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张怡&浚溢

两位留学台湾的心理咨询师,邀请你来说心理咨询那些不可说的心里话。 【共同愿景】多元、反思是本播客所倡导的核心价值高亮词。在这里,我们共同聊着心理咨询圈不可说的闲言碎语,与八卦不同,虽然散落在心中各处,但埋得很深,因此很有被看见的意义。

  1. 3月26日

    36 何为神经多样性友善咨询师:一期方向发散但观点很正的播客!

    ADHD/ASD是大众可能相对熟知的诊断名词,现都被归为「神经多样性(Neuro Diversity」族群的一员,而神经典型人群则被称为NT(Neuro Typical)。 神经多样性本身是一套光谱,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很多心理师或许也在临床上听到来访这样自我诊断,或可能遇到有真实诊断的ND个案,但对神经多样存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与其搜索小红书(bushi),不如来听听这一期,我们邀请了走在科普与倡导一线的心理咨询师韦亦然,(发散地)探讨了许多关于ND和临床的有趣话题。 (抱歉拖更那么久,下次可能会更久…… 但已经在脑海中生出Idea了!) 本期发散版版大纲: 如何成为一枚神经多样性友善的心理咨询师?基本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适合神经多样性需求的咨询室和一般的咨询室会有哪些细节上的差别? 神经多样性和神经典型,在神经发育层面到底有何不同? 在日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和调节的方法? 怎样的情况才算是「好了」或「不需要更多治疗」了?在广义的临床与非临床方面,神经多样性需要的协助究竟是什么? 神经多样性视作残障范畴内,承认它的特殊性,会给心理师的干预方向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思考? 本期嘉宾 韦亦然,LMSW(纽约州持证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ADHD。与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认知特质的成人、孩子、家庭工作。致力于支持每个人以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公众号:韦师生活妙招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创始人。台湾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1 小時 21 分鐘
  2. 2024/08/07

    35 森林疗愈ing:翠绿叶片,轻柔的风,杜鹃花香,树的怀抱…

    内容:如何运用自己的五感,借助“没有副作用的”大自然的力量,来经验到疗愈。 嘉宾介绍: 林世莉 • 启宗心理谘商所 所长 • 中华民国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会 监事;台北市谘商心理师公会 理事(四五届副理事长);华人婚姻家庭心理健康谘询协会 副理事长 • 台电、法务部桃园少年辅育院、玺恩、相亲银行 特约心理师/团体训练员/讲师 • 法务部台北地检署士林地方法院家暴团体 特约心理师/督导/团体训练员 • 台铁/卫福部老人/戒瘾者/銀发人才资源中心 特约训练讲师/督导 证书:大陆一级咨询师(2010)成证内民字第11125号;证书编号0917001540100299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森林疗愈师认证证书(证书字号:1120815024) 一个懒汉版的大纲: ·森林疗愈师是什么?森林疗愈的过程是怎样的?可以分享一个实践例子吗? ·为什么有人会在抱树的时候流泪? ·作为心理师,您怎么想到要去拿这个证照的?对于未来想要从事森林疗愈的新手心理师,您有什么建议? ·从心理师的角度,怎么看自然与人的关系? ·怎么把创伤治疗与森林疗愈结合起来?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创始人。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收起

    51 分鐘
  3. 2024/04/10

    34 怀疑自己有强迫症?快点进来自评,顺便来点暴露不反应疗法

    这年头,人人都喜欢给自己贴标签下诊断,人人都怀疑自己有点强迫。 可是,真的强迫症,每天可能都为此感到相当痛苦…… 在临床上,强迫是一个细分诊断议题,也时常需要专门的行为干预策略。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两位在中美分别接受强迫症专项疗法训练,也治疗强迫的同行,来分享一下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常见现象和个中奥秘~ 本期嘉宾:廖卫一 整合流派咨询师,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在读,擅长正念疗法、情绪调节、辩证行为疗法及针对强迫症的暴露疗法。可在心浪潮Psybyond心理服务小程序预约咨询。 客座主持人:倪雅琪(慢慢) 坐标苏州的全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硕士,整合后现代及认知行为治疗,咨询时数2400+。可在心浪潮Psybyond心理服务小程序预约咨询。 shownotes 1. 治疗强迫就是要用暴露!——激进的美国老师;2. 强迫症的精确定义,以及与清洁、规律、伤害的三个主要类型;3 一手策划的“暴露不反应疗法” vs “温柔的陪伴”;4 上一代人的“强迫”与原生家庭对发病率的影响;5. 诊断的关键:别忘了看这一点!例如:囤积到底算不算是个“癖”;6. “强迫是上帝给我的一个扎着彩带的包裹”,这会是一个强迫人格当事人说的话吗?7. 一劳永逸的脱敏,从最困扰的三个开始处理;8. “恋童”居然也和强迫症扯上关系了?9. 抑郁、焦虑、偏执与强迫的共病;10.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下:如果“强迫”有意义,那会是什么?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创始人。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1 小時 38 分鐘
  4. 2023/12/07

    33 在大陆推广国际前沿创伤疗法之体感疗愈(SE)是什么体验?欢迎北京主办方!

    大家好,好久不见,这可能是不可说关于SE(体感疗愈)的第三期内容啦(之前分别是13和26期)。 这次我们请来了在大陆推广SE的攒局人~aka北京主办方——常邵辰咨询师,来做客聊聊在大陆引进并推广一个国际前沿且培训架构非常成熟的创伤干预疗法,是源自于什么契机,而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历程,在本土化方面有什么有意思的特点。同时,主播张怡和客座主持人也会发表自己围绕SE学习和参加培训的各种观感、体验。 注:本期嘉宾曾翻译SE创始人彼得莱文博士的《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一书,另外目前其他相关已汉化书籍有《解锁(繁体版)》《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儿童心理创伤的预防与疗愈》。 如果想参与播客中提及的钟梁辉老师的公益SE DEMO回放讨论活动,请加微信:annejiang_peace119 【Highlights】 1 嘉宾在美国认识SE并大为震撼!的故事;SE和EMDR的相似与差异2 主办方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决定引进SE培训;3 在美国,SE还有哪些身体取向的「门派」;4 国内的训练为何能让在国外已经完成三年训练的他如此受用;5 2k小时以内的新手咨询师学SE可能会卡卡的哦6 北上广SE班的学员组成~7 body worker与心理咨询师在SE相遇8 被吐槽“你只关心我的身体,不关心我的心理”;9 你容易用你的身体共鸣他人吗;10 SE训练中的小组练习花头真多11 滴定与摆荡是SE独有的吗?12 内观、静坐与躯体治疗有什么关联?13 美国的来访更善于在语言上表达情绪,那么中国的来访呢?14 文化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资源?15 顺便谈谈EFT与情绪的规律~~~16 “慢”,是所有疗法的共通key point!17 学SE给我的依恋修复……18 临床工作中,大家怎么看待和使用SE的呢? 【本期嘉宾】 常邵辰 目前在北京工作且持有美国加州执照的心理咨询师,有在中、美两国的医院和诊所的工作经验。目前是SE体感疗愈北京培训的主办人。 工作联系方式:“心浪潮psybyond心理服务预约”小程序搜索常邵辰 【本期客座主持人】 黄贤娜 台湾心理咨询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国家卫生系统心理治疗师;目前于深圳个人执业,兼任精神心理专科门诊心理治疗师,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师 联系方式:工作微信15521251556 或psybyond心浪潮小程序搜索黄贤娜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咨询创始人。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1 小時 40 分鐘
  5. 2023/10/09

    32 如何构建一个多元文化同辈督导小组:雌雌leader连手,迭代更新「参差」!

    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师、多元文化取向同辈督导小组、肯定性心理咨询…… 对少数人群熟悉的朋友们,对这几个词语一定不陌生。 但毕竟还有很多人不晓得的嘛,这也是一个走近和了解的机会。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韦婷婷和Mabel孟庆彬,两位多元文化同辈督导小组【参差心理公益计划】的发起人和带领者,一起来聊聊,组织一个年复一年不断迭代更新的“小众”“平等”“友善”小组是种什么样的经验! 【本期嘉宾】 韦婷婷:一位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师,她的硕士研究方向是家庭暴力问题。她的公众号是@TING说心理。 孟庆彬:个人独立执业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师、聚焦取向咨询师,移情焦点治疗师 团督计划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PoauVkcI67olAjFt89KRgw 【highlights】 1 多元同辈督导内容简介:聚焦在性少数、性别主题;2 不断优化和调整的历史; ps.勘误:第一期是20年12月,所以是一个三年而不是五年的项目~3 案例报告一次和两次有啥区别;4 还有费用的设置又是如何考量呢;5 为什么从“内外圈”的设置转变为“大团体”的形式;6 “巴林特”团体如何融入同辈督导;7 督导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概念化流派,这是好是坏;8 经验从零到几千的成员跨度,那又是好是坏;9 同辈督导中的leader如何区分“督导”和“主持”的角色;10 双主持或双督导,还是一个督导师一个主持人;11 涉及到少数社群中的自我表露,以及隐私风险,如何拿捏;12 当督导团体中出现人际冲突,leader会如何转化为督导历程;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咨询创始人。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1 小時 36 分鐘
  6. 2023/08/28

    31 英雄联盟世界冠军随队心理师的日常:敲开运动竞技心理咨询的大门

    本期嘉宾:刘洁洁运动心理咨询师,常年为国家队、电子竞技俱乐部提供心理服务。曾随队获得S9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2022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亚军等成绩,擅长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帮助队伍提升竞技表现。联系邮箱:liujiejiescda2012@163.com 客座主持人:洪瑞谦 台湾社区执业心理谘询师,服务经历包含学校、医院与企业。工作取向以焦点解决融合正念认知与系统观点。擅长生涯、原生家庭领域等议题、抑郁&焦虑族群。工作微信:psyjuichien  shownotes 00:30 这一期的客座主持人和嘉宾介绍 03:45 (电子)竞技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工作范畴包括哪些主题现象?从个体到团队,从赛前到赛中 12:00 深夜咨询之和个案一起看天亮…… 14:05 选手赛绩也会算进心理老师的KPI吗? 18:40 好的运动心理咨询师是教练(严格的父母)和选手(小孩)间的一道桥梁:尊重选手性格差异 26:30 协调选手之间的兄弟情谊与冲突失落 32:20 嘉宾入行契机?硕士时期的机缘 36:20 年轻女性咨询师在男性主导的运动队伍中会有的微妙现象 39:30 赛事中没专业场地怎么办? 在运动场边做咨询?赛季凌晨三四点下班是一种日常? 45:22 什么性格更适配竞技心理工作 46:50 顶尖电子竞技选手自我调节挫败感的小窍门 54:00 做这份工作需要自己打游戏懂游戏吗?厉害的人看走姿都能看出问题! 59:50 嘉宾开始个人执业的原因 1:05:00 自由执业后感受到什么变化 1:10:48 运动心理咨询的延伸应用领域 1:15:00 女子运动员的咨询需求有差异吗? 1:17:15 舆论环境喜欢“造神”或网暴…… 怎么保护自己? 1:24:00 “年少成名”也会是一种诅咒和创伤吗? 1:40:00 入行的门在哪里~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创始人。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1 小時 44 分鐘
  7. 2023/08/25

    30 DvT戏剧治疗师的学习历程回顾!

    本期节目是主播对自己所学DvT戏剧治疗两年项目的回顾分享,授课地点在台湾。 大陆的朋友感兴趣可以关注深圳的【心艺社】公众号(她们最近在开新课)以及北京的【阿波罗戏剧】。 正如本期标题中的“!”一样,本期嘉宾张怡深深反思自己有点讲嗨了…… 表达跳跃及不完整的地方,还请听众们多多包涵~节目仅代表本人个人立场~ shownotes 1 几乎是完全无结构的戏剧治疗方式——DvT; 2 治疗师就是一个玩具,其他什么都不需要; 3 在团体里,大家就都可以是彼此的玩具了,而且可以让玩得开的老司机带着你哦; 4 什么?把我投射成ji?DvT要求治疗师的灵活性高到残忍; 5 即兴的精神,比当下还要当下,因为直接砍断第三部的思考; 6 戏剧治疗中当然都是真实的流动,但那一丝丝荒诞必不可少; 7 每个戏剧治疗师也都是独特的; 8 国际上有哪十几种戏剧治疗的流派; 9 先抓住资源赶紧体验起来,到时候学习才会更进入状态; 10 吃自己的指甲,用脚指夹来访者——这些你能做得到吗; 11 创始人把你停在楼下的自行车骑走了; 12 在模糊中实验,在不知不觉中收货疗愈; 13 从DvT的招数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创始人的聪慧与幽默; 13 天生的戏剧治疗师,就是能够接住各种奇奇怪怪的球; 14 不同年龄层都喜欢在戏剧中玩什么主题;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坐标上海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怡然心理创始人。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1 小時 13 分鐘

評分與評論

簡介

两位留学台湾的心理咨询师,邀请你来说心理咨询那些不可说的心里话。 【共同愿景】多元、反思是本播客所倡导的核心价值高亮词。在这里,我们共同聊着心理咨询圈不可说的闲言碎语,与八卦不同,虽然散落在心中各处,但埋得很深,因此很有被看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