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0 因為《哆啦A夢》而走上漫畫路的男人 ft.京漫博研究員新美琢真

大人的漫畫社

桃園兒童藝術節6/21-7/13閃亮登場✨

最精彩的主題活動7/5-7/6在桃園陽光劇場,7/12-7/13在龍潭運動公園,精彩表演不停歇,還有多元好玩的藝術市集,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出發,探索夢想星球!

活動資訊請上活動官網查詢👉 https://fstry.pse.is/7rv25g

——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嘿,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小時候著迷的東西,會如何影響自己一輩子?在EP60裡,我們想聊的就是這件事。

在上一集節目裡,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研究員兼策展人新美琢真與我們深入分享了《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的策展思考與產業觀察,EP60繼續訪問新美琢真,但聚焦在他是如何從一位漫畫讀者成為研究員與策展人。研究領域專精戰前漫畫的他,也深入分享了在漫畫工作這條路上的心得與觀察。

身兼讀者、藏家、研究者、策展人等多重漫畫工作身份的他,又是如何看待日本漫畫與海外漫畫的關係?在娛樂產業愈來愈發達的此時,日本漫畫正在面對什麼樣的挑戰?而作為博物館的研究員,他又如何思考博物館在產業中的角色?過去一年來與台灣的國漫館合作交流展的過程,他又有什麼樣的觀察與建議?

在這場越洋訪問裡,新美琢真感性透露,影響自己最深的漫畫是《哆啦A夢》,如今是策展人的他,如果可以選擇,他最想做的展覽也是藤子不二雄的特展。而在《哆啦A夢》漫畫裡各種天馬行空的道具中,他最想要的是時光機,他想回到過去,去到戰前時代認識當時的作者,「我想去看那些我現在看不到的作品,也想要認識創作這些作品的人。」


|EP60來賓|

  • 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研究員、策展人新美琢真
  • 日中口譯 劉人瑋


|EP60畫線聽點|

  • 因哆啦A夢而誕生的一名漫畫研究員
  • 漫畫讀者、研究者、策展人的樂趣都不及「漫畫藏家」?!
  • 日漫產量驚人,各地漫博館分擔保存壓力
  • 「老人家的作品」才獲漫博館青睞?
  • 歷經兩次發展斷裂,台漫文化如何重建?日本研究員這麼說⋯⋯
  • 各有挑戰!台漫「缺乏趣味」;日漫力抗人口老化、數位娛樂搶食
  • 漫畫市場衰退,卻是台漫進軍日本市場的良機?
  • 成為漫畫研究員的宿命就是討厭漫畫?!
  • 若哆啦A夢鐵粉擁有時光機⋯⋯

-

|展覽訊息|

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 · 百年邂逅

展期|2025年5月24日(六)~6月24日(一)10:00-17:00(日本時間)
展訊|https://kyotomm.jp/ee/mangaculture_in_japan_and_taiwan/

臺灣與日本在漫畫文化上擁有共同的根源。然而,原本應該相近的漫畫文化,如今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這究竟是為什麼?

本次展覽將透過回顧臺灣與日本所走過的近現代歷史,探討時代與政治因素如何影響漫畫文化的發展,並介紹那些在壓力之下仍努力開創表現空間的漫畫家與編輯者們。

展覽以描繪臺灣漫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編輯者蔡焜霖一生的作品——《來自清水的孩子》,以及描繪日本漫畫代表性作家手塚治虫生涯的《手塚治虫物語》為主軸,搭配雜誌、單行本等映照時代背景的各式資料,呈現臺日漫畫文化在歷史中的軌跡。

即使走上了不同的發展之路,臺灣與日本在漫畫領域中卻也一次次地相遇。這次展覽也將帶領觀眾重新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文化交流片段,找回兩地漫畫之間意想不到的連結與共鳴。(此處展訊以ChatGPT中譯)

-

★☆ 本集製作 ☆★
企劃主持:陳怡靜
日中口譯:劉人瑋
剪輯後製:姚立強(包子)
企劃協力:社團法人台灣閱讀推進協會
製作協力: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
片頭尾設計:維多叔叔

★☆ 贊助 大人的漫畫社 節目 ☆★
請抖內我們喝杯咖啡,讓我們能繼續說漫畫給你聽 💖
https://open.firstory.me/join/kidultcomic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user126902.pse.is/7mkwn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