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一名新加坡前艺人被判罪,却未被判鞭刑,引发网络的热议。
在此之前或许你有听说过新加坡法律的“严”,鞭刑的藤条、地铁里禁食的标语,还有嚼口香糖竟然犯法…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则背后,是一整套把城市当作精密仪器来运转的治理逻辑:资源极小、容错极低,于是每一条禁令、每一次罚款,都是在为“不出错”而设计的齿轮。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聊聊新加坡鞭刑和日常法度~
你会发现,这里的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恐吓,而是一套用代价换秩序、用习惯塑文化的精密系统。
关键词:鞭刑|口香糖禁令|新加坡罚款日常|Michael Fay事件|国家治理|制度信任|新加坡十八禁|新加坡鞭刑
Timeline 时间轴:
1:02 热搜地震:方威杰未被判鞭,全网问“为什么没打?”——我们对“秩序”的想象,为何如此具体而剧烈?
02:03 鞭刑只是冰山一角,新加坡的法律系统远比你想象的严厉,也精密
03:29 Caning 与 Whipping 的区分:制度化的体罚,不带羞辱性,但极具震慑力。
06:26 新加坡的鞭刑有严格的执行条件?恐怖之处在于不知道何时会被鞭。
08:20“1944年Michael Fay 案”新加坡外交硬气回应:我们法律我们自己来决定。
10:23 “比起身体的疼,被鞭打后心理的羞耻感更难以恢复”
13:57 新加坡法治系统的逻辑:“管理人的行为”
14:49 国家管理系统像高速运转的钟表,多一秒停摆都是灾难
16:30 不是不相信人,但更多的是相信规则
17:22 口香糖禁令:1991 年一块黏在地铁门缝的糖,让整座城市决定戒掉口香糖
19:20 新加坡的立法速度:从故障报告到全面禁令,八周内完成,是民主与效率的合谋
20:05 李光耀: “我们要干净的街道,而不是黏糊糊的自由”
22:00 新加坡18禁:你不知道的新加坡高压日常
28:18 蹭别人Wi-Fi,要罚款1万新币?
33:50 Fine City :好城市也是罚城市
34:00 投诉即正义: 新加坡人很会“投诉”
37:20 自觉与压制:文明靠什么维系?
38:23 新加坡的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像空气一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缝隙里
主播:小舒&ChenChen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0日 UTC 23:00
- 长度40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