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1. 5 小時前

    约你去看艺术展:19场大展遍布多地美术馆|大湾区艺术节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9月16日启幕。本届文化艺术节联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多地美术馆,推出19场艺术展览,以书画、影像、文献等多种媒介,共绘绚丽多彩的湾区文艺新图景。 回望湾区艺术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是本届文化艺术节的主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协办,于8月29日至10月31日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展出。展览集结粤港澳三地37位艺术家的98件作品,以当代艺术的视角回望粤港澳三地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文化结构与历史脉络。 正在香港艺术馆展出的“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首次汇聚三大古书画收藏机构——刘作筹创立的“虚白斋”、何耀光的“至乐楼”和利荣森的“北山堂”,精选93组横跨唐代至清代的传世瑰宝,呈现香港收藏界的辉煌时代,展览持续至10月7日。 正在澳门博物馆展出的“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汇集近百件历史图片、文献典籍和实物。 此外,“粤藏粤美——广东省美术馆馆藏典藏精品展”汇聚了省内多个重要艺术机构的300余件珍贵馆藏作品;“岭南潮声——2025粤港澳大湾区摄影作品展”于9月下旬开展,展出摄影作品约180件,呈现湾区新时代的美好图景。 呈现文脉薪火相传 广东是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试验田”与“先锋地”。“笔墨当随时代”的革新理念在一代代广东画家的笔下薪火相传,书写了广东美术波澜壮阔的视觉史诗。本届文化艺术节多场艺术大展对此进行了生动呈现。 其中,“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通过一大批广东近现代名家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回望1900年至1978年的广东美术发展历程。深圳市何香凝美术馆“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展出约200件珍贵的木刻作品以及丰富的“抗战图像”,为观众开启一场穿越烽火岁月的木刻史诗。 本届文化艺术节还有多场展览聚焦赖少其、杨之光、廖冰兄、黄宾虹、赵少昂等艺术大师,为观众近距离接触艺术名作提供窗口。 开启多元艺术对话 本届文化艺术节的大展还体现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实现文化联动,在广州举办“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首次面向大湾区公众展出200余件西泠印社社藏菁华之作。该展系近年来西泠印社最大规模外展,展品涵盖创社四英、七任社长、名家精英精心造就的书画精品,以及自明清以来至近现代文人篆刻代表人物的篆刻原石及金石拓本、印屏印谱等文物级藏品。 由广东美术馆与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是博特罗艺术在岭南地区的首次集中亮相,汇集博特罗艺术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8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雕塑和纸本等媒介,多角度呈现这位世界级艺术大师打造的视觉奇观。 “美美与共——集: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也颇受关注。该展分为“集”与“传”两个板块,“集”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散落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现从实体流失到数字回归的文化历程;“传”聚焦七位当代艺术家的创新作品,以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中图像文献学的方式,将全球图像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 文 | 记者 李娇娇 图 | 主办方供图

    4 分鐘
  2. 5 小時前

    走进剧院拿福利:部分演出惠民低价票比例超50%|大湾区艺术节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联动举行。本届文化艺术节秉持艺术惠民宗旨,通过惠民票、公益演出等形式,让观众切切实实享受到艺术的普惠。其中,所有入选剧目提供不少于50张针对特定人群的免费票和不少于可售票10%的低价票,部分演出惠民低价票比例超50%,最低票价30元。此外,本届文化艺术节开展150余场公益演出,并邀请艺术大咖免费为民众开讲“艺术课”。 本届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前,已有部分艺术活动陆续开展,并针对特定人群推出惠民票。在广州,大型原创舞剧《孔子》上演时临近教师节,广州大剧院特此推出教师专享购票折扣,致敬教育工作者。在深圳,话剧《Skylight天色》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进行首场演出时,特邀医护工作者观演,向守护市民健康的医护工作者送上特别的文化礼物。 本届文化艺术节坚守“文艺精品荟萃,人民大众节日”的初心,在引进高水平剧目的同时,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老百姓以更优惠、更便捷的方式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例如,专业文艺院团和部分参演团体在艺术节举办期间,走进大湾区内的学校、商圈、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开展即兴快闪等户外演艺活动,利用“白鹅潭大舞台”“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文化惠民品牌,为市民游客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 经初步统计,本届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大湾区各地将开展150余场公益演出,涵盖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其中,广州举办“艺动湾区——白鹅潭大舞台周末艺术汇”。广东歌舞剧院、广东现代舞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杂技艺术剧院、广州粤剧院等艺术院团于9月13日到10月11日,在白鹅潭大舞台进行艺术展演。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市民游客凭大湾区内所有剧场出售的演艺门票,可享受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特展门票优惠,每张演出票可购两张优惠特展门票。 除了观演,本届文化艺术节还邀请国内重磅艺术嘉宾,于9月17日至19日集中举办4场艺术讲堂,为大湾区民众带来精彩的“艺术课”。目前,艺术讲堂观众招募活动已开启,每场邀请250名观众,市民游客可报名免费参与。 其中,《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邀约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的多位艺术名流共同探讨城市与艺术的关系;《交响乐的历史回响与当下诉说》邀约国内外音乐家深入探讨如何以音乐文化普及创新,引导都市潮流文化语境下的年轻人走近音乐、爱上音乐;《当代戏曲发展的“守”与“破”》邀约多位戏剧界行家结合近年来的戏曲破圈之作,探讨戏曲在“守正”中如何创新;《田沁鑫的戏剧世界》将由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分享其创作心路与艺术使命。 文 | 记者 黄宙辉 图 | 主办方供图

    3 分鐘
  3. 5 小時前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大湾区又掀文艺新风潮

    人文湾区,艺术风起。粤港澳大湾区这块艺术高地,在今秋又迎来诸多新气象。 9月16日晚,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及开幕演出《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将在广州大剧院举行。至10月1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举办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为大湾区民众献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艺术高地 吸引高水平演出入“湾” 近年来,借助文化艺术节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演出入“湾”。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首次到访深圳,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相继上演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万尼亚舅舅》;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时隔6年再临广州,在广州大剧院连演5场;希腊国家歌剧院首访大湾区,在深圳献演经典歌剧《茶花女》……本届文化艺术节,大湾区民众在“家门口”便能欣赏到这些来自国外的高水平演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经济繁荣为高水平演出的引入奠定了物质基础。据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仅广东省大型营业性演出场次就达到546场,票房收入37.34亿元,两项数据均排名全国第一。 高水平演出的引入,既满足了民众的观赏需求,也为湾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近距离学习的良机。“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汇聚全球顶尖艺术团体和作品,为我们本地文艺院团的创作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养分和灵感。”南方歌舞团团长黄倩表示,她非常珍惜文化艺术节每一场高水平演出的观摩机会。 交流频密 促进湾区文艺共同繁荣 粤港澳三地强强联合,携手举办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加密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共促文化艺术繁荣的关键一招,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助力。 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经典剧目《二月廿九》亮相本届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大剧院连演3场,受到观众热捧。该剧团制作经理杨彬表示,近年来大湾区各城市频繁的文化交流,让“晓角”有更多机会与内地观众见面。“在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媒体曝光。希望借助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这一平台,让更多人关注粤语戏剧,关注澳门戏剧作品。”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一直密切关注着湾区文艺以及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发展。她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到,近年来,大湾区文艺创作正迈向更高质量阶段,《咏春》《英歌》《人在花间住》等舞台佳作不断“出圈”,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此外,大湾区的文艺人才加速汇聚,博纳影业、英皇娱乐等影视头部企业纷纷在大湾区布局,“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等人才聚合项目落地,越来越多的艺术从业者与潜力新人涌向大湾区。 节展反哺 拓展湾区文艺市场空间 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四届,今年是第五次举办。这一文化盛宴“反哺”湾区城市,不仅拓展了城市文艺作品的观众群和市场空间,还提升了城市的人文气质。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大湾区城市乃至省外的观众“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已成为常见的现象。 “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文化指向性越来越明确,那就是将艺术与城市的互相依托、互相融合与互相成全的作用和价值,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实践。”在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陈建忠看来,“一个高标准、大视野、国际化的艺术节,对于提升区域形象气质、精神内蕴有着重要意义。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是大湾区与全国、世界文化艺术集中交流的一场盛宴,进一步涵养和提升湾区城市人文艺术气质,其意义显而易见。” “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深刻地‘反哺’和滋养着本地的文化艺术生态。”黄倩表示,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搭建交流平台,催化艺术创新与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助力文艺作品“走出去”与“引进来”。 文 | 记者 黄宙辉 图 | 主办方供图

    5 分鐘
  4. 6 小時前

    【视频】邀中国游客赴泰过中秋佳节!泰国国家旅游局在穗启动“中泰友好月”

    2025年9月15日,泰国国家旅游局在广州盛大启动“中泰友好月”项目,打造赴泰旅游新触点。 此举旨在将中秋佳节与中国国庆黄金周的欢乐氛围融入高品质旅游体验中,助力年末旅游旺季。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国家旅游局特别推出“中国护照尊享特权”活动。在“中泰友好月”期间,中国游客只需出示护照,即可在泰国享受到多项专属礼遇。 多项亮点活动激发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热情 发布会得到中泰两国高层官员的鼎力支持,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塔帕妮·吉娅蒂沛汶女士、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常佩瑶女士、泰国国家旅游局亚洲及南太平洋国际市场副局长帕塔拉阿侬·纳·清迈女士、泰国国家旅游局市场营销与传播副局长尼提·西贝先生,以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先生莅临现场,彰显了两国在促进旅游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紧密合作。 塔帕妮·吉娅蒂沛汶女士表示,“中泰友好月”项目已连续两年举办。 今年的活动于2025年9月至12月期间举办,涵盖中秋佳节和国庆黄金周,“适逢中国市场又一旅游旺季,今年泰国国家旅游局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和深化了活动内涵与形式,旨在进一步激发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热情,重建市场信心,塑造泰国作为高品质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在安全、服务标准及高价值体验等方面满足游客需求。” 记者了解到,本次“中泰友好月”将推出多项亮点活动,包括“神奇泰国,由你诠释—全民挑战赛和媒体达人考察之旅”,为中国的网络内容创作者提供机会,围绕“泰国旅游五必体验”理念和“泰国软实力”的主题创作作品参赛,展现泰国的多元魅力。 获胜者将受邀赴泰亲身体验,并通过线上平台向中国游客分享独家旅程。同时参与“神奇泰国中秋之夜”活动,并有机会与当红明星Billkin以及深受中国粉丝喜爱的知名演员Pong在活动现场交流互动。 在发布会现场,Pong还特别登台推荐了泰国人也喜爱的泰式按摩——一定不要错过! 推出“中国护照尊享特权” 为配合此次活动,泰国国家旅游局还将推出“中国护照尊享特权”活动,“中泰友好月”期间,中国游客只需出示护照,即可在泰国享受涵盖商场、超市、水疗按摩及旅游服务的专属优惠。 此次活动联合了中泰多方合作伙伴,包括在线旅游平台、支付平台及多家知名商超和购物中心,共同为中国游客打造超值的消费体验。 柯显东表示,随着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的签署、多条广州直飞泰国多城航线的开通,过去一年接待泰国来穗过夜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4.53%,广州旅行社组团赴泰国游客同比增长59.62%,充分体现了两地民众互访的热情,也展示了两地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泰友好月”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市场推广活动,更是中泰建交50周年的重要献礼,诠释着两国之间深厚的情谊。此项目以中秋节这一文化瑰宝为桥梁,将中国文化与泰国特色完美融合,通过旅游生动诠释泰中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民众的交流与理解。 泰国国家旅游局期望,通过“中泰友好月”系列活动,助力泰国重回中国游客心目中首选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并巩固泰国作为世界级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地位,继续以微笑迎接全球来客。 文、视频 | 记者 刘星彤 图 | 泰国国家旅游局提供

    4 分鐘
  5. 6 小時前

    花城文学周“闪亮之夜”开幕,刘亮程:文学让石头像星辰般明亮

    9月13日-19日,由广东省出版集团、阿勒泰地委主办的“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系列活动在新疆阿勒泰举行。 “闪亮之夜”作为该场文学盛会的主活动,于9月14日晚盛大开幕。 “闪亮之夜”上,新疆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带来开场演讲——《文学让普通的石头像星辰一样明亮》。他说,阿尔泰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而文学是翻动这个世界上的石头,让石头说话、让石头发光的艺术。 2023年,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广东省作协、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同创办的花城文学院在广州成立。麦家、陈晓明担任首届联席院长,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杨庆祥、陈培浩等成为花城文学院第一批签约作家、评论家。 在“闪亮之夜”的现场,麦家揭晓花城文学院第二批签约作家、评论家名单,他们是:李修文、石一枫、索南才让、班宇、黄灯、刘子超、刘大先、项静。 作家石一枫代表签约作家、评论家发言。 哈萨克族青年作家巴燕·塔斯肯作为新锐作家代表,带来题为《同一场风里的赶路人》的分享。 巴燕的家乡就在阿勒泰的克兰河畔,对他而言,故乡是他“长期以来创作的所有文字和故事的背景”。 他在小说《克兰河畔》里,沿着河岸,书写了牧民们的悲喜人生,他们“几代人的生命好像全用来丈量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 当下,文学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宽,文学平台与影视厂牌的合作,为优秀作者打造更好的发表渠道,为优秀作品提供更完善IP化途径。 当晚,南方传媒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孙波与番茄小说代表一同发布了“番茄小说×花城文学”共创计划。阿勒泰地委委员、秘书长、宣传部部长蓝盛新先生向花城出版社、爱奇艺颁发“阿勒泰文化传播卓越伙伴”荣誉。 在《我的阿勒泰》中饰演托肯的阿丽玛、饰演朝戈的闫佩伦带来了一曲《月光》,将在场观众带到月光下的阿勒泰原野。 文学是影视的沃土,影像是文字的新生,《我的阿勒泰》就是文学作品IP化的优秀案例。当晚发布的花城文学IP推荐榜,涵盖了40部文学IP,包括众多优质的粤港澳大湾区题材IP和重磅的新疆文学IP。 文学,让我们去辽阔处,抵达无尽的远方。在“闪亮之夜”的尾声,广东作协主席、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发表演讲《辽阔的,永恒的:有世界观的写作》,深入阐释了文学的辽阔与永恒。现场响起了哈萨克歌舞《黑走马》的马蹄声和歌声,为这个属于夜晚画上完满的句号。 文|记者 梁善茵 通讯员 朱人奉 图|主办方提供

    3 分鐘
  6. 6 小時前

    《时光代理人》《天官赐福》等国创IP首度大规模实景化!

    9月15日,广州长隆度假区宣布,今年广州长隆“欢乐玩圣节”将与B站与网易联手,首次实现《时光代理人》《天官赐福》《牧神记》《阴阳师》《明日之后》五大顶级国创动漫游戏IP的大型实景化落地。 园区打造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沉浸式“玩圣痛岛”主题区,标志着线下主题乐园与线上ACG文化的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活动时间将由10月4日持续至11月11日。 10月4日起,长隆欢乐世界将率先开启“玩圣节”精彩体验,推出五大全新游乐设备,包括以瞬间加速技术带来强劲推背感的弹射过山车、巨幅摆荡的超级海盗船等全新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 同时开放包括九大盲盒式惊悚体验馆,一系列沉浸式场馆结合每日超过150场演艺及1500余名高颜值NPC互动,为游客打造可探索、可参与的跨次元冒险之旅。 自2011年创办以来,“长隆欢乐玩圣节”单日接待量最高突破十万人次,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旅节日IP之一。今年园区特别推出“变装入园”机制,鼓励游客根据官方图鉴自选角色,带着妆造开启沉浸式体验之旅。 10月15日起,长隆水上乐园同步加入狂欢,让游客从走进的那一刻起,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长隆水上乐园将变身为22万平方米的巨型“玩圣痛岛”,五大国创动漫游戏IP将分别占据十大主题区域,高浓度还原原作场景,并设置有主题餐饮,为游客提供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完整沉浸体验。 游客可参与《时光代理人》动画的时光主角团集章打卡,体验《天官赐福》动画的经典场景重现,融入《牧神记》动画的奇幻世界,实现从“观看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打造更丰富、更具共鸣感的“IP共创式沉浸体验”。 广州长隆度假区总经理陈奕表示:“我们不仅是在更新设备,更是在构建一个‘可进入的故事世界’,让游客从‘观看动画’‘玩线上游戏’变为‘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获得全方位的感官和情感体验,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据介绍,活动期间还将推出更多基于国创动画IP特色的主题活动和文化体验项目。 文 | 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邓泳怡 图 | 主办方提供

    3 分鐘
  7. 21 小時前

    国庆|中国游客将前往超140个国家和地区,广东文旅消费力领跑全国

    本周,旅游市场进入中秋国庆假期预订高峰期。记者综合飞猪、同程旅行等平台数据发现,在“请3休12”拼假策略推动下,假期旅游将呈现“短途高频、长线高质”的特点,出境游目的地覆盖范围扩大至超14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显著,“红色、秋色和月色”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关键词。其中,广东旅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80%,表现尤为突出。 假期旅游市场升温:预订节奏提前,短途与长线双轨并行 今年中秋与国庆假期再度相连,形成8天长假,旅游市场热度提前飙升。多方数据显示,消费者出行方式更趋多元,“串游”、错峰出行与高品质度假产品受到青睐。 根据飞猪报告,今年国庆假期旅游预订启动明显早于往年,旅游预订节奏较去年提前约3.5天,截至目前,机票、酒店、线路游等产品预订量均已超过去年及前年同期水平。同程旅行假期出行搜索量大幅增长,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30%。 当假期成为生活方式的窗口,旅游从传统的观光模式转向体验与品质并重的新阶段,“拼假”成为推动市场热度的关键词。今年国庆,消费者通过“请3休12”等方式可延长假期,催旺长线旅行和深度游产品。据飞猪介绍,多目的地“串游”成为潮流,国庆交通服务人均预订量同比增长4.2%,高铁及“飞机+高铁”组合出行方式增长尤为显著,长线游、租车等预订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53%、93%。 同程旅行周边游和包车游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一倍,山岳与古镇类景区热度周环比提升80%,显示短途出游频次的提升。 广东文旅消费表现亮眼:预订量增八成,多元玩法引领市场 作为旅游大省,广东在这个假期展现出强劲的旅游消费力。据飞猪数据,广东省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租车预订量增长98%,出境游预订增长近70%。广州、深圳、珠海位居省内热门目的地前三,梅州、河源、揭阳三地增速最快,游客向非一线城市扩散的“反向旅行”趋势明显。 另据同程旅行报告,广州位列国庆热门目的地前十,揭阳、珠海等城市在机票搜索热度增幅榜中也名列前茅,广东多目的地吸引力持续提升。玩法方面,广东游客既热衷前往长隆旅游度假区、热门博物馆等亲子场所,也积极参与“串游”和周边休闲度假,体现出多元化的旅行偏好。 在飞猪平台,以广东、浙江等地为首,大牌酒店套餐产品热销,证明高品质、多场景的旅行产品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长线及出境游品质升级:红色旅游升温,免签政策带动出境热情 长线旅游在今年国庆假期表现出“量价齐升”的特点。同程数据显示,国内长线跟团游花费同比增长超20%,“赏秋”成为核心主题。四川、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及西南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带动下,红色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产品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等红色场馆一票难求。 这个长假,跟着演出、展览以及赛事去旅行的文旅体融合趋势继续彰显。飞猪数据显示,热门演出场馆周边的酒店、景点等搜索量同比大增1.5倍,像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上海站、谢霆锋进化演唱会·重庆站、2025葫芦果音乐节·马鞍山站、美丽中国踏歌行·礼乐成安音乐节、2025年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等周边酒店搜索量普遍大增超2倍。 出境游方面,免签政策成为重要推动力。8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出境长线目的地出签量高于短线,俄罗斯、摩洛哥、塞尔维亚等免签国家热度快速上升。同样火爆的还有出境邮轮游和跟团游。截至9月11日,出境邮轮和跟团游产品预订热度同比分别增长超15%、30%。 在飞猪平台,当前国庆出境游覆盖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40个,澳大利亚首次进入热门目的地前五,美国、新西兰排名亦提升明显。短线方面,日韩及东南亚国家仍稳定占据出境游第一梯队,其中韩国因试行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首尔、济州岛机票搜索热度同比增长一倍。 假期出游有哪些省钱小妙招?行家建议,在前后均可拼假的策略下,错峰出行和中转“串游”可达到省钱目的。以国内为例,如10月3日深圳飞福州的机票,可比10月1日、2日便宜近600元;9月26日北京中转青岛飞成都的机票,可比直飞成都省下近300元,且还能在中转城市游玩2天。建议假期行程自由度较高的游客在平台机票频道的“特价机票”栏目搜索比价,寻找适合的省钱方案。 文|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饶思碧 汪星州

    6 分鐘
  8. 1 天前

    独家专访詹东新:国产大飞机C919背后的广东故事

    2022年9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从技术方案的反复论证,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攻关,从试飞验证到适航取证,每一个阶段都映照着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坚守。 从0到1,围绕国产大飞机C919有着千千万万的生动故事。今年,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纪实文学作品《国家名片C919》,这也是航空航天文学的领军人詹东新的又一部全新力作。他用文学的笔触,生动细腻地“还原”国产大飞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詹东新,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在他看来,这架写入蓝天的“国家名片”背后,是中国科技人员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也是一个民族翱翔于世界的坚定渴望。 为什么要研国产商用大飞机? 作为在航空业工作了三十余年的资深“航空人”,近十多年,詹东新一直负责民航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的宣传文化工作。从最早写科普文章,到创作小说“航天三部曲”《马上起飞》《飞往中国》《晨昏线》,再到纪实文学《万里云天》《中国之翼》,他笔耕不辍,一直深耕航空题材。 聚焦国产大飞机的《国家名片C919》则是他的最新一部纪实作品。 《国家名片C919》共二十章节,除了第一章简要回顾中国大飞机的前世今生,其他章节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梳理了C919从立项设计、零件制造、总装合成,再到试验试飞、适航取证、交付运营等阶段的细节始末,生动记载了这一过程中可歌可泣又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全景式呈现国之重器C919曲折又辉煌的全过程。 为什么一定要研制国产大飞机?在詹东新看来,有三点主要原因: 首先是市场驱动,根据国际航空协会统计,未来20年,我国将新增或更新商用飞机9000架,其中C919类型机占了六成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市场,单靠国内就可以支撑起C919这一类型飞机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是产业升级的需要,大飞机被誉为工业上的皇冠,是高端制造业之花,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达到惊人的1:80以上。最后则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喷气式大型客机必须有中国力量,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C919的突破,是我国正面强攻拿下的一张国家名片,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体现了我国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时代水平,也是中国制造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演进的标志性成就。”詹东新说。 用文学的笔触写出专业的故事 “我崇尚‘田野考古’般的写作,访谈过百位亲历者、参与者,他们为作品提供了翔实、鲜活的养分,他们对中国商用飞机的执着、自信、坚韧,也深深触动着我。”詹东新说。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詹东新深入设计现场、工厂车间、试飞机场,采访科学家、工程师、试飞员、装配技工等等,谛听他们的心声,撷取奋斗者的闪光火花。这个过程,被詹东新称为“正面强攻”。 从2018年至2024年,詹东新去中国商飞、民航局、中航工业等各单位采访了20多次。他不仅多次采访C919总设计师团队吴光辉、韩克岑、周良道、马显超等核心专家,也深入采访了大飞机制造下游的多个供应商,力图为读者呈现一幅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图景。 围绕大飞机研发的各个环节,故事从上海浦东出发,到八百里秦川深处的小城阎良,再到成都,到东北,到广东;既有支撑起大飞机翱翔蓝天的专业技术工程师,也有不显山露水的钳工、钣金工、布线工程师,等等。娓娓道来的故事,竖立起一个个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而正是这一鲜活的群像促成了C919大飞机最终翱翔于蓝天之上。 “过于专业的岗位和名词,对普通读者会有一定的障碍,读起来容易枯燥乏味。我希望用文学的文笔、通俗的语言,将专业的知识转述给大家。因此,我将专业知识和个人故事有机结合,将千里江山的辽阔壮丽和小家灯火的阑珊微光相融合,用鲜活有趣的故事将读者带到现场。”詹东新说,这次创作是科学和文学的颗粒度对齐的过程,也是思想性和可读性相融合的写作实践。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认为,《国家名片C919》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学佳作,是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典范之作,为当代文学书写时代华章提供了优秀范例。 C919大飞机背后的广东力量 1909年,“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造出了第一架属于中国人的飞机——“冯如一号”。从“冯如一号”到C919大飞机升起于东海之滨,广东不仅是冯如的故乡,也是中国航空的发源地。 辛亥革命前后,在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思想感召下,以冯如、杨仙逸、黄光锐、张惠长、谭根为代表的一批广东籍人士从海外归来,催生了我国航空热的第一个高潮。 在国产C919的数百家供应商名单上,也有广东厂家的身影。詹东新至今还记得,当他走进阳江市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偌大的精密件加工车间纤尘不染,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40多台数控设备昼夜运转。随着一颗颗螺丝落入底盘,航空座椅配套的链接紧固件诞生了。 这是C919飞机航空舱座椅部件的配套制造商——史特牢紧扣系统有限公司。詹东新向记者解释:“紧固件虽是不太起眼的小零件,但小不等于次要,它有‘工业之米’的称谓,包括螺栓、螺钉、螺柱、螺母以及组合件如垫圈、挡圈、销、铆钉等,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电子电器、五金机械等行业。” 詹东新说,C919大飞机涉及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热动力学等前沿学科,即使一个不起眼的零部件,也是现代高端制造业的集成,有其自身的规范标准。史特牢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消化了波音标准的工艺开发,目前产品已成功配套C919飞机,获得航空座椅相关零件的全系关键供应商资格。这不仅打破了国外在某些紧固件方面的技术壁垒,也迎来了紧固件国产化的曙光。 “除了C919大飞机,我国航空工业的另一座高峰——超重量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生产地就在广东珠海。每一届的中国航展也在珠海主办,可以说,在中国航空的版图上,广东是绕不开的重镇之一。”詹东新说,“在全球五大航展之一的珠海航展上,C919多次向世界展现了这张中国名片。” 随着《国家名片C919》的出版,詹东新十几次走进图书馆、大中学校园等地给大众做文学与科普讲座。最让他感动的,是孩子们对航空领域的热情和渴望。“大众在航空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的知识盲区,我希望自己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用通俗的文笔和生动的故事,让更多人走进航空航天事业,继续书写属于我国航空航天的光荣与梦想。”詹东新说。 文|记者 何晶 图|受访者提供

    8 分鐘

簡介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羊城晚报」的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