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08 談談食安|為何「風險可控」,我們還是不安?上個月:台灣開放全齡日本牛肉開放進口,進口豬測出極微量萊劑

科學有媒有

本集,我們關注最近三起與台灣肉品安全有關的事件:

  • 食藥署修訂規範,開放進口日本全齡牛肉;
  • 進口豬肉驗出含有萊克多巴胺引憂慮,儘管含量遠低於風險數值;
  • 歷經多年防疫後,台灣被認定為三大豬病非疫區。


表面上看,這些只是政策調整與標準判讀。但實際上,每一項風險判斷的背後,都是經年累月的研究、檢驗與實地考察。

我們觀察到,在類似進口豬肉的食品安全議題中,即使已有科學共識,標準再明確、風險再低,公眾情緒與科學證據之間仍存在落差。

本集節目,我們和你分享,台灣怎麼決定開放日本牛肉、怎麼評估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風險,這些判斷背後的科學依據和國際標準是什麼。

也想談談,當科學事實已表明「風險可忽略」、「風險可控制」時,為什麼消費者仍然感到不安?科學資訊公開後,怎樣才讓人找得到、看得懂、信得過?

(*勘誤:台灣口蹄疫爆發於1997年,節目中的1996是口誤)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我們的podcast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健銘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