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信仰教育-胡志彊牧師+有影無聲文章分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詹俊裕長老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022.11.19  終身學習就是需要“聽看說寫做”!

    6 HR AGO

    2022.11.19 終身學習就是需要“聽看說寫做”!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朋友詢問是否可以開一門有關“書報選讀心得分享”的課,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你必須知道學員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你才能有目標方向去準備教材。 個人於富邦產物保險公司擔任總稽核時,因當時總經理指派我每週寫一篇與“CPR核心流程再造”有關的文章放在公司內部網路上與全公司同仁分享,因此必須隨時尋找適當的題材,慢慢就養成隨時“聽、看、說、寫、做”的習慣,隨身攜帶紙筆,有題材立刻記錄下來,(現在有手機,隨時可以拍照留存),當然也必須看書找資料,因此多年來,每天除必看經濟日報之外,也經常尋找適當的書籍來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見聞。因為要寫成文章,因此也必須經常思考怎麼寫,甚至要怎麼說,聽者及讀者才能真正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曾說:小學三年級以前要Learn to read學習如何閱讀,三年級以後要Read to learn在閱讀中學習。當然想要獲得任何學問都必須透過閱讀來學習。 閱讀能力確實很重要,因此,“閱讀發展研究”的指標人物,哈佛大學教授夏爾(Jeanne Chall)1983年曾以六個階段描述兒童學習閱讀的歷程,這六個階段又可分成兩大部分,分別是:“學習如何讀”(learn to read),和“透過閱讀學習知識”(read to learn, learn from reading)。前者透過閱讀,學習如何讀;後者也是透過閱讀,進而學到各種知識。不論前者或後者,我們都必須幫助孩子學習閱讀,成為一位獨立思考的學習者。 個人在職場上也深覺閱讀的重要性,但如果只是閱讀而不知如何與實際工作和生活結合運用,那就只是知識而已。個人在經歷七年憂鬱之後,終於明白“知道--毫無價值,做到--價值連城”的道理,因為如果知道的都做到了,我應該就不會走入憂鬱了! 透過“聽、看、說、寫、做”的學習及經歷七年憂鬱再走出憂鬱的經驗,個人也領悟到“人生五道菜”的道理:我們都在“聽道”中學習,進而“知道”做人處世的道理,但是我們卻經常知而不行,因而無法“做道”,既然做不到,當然就無法得到“道理”所賜的福氣,自己都得不到,你就沒有什麼“道”可以傳給下一代了。所以,我們的一生應該要“知行合一”,力行“聽道、知道、做道、得道、傳道”這人生必吃的五道菜,讓你學到的“道”能夠確實做到,難怪明朝理學大師王守仁,“陽明先生”主張“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讓“道=到”來造福我們的人生。 聖經馬太福音23:1說: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2.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3.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詹俊裕寫於 2022111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2. 2022.11.18  “抱怨與訴苦”只會帶來痛苦與遺憾!

    7 HR AGO

    2022.11.18 “抱怨與訴苦”只會帶來痛苦與遺憾!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最近的文章“不會分享的社會只有失敗與痛苦”,談到現代上班族“安靜保留”的影響,我鼓勵大家要如孫越先生的廣告詞所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有位教會姊妹回應說:分享是件喜樂的事,但昨天下午朋友却和我分享他們師生的關係惡化,學生不能原諒我朋友。説來話長,害我昨晚也睡不好。 “抱怨與訴苦”不是分享,因為那不是好東西,只會帶給關心你的人無限的困擾。 個人在“客戶關係管理”課程中,經常鼓勵學員開口要說“好的ABC”,不要說“壞的ABC”,同樣是ABC,結果卻差很多,同樣是說話,結果也大不相同喔! 好的ABC是: 讚美 Appreciation 祝福 Blessing 安慰 Comfort 壞的ABC是: 咒詛 Accursed 叱責 Blamed 抱怨 Complain 。 其實,人的一生非常寶貴,為什麼要浪費在不快樂的事情上呢? 人的一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生。我們在親人的歡笑聲中誕生,又在親人的哭聲中離去。而這一切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與死,但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擁有這一生;多數人到了年邁的時候才體會到快樂健康長壽比金錢榮華富貴更重要。 人就這麼一生, 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幸福美滿的家,每天都能快快樂樂的過。但在現實生活中,不是一切都盡如人意,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和煩惱。人活一輩子,會遭遇多少無可奈何的事,邂逅多少恩恩怨怨的人。可是想到人,不就這麼一輩子嗎?有什麼好看不開的?人世間的煩惱憂愁,恩恩怨怨,幾十年後不都煙消雲散了嗎,還有什麼不能化解,不能消氣的呢! 大坑國小同學曾姐分享一段“不留遺憾”的影片,內文說: 人啊!能吃就吃,能喝就喝吧!幾十年後,就算你還堅強的活著,也是想吃--咬不動,想喝--咽不下。 人呢?能愛就愛吧!幾十年後,一個石碑一個坑,你站你的,我躺我的,這就是人生的終點。 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回,這個生命我們只擁有一次,何不快快樂樂的過,對自己好一點,這輩子不留遺憾,對身邊的人好一點,下一輩子我們不一定能相見。 影片後端還唱了一首歌,歌詞說: 人的一生有多少個緣,相遇以後又彼此擦肩,總是有些畫面讓自己傷感,可我還是堅定愛的信念。 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能與深愛的人相依相伴,不想錯過今生,來世太遙遠,珍惜這段上天賜的情緣。 請記得:感恩的心是快樂的泉源。分享是快樂成功的開始。 聖經傳道書3:12說: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13.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詹俊裕寫於 2022111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3. 2022.11.24  順服天意善盡己責才能坦然快樂

    2 DAYS AGO

    2022.11.24 順服天意善盡己責才能坦然快樂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一篇據說是中國大陸女歌手李宇春的忠告,其內容與不少名人臨終前說的內容差不多,甚至連喬布斯也曾說過類似的話。 198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的李宇春小姐爲中國大陸女歌手、詞曲創作人、電影演員、演唱會導演。 2005年,李宇春獲得“超級女聲”全國總冠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2006年發行首張專輯“皇后與夢想”,並創立品牌演唱會“WhyMe”。2007年發行專輯“我的”,並首次開展全國巡演,再登美國“時代周刊”。她因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一度嚴重到只能坐輪椅。 她的忠告這樣說: 世界上最貴的品牌汽車就放在我的車庫裡,但我現在必須坐在輪椅上。 我房子裡到處都是名牌衣服和鞋子,但我的身體卻只能穿病人衣服,且被醫院的白床單覆蓋著。 我銀行卡裡的錢,沒錯,都是我的,但是對我來說,除了繳交醫院費用以外,似乎已經沒有用處了。 我的房子很漂亮,就像一座城堡,可是我現在只能躺在醫院很小的病床上發呆。曾經給千萬人簽名,我心裡是那麼的激動又開心,但如今卻懷著沉重的心情,在醫院的處置單上簽名。 我有七位美容師為我做頭髮,如今我頭上一根頭髮也沒有。乘坐私人飛機時,我可以飛往世界上任何想去的地方,但現在我需要幾個人協助才能走進醫院大門。雖然世界上有很多美食,但是我的飲食只有白天的兩片藥和晚上的幾滴鹽水。 金山銀山都不如平平安安,健康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誰也不能長命百歲,誰也不能死而復生,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趁現在還活著,能吃就吃別猶豫,能愛就愛別等待,能聚就聚別拖延,畢竟再也不會有下輩子了,再說,下輩子咱們誰也不認識誰啊! 所以,什麼是你的?健康的活著時,只有當下的每一秒是真正屬於你的。有一張名為“快樂就好”的卡片上說: 不要賭天意,不要猜人心,天意你賭不起,人心你猜不透,人生沒有多少時間可揮霍,踏實一點,務實一點,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 聖經路加福音12:16記載: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17.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18.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19.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20.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1.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詹俊裕寫於 2022112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4. 2022.11.22  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領導者的考驗

    2 DAYS AGO

    2022.11.22 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領導者的考驗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經濟日報副刊中看到戴勝益董事長所寫的“董事長說故事”,談到領導風格,他說:期待自己成為一位悠閒的領導者,這樣部屬才會很能幹。看著老闆滿頭大汗,做牛做馬的事必躬親,工作都被老闆做完了,部屬也就很難發揮與成長。 戴董事長的結論說: 1.企業家的領導方式要和自己的生活風格相符。 2.要給部屬成長的機會,就要學習放手和尊重,有多大的空間就會有多大的成長。 談到領導,我馬上想到韓非子所說: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這句話把管理者劃分為三個層次: 下等管理者--只能“盡己之能”,什麼事都是自己幹。 中等管理者--只能“盡人之力”,讓別人在自己的指揮下去執行。 上等管理者--可以“盡人之智”,發揮別人的聰明才智,替自己去決策、指揮和執行。 個人在職場上的經驗認為“君就是你自己”,下君是剛出社會的基層員工,中君是稍有經驗的中間幹部,上君是負有經營責任的經理人。任何人在社會歷練都必須經過下君、中君、上君的階段,因此個人在2003年出版的“想活,就得變”一書中提到: 1.下君--基層員工要多讀書,自求多福。 2.中君--中間幹部要多積陰德,協助部屬成長。 3.上君--經理人要在吃、喝、打球、聊天中經營未來。 事實上,不論你在哪一個階段,你都必須“多讀書、多積陰德、多考慮未來應該做什麼”。 誰是領導者!誰又是被領導者?其實,不同的場合,你可能是領導者,也可能是被領導者,因為董事長在場,那麼在場的總經理、各級主管都是被領導者。總統或部長在場時,各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是被領導者。縱使你只是一個小小的科長,你就是這個科的領導者,你就必須知道這個科應該要怎麼做才能滿足公司的要求。所以,場合不同,你的角色也不同。我們的角色既然在不同場合隨時在變,因此,我們要學會在不同場合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意思就是我們必須知道隨時要“多讀書,自求多福;多積陰德,協助部屬成長;要在吃喝打球聊天中經營未來”,你既是下君、中君,也是上君。 我們的經歷就是從下君做起,在不同階段培養不同的能力,最終可以隨時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們的一生,既是被領導者,也是領導者,最少,你自己就是自己的領導者,你總要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如何與人相處,也要懂得如何帶領別人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所以有人說:成功者不是你比多少人成功,而是你幫助多少人成功。 當個領導者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如果你已經是中高階領導者,你就會知道,每個領導者的階段都有各自的挑戰和複雜之處。成為成功領導者,等同於成為最棒的自己,就這麼簡單,也就是這麼困難。 聖經哥林多後書4:16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7.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5. 3 DAYS AGO

    禱告會-20250910-通往幸福人生的八條道路-4

    2025年北埔教會禱告會-「在聖經中遇見主耶穌」 通往幸福人生的八條道路 馬太福音:5:3-10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北埔教會『3月份主題全人主日學』:豐盛的八福人生 第一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5:3) 1. 上帝國度主要的性質是著重品格在天國中的重要地位,而非強調民族的勢力、強大的軍備及繁榮的經濟。 2. 王所宣告的福,不是基於人的作為,也非人擁有什麼,而是在於他是怎樣的人。 3. 神學意義:那認識自己毫無力量,全心信靠上帝;並認為惟有如此他才能完全順服上帝,使他成為天國子民的人,享有最大的幸福。 4. 反省:一個不懂作信仰反省者,是失敗的基督徒。反省知罪者,是一半的基督徒。 知過且改,並常保警誡之心,才是好的基督徒。 2025-0820 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5:4) 1. 哀慟在文中亦可譯為憂悶。原文是表達為死者悲哀,為所愛者而產生的悲慟之情。 2. 從悔改的角度來了解: A. 凡為自己的罪和自己的不配蒙恩,而感到極端憂傷者是有福的。 B. 悔改(為罪憂傷)改正(認罪)蒙恩(得赦免)。 C. 十字架乃是罪惡所結成的果子,亦是破碎罪惡的寶貝。但一切的焦點乃集中在你本身。 3.神學意義:凡為世上的苦難與他自己的罪惡而心碎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將從他的憂傷中,尋見上帝的喜樂。 4.反省:強忍憂傷者是否為智慧之人? 2025-0903 第三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5:5) 1.溫柔原是描述柔順無力的畫像。但希臘原文則是道德上的用語,故翻譯為謙和較合乎聖經的情境。 2.希臘文的標準用法: A.凡經過訓練,順從命令,且知道如何接受管制的牲畜。 B.完全接受上帝旨意控制的人,而改變原先自我控制的人有福了。 C.每一種天性、衝動、慾望都在控制之下的人是有福的人。 3.神學意義:在適當的時候發怒,不適當之時不發怒的人是有福的。他的本性、衝動都在控制下,因為他自己就是在上帝旨意的控制下。他心存謙卑,承認自己的無知與軟弱,這種人即是人中之強者。 4.反省:凡事與人無爭與退讓是否為真正溫柔的人?能否成為帶有原則『智慧溫柔』的表現方式? 2025-0910 第四福: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5:6) 1. 這天國國度子民的性格,在此是以挑戰的詢問來看:『你對於良善的需求到什麼樣的程度?』 這是福份中最具有要求性的。蒙福的人,並不是已經得著或到達良善,而是全心渴望良善的人。 3.神學意義:凡渴慕全部的公義與良善,如同飢餓者渴望食物;乾渴瀕死者渴望水喝的人是有福的。因為這樣的人會得到真正的滿足。飽足即是在靈裡的不欠缺,真能體會上帝的心意,一心向著上帝國度子民的性格而努力。 4.反省:今日的基督徒往往不了解自己的狀況,陷於飢餓乾渴的情況而不自知,以致於靈性的營養不良。 第五福: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5:7) 1. 這是新約中對比的原則—凡要蒙赦免的人,必須先學會赦免別人。EX:主禱文中的赦債 2. 希臘文的憐恤較著重『感觀』,希伯來文則重視『感受』: A. 在表面上是對人的同情,對困難者感到難過。 B. 進入對方的內心,以他的眼光、思想及感受來判斷事物的發生。 3. 當與對方以『同理心』的效果: A. 它能使我們不濫用自己的好意。 Ex:馬大與馬利亞 B. 自己雖然處於優勢,依然會關心弱勢並給予援助。 C. 能使自己更容易饒恕與容忍對方。Ex:行淫被抓的婦人 4. 聖經中『憐恤』最好的典範—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人之中,祂是『超越』, 也是『臨在』的上帝。 5. 神學意義:凡能進入對方的心思,觀察並了解對方的思想;並能去感覺的人有福了。因為 如此行即會發生對方亦是如此對待自己。他才能了解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成就的工作。 6. 反省:是否會在許多的事情上,我們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忽略了對方可能的立場與想 法? 第六福: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5:8) 1.在動機和行為隨時完全純正的人有福了。這種天國子民的品格是要我們思想並反省: 我們所作所為是為榮耀上帝或彰顯自己的成就? 2.唯有心中純潔的人,才能真正看見上帝,否則我們永遠只是看見自己的成就就滿足了。 神學意義:人藉著上帝的恩典使我們的內心保持潔淨,因為人性的貪婪會污染人的心靈。故唯有動機純正者才是有福的人,因為他們將一心專注於上帝,永遠讓主居首位。 3.反省:聖經中要我們『為善不欲人知』和『行出好見證』,當如何平衡呢? 第七福: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5:9) 1. 福份將臨到使人和睦的人,並一定臨到和平的愛好者。因為福份要求的並不是為了怕 遭遇麻煩而被動的接受事實,而是主動的面對,克服掙扎,邁向和平。 2. 使人和睦是因他們是作了上帝所作的工作,是稱為上帝的兒子、而不是「和平者」。 3. 反省與討論: a. 面對一個錯誤的決策者,我們應該「用愛心說誠實話」或「保持沈默,維持和諧」呢? b. 遇到人爭吵時,你會「勸架」,「旁觀」,「走避」呢? 第八福: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5:10) 1. 為基督的緣故受苦,被逼迫,凌辱的過程,是達到偉大國度之子民,必經之路。 2. 基督徒被逼迫最主要原因是來自政治。因羅馬政府不能允許基督之名高過凱撒是主的信仰, 故以信仰的告白作為對政治是否忠心的試金石。如果你要成為上帝國的子女,必須把至高的忠心獻給基督,並隨時準備犠牲生命,接受逼迫。 3. 思想:當社會中的人情世故與自己的信仰有衝突時,你會如何處理呢? 有福了—是主耶穌基督對『上帝子民』的永恆應許。我們可能是在一種『減分』的現象中,邁向人生的道路中,但耶穌會給我們一個『答案』來支撐『有福的承諾』。 『背十字架的日子』-黃**牧師 (馬偕醫院董事長) 願意『背負』上帝給予的十字架,效法耶穌面對苦難、羞辱、犧牲、誤解、背叛…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路途突發狀況』的時候,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求主挪出』;而是 讓我們有上帝國度子民的信心與性格,抓住『有福了的應許』,勇敢面對。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0 min
  6. 幸福之道-20250910小財靠勤、中財靠德、大財靠命!

    3 DAYS AGO

    幸福之道-20250910小財靠勤、中財靠德、大財靠命!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大徹大悟的人都看透了財富的現實,也終於明白王永慶先生所說“財富是責任,不是享樂”的意思。因為凡事都要有節制,所以連“酒色財氣”都這樣說: 酒--少喝是享受,多喝是忍受,再喝是難受; 色--小碰是快樂,大碰是麻煩,常碰是負擔; 財--小財是財富,大財是包袱,再大會糊塗; 氣--小氣是脾氣,大氣是生氣,再大就斷氣。 酒色財氣四堵牆, 人人都在其中藏, 若能跳出牆外去, 不是神仙命也長。 事實上,錢財都帶有責任的: 1. 好身材是控糖控量餓出來的,好關係是花時間控制情緒經營出來的,而賺錢是你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之後的回報。錢是智慧和能力的回饋,是對認知的贈與,而不是對勤奮的獎賞。 你一定要明白:錢不是求來的,也不是掙來的。 有一天,當你嘗遍了社會的無情、生活的壓力、感情的不堪、人性的險惡,你一定會明白,別人的屋簷再大都不如自己手中有一把傘。 2. 不擅長的事情,一定要外包出去,不懂得分配,一味的蠻幹,那麼,所有的財富都會是暫時的。 把一件事做成熟之後,應該力求精進,把熟練的、不重要的、低價值的事情外包出去,學會分配利益給別人,為自己養人,用更多的投入做你專業的事,而不是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懂得分享利益給別人,才能越分越多。 3. 物以稀為貴,事以律者得,芸芸眾生喜歡的事大多與賺錢無關,你可以支持鼓勵,但我們一定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4. 財富不會均勻分配,社會的資源更是如此。 小財靠勤,中財靠德,大財靠命,你命裡沒有的,再怎麼折騰都沒有用。事實上,大部份人只要中財就足夠了!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朝熱愛和擅長的方向去鎖定。 熱愛--能保證你熬過所有創業艱難的起步期; 擅長--能夠讓你做同一件事情效率比別人高。 5. 人窮氣大,馬瘦毛長: 窮氣重的人都會有一種戾氣,生活中總愛抱怨、小心眼,行動力差,又喜歡攀比、嫉妒、眼紅起惡意,說白了就是心窮,人的心一旦窮了,再多東西都填不滿,他們不會滿足於現狀,不懂得知足常樂,更不懂得珍惜納福。 不管你是不是很有錢,一定要養成自己的富足感,富足的心態真的可以幫你治癒心靈,讓心靈變乾淨,變寬和、變寬廣。 高明的人都說:為人正了、處事圓了、本事夠了,你不需要去找錢,錢自然會來找你的! 聖經提摩太前書6:6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8.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詹俊裕寫於 2025091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7. 幸福之道-20250909“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修行!

    3 DAYS AGO

    幸福之道-20250909“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修行!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詹益信牧師分享的卡片上說: 成長與成熟有何不同? 成長就是你原本不明白的事,現在明白了。 成熟就是你已經知道的事情卻裝作不知道。 其實,我們的一生都在學習,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我們都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成長、成熟、成功”,然而,成功如果沒有快樂就不算成功,因此,在“成長、成熟的邁向成功”的過程中,隨時保持心情愉快的做自己該做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人生修行的道路上,活得通透的人都有三次覺醒,那就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1. 見自己: 道德經上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己是什麼呢?自己是一團欲望,人都有七情六慾,貪瞋痴慢疑。見自己,感受到本我和真我。 見自己,明歸途,所以豁達。 2. 見天地: 天地是什麼呢?是規律、陰晴圓缺,生老病死,見到了天地,知道了宇宙之偉大和自己的渺小,所以謙卑而順其自然。一個人如果知道了天地的廣闊,自然道法的玄妙,就不會做出違背常理,偏離大道的事情。 見天地,知敬畏,所以謙卑。 3. 見眾生: 眾生就是人心,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名利情權。見了眾生就意味著超脫,超脫走出了天地的牢籠,見了眾生才能對世人報以體諒和悲憫,多一分看破與接納。 見眾生,懂憐憫,所以寬容。 人生如逆流,我亦是行人,人生有起有落,有苦有甜,有溝有坎,一切都在于修出了“豁達、謙卑、寬容”三種境界,既渡了自己也渡了他人! Reels上談修行,做到以下三點才是真正的修行: 1. 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去控制誰,也不去改變誰,給別人充分自由,不主動插手和自己無關的事情,只專注做好自己的事。 2. 保持內心的平靜:對已經發生的事不糾纏,總結經驗之後就放下,對還沒有發生的事,不憑空想像,不恐懼、不焦慮。 3. 時刻向內觀照:覺察每一個念頭和每一次情緒起伏,不斷清理內心的塵埃,最終達到通透超脫的境界。 聖經腓立比書4:4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5.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6.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7.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詹俊裕寫於 2025090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8. 幸福之道-20250908學會轉身,向著幸福直跑!

    3 DAYS AGO

    幸福之道-20250908學會轉身,向著幸福直跑!

    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感嘆人生的“忙、盲、茫”,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自己的人生目標,向著幸福直跑。 緊緊追求幸福的人都知道:一切都會變,而變動本就是生命的真相,他不渴望絕對的真理,因為生命不是一條通往答案的直線,而是一場充滿未知與驚喜的探索,他不畏懼無常,反而學會在風起時微笑,在落葉中安然,與變動共處,與無常共舞。他不逃避痛苦,而是讓痛苦成為靈魂的磨刀石,從破碎中重生,從跌倒中長出智慧的翅膀,他不活在過去的遺憾,也不困在未來的焦慮,因為他懂得當下才是唯一能觸碰的真實,真正的幸福不是掌控一切、確定一切,而是放下執著,讓心自由呼吸,讓每一刻都閃耀著清醒與覺知的光,這樣的人不一定什麼都有,但他早已不再匱乏,因為他早已成為幸福的本身。 在人生道路上,永遠不要在意任何人對你的看法!記住,是任何人,特別是那些非親非故的人。 很多人是故意打壓你,故意地看不起你或者是嫉妒你,目的就是要讓你不快樂。 人心最險惡的一面就是見不得你過得比他好,你不快樂了,他心裡才舒服。不要把這種人太當回事,別人怎麼看你並不重要。其實用不著跟他翻臉,看清一個人,用不著揭穿,敬而遠之就好。 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不重要,人生永遠無法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所以,勇敢的坦然做自己吧!遇到挫折困難時,要學會轉身,放過自己! 人啊!不耗盡所有的期待是不會真正說再見的。每一個轉身離開的人都是在風中站了很久很久,經歷了猶豫、掙扎,也經歷過無數次對自己的說服。 當你突然放下一個人或一件事,那背後一定是積累了太多的無力與失望,你努力過、等待過、盼望過,甚至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再等等也許會好,可最後你才明白自己的堅持,並沒有換來想要的結果,於是,你終於願意承認--離開不是輸,而是對自己最溫柔的成全。 因為愛自己,有時候不是多留一步,而是學會轉身,學會為自己關上那扇一直耗著你的門。最勇敢的事不是逞強去愛到底,而是在心碎的時候對自己說:我累了!然後輕輕地轉身,放過自己。 聖經路加福音12:25說: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26.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做,為什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 希伯來書4:16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 詹俊裕寫於 2025090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min

About

胡志彊牧師和詹俊裕長老長期以來,自許為* 動口和動手二人組* 模式.每天分享文章和錄音, 胡牧師自2022-0705開始四個podcast節目至2025-0705共提供超過4,000份各類型節目和文章分享. 如今再用*以馬忤斯二人行*心志(路加福音24:13-35). 自2024-0730 期盼再作新創意嚐試--:我找到了,幸福之道(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 希望能藉由app主動分享和保留在雲端數位庫中,方便流傳查閱和福音推廣,歡迎聽觀眾兄姐們指教.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信仰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