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漫畫社

EP64 漫改李喬文學(上):《哭聲》《告密者》漫畫如何讓台灣傷痕被看見?ft.劉慧真、阮光民、曾耀慶

李喬是知名的台灣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作品也改編為影視。而今年2月中旬,高齡91歲的李喬出面擔任苗栗第二選區國民黨立委罷免案的領銜人,他在聲明中這麼說:「台灣有難,我選擇站出來。這是我身為公民一份責任,更是義務。」這也成為台灣文學界後來發起大規模連署的一束火苗。

李喬曾說:「我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他總是走出書房,參與各種公共事務,將文學創作、思想論述和社會實踐落實在生活中。臺灣李喬文學協會與前衛出版社近年展開李喬文學漫改計劃,首波作品選擇短篇小說《哭聲》與《告密者》作為改編文本,分別由漫畫家阮光民與曾耀慶執筆。

EP64與下週的EP65將深入討論這次的漫改計劃,邀請臺灣李喬文學協會理事長劉慧真、漫畫家阮光民、漫畫家曾耀慶,一同分享《哭聲》與《告密者》改編漫畫的幕後故事。在眾多的李喬作品裡,他們為什麼選擇這兩部短篇小說漫改?他們又如何透過漫畫讓李喬文學裡的台灣傷痕被看見?

而作為文學作家,李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他的文學志在反抗,那些對內反抗個人的懦弱與貪婪,對外反抗人間的痛苦與不平,他又如何在文字中傳遞給讀者?而來到漫畫家手上,阮光民和曾耀慶又如何解構原始文本,創作出既相同亦不同的《哭聲》與《告密者》?

這不只是一場文學與漫畫的對話,更是向台灣文學大家致敬的跨界嘗試。

|EP64來賓|

  • 臺灣李喬文學協會 理事長 劉慧真
  • 《哭聲(圖像版)》漫畫家 阮光民
  • 《告密者(圖像版)》漫畫家 曾耀慶


|EP64畫線聽點|

  • 選擇《哭聲》與《告密者》作為漫改文本的起心動念
  • 無懼當年非主流讀者少,李喬手不輟筆,文學更志在反抗
  • 《哭聲》原作文本裡的大量對話,阮光民漫改時拿它們怎麼辦?
  • 蕃仔林裡的哭聲,也是籠罩在那個時代的台灣人頭上的哭聲
  • 以告密建構自我,曾耀慶:「我想知道告密者是如何成為告密者的」
  • 強化《告密者》裡的女性角色,當慾望成為驅動他人轉變的動力


★☆ 本集製作 ☆★

  • 企劃主持:陳怡靜
  • 剪輯後製:姚立強(包子)
  • 製作贊助:臺灣李喬文學協會
  • 片頭尾設計:維多叔叔


★☆ 贊助 大人的漫畫社 節目 ☆★
請抖內我們喝杯咖啡,讓我們能繼續說漫畫給你聽 💖
https://open.firstory.me/join/kidultcomic

★☆ 留言分享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huxou5cfxdk0864eglfq7n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