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ersations with Lou 与葡萄柚对话

Bilingual shows about lifestyle, photography, art, cuisine, and literature, hosted by Xianhua Lou in southern Hubei. 生活 | 摄影 | 艺术|美食|文学 www.loulin.org letter@loulin.org

集數

  1. 5月23日

    打破信息差的实用办法

    Xianhua Lou |信箱:letter@loulin.org 你好,欢迎来到《葡萄柚与生活》,一个专注于个人成长与实用洞察的中文播客。在这个信息爆炸但又信息不平等的时代,我们尝试拆解复杂现象,寻找普通人也能用得上的答案。本期主题是:“打破信息差的实用办法”,不贩卖焦虑,只分享可落地的策略和真实案例。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我们怎么才能实实在在地,打破信息差。 信息差,究竟藏在哪?信息差不是只有金融圈、科技圈才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被蒙在鼓里的那一个”。以下这三个例子,也许你就会感同身受:案例1:同样是跳槽,有人拿了30%的涨薪你在网上海投简历,对方HR甚至不回复;而你的前同事已经通过“内推渠道”直达面试,HR还主动加微信问意向。信息差点一:他知道去哪儿找内推渠道(如内推公众号、行业交流群),你只知道“boss直聘”。 信息差点二:他知道怎么“关键词优化简历”,你还在用毕业时的模板。案例2:副业搞钱,有人已经悄悄做起咨询服务有个朋友文笔好,已经通过公众号、知乎专栏接稿子、开写作课,一个月多赚3000;你文笔也不差,但每天刷手机下班累瘫,不知道“自己能靠什么变现”。信息差点一:她知道哪儿有靠谱的写作变现社区(如“灵感胶囊”、“写作营地”),你还以为副业只有摆摊。信息差点二:她懂得打造“可见作品”,你没有留下任何“别人可以看到的你”。案例3:升职考核,你被“无声淘汰”你觉得自己埋头苦干,公司却升了那个“会汇报、懂包装”的同事。其实你不知道,汇报和展示,本身就是职场里的隐性信息竞争。信息差点:他知道“如何做项目总结”“怎么做成果PPT”“怎么向上对齐目标”,你只知道把事做完。 打破信息差的具体做法信息差不是完全无法克服的,它就像迷雾。你越主动探索、建立系统,它就越被驱散。以下五招,每一招都给你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案例: 1. 打破社交壁垒:学会建立“信息互助圈”怎么做?主动找到与你目标相关的微信群、豆瓣小组、知识星球、线下分享会。不只是“潜水”,而是主动提问、总结、分享资源。2. 精准提问,才有精准反馈怎么做?不要问“我该怎么转行”,而要问“我想转行做内容运营,现在掌握了××技能,下一步建议怎么做?”准备背景 + 意图 + 问题,形成结构化提问模板。工具推荐:《如何提问才有人理你》《提问的艺术》(豆瓣有精简笔记版)实操案例:阿美在小红书找内容博主请教,不是问“我能做自媒体吗”,而是发了她的笔记图文,并请教选题策略。对方非常愿意给建议,还推荐了配图工具。 3. 建立高效信息输入系统,而不是“瞎刷”怎么做?用 RSS 工具(如Feedly、Inoreader)订阅你想关注的行业资讯源;关注3-5个优质公众号/简报,每天10分钟扫一遍; 每周花1小时复盘自己“获取到的3条高质量信息”。如何避免信息焦虑?信息源要少而精;不要全读,学会“标签式扫读”:跳读、收藏、关键词筛选。推荐工具: 4. 建立“输出导向”的工作习惯,倒逼成长你可以每周发一次小红书、知乎、微博长帖,记录你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项目型学习”:比如不只学数据分析,而是自己做一个“房价分析可视化”项目;坚持每周写1份“个人成长周报”,发给信任的朋友/社群反馈。改掉低效学习的坏习惯:光收藏不实践 → 每看一篇内容,写一条总结+一个行动;刷完就算学会 → 做一个输出(帖子/音频/短视频)才算“掌握”;知识记在脑里 → 搭知识地图 + 笔记系统才不会遗忘。 5. 模仿 + 反思: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建立高效工作习惯的方法:《原子习惯》的“三步法”:设置诱因→做得轻松→建立反馈;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时间日志法:记录自己在干嘛,一周后分析低效时间分布。实际改变案例:A某下班总是滑手机到凌晨。他尝试“关灯+耳机听播客30分钟”,逐步切换大脑节奏;并在Notion上记录第二天ToDo,减少临睡焦虑。一个月后,他睡眠更好了,还多读了两本书。 信息差的确是一个不公平的存在,但幸运的是,它不像学历、家庭背景那样难以改变。只要你愿意动手、愿意连接、愿意迭代,就能不断打破信息边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与其焦虑别人“知道太多”,不如开始练习“自己知道得更精准”。我是葡萄柚,我们下期播客见!

    12 分鐘
  2. 5月9日

    吸引力法则与健康生活

    「葡萄柚与生活」:生活|摄影|文学|正念心理;loulin.org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播客节目【葡萄柚与生活】,我是你的主播葡萄柚。在这个快节奏、压力巨大的时代,我们总是被“努力”、“拼搏”、“内卷”这些词压得喘不过气。那有没有一种方法,不是努力100%,而是调整内在状态,让生活慢下来,同时变得更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吸引力法则”,英文是 “The Law of Attraction”,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帮我们从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很多人认为它是宇宙运作的一种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 Like attracts like. (同类相吸) What you focus on expands.(你专注的事物会扩大) Thoughts become things.(思想会成真) 用中文来讲,就是:你专注什么,你就吸引什么。你越是专注于积极的、充满希望的事物,你就越容易吸引到这些能量来到你生活中。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抱怨工作、担心上司、焦虑通勤,那么你的一整天可能都会陷入负能量当中;反之,如果你早上给自己几分钟,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要的生活,设定一个正向的目标,那么你的大脑会更容易捕捉到积极的机会和信号。 这种理念被很多畅销书推广,比如《秘密》(The Secret)这本书,强调的是“visualization”(可视化)和“affirmations”(正向自我肯定)对实现目标的帮助。 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吸引力法则? 那我们怎么把吸引力法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特别是在我们面临的高压职场和复杂人生中,它真的有用吗? 答案是——“用得对,它可能真的有帮助。” 第一步:清晰地知道你要什么 If you don’t know what you want, how can the universe help you get it? 很多人只是想着“我不想再加班了”“我不想再焦虑了”,但却没有认真想过:“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用写日记的方式写下你想要的生活画面: 我希望每天有稳定而有创造力的工作 我希望下班后有时间运动、陪家人 我希望我能带着平和而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第二步:调整你的语言和思想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的自我对话是负面的,比如“我肯定搞砸了”、“我做不到”、“我太普通了”。这些话语会在潜意识中不断被强化。 试着换个方式说: “我正在成长中,我每天都变得更好。” “我值得拥有平衡的生活。” “我能从容应对我的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正向肯定语”(Positive affirmations),每天重复,会逐渐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 Continue reading "吸引力法则与健康生活"

    10 分鐘

簡介

Bilingual shows about lifestyle, photography, art, cuisine, and literature, hosted by Xianhua Lou in southern Hubei. 生活 | 摄影 | 艺术|美食|文学 www.loulin.org letter@loulin.org

「Grapefruit Network」的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