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间出版的周四法国权威报纸《世界报》的头版主要关注法国国内新闻,称总理《贝鲁扰乱自家阵营和企业》,原因是总理暗中决定9月8日对政府进行信任投票,此举动摇了政府在议会的多数席位。世界报指出许多来自“共同核心”圈的不同党派议员担心政府会垮台,而国家将再次面临未知的挑战。而厌恶政府不确定性的法国商界已经预见到这种不确定性将对经济增长和商业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法国最大工会组织法国劳工工会联合会(CFDT)秘书长Marylise Léon对民众的“愤怒”和“民主焦虑”表示担忧。她表示:“社会每出现一厘米的倒退,就意味着极右翼阵营赢得1000张选票”。
尽管面临政府垮台的风险,但教育部长《博尔内仍为学校制定了发展规划》。预计她将宣布学士学位计划,并概述已在进行中的项目,包括教师培训改革、实施首个生活技能教育计划,以及在中学设立早期数学考试。
周四世界报有关中国的最新报道是在该报网站上刊登的曼谷通讯员发回的专稿,《泰国:令北京不满的美术作品展遭审查》,介绍了在泰国曼谷主要的文化中心,当代艺术中心正展出的西藏、维吾尔族和香港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已经被撤下和修改,指出这是北京对泰国影响力的最新体现。
报道在开篇就写道:展览从进门一开始就引人注目:黑色条带遮盖了部分泰语和英语的文字介绍。左侧,一个星座图将参展艺术家和他们的原籍联系起来。有俄罗斯、伊朗、缅甸、叙利亚的艺术家,他们都是流亡者或来自受压迫民族的地区。同样,一些名字也被黑条覆盖。这显然是遭到了审查。
文章介绍了这个在7月24日开幕的展览,名为《共谋星座:全球威权主义团结机制的视觉呈现》,是探讨“威权国家之间正式和非正式联盟关系”的展览,但讽刺的是,展览自己却成了展览主题的注脚。开幕仅三天,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的官员就在曼谷市政府官员的陪同下,前往曼谷艺术中心,要求关闭展览。该艺术中心在7月底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承认了来自北京的“压力”,并声称必须“做出某些调整”,否则可能会“引发泰中外交紧张”。在多方压力下,主办方虽选择继续展出,但对部分展品和介绍进行了大幅删改、甚至部分艺术作品被撤下。
“中共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北京指责此次展览“损害”了他的象形,随后对审查表示欢迎,但既未证实也未否认自家外交官发挥的作用。但在一个展厅里,一名保安毫不畏惧地断言说:这确实是中国特使的杰作。
展览的联合策展人、缅甸艺术家Sai则在展览开幕后紧急离开泰国。他透露,泰国外交部和警方曾询问策展人展览的具体发起者,而这一切压力都源于中国使馆。他表示:“中共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它正在将其控制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空间,在跨国镇压风险下,继续留下是不安全的。”
讽刺的是,Sai本人关于全球威权主义的巨幅画作却仍占据展览的中心展位继续展出,作品中习近平、普京、卢卡申科、金正恩的剪影正伸出手向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致意。而这一作品后面的,一个装置艺术品虽然完好无损,但作者——两位香港艺术家的名字则被涂黑。
尽管遭到删改,中心用黑条遮盖名字的做法被部分艺术家视为一种抵抗形式。香港艺术家张(Cheung)女士就表示:“这是一种向参观者传递信息的聪明方式,让关于审查的信息能够尽可能地广泛传播,且事实也确实如此。”,她对中心并无不满,但对泰国当局的态度感到遗憾。
近年来,泰国当局经常屈服于北京的压力,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尤其是在有关西藏、香港、新疆和台湾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最后在介绍泰国媒体环境普遍偏向北京时,文章引用了朱拉隆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瓦萨娜·翁苏拉瓦特(Wasana Wongsurawat)的描述:“每年,中国大使馆都会资助主流媒体记者接受培训,学习如何报道中国新闻” 。违背北京期待的记者则可能面临打压,甚至失业。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27 August 2025 at 22:18 UTC
- Length7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