15 本期内容正式开始
    05:18 《沙丘》原著作者本人写了6本,他死之后儿子竟又续了十几本!
    07:57 《沙丘2》电影里的“表舅”翻译准确吗?为什么非要靠决斗决胜负,而且是械斗?
    09:17 沙丘人物身上有一种防护盾,特点是只有慢的东西能通过;
    10:49 电影里没拍出来的世界观:为什么没有电脑,而是使用人肉计算机;
    12:36 人工智能、甚至AI反叛,在1965年就已经不是科幻的新题材了,而是大家已经看腻的话题了;
    15:35 电影里为什么使用中世纪的政治结构?
    16:13 沙丘宇宙中不同家族之间的斗争,要遵循一本专门的规则书,即大公约;
    17:26 赫伯特的《沙丘》竟然是拖稿的产物?沙虫竟然是入侵物种?
    20:16 面包:当一个故事展开里面的科幻设定必不可少的时候,他就可以称为是科幻;
    22:02 电影没交代清楚的宇航公会, 本质上就是靠发打折券来控制宇宙政治的;
    25:15 不讲清楚背景、细节带来了很多差评,为什么电影不能把一切都讲清楚呢?
    26:16 面包:导演不是做不到,只是不追求叙事推动、不喜欢把所有细节都拍出来;
    28:51 面包:科幻发展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当下反而并不是科技巨大进步的时代;
    29:28 范岗:弗兰克赫伯特他正好代表对科幻黄金时代的一种逆反;
    31:38 范岗:人类的问题并不都能靠科技解决,有时需要通过社会性、政治性议题解决;
    34:51 《沙丘》故意选择了中世纪的封建形态,是为了说这个形态是如何灭亡的;
    39:03《沙丘》小说的预见性非常强;
    41:13 《沙丘》和《阿拉伯的劳伦斯》有本质上的不同,赫伯特已经意识到,劳伦斯式的失败是必然的;
    44:35 范岗:女主角的改动是强化了作者反英雄本质的设计,赫伯特说“保罗本来就是坏人啊”;
    48:20 《沙丘》对《星球大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它是星战的“爹”吗?
    52:11 电影里的帝国为什么总是坏的?
    55:17 面包:现在翻拍《沙丘》是因为好莱坞没得拍了;
    55:48 让导演本人念一下自己的名字;
    58:25 面包:网飞版《三体》背后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59:51 电子支付的便利导致了中国与其他国家观影习惯的区别,导致中国电影重视宣发?
    62:04 什么样的科幻电影是好电影?
    64:30 面包:我对于陈思诚的正面评价挺高的;
    66:23 要支持多样性,让生态丰富起来,你自己喜欢的那些东西也才能多一些;
    68:27  三位主播推荐自己喜欢的科幻作品。
    --------------------
    后期:凯特
    题图:凯特

    • 1 tim. 11 min

Mest populära poddar inom Vetenskap

P3 Dystopia
Sveriges Radio
Dumma Människor
Acast - Lina Thomsgård och Björn Hedensjö
I hjärnan på Louise Epstein
Sveriges Radio
Vetenskapsradion Historia
Sveriges Radio
A-kursen
Emma Frans och Clara Wallin
Språket
Sveriges Radio

Du kanske också gillar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知行小酒馆
有知有行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刘飞&潇磊
声东击西
ETW Studio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