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derless 真的累死

小春 & 小晨 & K & Melody & 主持群們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歡迎大家追蹤、收聽 我們將以跨性別者的角度出發,目前預計的主題內容有生命故事、認同問題、家庭故事、家庭背景、他人觀感、社會議題、新聞事件、性與愛情、伴侶市場、生活問題、社會適應...等。 第一季主持人:小春 & K & Melody 第二季主持人:小春 & 小晨 #跨性別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transgender #Podcast #徵求來賓 #生命故事 IG: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less.podcast/ Linkby:https://linkby.tw/genderless.podcast 來賓招募:歡迎私訊粉專,我們再來敲錄製時間與內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S2EP8 改變篇:彩妝技巧 - 小春 & 小晨

    1 天前

    S2EP8 改變篇:彩妝技巧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彩妝技巧與個人體驗分享     - 小春最初由家人帶領學習彩妝,從大地色系開始,強調底妝遮斑與泛紅的重要性。     - 適度使用腮紅、眼影和修眉,較少用口紅;疫情前常化妝上班,疫情後僅在約會或聯誼場合上妝。     - 擔任品牌彩妝班 model,發現一般課程少針對顴骨、眉骨等跨性別需求,靠髮型與耳飾轉移視線。     - 小晨平時不主動化妝,僅表演時上妝,並提到不同年齡層重點不同,如老一輩重眉與口紅。   2. 跨性別者的彩妝與保養觀點     - 小春根據自身需求調整妝容,建議創造視覺焦點而非過度遮蓋不滿意部位。     - 強調彩妝課程需自行摸索針對顴骨、眉骨的修飾技巧,以呈現自然女性化輪廓。     - 小晨認為無特定禮儀場合,化妝需求較低,按需決定上妝。   3. 利用 AI 及數位工具輔助化妝決策     - 提及 AI 或修圖軟體可模擬妝容,幫助預覽效果並詢問他人或學習技巧。     - 部分化妝品品牌已有妝感模擬程式,網路上也有豐富彩妝教學資源。   4. 化妝品挑選與學習途徑     - 建議先鎖定品牌,諮詢專櫃人員或嘗試開架式產品,新手可多方試用。     - 參加彩妝班雖妝感較濃,但能快速學技巧;網路影片與門派教學也值得參考。   5. 椰子油在保養中的運用     - 小春分享椰子油保濕與均勻膚色效果佳,適合不怕曬黑者。     - 搭配含酸化妝水促進皮膚更新,初期油水平衡可能長痘但會改善。     - 建議有疑慮者先諮詢醫生,並依個人膚質調整使用量。   結論   受訪者從基礎保養到進階彩妝技巧詳盡分享,並探討跨性別者獨特需求與挑戰,包括面部特徵修飾、視覺焦點創造及 AI 輔助新方法。化妝品挑選、學習資源與椰子油保養經驗具實用價值,鼓勵聽眾根據個人需求調整彩妝與保養方式。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3 分鐘
  2. S2EP7 改變篇:穿搭技巧 - 小春 & 小晨

    7月14日

    S2EP7 改變篇:穿搭技巧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節目宗旨與定位     - 以跨性別者視角「有說有笑、有聲有淚」分享個人經驗,延續第一季的溫馨真誠氛圍。     - 主持人自我介紹為「非二元的小春」與「半性別的小晨」。   2. 個人穿搭經歷與轉變     - 童年偏好透氣運動服與藍色系;後開始以便宜服裝試穿、自主淘汰,逐步找到偏好oversize與寬褲的風格。     - 建議跨性別者初期循序漸進,由中性服裝開始,待社會認同後再強調性別氣質。     - 小春現階段喜愛大件帽T與遮手部配件,兩三年可能小幅調整風格。   3. 購衣途徑與品牌偏好     - 網購便宜但常遇版型、材質與退換貨困擾;實體店試穿更可靠。     - 推薦Net(同款不同版)、GU、UNIQLO等亞洲人版型,兼顧價格與耐穿度。   4. 個人穿著風格與身份表現     - 聯誼或面試時依場合調整:異性戀聯誼偏女性化,同志聯誼依心理取向選風格。     - 鼓勵依喜好穿衣,若在意他人評價可挑社交氛圍友善的場合試穿。   5. 配飾與穿搭配件的選擇     - 小春偶爾使用旗幟色髮夾、大鏡框眼鏡;因擔心遺失較少配戴耳環等飾品。     - 建議參考YouTube穿搭影片或尋求店員、專業穿搭服務協助。   後續行動項目:   - 無待辦事項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 分鐘
  3. S2EP6 家庭篇:家庭相處 - 小春 & 小晨

    7月7日

    S2EP6 家庭篇:家庭相處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節目開場與主題設定     - 主持人以幽默略帶疲憊語調歡迎聽眾,介紹「Genderless」第二季宗旨:從跨性別者視角分享有笑有淚的生活經驗。     - 自我介紹「非二元的小春」與「半性別的小晨」,並宣布本集主題為「家庭相處」,僅做口頭分享。   2. 家庭相處與家人互動經驗     1. 家庭日常相處模式(轉換前)      - 規律回家並告知行蹤,飯桌互動簡單,多數時間僅問學校或近期生活。      - 與父親偶爾聊政治,與母親談學校大小事;與手足互動較少,情感傾訴多與娃娃對話。      - 大學前期多在家,後期為製作專輯住校,家人僅偶爾詢問是否回家。     2. 性別轉換過程中的家庭變化      - 搬出台北外宿後,回家頻率降低,行蹤改以手機定位通知,日常瑣事不再報備。      - 家人注意到外觀改變(如長髮),但互動內容無明顯增加,只多了對造型的小關注。      - 與母親情感交流增多,開始分享情緒、代孕及交往對象等私密話題,並首次有擁抱等肢體接觸。      - 與父親及手足的互動仍以表面安慰為主,情感回應有限。      - 這些改變多為小春主動傾訴與拉近關係的結果。   3. 家中性話題與幽默插曲     - 小春曾在客廳使用按摩棒,家人起初誤以為是肩部按摩工具,事後幽默提醒避免客廳使用。     - 另一位發言者較少與父母談性,但認為對話並非不可能,展現家庭對性話題的不同接受度。   4. 建議與提醒     - 了解家人個性與溝通模式,找出合適切入點增進情感連結。     - 大多數家長出於愛,希望子女幸福;若子女生活穩定,家人更易接受並自然互動。     - 謹慎評估可能選擇與子女斷絕往來的風險;依家庭特性調整溝通策略。     - 主動開放心扉,分享喜怒哀樂,有助促進家庭互動改善。   行動項目: - 無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3 分鐘
  4. S2EP5 家庭篇:家庭出櫃 - 小春 & 小晨

    6月30日

    S2EP5 家庭篇:家庭出櫃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節目開場與主題介紹   - 主持人介紹「Genderless」第二季,以跨性別者視角分享經驗,有歡笑也有淚水。   - 本集主題為「家庭出櫃」,聚焦向家人坦承性別認同與性傾向。 2. 定義與範疇   - 「家庭出櫃」即「come out」,向家人坦承平時不敢說的性別認同、性傾向等。   - 也可延伸到政治立場或其他隱私,但需視家庭氛圍決定是否「出櫃」。 3. 小春的出櫃經歷   1. 出櫃契機與過程    - 因包裹(絲襪)被家人發現,召開家庭會議,向媽媽與手足坦承「我想要當個女生」。    - 媽媽早有察覺,回憶小春變裝遊戲,手足也同場坦承性傾向。    - 媽媽當下回應「希望孩子們活得開心」,但日後多避談相關話題。   2. 出櫃後的家庭互動    - 小春多次嘗試與媽媽溝通,媽媽常轉移話題。    - 坦承已看精神科、找到非二元認同,並表明不一定做手術、會用賀爾蒙。    - 媽媽了解後願意參與貴婦女聚會,現場交流有限但有情感釋放。   3. 認同與自我探索    - 小春出櫃後參加活動,確認非二元身份,明確不規劃手術。    - 偶爾思考減少生活困難,但主要困境在找對象、職場與公共空間適應。   4. 家庭關係現況    - 與家人目前處「各過各的」狀態,醫療決定會告知媽媽,媽媽多以「你自己決定就好」回應。 4. 出櫃建議與心得   - 出櫃前確保經濟獨立,避免生活被「斷尾」影響。   - 採「溫水煮青蛙」策略,逐步透露並觀察家長反應。   - 可播放相關影片或節目片段,讓家長間接接觸議題,促進理解。 5. 家人認同的重要性   - 小春強調家人的支持對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行動項目: - 無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分鐘
  5. S2EP4 焦慮篇:社會生活焦慮 - 小春 & 小晨

    6月23日

    S2EP4 焦慮篇:社會生活焦慮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性別認同與社會角色調適     - 跨性別與非二元族群根據自身認同選擇社會角色,例如日常生活中傾向扮演女性角色以減少衝突與壓力。     - 採取策略包括:      * 公共場合選擇與外表一致的設施(如女廁)以降低被質疑風險。      * 根據需求調整與主管或他人互動時是否主動說明性別認同,預防可能尷尬。      * 隨經驗累積,建立適合自己的應對流程,降低焦慮與壓力。   2. 社會生活焦慮與應對策略     - 初期因身份不確定與被攻擊恐懼產生焦慮,尤其處於「不男不女」狀態時。     - 體檢、身分證明系統常以生理性別標示,引發不適,會提前主動說明或補充知識減少尷尬。     - 遇到難解答的問題時,透過學習或使用「天生無子宮論」等策略找到適合的應對方式。   3. 個人經驗與溝通策略     - 利用「天生無子宮論」解釋身體特殊性,避免誤解生理與社會性別不符。     - 與他人互動時不確定性別認同或態度時,以中性稱謂(如「伴侶」、「同學」)減少性別化猜測與壓力。     - 參與性別團體活動時會主動介紹認同,日常交友則較少明說,以興趣或話題開場讓互動自然。   4. 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與改善辦法     - 銀行與官方系統常用傳統性別稱謂(如「先生小姐」)造成不適,曾寄信要求更改,部分銀行已更新書面用語,客服電話系統仍需追蹤。     - 保險業務風險評估依性別區分,理論可標註修改,實際操作困難。     - 衣著選購雖分男女裝,但現代趨勢模糊界線,重點在於找到喜歡與適合的服裝。     - 日常生活養成去性別化用詞習慣,避免性別標籤,必要時以中性方式互動減少誤解。   5. 建立支持性團體的重要性     - 建立朋友、同溫層或網路社群支持系統,有助提升自信與精神支持,鞏固身份認同,減少孤單與焦慮。     - 參與社群分享經驗促進了解與支持,形成積極支援網絡,遇困難時可獲實質協助與情感慰藉。     - 現代通訊便利,實體與網路社群均能找到歸屬圈子,減少面對世界壓力。   結語   - 強調透過適合的社會角色與溝通策略,能有效調適性別認同帶來的壓力。   - 建議積極建立支持系統,提升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   行動項目   - 寄信銀行要求修改帳單系統性別稱謂,持續追蹤進度。   - 聯絡客服爭取電話系統稱謂同步更新,必要時再次反映。   - 探索與保險公司協商修改風險評估中性別用語,評估可行性。   - 參與並建立更多支持性社群活動,拓展同溫層網絡,增強精神支持與自信。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分鐘
  6. S2EP3 焦慮篇:身材焦慮 - 小春 & 小晨

    6月16日

    S2EP3 焦慮篇:身材焦慮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身材焦慮與個人經驗     - 小晨從童年及青春期開始經歷身材焦慮,受家庭(尤其母親)與社會審美壓力影響。     - 小晨曾因瘦身壓力經歷厭食症,後透過運動及自我調適,強化身體健康與功能為重點。     - 小春童年飲食快樂且身材較豐腴,後來因糖尿病開始關注身體健康,進而培養運動習慣與身體自信。   2. 家庭與社會審美壓力     - 小晨批判以「健康」名義包裝的身材批評,認為此類言論實質仍為負面評價。     - 小春則提醒過瘦也有健康風險,身體健康應被多角度看待。     - 母親的批評對小晨造成影響,但其透過自我反思減少負面影響。   3. 身材教育與醫美手術考量     - 小春分享曾考慮過「螞蟻腰手術」但因手術疤痕與安全疑慮放棄。     - 討論抽脂等醫美手術效果有限且復胖風險高,疤痕是主要顧慮。     - 建議理性看待醫美手術,考量安全與長遠影響。   4. 身材改變與自我調適     - 建議辨識身材焦慮來源是自我還是他人期待。     - 鼓勵找到自身重點(功能性或外形),以減少因外界評論的焦慮。   5. 穿搭與自信建立     - 推薦透過穿搭修飾身形,提升自信。     - 建議中性風格服裝為起點,循序漸進建立風格。     - 對化性別者穿搭提供務實建議,避免一開始追求極端風格。   6. 社會觀感與媒體影響     - 警惕社群媒體中不實的身體形象與健身標準。     - 建議尋求專業指導避免被直銷產品誤導。     - 討論代餐及便利商店食品的營養取捨與實用性。   7. 健康飲食與生活建議     - 鼓勵多吃原型食物,減少加工食品攝取。     - 建議定期健康檢查,關注身體指標。     - 強調健康減重,避免過快減重造成身體損害。   結語   - 言論代表主持人個人經驗,鼓勵以開放心態聆聽。   - 歡迎追蹤社群媒體以獲取最新內容。   行動項目   - 定期健康檢查,關注身體素質變化。   - 尋求醫師與教練等專業協助,制定適合自身的飲食與運動計畫。   - 培養穿搭自信,從中性風格逐步探索個人風格。   - 辨識身材焦慮來源,練習自我心理調適,減少外界負面影響。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4 分鐘
  7. S2EP2 焦慮篇:性別焦慮 - 小春 & 小晨

    6月9日

    S2EP2 焦慮篇:性別焦慮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性別焦慮的定義與情境   - 跨性別者在希望被認同與原生身體不同的性別時,常感到他人是否認同的焦慮。   - 常見焦慮場景包括“刑罰測試”、“捷運測試”等。   - 性別錯稱(被稱呼錯誤性別)是焦慮來源之一。   - 講者在捷運上與順性別女性同坐,因骨架大而焦慮“看起來不像女生”。   - 雖認同非二元,但在二元社會多以女性身份行動。 2. 順性別者與性別焦慮   - 順性別者也可能感受到輕微性別焦慮,但程度較低。   - 半性別認同被比喻為“性別是一塊黃底”,認為性別標籤無意義。   - 對於被當成女生的行動期待感排斥,且會逃避某些規則嚴格場合。   - 性別認同較穩定,性傾向則是持續探索。   - 標籤使用是為了舒適,非完全清楚自我影響。 3. 性別焦慮的應對方式與挑戰   - 日常中透過主動告知名字避免錯稱,減少焦慮。   - 飲料店常以號碼叫號,焦慮較少。   - 思考過手術減少焦慮,但發現手術改變有限,無法完全消除焦慮。   - 手術和法律性別變更後,仍可能因聲音、骨架等特徵被辨識。   - 法律層面保障有限,生活壓力仍存在。   - 心態轉變是根本解決,減少對他人言論檢視。 4. 文化環境的影響   - 國外生活時,因體型無明顯差異,性別辨識壓力降低。   - 多元文化視野擴大,減輕對批評的在意。 5. 性別認同標籤的使用與互動   - 標籤根據場合彈性調整,如聯誼稱女生、日常稱男生、節目說非二元。   - 只有在安全環境下會公開非二元身份。   - 常遭追問“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壓力存在。   - 半性別標籤引發困惑,缺乏認識。   - 標籤方便辨識,但實際互動需溝通與經驗累積。   - 標籤有助促進身份者間共鳴。 6. 性別焦慮的心理調適   - 轉念與刻意練習可提升心態切換能力,緩解焦慮。   - 寬慰自己與擴大視野有效減輕外界批評壓力。 後續行動建議: - 持續探索並練習心理調適技巧。 - 在不同場合靈活運用性別標籤。 - 強化社群互動以獲得支持與共鳴。 - 促進文化視野擴大,減少焦慮感。 AI 總評: 本集深入探討性別焦慮的多面向,包括內心體驗、社會互動與文化影響,並分享多樣應對策略。內容真誠且具反思性,對理解跨性別及非二元者的心理與社會挑戰具重要參考價值。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 分鐘
  8. S2EP1 焦慮篇:容貌焦慮 - 小春 & 小晨

    6月2日

    S2EP1 焦慮篇:容貌焦慮 - 小春 & 小晨

    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主題簡介:本集探討跨性別者在外貌轉換過程中面臨的容貌焦慮,聚焦從男性身份到女性身份的外貌挑戰與心態調整。 2. 容貌焦慮的具體表現:   - 臉部骨骼結構(如顴骨、眉骨)影響女性化外貌呈現。   - 跨性別過渡期對男性特徵的不滿與焦慮。   - 社交場合及性別特定空間帶來的認同與安全壓力。 3. 應對容貌焦慮的方法:   - 心態調整:接受自然美,從心理層面減輕焦慮。   - 化妝技巧:雙眼皮貼、修眉、畫眉塑造女性化特徵。   - 美髮與穿著:調整髮型與服裝強化性別表現。   - 醫美與整形:補脂肪、雷射除毛等手段改善臉部細節,需謹慎評估醫生技術。   - 社交與情感支持:依賴朋友與社群力量,增加勇氣與自信。 4. 主持人分享的個人經驗:   - 小春透過外在打扮及醫美達成女性化目標,強調醫美評估重要性,並坦言偶爾擔心被識破。   - 小晨較偏向接受自然,強調不必過度追求完美,身材偶爾成為焦慮來源。 5. 心理與社會層面探討:   - 外界認同感是焦慮的重要來源,但隨社會包容度提升,跨性別者能獲得更多支持。   - 建議透過自我探索與練習,逐步建立自信與接納自我。 6. 社群與互助的重要性:   - 同文層支持與社群活動如同志大遊行,能減輕焦慮並提供實質幫助。   - 朋友的鼓勵對自信累積有積極作用。 後續行動與建議: - 持續嘗試多元化妝與髮型來提升女性化形象。 - 嚴格評估醫美醫師案例,避免醫美效果不理想。 - 保持與信任朋友及社群互動,共同面對容貌焦慮。 - 鼓勵心態調整,接受自然美,並日常練習自信表現。 - 持續分享跨性別經驗,促進社群互助與支持。 AI 總評: 本集深刻揭示跨性別者在外貌轉換中面臨的心理與社會挑戰,並提供多元實用的應對策略。主持人真實分享讓內容更具共鳴與參考價值。適合對跨性別生活、心理調適及自我認同有興趣的聽眾。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分鐘

評分與評論

5
(滿分 5 顆星)
3 則評分

簡介

歡迎大家追蹤、收聽 我們將以跨性別者的角度出發,目前預計的主題內容有生命故事、認同問題、家庭故事、家庭背景、他人觀感、社會議題、新聞事件、性與愛情、伴侶市場、生活問題、社會適應...等。 第一季主持人:小春 & K & Melody 第二季主持人:小春 & 小晨 #跨性別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transgender #Podcast #徵求來賓 #生命故事 IG: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less.podcast/ Linkby:https://linkby.tw/genderless.podcast 來賓招募:歡迎私訊粉專,我們再來敲錄製時間與內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