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聽佛經 - 佛教經典 佛學入門 佛經有聲書 佛經音頻

佛說無量壽經 卷下

佛說無量壽經 卷下

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於彼東方恆河沙佛國,無量無數諸菩薩眾,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聽受經法,宣佈道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一切諸菩薩,各齎天妙華,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

咸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

究達神通慧,游入深法門,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

慧日朗世間,消除生死雲,恭敬繞三匝,稽首無上尊。

見彼嚴淨土,微妙難思議,因發無量心,願我國亦然。

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

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

大士觀世音,整服稽首問,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

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當授菩薩記,今說仁諦聽。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決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

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諸佛告菩薩,令覲安養佛:聞法樂受行,疾得清淨處。

至彼嚴淨土,便速得神通,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名顯滿十方。

奉事億如來,飛化遍諸剎,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

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

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

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淨慧知本空,億劫思佛智。

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佛慧無邊際,如是致清淨。

壽命甚難得,佛世亦難值,人有信慧難,若聞精進求。

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

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

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究暢要妙,神通無礙,諸根明利。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心所念華香、伎樂、衣蓋、幢幡、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輒以奉散諸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在虛空中,化成華蓋,光色昱爍,香氣普熏。其華周圓四百里者,如是轉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其諸菩薩,僉然欣悅。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供養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輕舉,還其本國。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四方自然風起,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怡快樂,不可勝言。

佛語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繫。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潤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淨,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

得深禪定,諸通明慧。游志七覺,修心佛法。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法,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修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

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淨故。猶如大地,淨穢好惡無異心故。猶如淨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礙故。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污故。猶如大乘,運載群萌出生死故。猶如重雲,震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如梵天王,於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類樹,普覆一切故。如優曇缽華,希有難遇故。如金翅鳥,威伏外道故。如眾游禽,無所藏積故。猶如牛王,無能勝故。猶如像王,善調伏故。如獅子王,無所畏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癡闇。

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師導,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餘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勝,莫不尊敬。滅三垢障,游諸神通。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

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常為諸佛所共稱嘆。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昧門。遠離聲聞、緣覺之地。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