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1. قبل ساعة واحدة

    【视频】老广的“旅游购物节”来了,周末快快去逛广东旅博会!

    9月12日,为期三天的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正式开幕。 本届旅博会聚焦“文旅+”跨领域协同创新,吸引了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机构、超100个优质旅游目的地及500余家文旅企业共同参与,成为集国际交流、行业对接与惠民消费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记者观察发现,从参展规模和资源整合力度来看,旅博会体现了当前文旅消费呈现“规划前置、优惠多元、体验深化”的明显趋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产品,高性价比与差异化并重的旅行方式明显受到青睐——“爱玩的老广”更会玩了! “惠”游全球,一站安排!逛一次享受全年 借助一年一度自带流量的的旅博会,各大旅企通过延长预订周期、强化优惠保障等,积极响应消费者对“提前囤货”和安心决策的需求。 作为本地龙头企业,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在本届旅博会搭建显眼展位,推出覆盖出境、跨省、粤港澳的海量优惠产品,包括团队游、自由行、签证、邮轮等,出发期最长覆盖至2026年6月,并提供多档“广之旅神券”及政府消费券叠加优惠。 记者现场看到,抽奖、集章等福利吸引不少游客参与互动。旅行社表示,将提供“买贵退差价”承诺,让市民真正实现“一展逛遍全球,一次排好计划,优惠贯穿全年”。 出境游:最高降价上万元,提前“囤货”正当时 当前出境游客群不仅追求优惠,更注重错峰体验和主题深度,反映出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与个性化的趋势。 从旅行社此次推出的出境产品不难发现,不仅覆盖众多国家和地区,排期更涵盖中秋国庆至明年春节,同时推出高额直降、多人优惠和神券抵扣。如南极线路最高降11000元,欧洲、中东非等长线还可叠加三重优惠。南半球“反季春游”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线路也因错峰优惠和抽奖礼包备受关注。 短线方面,日本赏秋线路价格低至6999元,东南亚推出“第二位半价”,邮轮航次则实行“买一送三”。 国内游:双节热度延续,金秋文旅消费券叠加让利 国内游方面,中秋国庆、赏秋及年终假期产品咨询热度持续。结合多地节庆文化推出的专题线路,如北京“海上明月”专场、云南彝族风情体验等,多款产品可享“买一送一”“第二位半价”。 使用政府发放的“金秋文旅消费券”可叠加企业优惠,适用产品覆盖省内乡村、非遗、跨省短线等。如湖南梯田5天线路叠加券后低至799元,福建线路享多地补贴后仅899元起。 近期,广之旅推出“跟着醒狮去旅行”主题线路,行程包括观赏遂溪龙狮锦标赛、夜狮表演、品尝龙狮宴及狮头DIY等,现场报名26日出发的首团产品可享遂溪政府补贴300元,叠加“金秋文旅消费券”再减200元,仅需799元/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旅博会现场还推出“我在湾区看全运”观赛旅游产品——基于官方首批推出的赛事项目,精选游泳、体操、篮球、曲棍球和跆拳道五大项目,打造了十余款“赛事观赛+城市体验”特色产品,覆盖广州、佛山、云浮、惠州及香港等多个赛事举办地,这体现了文旅融合、“在地深度化”正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多项战略合作现场签约,推动文旅融合创新 当前,广东文旅消费展现出规划性、融合性与主题性三大特点,游客既重优惠也重体验和可持续性,“提前规划、深度体验、多元融合”已成为消费主流,驱动文旅产业向高品质和全球竞争力持续迈进。 旅博会首日,广之旅以“链全球·启新程”为主题,与多家国内外机构签署协议并启动推广计划,包括与泰国旅游局、南航合作推出“焕新泰好玩”项目并赠送国内段机票;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和南航推出布里斯班直飞礼包;携手凯恩斯资源方发起环保家庭度假计划;并与广东广电交通之声签署旅游推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与乌干达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签署旅游推广备忘录。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资源整合、主题共创和跨业协同正成为旅企提升产品力与品牌影响的核心路径,推动“旅游+”生态圈持续扩容。 “2025广东旅博会不仅是一场惠民消费的盛会,更是一个推动国际交流、行业创新与区域合作的高能级平台。”广之旅董事长、总裁邬琛表示,随着更多跨界资源的涌入与文旅融合的深化,广东正加速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詹小澜 图 | 李志强 视频 | 记者 刘星彤 实习生 李岑 王申昊

    ٥ من الدقائق
  2. قبل ساعة واحدة

    共启出海新篇!海外侨领“走进荔湾”非遗考察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化中英文化交流,共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湾出海”,9月11日至12日,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博士伉俪等受邀观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归来的海外侨领嘉宾一行,深入广州荔湾开展非遗考察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李黎女士以及荔湾区侨联牵头促成,为荔湾区侨联、广州市龙狮协会、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荔湾区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会与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合作共同推动广州与剑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溯源商都文脉,欣赏非遗精粹 9月11日下午,考察团首站探访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九三阅兵观礼归来的海外侨领们流连于记录清代广州辉煌对外贸易史的珍贵文物之间,在“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的画卷中,深刻感知千年商都开放包容的基因,了解了广府非遗诞生的历史土壤。 在李黎女士的生动讲解下,仿佛穿越回那个“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黄金时代。展柜里精致的广彩瓷盘、华美刺绣、中西合璧的西关小姐图像,还有商用船模型与泛黄的广东水师驻防图,每一件都诉说着十三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传奇。这里不仅是当年全球奢侈品的“顶流工厂”,更是中外文化碰撞的前沿。 随后,“观礼九三阅兵侨领座谈会”举行。英国剑桥大学孙伟博士及荔湾区侨联荣誉主席张仕根、招益华、毕志健等嘉宾们畅叙观礼感悟,更围绕如何以侨为桥,创新文化的国际表达与传播路径展开热烈讨论,既为祖国的强盛自豪,更深刻感受到身为侨胞的使命——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外交流合作、为家乡建设贡献宝贵力量。 对话匠心传承,共启出海新篇 9月12日上午,考察团来到了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陈家祠。这座清代宗祠建筑以宏大规模、华丽装饰,展现了广东清末民间建筑的精湛技艺,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非遗技艺的巅峰呈现。 随后,考察团走进充满活力的永庆坊非遗街区及粤剧艺术博物馆。漫步于修旧如旧的街巷,嘉宾们沉浸式体验了粤剧的悠扬唱腔、广彩的华美绘制、广绣的精妙针法,以及珐琅、饼印等多项非遗项目,切身感受西关生活美学在当代的创新演绎与城市更新的文化脉动。 在赵家狮非遗生活馆,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博士与广州市龙狮协会会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共同为龙狮文化传承交流基地揭牌。 在众多嘉宾见证下,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荔湾区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会与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负责人就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传承基地”签约并互赠牌匾。这也是剑桥华人社区的第一个非遗传承基地,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剑桥华人社区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醒狮早在1983年就已走出国门。40多年来,我们的足迹已遍及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广州市龙狮协会会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向记者介绍,起初,醒狮在海外的传播大多面向华人社区,但后来,越来越多外国朋友也逐渐喜爱上这一传统文化。“我们在英国剑桥设立的非遗传承基地,对推动这项国家级非遗走向世界意义重大。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将这门独具岭南特色的舞狮艺术传播得更远,更深。” 去年8月,同样在永庆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这片热土上,由孙伟博士、李黎参事、荔湾区侨联牵头搭台,促成广州市龙狮协会与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英中商旅文化交流协会首次牵手,三方签订《关于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舞龙在英国交流与传承的合作框架协议》,种下了非遗跨洋出海的种子,也许下了让广府文化在英国剑桥扎根的约定。一年来,荔湾区侨联始终牢记“以侨为桥、融湾出海”的使命,持续推动这份约定落地生根。 仪式现场,荔湾区侨联与英国剑桥华人社区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还互赠了象征深厚情谊的联谊锦旗,让这场跨越山海、延续一年的“文化之约”又再一次结出硕果。 凝聚侨界力量,赋能文化远航 醒狮的铿锵锣鼓,奏响了非遗出海的新乐章。此次活动汇聚海内外侨界领袖、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及政府机构的共同力量,不仅加深了海外侨胞对祖国文化根脉的理解与认同,更成功搭建起荔湾与英国剑桥之间文化交流与项目合作的坚实桥梁。剑桥华人社区第一个非遗传承基地的揭牌及相关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非遗出海”迈出了关键一步。 本次活动还得到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侨联、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以及荔湾区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文|记者 周欣怡 图|主办方提供

    ٦ من الدقائق
  3. قبل ساعة واحدة

    小天地成大我:梁醒生人物画展开幕

    9月12日,“小天地——梁醒生人物画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76幅作品,以“童蒙之态”“旧雨新知”“主题叙事”和“浮生世相”四个单元,集中呈现了梁醒生最近五年的艺术创作成果。 “小天地”取自于梁醒生近年创作的一幅儿童主题的绘画作品。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策展人赖志强认为,“小天地”不仅体现了梁醒生的艺术趣味,也反映了其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实现由小我而成大我的艺术观。 梁醒生长期耕耘于中国画人物画科,其作品7次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其中《玫红色的回忆》入选2024年第14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玫红色的回忆》用笔墨刻画了一群躲在幕后的少年,他们蹲下或站立,揭开幕布,透过缝隙向里探望。红色幕布的另一头引发观众遐想,观众也和这些少年一道好奇着舞台发生的一切。 近年来,梁醒生创作了一批以孩童为主题的人物画。从自己的孩子开始,延伸到日常生活所见各式儿童的生活状态,这些人类生命初期未被规训的感人样态被细致地观察、描摹与定格。 在梁醒生的画作中,有相当一批作品是描绘师友及个人肖像的。这些作品以现场写生的头像居多,也有群像。梁醒生很早就展现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敏感性,建筑工人、历史名人、地方历史故事等也成为其笔下的题材。通过他的人物画,能够感知当代社会生活的片影与众生百相。 梁醒生系统深入地研究与传承了岭南中国画艺术,并将人物画科的继承与当代转化作为长期的探索研究方向。他的人物画创作,建立在积极借鉴自关山月以来形成的艺术传统之上,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科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面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胡斌指出,梁醒生始终执着于对描绘对象的深刻捕捉,笔墨和色彩也愈加丰富,其对物象的把握早已超越外形的描摹,注重内在意趣与神态气质的体悟。因而作品中偶尔可见的形与色之间的错落参差,反而成就了意态上的融洽与妥帖,甚至有时呈现出一种近乎漫画式的生动情趣。“正是这种对形态与神韵的独到体察,使他的艺术实践突破了我们所习见的所谓学院派的藩篱。”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认为,梁醒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仅是面对国画如何在当代转化的问题,更包含对水墨本身的理解和对当代生活的判断。 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和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承办,将持续至9月14日。 文|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 图|主办方提供

    ٣ من الدقائق
  4. قبل ساعة واحدة

    【视频】80个场景入选!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正式发布

    9月12日下午,在2025年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交流会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 80个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新业态场景脱颖而出,数量较前两批增长35%,进一步彰显了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发展的强劲动能。 政策引领,打造文旅消费新引擎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深挖我省多元化、特色化文旅资源,培育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新场景,丰富和扩大文旅消费业态和场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今年4月27日正式启动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申报工作。 全省21个地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及文旅企业积极响应,累计申报项目近400项,较前两批实现大幅增长。 本次入选的80个场景整体呈现“双极引领、多元协同”特征,其中创意演艺、街区乐购以头部优势凸显体验经济与场景消费的强吸引力; 科技潮玩、文博艺术、特色宿集构成创新主力,分别对应Z世代圈层文化、传统文化活化、住宿业态转型升级; 和美乡村、研学亲子、休闲运动、美食品鉴四大场景均占7.5%,集中体现文旅与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深度融合;水系旅游以基于生态资源的沉浸式体验开发,正释放出强劲的消费潜力。 全民参与,票选热度超千万级 7月,开展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网络票选活动引发全民参与热潮,总浏览量超1000万人次,总投票数达674万,充分展现广东文旅新业态的市场活力与社会关注度。 经初审、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推出80个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本次入选的场景聚焦“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需求,覆盖科技潮玩、水系旅游、和美乡村、文博艺术、创意演艺、特色宿集、研学亲子、休闲运动、美食品鉴、街区乐购等十大类别,为当下和未来文旅消费体验经济时代场景构建出新的风向。 附:第三批“粤式新潮流”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 文 | 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视频 | 主办方提供

    ٣ من الدقائق
  5. قبل ساعة واحدة

    阿勒泰到底有谁在?麦家、刘亮程、谢有顺等文学名家共赴“花城文学周”金秋之约

    9月13日至19日,由广东省出版集团、阿勒泰地委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新周刊、阿勒泰地区文联、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承办的“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将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举行。 该活动以“文化润疆、文学IP化、新大众文艺”为三大主题,展开一场跨越边界的对话——关于文学与地域的共鸣、传统与创新的接力、专业创作与大众书写的美美与共。活动期间将发布“花城文学IP推荐榜”,开启“番茄小说×花城文学共创计划”,并正式揭晓花城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与评论家阵容。 麦家、刘亮程、谢有顺、石一枫等文学名家,将与阿丽玛、闫佩伦、王贺、常江、李海江、谭君平等来自《我的阿勒泰》《生万物》《北上》影视、舞蹈领域的创作者共赴文学之约。来自东莞的素人作家与新疆本土艺术家的加入,诠释“新大众文艺”的广度与温度。 从阿勒泰天文馆的星空对谈,到人类滑雪起源地博物馆的文化溯源;从狐狸书屋的创作分享,到金山书院的思想碰撞,近20场活动将突破空间局限,去旷野、见天地、遇文学。 【活动预告】 活动名称:翠山之上的青春——嬴春衣《遥远的阿合别勒》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新华书店雪都书城 活动名称:“疆粤共融·喜乐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阿勒泰发布会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将军山人类滑雪起源地博物馆 活动名称:从海边到天边——粤疆两地作者交流会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新华书店·雪都书城 活动名称:不负青山——《阿勒泰地区植物图鉴》签约仪式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 活动名称:生灵跃动时——王族《植物呼吸,动物奔跑——西部生物志》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 活动名称:“我的家乡 我的亲人”——《克兰河畔》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新华书店雪都书城 线上同步直播 活动名称:在天文馆夜读科幻——《火苗照亮宇宙:暗生命传奇》的探索之旅 活动时间:9月13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天文馆 线上同步直播 活动名称:“大地上的故事”文学分享会 活动时间:9月14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 线上同步直播 活动名称:向故事深处,赴光影之约——文学IP影视化交流会 活动时间:9月14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 活动名称: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 闪亮之夜 活动时候:9月14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 活动名称:“与远方有关”文学围炉夜话 活动时间:9月15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贾登峪 活动名称:去旷野,听风声——麦家、谢有顺、素素拓拓的旅行派 活动时间:9月16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 线上同步直播 活动名称:人人都是创作者——“新大众文艺”走进北疆 活动时间:9月16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狐狸书屋 活动名称:明亮的九月——《我的阿勒泰》拍摄地文学分享会 活动时间:9月17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白哈巴村 活动名称:旷野里长出来的文字——李娟作品悦读会 活动时间:9月18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哈巴河 活动名称:文学的角落——阿勒泰花城文学创作基地挂牌仪式 活动时间:9月19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布尔津金山书院 活动名称:岭南以南,天山以北——粤疆文学期刊交流会 活动时间:9月19日 活动地点:阿勒泰·布尔津金山书院 文|记者 梁善茵 通讯员 江彬 图|主办方提供

    ٤ من الدقائق
  6. قبل ٥ ساعات

    【视频】五卅运动巡展在穗开幕,带您回望“五卅狂飙”

    9月11日,“回望五卅狂飙赓续百年荣光”展览在广州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本次展览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纪念馆主办,顾正红纪念馆协办,共展出近百幅图片史料,五十余件实物。 上海是五卅运动的爆发地。1925年,为抗议帝国主义杀害中国工人、学生,声势浩大的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运动从上海开始,迅速席卷全国,也在广州掀起滚滚浪潮。同年次月,省港大罢工在广州和香港爆发,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卅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推翻陈炯明等军阀统治,取得东征胜利,统一广东全境。以广东为起点,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在纪念五卅运动爆发百年之际,辛亥革命纪念馆携手龙华烈士纪念馆,将“回望五卅狂飙赓续百年荣光”展览带来广州,沪穗两地共同纪念五卅精神。此次展览以六个问答还原五卅运动,详细讲述五卅运动的爆发背景、缘由、发展经过和历史意义,以贴近观众的展览语言,带领观众重回“热血烈焰”的1925年。 展览策展人、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闵黄梦迪介绍,本次展览的实物极具看点,“这些文物大部分是属于20世纪20年代,涉及内外棉工厂工人日常用到的一些生活用具,包括日常的吃饭、穿衣等。” 主办方表示,五卅运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通过斗争实践对许多革命的根本性问题提高和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今后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以五卅运动为代表凝聚的斗争精神,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以昂扬斗志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文、图、视频 | 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王申昊 通讯员 黄晖

    ٢ من الدقائق
  7. قبل ٧ ساعات

    广东“主理人”热度全国第一,专场活动深入探讨“主理人经济”

    2025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主会场活动于9月12日正式启幕。9月11日,“主理人经济”专场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提前举行。 本次“主理人经济”专场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主办,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办,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协办,广东文旅兴趣营主理。 据了解,“主理人”概念由来已久,是指将个人特质与品牌深度绑定的创业者,近年来在文旅领域发展迅速。去年,“主理人”一词从80亿的字符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华网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在热闹当中,如何跳脱出微观视角,站在产业发展平台,更为系统地看待主理人经济? “主理人经济”成文旅产业发展新兴趋势 当下,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商业形态悄然生长,落在城市缝隙、乡村肌理、存量厂房、老街骑楼。“主理人经济”以其独特个性、小众审美和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吸引着新一代消费者,甚至重塑商业逻辑与消费体验。 活动现场,广东文旅兴趣营发布了《“主理人经济”青年洞察报告》。广东文旅兴趣营研究主理人何蕊希从青年消费趋势切入,勾勒出“主理人经济”的轮廓与潜力。她介绍,在近几年“主理人经济”的热度背后,能看到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推动。“主理人”在百度指数的搜索趋势上呈现逐步上升,在近一年的区域搜索热度上,广东位列全国第一。基于桌面研究与实地探访,广东文旅兴趣营Z研究团队总结出“地方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搭台、商业资本入局、在地自然生长”是目前推动“主理人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通过调研,研究团队发现文旅主理人面临“文化与商业”“发展快与慢”的两组平衡难题。同时,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主理人”的概念,消费意识有待培育;大部分消费者更加追求特色产品、场景氛围、主理人个性,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小。但值得一提是,在采访问卷的100位年轻人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未来三年内有想成为主理人的意愿。在研究团队看来,“主理人经济”已然成为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趋势。 反向推动城市商业升级与迭代 “主理人经济”作为新兴的事物和业态,也难免“热度渐退、理性回归”。这种高度依赖“人”的非标商业模式,究竟是一剂激活存量空间的良方,还是短暂的风口? 上海领易咨询董事长邹毅作“非标商业,正解还是误区?”主题演讲时,从行业视角剖析非标商业的底层逻辑。在他看来,在非标商业时代,非标不是一种空间也不是一种业态,更多的是一种创新理念,“通过非标和主理人经济,反向推动城市商业的升级与迭代,它会在细分领域,创造很多新的消费场景。” 在广东地区,文旅主理人平台实践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智库专家、千灯湖主理人学院常务副院长洪涛认为,主理人商业正在崛起,商业形态进一步从“大而全”向“小而美”演变。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正转向具有个性的、原创的、独立的主理人品牌。但他也指出,主理人面临“资金短缺、运营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品牌塑造乏力、产品同质化”等挑战和痛点,需要平台帮助克服。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分享了主办“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的实践探索。她谈道,因为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不断变化,也越来越个性化,公共文化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就需要引入优质的社会力量。东莞看中了目标一致的文化主理人,并进行探索,打造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并构建协同网络,推动常态落地。 随后的专场路演环节,采用“主理人招募需求项目路演+主理人业态展示项目路演”形式,精准对接供需两端:VLAB翌方181创意产业园等4家空间方现场发布了主理人招募需求,吾悦儿童戏剧等4个主理人项目登台路演,集中呈现“戏剧+文旅”“疗愈+文旅”“艺术+文旅”“游戏+文旅”等多元创新业态。 文 | 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廖巧 吴丹 图 | 主办方提供

    ٥ من الدقائق
  8. قبل ٨ ساعات

    【视频】广东“AI+文旅”的N种可能:23个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孵化项目正式发布

    9月12日,在广东文旅推介大会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孵化项目名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在广东文旅领域融合应用的创新成果。 广东“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孵化项目征集工作于今年6月启动,此次征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79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案例参与评选。经过专家论证、实地调研等程序,“中旅国际目的地AI智能旅游平台”“久邦AI文化创意图像生成及处理平台”“AI赋能端云协同的行浸式大空间VR项目‘VISION WALK 幻旅之门’”等15个项目入选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新一代端到端智慧文旅大模型系统:基于模型集群—垂域训练—端侧蒸馏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基于空间智能技术的文旅虚实共生大空间平台”等8个项目入选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孵化项目。 多元应用场景,赋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本次公布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孵化项目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文化和旅游行业结合的多元性。项目覆盖平台服务、文旅装备、数字文化创意、沉浸式体验、智能导览等多个领域,为培育发展新型文旅业态、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优化运营管理效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对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和促进作用,展现出广东“AI+文旅”的N种可能。 在文化传承与服务方面,“文化通”项目以岭南文化大模型为底座,让AI化身文化专家型助手,适用文化传承、文旅服务等多个场景,提供从文化资源查询到行程规划、预订的全流程服务。 在沉浸式体验方面,深圳元象信息科技的“AI赋能端云协同的行浸式大空间VR项目‘VISION WALK 幻旅之门’”项目,以“智能生成+高效渲染+沉浸交互”为核心,构建了可适配文博场馆、景区等多场景的大空间VR应用体系,实现沉浸式体验多领域规模化应用与用户体验升级。 在产业效能提升方面,“三七互娱‘小七’大模型研发与应用”项目,构建了网络游戏垂类大模型“小七”,利用AI赋能游戏产品立项、内容生成、发行运营和资产沉淀,有效提升游戏研运的工业化水平;“趣丸千音”项目提供一站式智能语音解决方案,助力影视动漫、有声读物等行业优质内容出海。 在智能文旅服务方面,深圳优必选的“具身智能导览大使”项目打造了集“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国家形象传播”于一体的智慧导览解决方案,以“类人形态+具身交互”为核心,满足全天候、沉浸式、多模态导览讲解任务;深圳肯綮科技的“运动助力机器人π在智慧文旅场景的应用与推广”项目,通过仿生髋关节主动助力、运动辅助与健康管理服务,在登山、徒步等文旅场景下为游客提供更轻松舒适的游览体验…… 政策持续助力,构建“AI+文旅”新生态 人工智能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文旅行业发展新格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作为科技创新大省和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将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强“人工智能+文旅”政策引导,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旅领域的落地应用,着力构建技术支撑、场景牵引、深度赋能的“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发展生态,让AI技术真正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不断扩大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 文 | 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视频 | 主办方提供

    ٤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المزيد من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