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一段個人經驗開始談起。徐瑋瑩記得,自己年輕時曾想當舞者,卻被阿媽斷然制止。「妳可以當舞蹈老師,不能上台跳舞。」這句話,道盡一整個世代對舞蹈的想像與恐懼。
台灣早期的現代舞學習者,多半來自有經濟文化資本的家庭,女性要走進劇場,需要家族的允許。然而,即使經濟條件允許,「跳舞」這件事,在當年仍充滿禁忌。露出身體、在眾人面前擺動、與男性共舞,這些在現代人看來平常的舞台舉止,在傳統觀念中卻等同於「失禮」、「不守婦道」。
徐瑋瑩在研究中發現,許多台灣舞者,即便在藝術上極具天賦,也在家庭壓力下半途放棄、改當老師,甚至完全與舞蹈切割。這也解釋了,為何今日我們找不到足夠的口述資料,來記錄那些早期跳舞的身體。不是她們不曾存在,而是她們被迫沈默。
節目最後,徐瑋瑩感性地說:「很多人一輩子沒跳過一場舞,但她們的身體卻始終被規訓著、克制著。研究舞蹈史,就是讓這些身體重新被看見。」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7月23日 下午10:00 [UTC]
- 季數1
- 集數134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