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直達車

【碳費】ep.029:「自然碳匯」減量方法-加強森林經營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最近通過了農業部提出的兩項「自然碳匯」減碳方法學,包含「加強森林經營」以及「竹林經營」,希望能透過方法學讓減碳可量測化,鼓勵一直以來從事林業相關工作以及相關產業的朋友一同來投入減碳的行列,更希望能因此增加台灣對自然碳匯減量的貢獻!

「王老先生有塊地」拿來種樹就可以賣碳權?!「森林」的定義是什麼?在家門口種兩棵樹,也算碳權嗎?
每一種樹都可以計算減碳效益嗎?那樹木如果長不好,砍下來之後做成家具可以當作固碳方法嗎?
台灣的「竹林經營」減碳方法學,是台灣在地的本土量測方法,竹子的種類又有什麼區別嗎?種竹筍的竹林,也可以拿來計算碳權嗎?

今天這集我們邀請到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為大家講解國內目前現有的「自然碳匯」方法學,包含申請流程、方式,趕緊來聽聽看吧!

主持人:環境部 行銷企劃師 楊珉儀
來賓:環境部 氣候變遷署 蔡玲儀署長
------------------------------------------------------------------------

主持人 00:00:30,009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一集的環境直達車,給您豐富又準確的環境議題資訊,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珉儀,今天很開心邀請到的是我們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來到我們的節目,署長好。

來賓 00:00:44,000
珉儀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00:00:47,009
很開心邀請到署長是要來跟我們談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從之前就一直有聽過一個說法,叫做「王老先生有塊地」那他只要種樹是不是就可以拿碳權去賣呢?最近因為我們有看到就是自然碳匯的方法,所以今天邀請署長來到我們的節目跟我們介紹一下這個碳匯的專案,它大概是要怎麼執行?

來賓 00:01:10,431
謝謝,過去這段期間以來,大家當然很關心要怎麼樣去增加從大自然移除二氧化碳量,因為森林可以經由光合作用吸收並且把這個大氣的二氧化碳固定在這個樹幹裡面,所以國際間或者國內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對於溫室氣體的移除,其實增加森林本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我們在討論自願減量專案的時候,也就是現在大家外面在講說這個碳權專案,它其實在我們的法規叫做「自願減量專案」,就是自願自己去做的,那在討論這個自願減量專案的時候,不管是在國際間或者過去,其實大家就對於種樹有很多的討論,所以今天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談一談最近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通過了農業部新提的跟森林有關的碳匯這個方法學

主持人 00:02:13,937
針對這個方法學,因為其實之前的節目,如果聽眾朋友有印象的話,我們都會討論到所謂的基線,就是最初一開始要去算的那個(基準),那想要請問署長,那這個方法是不是就跟基線這個計算是有關係?

來賓 00:02:29,179
自願減量專案就是特別做了什麼事情、怎麼努力可以增加吸儲二氧化碳或者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才會計算出減量效果、減量額度,再發給程序來進行;所以,我們在討論不管是在做設備汰換或者使用各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這種自願減量專案,很多在國內過去我們已經有跟森林種樹有關的減量方法學,就是「新植造林」,今天其實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因為我們在去年有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新訂了自願減量管理辦法,那麼,農業部為了要增加我們國內所謂森林經營的自願減量活動,所以提了兩個方法學,一個叫做加強森林經營的方法學,另外一個就是竹林經營的方法學,所以我們現在總共有三種方法學:過去的新植造林,然後現在又有森林經營跟竹林,今天也藉這個機會跟各位聽眾朋友大家來分享,三個不同的(有時候民間把它稱為綠碳)的這個相關方法學來跟大家做一個介紹。

但是剛剛珉儀問到一個問題很重要,就是這個基線,就是這三個方法學一定是我們要做了什麼努力才可以來申請,然後來取得這個額外的減量額度,所以這個基線就是原來的狀況,要先建立起來要先調查然後再來才會有額外做了什麼努力,這個是我們在自願減量的基本的程序跟邏輯。

主持人 00:04:13,013
署長,因為剛剛有提到說我們有三個方法學,新種植的這個很容易可以理解,就是他本來沒有種樹那我新植的;這一次我們公佈的加強森林經營,那所謂的加強森林經營是怎麼樣去維護得更努力嗎?還是說種植更多嗎?有什麼樣的步驟或者是有什麼樣的作為?

來賓 00:04:39,281
台灣有很多的森林面積,農業部也希望對於這些既有的森林我們怎麼樣去增加它的固碳的效果,那我們希望從加強森林經營這個角度來增加溫室氣體的二氧化碳的移除,所以農業部提這個方法,它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有一個森林經營的計畫或者是方法,也就是說,可能他原來都沒有太注意去管理、經營它,開始去做這個調查跟管理,所以加強森林經營的做法就是對於裡面長得不好的樹去做疏伐,就是把它砍下來,然後讓其他的樹種可以長得更好、固碳更好,或者是說輪伐等等有很多森林經營的方法,二氧化碳它會被樹木吸附在它的樹幹裡面,所以呢?農業部就提了一個計算的方法,就是這些長得比較不好的把它砍下來之後,這些木材如果做成了家具,其實就還是把二氧化碳固定在這個樹幹裡面,就等於把這個二氧化碳固定下來,就可以去計算它吸存移除二氧化碳的功效,所以森林經營它其實是有兩個面向,一個就是經過森林經營管理,讓原來長得好的樹長得更好、移除二氧化碳的效用更大,不好的把它砍下來之後,這些樹幹把二氧化碳固定在裡面,我們就去計算它就移除的這個二氧化碳的效果,那當然這個量其實並不是說非常的高,但是因為本來森林對環境永續就非常的重要,所以為了保有環境永續可以額外增加二氧化碳吸存效果,是這個方法學很重要的地方。

主持人 00:06:27,074
了解,我們如果去爬山,森林其實它的樹種是很多不一樣的,那也會有一些觀光區像落羽松整片都一樣,會有不一樣的計算方式嗎?還是有沒有什麼木頭是不算或者是效果沒有那麼好,所以不在這個範圍內?

來賓 00:06:46,591
在農業部提的這個方法,其實有經過我們審議會大概我們總共開了三次,其實大家對這個計算方法有很多的討論,基本的邏輯就是森林的定義,我們要求面積至少要0.5公頃以上,不能說我只種了兩棵樹,那樹高要5公尺以上,這樣才能稱為農業部定義的「森林」,我們還是要去計算原來必須是森林的狀態,然後因為你加強森林經營,才能夠進到這個方法學的適用裡面來,不同的樹木本來在固碳、材積,它的計算上有不一樣的係數可以參考,所以這個方法學它其實是給大家有一些係數上的建議。所以要跟各位聽眾朋友講,加強森林經營並不是每個人想要在家裡門口這種幾棵樹就可以,它其實是有比較嚴謹的程序要進行,這個跟國際間在做森林的碳匯是一樣的方法跟邏輯。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因為砍下來的樹木可以借計算它吸存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固定在這個樹幹裡面,如果燒掉了其實就沒有那個效果,因此我們會要求未來用這個方法來申請自願減量的時候,就必須要證明它砍下來的這些樹木是送到了什麼地方去

主持人 00:08:23,864
就是流向追蹤

來賓 00:08:25,460
對,流向要有一個證明,因為我們現在也跟農業部希望說,藉由這個方法學來推廣國人多用我們的國產材,因為我們的國產材其實就是藉由這樣的森林管理,讓我們的森林更永續,所以伐採下來這些樹幹農業部有建一個登錄系統,只要公司或是單位把伐採下來的樹木(登錄)進到這個登錄系統,那當然就可以去計算有多少的樹木砍下來做成國產材,就可以證明是有固碳的效果,就可以給他減量額度

主持人 00:09:04,838
了解,所以這樣聽起來有學到一課,因為森林的經營其實是需要去蕪存菁的,就是把不好的砍掉,所以其實如果以這樣子的邏輯看來,其實是長得不好的或者其實是可以被修剪掉的那一些,如果與其拿去丟掉或燒掉,不如做成家具做適當的利用

來賓 00:09:29,190
對,把它做一個適當的利用,其實大家都很喜歡使用這些木質的傢具,但是如果是國產材更好,所以我們也希望藉由這樣這個方法學的推動,跟農業部一起來推廣我們的國產材

主持人 00:09:42,945
而且是減碳,因為如果我們要從國外運進來,又有運輸這些的碳成本

來賓 00:09:48,863
對,所以也藉這個機會跟各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