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創新實驗室

古靈精/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故事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招喚出你我的想像共同體 年節時令的零嘴食物、廟口節慶的熱鬧戲曲、傳統建築的藝術圖騰, 究竟隱藏什麼樣的故事呢? 就讓訪談、口述來重新拾起各自的記憶吧!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頻道! 歡迎小額捐款支持唷! 捐款帳號: 臺灣銀行(004) 戶名: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帳號:009-001011554 謝謝❤️ 合作邀約:dramatizestory@gmail.com 粉專連結: 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 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RDMXOE8to8mKMKtEtNISw Podcast 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9RMv0 Spotify: https://reurl.cc/7eLZkQ Kkbox:https://reurl.cc/DdLNod Sound on:https://reurl.cc/e670d7 googlepodcast: https://reurl.cc/veA2Dj MixerBox :https://www.mbplayer.com/podcast/1461513 #古靈精 一個有點年紀還可以很幸運地憑直覺、情感做事的「姊姊」。 小時候有個很會說故事的阿祖,除了傳統的虎姑婆跟蛇郎君之外,偶爾還會加碼講述二戰時期美軍轟炸府城的一手資料給他。 另外,還有一個只要遇到年節慶典就能變出好幾桌食物擺盤的阿嬤,小時候最喜歡阿嬤在祭祀天地之後,將酒水集中在一個杯子裡面,然後一面念著吉祥話,一面熟飪地把酒水灑繞在燒金爐周圍,形成一個很厲害的圓。 隨著時間的成長,許多人事物早已不存在,但這些故事、印象一直伴隨著自己成長,每當遇到年節慶典看著一群人開心地往寺廟移動,儀式性的動作及流程會讓自己有種特殊的安全感。 後來逐漸發現寺廟裡的彩繪、雕刻、剪黏等傳藝作品就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小時候坐在阿祖腿上聽故事的單純快樂頓時連結了起來。 所以,長大的她是不是可以像小時候的大人一樣,簡單的做一些事情、說一些故事,就可以幫助其他人對於生活周遭有多一點的想像以及樂趣呢? 誠摯邀請你一起來 ~聽聽故事‧說說故事~ 音樂來源 https://audionautix.com/ 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9 AUG

    EP14【傳統創新實驗室】關於那些臺南金工歷史、過去的五四三以及你不知道的小故事

    00:00 開場 00:21 為什麼賣金子要叫銀樓 02:58 關於打金子這一行 04:26 打金仔巢 05:18 關於銀樓工會 14:04 學徒畢業之後 17:05 神奇的阿伯 18:45 關於神明的打扮與心理學 21:50 信仰力量大 蘇啟松老師個人簡介: 2022年登錄臺南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金銀細工」之保存者-蘇啟松藝師。 蘇老師國中畢業後進入銀樓學藝,從事神明帽冠製作、修復工作近40年,對於金屬工藝之技法「一搨、二鑲、三刷洗、四柳(纍)絲」熟稔,充分掌握金銀細工相關之知識、材料、工具、技術及工序,表現精準、細膩熟練,作品風格獨具風格;1998年創立「天冠銀帽」,以獨特的銀帽外觀、優質的客製化服務和品質終身保固著稱,並且在2006年榮獲台灣工藝發展中心「工藝之家」殊榮,企圖完美呈現台灣傳統文化,將工藝之美代代傳承。分支品牌「蘇府柳銀」,融合台灣傳統工藝與現代時尚設計,致力將台灣手作之美推向國際舞台。 如果您喜歡我們做的事情! 歡迎合作邀約:dramatizestory@gmail.com 粉專參考: 戲遊傳說 [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 >) YouTube 連結 EP14【傳統創新實驗室】關於那些臺南金工歷史、過去的五四三以及你不知道的小故事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 #傳藝轉藝不寂寞 #天冠銀帽藝品社 #蘇啟松 #金工 #youtube按訂閱唷 #傳統與創新 #戲遊傳說 #古靈精 #臺南 #府城 #文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0 min
  2. 29 AUG

    EP13【傳統創新實驗室】天冠銀帽藝品社-蘇啟松老師上課囉!

    00:00 開場 01:32 為什麼是銀帽又是藝品 01:58 銀帽與宗教自由有什麼關係呢? 02:17 銀飾在台灣的轉變 05:13 70年代的學徒生涯 06:56 老闆的試驗 08:30 黃金的各種用途 14:40 啟松老師的協槓人生 21:04 金銀細工四大工法 蘇啟松老師個人簡介: 2022年登錄臺南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金銀細工」之保存者-蘇啟松藝師。 蘇老師國中畢業後進入銀樓學藝,從事神明帽冠製作、修復工作近40年,對於金屬工藝之技法「一搨、二鑲、三刷洗、四柳(纍)絲」熟稔,充分掌握金銀細工相關之知識、材料、工具、技術及工序,表現精準、細膩熟練,作品風格獨具風格;1998年創立「天冠銀帽」,以獨特的銀帽外觀、優質的客製化服務和品質終身保固著稱,並且在2006年榮獲台灣工藝發展中心「工藝之家」殊榮,企圖完美呈現台灣傳統文化,將工藝之美代代傳承。分支品牌「蘇府柳銀」,融合台灣傳統工藝與現代時尚設計,致力將台灣手作之美推向國際舞台。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頻道! 歡迎邀約合作:dramatizestory@gmail.com 粉專參考: 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 >)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 #傳藝轉藝不寂寞 #天冠銀帽藝品社 #蘇啟松 #金工 #youtube按訂閱唷 #傳統與創新 #戲遊傳說 #古靈精 #臺南 #府城 #文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min
  3. EP9【傳統創新實驗室】臺語的教學與未來性

    15/05/2024

    EP9【傳統創新實驗室】臺語的教學與未來性

    吳志弘老師 台灣師大物理系、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碩畢,國中理化教師,任教近三十年後,陰錯陽差的在將退休之際,因為學習月琴踏進臺語界,在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擔任本土語文專任輔導員,並擔任高雄師範大學第二專長班兼任講師。 從小我很喜歡聽廣播講古,從中學到不少臺語俗諺,也常常轉述故事給同學聽,當起班上講古人。沒想到在近三十年的自然科教師生涯後,有機會踏進本土語文領域,除了申請沉浸式計畫,用臺語教地球科學,以及國中本土語開課後,擔任臺語課程教學之外,也參與各種廣播錄音。之前我一直認為本土語終將壽終正寢,現在看到這麼多有心人,不計一切投入,讓我覺得未來台灣的本土語言和文化,正如「番薯毋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必能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傲視國際。 吳老師的作品 ***公視新聞-國中老師用臺語教地球科學 • 國中老師用臺語教地球科學 學生家長攏贊成 | 台語文看板 | 台語台新聞 … ***台語的地球科學課公開觀課 109學年撥放清單 • 台語的地球科學課(109學年) 110學年撥放清單 • 台語的地球科學課(110學年) 111學年撥放清單 • 台語的地球科學課(111學年) 112學年撥放清單 • 台語的地球科學課(112學年) ***本土語融入音樂課公開觀課 108學年度撥放清單 • 本土語融入音樂課公開授課(108學年到校諮詢) 109學年度撥放清單 • 本土語融入音樂課公開授課(109學年到校諮詢) 110學年度撥放清單 • 本土語融入音樂課公開授課(110學年到校諮詢) ***高雄市國昌國中本土語沉浸式教學社團 / 362888021546828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Fun假樂學堂 國中防疫輔導課_月琴唸歌的本土之美 • Fun假樂學堂_國中防疫輔導課_月琴唸歌的本土之美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頻道! 歡迎小額捐款支持唷! 捐款帳號: 臺灣銀行(004) 戶名: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帳號:009-001011554 謝謝❤️ 合作邀約:dramatizestory@gmail.com 粉專參考: 戲遊傳說T.i.Lab傳統創新實驗室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2 min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10 Ratings

About

故事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招喚出你我的想像共同體 年節時令的零嘴食物、廟口節慶的熱鬧戲曲、傳統建築的藝術圖騰, 究竟隱藏什麼樣的故事呢? 就讓訪談、口述來重新拾起各自的記憶吧!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頻道! 歡迎小額捐款支持唷! 捐款帳號: 臺灣銀行(004) 戶名: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帳號:009-001011554 謝謝❤️ 合作邀約:dramatizestory@gmail.com 粉專連結: 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dramatizestory 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RDMXOE8to8mKMKtEtNISw Podcast 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9RMv0 Spotify: https://reurl.cc/7eLZkQ Kkbox:https://reurl.cc/DdLNod Sound on:https://reurl.cc/e670d7 googlepodcast: https://reurl.cc/veA2Dj MixerBox :https://www.mbplayer.com/podcast/1461513 #古靈精 一個有點年紀還可以很幸運地憑直覺、情感做事的「姊姊」。 小時候有個很會說故事的阿祖,除了傳統的虎姑婆跟蛇郎君之外,偶爾還會加碼講述二戰時期美軍轟炸府城的一手資料給他。 另外,還有一個只要遇到年節慶典就能變出好幾桌食物擺盤的阿嬤,小時候最喜歡阿嬤在祭祀天地之後,將酒水集中在一個杯子裡面,然後一面念著吉祥話,一面熟飪地把酒水灑繞在燒金爐周圍,形成一個很厲害的圓。 隨著時間的成長,許多人事物早已不存在,但這些故事、印象一直伴隨著自己成長,每當遇到年節慶典看著一群人開心地往寺廟移動,儀式性的動作及流程會讓自己有種特殊的安全感。 後來逐漸發現寺廟裡的彩繪、雕刻、剪黏等傳藝作品就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小時候坐在阿祖腿上聽故事的單純快樂頓時連結了起來。 所以,長大的她是不是可以像小時候的大人一樣,簡單的做一些事情、說一些故事,就可以幫助其他人對於生活周遭有多一點的想像以及樂趣呢? 誠摯邀請你一起來 ~聽聽故事‧說說故事~ 音樂來源 https://audionautix.com/ 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