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搞真意思

012.我们是怎么变成鸽子的,应该是永远也关不住的鸟儿啊

【聊天的人】

菲比酱,kk

【三言两语】

你有没有留意到:在日常生活的工作、社交,消费,跟亲人、对象、朋友相处等这些场景中,你的行为是怎么样的,这背后有没有什么理论或思维模式在影响着你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期我们讨论了一篇文章-Why Everything is Becoming a Game

作者:Gurwinder

我们讨论的是,我们生活中到底有哪些方面被这种“游戏化”的机制所影响,这种机制来自于什么行为理论,它有哪些好的应用,又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时间轴】

4:25 为什么一切都变成了游戏?文章引发了思考

6:10 游戏化机制的起源:20世纪30年代,B.F.Skinner教授的鸽子实验

  • 实验结论一:有即时奖励时,鸽子啄得多
  • 实验结论二:有随机奖励时,鸽子啄得多
  • 实验结论三:当有跟奖励关联的条件刺激时,鸽子啄得多

10:30 由鸽子实验得出的行为理论

  • 及时奖励比延后的好
  • 随机奖励比固定的好
  • 后天培养的渴望比先天生存渴望更激励人的行为

12:30 实验理论首先被用在商业消费领域、大众娱乐(各类游戏)

16:09 美国咨询顾问将理论应用在工作的投入度和工作绩效的提升上

17:24 70~80年代,动物学家James V. McConnell想要以人为实验对象进行行为研究

实验目的:重塑人的行为,激发潜能,以促进社会生产

22:54 哈佛学生Ted走向极端的历程

  • 被James的理论吸引
  • 作为实验对象,参与了针对人的行为实验
  • 反技术:技术进步将社会变成了冷漠的机器,只有生产和消费
  • 用恐怖手段实现自己的执念,最终走向牢狱

36:30 从Ted的故事去反思,游戏机制对我们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 37:28 游戏化积极的应用:蚂蚁森林促进大众参与公益
  • 42:57 健身博主的健身视频:游戏化提升积极性
  • 45:43 多邻国的争议:游戏化学习真的达到学习目的了吗
  • 48:56 拼多多现金提现:被愚弄和操控,怒而卸载

58:30 如何避免落入并沉溺于游戏化的陷阱

1:03:40 关于反游戏化的5个建议:

  • 选择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目标
  • 选择难的目标而不是简单的目标
  • 选大家都能获利的事情,即[正和]而不是[零和]游戏
  • 选择你想做的事,而不是为外界的奖励而做事
  • 选择你可以享受过程的事,而不是纯粹为了结果

1:10:56 作者和路易吉的交流

  • 路易吉爱思考且热心
  • 在日本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人的被异化

1:19:06 我们不是鸽子,没有笼子关着我们,我们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