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棒球場

曾文誠 & 梁功斌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S6E10] Andy:「這裡是《台灣之聲》 ,我是阿迪,歡迎收聽《阿迪的職棒時間》」

    3 天前

    [S6E10] Andy:「這裡是《台灣之聲》 ,我是阿迪,歡迎收聽《阿迪的職棒時間》」

    「要去訪問球員,聽到是《台灣之聲》,他們就嚇死,誰敢上啊?」 這集的來賓是「棒球狂之詩」的 Andy 謝迪華,他從兄弟飯店時期就是球迷,最喜歡的是「棒球先生」李居明,到中華職棒開打時,他自然而然支持兄弟象。可是為了免費進場,他居然加入了三商虎啦啦隊,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藍皮黃骨」,雖然是死忠的象迷,但他也漸漸地對三商產生感情。這集他也和我們分享李居明跳槽和三商虎解散時他的心情。 這次邀請 Andy 來,主要是因為他有一段奇特的經歷,曾經在地下電台《台灣之聲》主持過棒球廣播節目《阿迪的職棒時間》,可以說是地下版的《棒球天地》,很難想像當時剛解嚴後,地下電台居然跟棒球結合在一起,雖然後來去服役,只做了一年就收攤,但也是棒球媒體史上一個篇章。到底當時他都聊些什麼?還有遇到地下電台的叩應要聊什麼?甚至還在上《歡樂強棒》節目的空檔採訪過球員?這一集的內容絕對勾起資深球迷滿滿的回憶! 「當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能不能真的傳達你想表達的意念,和希望提到的人。」現在 podcast 和各種自媒體百花齊放,Andy 經歷過那段黨外時期,他是怎麼看待現在已經達成當年「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氛圍,還有做自媒體的初心。以及他成立「棒球狂之詩」後,遇到哪些令他感動的故事呢?一起來聽聽瘋狂球迷 Andy 的野球狂人生詩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4 分鐘
  2. [S6E9] 曾繁宗:「我就是庸才啊!我做四十幾年,一輩子只在這裡服務過」

    8月7日

    [S6E9] 曾繁宗:「我就是庸才啊!我做四十幾年,一輩子只在這裡服務過」

    「其實(洪騰勝)組棒球隊,沒有要賺錢,就是熱情。」 這集我們邀請到兄弟飯店的採購曾繁宗,他在第一線見證兄弟飯店棒球隊成立、中華職棒成立,是洪騰勝先生的得力助手,從他的視角來看當年成立職棒的契機,以及他怎麼看「洪董」這位一生的老闆,還有由衷感謝他的知遇之恩。 曾繁宗和我們分享洪董一開始從貿易業踏入飯店業的原因,以及面試和用人的哲學,還有他如何經營飯店、善用獎金分紅制度,後來把經營飯店的哲學也套用在棒球隊上。 曾繁宗提到洪董在成立球隊前,就知道成立球隊會賠錢,但他就是一股熱情,想要組一支業餘球隊,而且把眼光放在未來的職業棒球隊。「假設星期三錄取,下星期二報到,他會問你星期六先來打球,當時貿易公司也有棒球隊。」曾繁宗就這樣陪洪董打棒球,一打就是三十年。「有時候只有六、七個人也照打。」曾繁宗說。 「日本跟韓國都有(職棒聯盟),我們會輸他們嗎?」洪董抱持這樣的想法,買地、投入資源在球隊上,一步一步往目標前進。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找「教官」曾紀恩來帶隊,洪董和教官有許多共通點,一絲不苟而且強調苦練。曾繁宗也提到當時是如何招兵買馬從乙組打上甲組,還要說服已經有名氣的甲組球員加入新球隊,一路篳路藍縷。「他(洪董)知道一年要虧六七千萬,是有點吃力,畢竟不是大企業。」曾繁宗也透露當時如何留下黃廣琪,以及勸退許順益(後來成為合庫教練),還有跟教官的小故事。 當然,我們也聊到簽賭案當時洪董的反應,以及經營球隊的長期虧損,還有對於賣球隊時預期的價碼。還有跟著洪董大半輩子的他,怎麼看「奮鬥者的詛咒」這個說法。 這一集有許多人生哲學,值得我們反覆咀嚼思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8 分鐘
  3. [S6E8] 藍文成:「父親的精神告訴我,要做就做到最好」

    7月31日

    [S6E8] 藍文成:「父親的精神告訴我,要做就做到最好」

    *更正啟事:根據台灣棒球維基百科資料,藍德和前輩出生於 1906 年 「我比較遺憾的是,沒有聽到父親親口講述他之前在嘉農和甲子園(的經歷)。」 這集我們邀請到前三商虎的藍文成,他現在是平鎮高中的棒球隊教練。出身自台東縣的望族,他的父親藍德和(東和一),以及其他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前輩回到部落,推廣棒球,而且後來他的父親成為學校的校長。一直到父親過世之後,藍文成才知道原來父親是台灣棒球的先驅,也才開始了解嘉農這段歷史。 「我五年級的時候,富岡國小學校成立棒球隊。」藍文成一開始的棒球訓練很簡樸,沒有什麼資源,父親沒有參與學校的教學,而是在課後額外幫他訓練。當時台東的棒球風氣很盛,國小就有十多支少棒隊伍,藍文成後來到了北部加入榮工體系的中華中學,再到輔仁大學,畢業後服兵役加入陸光,卻因為在比賽中受傷。後來因為開貨車車禍導致手傷,原本談好要去合庫,還好方水泉教練讓他加入球隊養傷,但一休息就是兩年多,沒有辦法上場,最後自請離隊。 暫時離開棒球的這段期間,他還去打兩份工,白天送貨,晚上當補習班老師,週末還帶棒球隊,自己也打乙組棒球。「剛好那時候要組職棒,林信彰教練不知道從哪裡得知我的電話,問我還想不想要打球。」也因為當時在陸光跟林教練的緣分,職棒開打前我加入了三商虎。不過後來因為「三劍客」卡住兩個內野的位置,藍文成只能改練外野,增加上場機會,這一待就是七年。 「到職棒五年,我覺得沒有上場空間了,那時候就有想到基層服務(當教練)了。」後來三商也安排他轉教練,送他到日本去參加秋訓,接受棒球訓練的學習,讓他拓展了視野。三商虎解散之後,藍教練原本打算回到台東,因為介紹大溪至善工商擔任教練,後來考取教職,在「張老師」張滄彬延攬下,成為強權平鎮高中崛起的推手之一。 藍教練也跟我們分享他在基層服務的心得,怎麼看台灣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原棒協)在台灣棒球界貢獻,還有平鎮與榖保的競爭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4 分鐘
  4. [S6E7] Nicky & 周中庭:「女生打棒球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7月24日

    [S6E7] Nicky & 周中庭:「女生打棒球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我們的目標是把自己(協會)消滅。」 這集我們邀請到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的 Nicky 和主播周中庭,兩位因為中華職棒而愛上棒球,而且都是味全龍迷。她們和我們分享求學時期是怎麼在升學壓力下,還能瘋棒球。用成績說服父母「愛棒球不會影響成績」。 「那時候在球場的女性球迷真的很少,尤其是沒有男生陪同的女性球迷,或是幾個女生結伴去看球的,真的很少。」在早年的看球環境比較難吸引女性進場,Nicky 和中庭在很小的年紀就已經習慣球場的氛圍,而且深深地著迷。「那時候看球是很愉快的,我們都喜歡坐搖滾區,加油團後面那一排。」Nicky 說。因為哥哥是兄弟迷,反骨的中庭就支持味全龍,還拿零用錢自己訂了《龍族》雜誌,房間還貼黃平洋的海報,Nicky 甚至還到寺廟幫黃平洋求籤祈福,真的熱血又瘋狂! 後來味全龍球員被台灣大聯盟挖角和球隊解散,她們身為球迷,又是怎麼看待的呢?這一集她們的答案可能讓你感到意外。 她們後來自己也穿上球衣打球,進而推廣棒球運動。「在 2004 年第一次女子棒球全國賽,那時候才知道有這麼多女生打棒球。」Nicky 像是開關被打開了,原來非科班的女生也可以打棒球,於是隔年她加入台北先鋒隊。中庭也是因為同一個賽事,在北一女組了一支球隊要參加選拔,甚至還找到許順益教練來指導。 「一開始是為了圓夢,大概過了兩年以後,我發現我有沈重的社會責任。」中庭回憶起當時剛成立球隊,常常被問到她的起心動念。「也許我們持續參與,可以鼓勵更多人出來做這件事。」之後兩人就一頭栽進了女子棒球的領域,十多年來篳路藍縷,在台灣各地辦比賽。一路上撒下的種子,這幾年已經開始萌芽,剛落幕的世壯運也有女子棒球賽事,決賽前進到台北大巨蛋,為台灣女子棒球史寫下新篇章。 -- ☕️ 節目中提到的咖啡輕食店 「就坐.Sit & Enjoy」 台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 203 號一樓 02-2595-0818 💪 以行動支持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 https://twbaa.org/suppor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7 分鐘
  5. [S6E6] 陳琦豐:「只要我碰到球,我靠速度可以上壘」

    7月17日

    [S6E6] 陳琦豐:「只要我碰到球,我靠速度可以上壘」

    「什麼樣的妖魔鬼怪我都看過,什麼樣的洋將我都看過。」 這集的來賓是前後待過兄弟象和統一獅的「小兵」陳琦豐。他是少數在少棒階段沒有參加正規球隊訓練的職棒球員。陳琦豐直到國二轉學至官田國中,才正式接受科班訓練。「我覺得我的人生裡面都是遇到兇的教練。」他回憶起啟蒙教練王子燦雖然帶他的時間不長,但對基本功的高標準要求和比賽中的火爆性格,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當時官田國中也是青少棒勁旅,讓他有機會透過測試,進到中華中學,加入榮工體系。還曾發生華興與榮工爭取他的插曲,也讓他看見華興杜勝三教練與眾不同的一面。 「我是靠速度取勝。」他說,「當兵時測試,100 公尺跑大約是 11 秒出頭。」他從小學起就以短跑見長,常是全校前兩名,他自認速度是他在球場上的最大優勢。「國中的時候,下雨天我就在練偷點,可以練三小時。」 不過在青棒階段,面對美和、華興、榮工等名校菁英選手的激烈競爭,他始終無緣入選國家隊。「全班八個棒球隊的,就只剩我沒出國比賽。」他坦言那段時間曾感到自卑。後來他選擇不唸大學,在等待當兵的期間加入兄弟飯店棒球隊,沒想到很快就迎來了披上國手戰袍的機會。「你沒去想(國手夢),沒想到一下就到了。以前朝思暮想,(夢想)好像遙不可及。」 職棒生涯中,陳琦豐並未留下太多耀眼紀錄,當時因年紀輕,球迷多以「小兵」這個綽號記住他。他自己怎麼看待這個稱呼?他完整經歷兄弟象的第一次三連霸,那段榮光又有哪些深刻回憶?還有和吳思賢的交易,居然是他自己點頭答應的? 在場邊觀察多年的他,在刻意地練習下,養成了敏銳的觀察力。後來居然是因為跟王光輝的一句玩笑話,在退休後轉任教練。陳教練還兩度加入經典賽教練團,用另一個身份參與國家隊。從球員到教練,角色轉換之間又有什麼不同的體會?離開球場後,他曾短暫擔任市議員助理,這段特別的經歷又帶給他什麼樣的學習? 一起來聽聽「小兵」陳琦豐說他的人生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34 分鐘
  6. [S6E5] 葉恩:「要不是統一減薪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沒有勇氣離開」

    7月10日

    [S6E5] 葉恩:「要不是統一減薪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沒有勇氣離開」

    「我一度懷疑統一球團貼牌子『葉恩與狗不得進入』。」 這集的來賓是前統一獅防護員葉恩。在運動防護還沒有受到重視的八九〇年代,他是在高二因為一次國際交流比賽的關係機緣,加上到德國追愛,才走上這條路。「那時候我英文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背不起來,何況是德文。」葉恩回想起當時為了愛情,硬著頭皮去德國,那時候大家都搞不懂他到底念的是什麼科系。 當他學成回台加入統一獅時,因為有了國外經驗,在服裝和人員配置上都進行改善,也慢慢地建立起職棒球隊重視運動防護的專業。「(防護員跟教練)我們是互相牽制的,但是是良性的。」葉恩在節目中也提到當時他跟總教練起衝突的事情。另外,葉恩剛加入時還發生一段插曲,家人誤會他加入球隊當「萊恩」痛罵他一頓。「『老子花那麼多錢讓你到德國讀書,你他 X 的回來給我扮一隻獅子!』」葉恩模仿起這段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我不是要跟總教練對著幹,我是為了球員好。」葉恩在統一獅一待就是十一年,經歷過不同時代的球員和教練,他和球員相處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特別是對洋將,當洋將拿翹的時候,他總是有辦法治治這些脾氣古怪的外國朋友。「洋將是挺怕我的,或是說挺尊敬我的。」 他離開統一獅時鬧得不太愉快,甚至球團懷疑後來的球員被他帶壞,因而開始出怪聲。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葉恩敢愛敢恨,具有勇敢追求的冒險家性格。他後來到了對岸,靠著他天生海派氣息和幽默感,在中國闖出一片天地。 如果他當時沒有對球隊不滿,可能也就沒有現在找到更大舞台的葉恩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28 分鐘
  7. [S6E4] 康明杉:「我以前是中心棒次重砲手」

    7月3日

    [S6E4] 康明杉:「我以前是中心棒次重砲手」

    「如果當初測試我打擊,搞不好看上我的打擊,而不是投球。」 這集的來賓是三商虎的投手康明杉。他因為父親是棒球迷,從他小時候就開始看球,加上當時朴子少棒正強,嘉義地區棒球風氣很盛,四年級加入球隊時只能撿球,五年級開始有機會上場,而且都打第三棒。「那時候就有打擊的天份。」康明杉在訪問裡不斷強調,他以前可是強打者:「我單場打過五支全壘打!」 後來開始在國小六年級學習投球,還曾經在青少棒時期的南區選拔賽,七場比賽出賽四場,都沒有失分,甚至對到台南市代表隊時,單場送出十七個三振(只有一個出局不是三振)。後來北上台中,加入東峰青少棒,但因為身高一直都沒有突破,擔任投手的機會就減少了。 不過康明杉在印第安納州蓋瑞世界青少棒錦標賽時,因為球隊落入敗部,一日兩戰,投手人數不夠,教練緊急派他上場,結果投出完封勝,幫助球隊拿下冠軍。康明杉在明德高商,他還是沒有改練投手,而是外野手,直到畢業之前,台電找他去測試,居然是以投手身份去,康明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想不通。結果當然落選,後來轉而加入原本對他有興趣的合作金庫棒球隊。 當時合庫打擊好手雲集,所以康明杉轉而練投手,那時候球速不快,記憶中只有時速 120 多公里,但他越丟越好,還入選 1984 年奧運選拔隊。退伍後他又回到合庫,體能訓練對他的協調性幫助很大,開始達到投球的高峰,在 1986 年世界盃面對韓國完投 12 局拿下最佳右投手獎。世界盃一鳴驚人的表現,讓康明杉有機會到日本社會人五十鈴棒球隊,不過體能訓練讓他吃不消,疲勞讓他無法發揮實力。兩年後,中華職棒成立之際,在林信彰教練接觸下,加入以榮工和合庫為主的三商虎。 「回來第一年,我感覺身體的狀況比在日本好,心情也比較好。」職棒元年,康明杉就拿下 9 勝,成為球隊的主力投手。後來就是虎迷的津津樂道的故事了。 「要離開你原有的球隊,當然一個球隊待久了,也是有情份在。」梁 sir 在節目也分享當時為什麼會在台灣大聯盟成立之前,第一波挖角就看上康明杉,而且康明杉為什麼會想要離開待了七年的三商虎?後來退休之後,又是什麼機緣到了大學隊和城市隊?還有這季我們也想討論女子棒球在台灣的發展,康明杉曾經短暫帶過女子棒球隊,他對於當時的情況還記得多少呢?一起來聽康教練的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8 分鐘
  8.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6月26日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球員和教練不會喜歡領隊的。」 這集我們邀請到的是前味全龍領隊任中傑,任領隊也曾經擔任過興農牛的領隊,在味全龍回歸中華職棒後,先以顧問身份加入,後來第二次成為球隊領隊。他和我們分享這三次他是怎麼接下任務,其實一開始他根本不在棒球圈,在集團的人資部門裡工作,因為郭榮祺董事長認為「棒球全部都是人的問題」,因此把兵符交給人事經驗豐富、而且也是棒球迷的任領隊。但當時他完全沒有準備好。 「沒有涉賭的,也有拿錢。那時候風氣很差。」那時也是味全龍面臨台灣大聯盟挖角,又遇到簽賭案的艱苦時期,任領隊職棒八年一上任就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也因為他的能力被看見,雖然三連霸後,味全解散,興農的楊天發總裁延攬他進球隊。從味全的黃家,到興農的楊家,再到魏家的味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領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談薪水,還有在談薪水時建立好關係。任領隊和我們提到興農時期的楓康和黃忠義,在談薪時遇到的小故事。令梁 sir 大吃一驚,原來有些事他以為沒人知道,結果其實影響深遠。 不只面對老闆,領隊和教練、球員的關係也是一門學問。任領隊經歷過許多總教練,例如傳奇的徐生明總教練和現任的葉君璋總教練,他有不同於曾公的看法。在興農時期,還曾經發生楊總裁干預調度,最後裁撤掉教練團的事情,當時的情況到底多誇張,任領隊在這集節目中毫不保留的分享細節。 任領隊也是唯一在職棒前期與近五年都擔任過球隊領隊的人,由他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職業球隊經營,以及球迷和啦啦隊。「球迷很多(進場)是看啦啦隊的。」他感慨時代的變化,也深刻地感覺球迷的風向改變。「現在球迷的忠誠度不如以前。」 一起來聽聽任領隊回首這一段「不歸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6 分鐘
4.9
(滿分 5 顆星)
1,509 則評分

簡介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