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台灣音樂的發展,蕭啟村首先提到來自雲林的北港陳家樂團。這群民間樂師在日治時期四處演奏,是台灣早期音樂文化的傳播者。他們不只是宗教儀式的伴奏者,更是劇場、歌唱會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奠定了日後流行音樂的基礎。
1932年,《桃花泣血記》成為台灣第一首錄製成唱片的台語流行歌,不僅風靡一時,也象徵台語正式登上音樂舞台。這首歌的出現,標誌著台灣人用自己的語言唱出情感與故事的開始。
當時的女歌手純純與林氏好,也是不能忽視的關鍵人物。純純的歌聲細膩動人,卻早逝而被遺忘;林氏好則活躍於戲劇與音樂之間,是當時摩登女性的代表。她們的出現,讓女性的聲音在台灣音樂史中留下了珍貴痕跡。
透過這些人物與作品,蕭啟村希望大家看見:台灣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文化、歷史與身份的記憶。當我們重新聽見這些聲音,也是在找回屬於自己的故事。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8月13日 下午4:00 [UTC]
- 季數1
- 集數137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