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重點:
一、節目介紹與核心主題
- 《格外農品格來聊》本次節目為特別企劃,由主持人子昂(格外農品執行長、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理事長)和雅文共同主持,討論商業主題 。
- 核心主題是如何從上市櫃公司的ESG報告書中,為在地中小企業和小農找到合作機會與商機,並將此策略稱為「解碼ESG報告書!我們如何用『狙擊手策略』為中小微企業找到無限商機?」 。
- 節目將分享協會實戰策略,包含如何精準挑選客戶和低成本維繫關係的方法 。
二、協會的初心與ESG藍海
- 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的理念是「農為國本,培力賦能」,旨在為台灣食農產業找尋出路 。
- 協會注意到金管會政策,即2025年起資本額20億以下的上市櫃公司需編制永續報告書,這開啟了巨大的「企業需求」市場 。
- 企業執行ESG最怕「為做而做」,缺乏實質內容 。
- 大公司需要實質、在地、有故事的專案來填充ESG報告書中的「S」(社會責任)和「E」(環境保護)篇章,但痛點是不知道去哪裡找好專案 。
- 協會將自身定位為「非營利的在地公關公司」,提供優質農友、深度產地走訪、食農教育講座及在地農產特色禮盒等「ESG解方」 。
- 這些解決方案能同時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例如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和目標13「氣候行動」 。
三、獨家策略:「狙擊手策略」與「保溫瓶方案」
- 狙擊手策略:
- 第一步:分類鎖定與財報分析:將公司依「股票代號的產業類別」分類,並分析財報,找出最賺錢、資源最豐沛的公司作為「首要目標」 。
- 理由:獲利能力最強的公司通常擁有最完整、預算最充足的ESG部門,積極尋找高影響力專案 。
- 保溫瓶方案:
- 針對同類別的次要目標,提供「簡單、費用便宜的講座方案」,例如90分鐘的食農教育講座或小型產品體驗會 。
- 目的:不在於賺錢,而是「維繫客戶關係」,作為低門檻的「敲門磚」,建立初步合作關係與信任感,以便未來有預算或需求時能優先想到協會 。
- AI工具應用:利用AI工具交叉比對公司近三年ESG報告書與協會服務資料庫(合作農場資料、四季物產表),以提高提案效率和精準度 。
四、雙重身分協力:NPO與社會企業的完美協奏
- 子昂同時身兼協會理事長與格外農品執行長,兩者角色互補不衝突 。
- 協會(NPO):扮演『平台』與『先鋒』角色,負責農友盤點、建立產地資料庫、開發食農教育課程,並執行教育和社會服務導向的活動,建立信任 。
- 格外農品(社會企業):扮演『產品引擎』與『市場部隊』,具備專業的產品開發、品管、行銷和銷售能力,能將協會對接到的需求商品化 。
- 實際案例:協會為A公司規劃屏東「企業家庭日」產地走訪活動,格外農品則負責開發製作活動中使用的鳳梨果醬 。
- 這種模式分工清晰、價值共享,將企業資源有效導入產地,實現農友、協會、社會企業和企業四方共贏 。
五、總結與對中小微企業的建議
- 重要的不僅是「如何做」,更是「如何思考」 。
- 建議中小微企業:「先從分析開始,再談努力。」與其盲目發送開發信,不如花時間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報和ESG報告書,了解其獲利模式和社會痛點,提出的方案才能成為雙方互利的「價值交換」 。
ESG報告書,ESG解碼,中小微企業商機,永續報告書,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NPO,食農教育,食農產業,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責任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格外農品,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狙擊手策略,保溫瓶方案,企業社會責任,CSR,在地創生,食農創生,產地走訪,企業志工日,惜食精神,金管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19 July 2025 at 14:17 UTC
- Length20 min
- Season1
- Episode90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