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民主就像集合大樓,需互相尊重妥協,共尋最大公約數。
05:27📌誰才是「新聞工作者」?只要是「有查證的原創內容」,都該被鼓勵
08:49📌新聞 x 網紅!從志祺到法白,合作破圈、創造新的信任感
15:25📌年輕人對「傳統媒體」信任低,YouTuber不只是高流量「網紅」,更能獲得觀眾信賴
21:17📌轉型「六角戰士」!新聞人要能上鏡、寫字、做影音,成為認真負責的溝通者
25:10📌當KOL靠極端言論刷流量,媒體素養如何再升級?解方是「打造公共價值圈」
28:54📌政治立場=市場?新聞機構應重新思考「溝通對話的責任」
35:39📌尊重多元、尋找共識,建立對話平台「非常迫切」!
40:02📌負能量讓「新聞迴避」變嚴重?「平凡人物的正面故事」更受歡迎!
45:10📌AI衝擊新聞流量,「用魔法打敗魔法」,資訊素養教育迫在眉睫
48:07📌愛問愛答:新媒體、舊媒體可以怎麼合作?
當大家越來越不喜歡看新聞,造成「新聞迴避」,當大家用 YouTube 取代電視,用 KOL 言論取代記者,用 AI 摘要取代新聞報導,我們該去哪裡找「真相」?
本週邀請資深媒體人黃哲斌,探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何在 AI 時代共存與合作。當新聞不再是傳統媒體的專屬領域,許多網紅與內容創作者也投入查證與採訪,承擔公共討論責任,成為可信賴的資訊來源。
兩者之間界線該如何打破?優質創作者如何被納入資訊流通的圈子,減少資訊孤島與新聞迴避,都是當代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
黃哲斌指出,年輕世代更信任「個人」而非「機構」,新聞媒體應展現記者專業與個人魅力,重建信任。每位公民都應在共同規則下互相尊重、妥協,追求最大公約數。面對 AI 挑戰,新聞業應善用科技提升效率與創造力,同時以基於事實的對話抵抗仇恨言論,維護資訊與民主的健康循環。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新聞 ByeBye!
🎵本周來賓點播:派偉俊〈我的時代〉
來 賓|
黃哲斌(資深新聞工作者)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蔡東棧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w.pse.is/84fj8j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寫信給主持人:chaohwei@tfc-taiwan.org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新聞迴避 #KOL #數位孤島 #演算法 #AI摘要 #法白 #志祺 #傳統媒體 #新媒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16 September 2025 at 08:03 UTC
- Length50 min
- Season1
- Episode209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