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自然Awakening-松瑜和你Soul Talk

本來學堂

這是一個由金鐘獎得主廖文瑜與松擇明老師,與您輕鬆談、深度聊生命故事的空中平台。 廖文瑜是《佛國之旅》節目製作人,她曾走過1百多個城市、6百萬公里路程,拍攝20餘國世界佛教遺址,也曾記錄藏人50年流亡史,是一位人生從絢爛跌至谷底又重生的奇女子,而深諳佛法、易經、老莊和印度瑜伽知識的松擇明老師則是讓她重獲新生的關鍵人物。 兩人攜手共創「本來學堂」究竟是如何協助無數中年個案轉化人生?「天性自然,松瑜和你Soul Talk」帶您與內在的自己深度相遇,一轉生命的質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愛情,是中年人的還魂丹?

    22 AGO

    愛情,是中年人的還魂丹?

    📍EP.76 |中年危機_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愛情,是中年人的還魂丹?》 最近,Coldplay 演唱會上的一段 Kiss Cam 出軌畫面轟動社群——兩位公司高層一夕之間辭職下台,成為全球八卦頭條。外遇新聞之所以讓人津津樂道,除了緋聞感十足,更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對「中年愛情」的某種想像:在平淡婚姻中渴望新鮮、追逐禁忌,甚至為此付出一切代價。 其實,這並不是新鮮事。早在經典電影《麥迪遜之橋》裡,我們就看見相似的故事: 🎥 攝影師渴望一個「家」, 👩‍🌾 農婦想要看見「外面的世界」。 兩人的匱乏,恰好互相投射,於是成就了一場激情卻無法長久的愛情。 但真相是:多數人從未真正探索過自己的內在需求,我們尋找伴侶的條件,往往只是父母、社會早已「內建」的價值觀。於是,我們以為在追求愛,卻常常只是在複製。 🌱 七年之癢、外遇、婚姻裡的無聊,不過是提醒—— 你的內在田地,已經荒蕪太久了。 沒有真正的探索與滋養,再多的新鮮感,也只是煙火。 榮格說過:當父母失去光彩與活力,孩子也會跟著吸收這份暗淡,甚至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 ✨ 這一集,我們不只是談外遇,而是要一起探問: 為什麼中年愛情常常只是匱乏的投射?為什麼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真正渴望什麼?如何回到荒蕪的內在田地,重新點亮自己的光?👉 點開這一集,一起看見「外遇」背後的中年真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0 min
  2. 中年,很焦慮,自己空空蕩蕩

    3 AGO

    中年,很焦慮,自己空空蕩蕩

    EP.74|#中年危機 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中年,很焦慮,自己空空蕩蕩》 一位知名心理諮商師回顧說: 「今年48歲,我覺得中年危機來得比別人早。 40歲時,在醫院工作13年的倦怠感瘋狂襲來,明顯感覺自己不快樂, 我覺得靈魂在消融,仿佛沒有活力。」 毅然離職後,突然多了大把時間, 「我才發現這個『空』好焦慮喔!每天醒來就覺得心臟開始跳跳跳, 沒有東西可以定焦,生活失去重心。」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 想過換工作,卻怕找不到方向,什麼也做不下去;生活中一切看似空白,沒有目標、沒有熱情;看著身邊的同齡人似乎有條理地生活,而自己卻總是迷失;焦慮、心悸甚至失眠,卻總是無法找到真實的原因。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不夠努力。 這正是你走進中年,每個人必經的**「焦慮空虛」**, 面對的是內在的空洞和無所適從。 🌿這一集,我們將深入剖析為何中年是焦慮感最強烈的階段, 以及如何走出這個「空空蕩蕩」的困境: 💡為什麼中年人會覺得生活失去了重心,內心的空虛無法填補? 💡當焦慮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對待這種情緒,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你正處於哪個能量位置?是否已經在無意識地逃避現實? 🧭這一集,不只是描述焦慮,更會提供具體的自我觀察方法, 幫助你理解這份焦慮背後的能量流動,找到自我重啟的契機。 你不是唯一,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中年人都曾經迷失。 但關鍵是,當我們理解這個過程,學會擁抱「空」的時候, 才能讓這份焦慮成為轉變的力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9 min
  3. 中年無力感:不是你懶,是你一直太努力

    27 JUL

    中年無力感:不是你懶,是你一直太努力

    EP.73|#中年危機之旅 ——如何轉化人生的黃金時期 《中年無力感:不是你懶,是你一直太努力》 有路,咱沿路唱歌; 無路,咱蹽溪過嶺。 ——謝銘祐〈路〉 如果你最近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集,你一定要聽。 從學生時期到步入職場、成家立業,我們大多照著「社會的劇本」一步步前行。 但當年歲漸長,劇本開始出錯了—— 曾經能解的題,現在變得難解;曾經清晰的路,如今迷迷茫茫。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想換工作,卻被現實困住,動不了;面對科技、後輩、家庭變化,感到跟不上腳步;覺得人生沒了熱情,也找不到義無反顧的事;常常焦慮、心悸、失眠,卻說不上原因……這不是你變懶了,也不是你不夠努力, 而是你走進了中年,每個人終將面對的——「無力感」。 🌿這一集將深入剖析中年無力感的根源: 💡我們的臍輪——行動力與自我價值的中心, 為什麼在這個階段會逐漸熄火? 💡是什麼讓我們不再知道「我為何而做」? 💡你正處在哪個能量位置?還在試圖掌控,還是已經在逃避? 🧭這不是一集解決方法的速成Podcast, 而是一次真誠的照見,帶你走入心底,重新理解你自己。 你不是一個人。這種「無力卻無法說出口」的感覺, 正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中年人的共鳴。 讓我們一起,蹽溪過嶺,走出中年迷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5 min
  4. 當陽氣下藏、光開始退場——你是否感到不安了?

    17 JUL

    當陽氣下藏、光開始退場——你是否感到不安了?

    🎙️ #松瑜SoulTalk EP.72 最近,新聞上充斥著各種意外與災難: 🔥無預警的火災 🌀突如其來的風災 🚗詭異的車禍 甚至身邊朋友的情緒,也開始變得躁動、易怒、焦慮…… 這不只是天氣的問題,而是生命能量場在發出訊號。 我們的文化習慣追逐「陽光」與「成就」——喜歡春天的蓬勃、夏天的熱力。 但你知道嗎?在夏至過後,陽光已悄悄南移,陽氣正逐步下藏。 這時候,印度靈性系統也說:守護生命的神——毗濕努漸漸進入沉睡。 毗濕努不是主宰榮耀的神,而是默默支持生命、涵養能量、讓生與死都能穩定轉動的神祇。 祂一沉睡,萬物的秩序也會鬆動。 你若不懂這股能量的轉折,就很容易在外在光芒退場的時候,失去方向,甚至崩潰。 🌬️ 為什麼你開始覺得疲倦、迷茫、煩躁,甚至對生活失去掌控感? 也許,是因為你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亮光」,卻忽略了內在真正的支持力量。 這一集,我們會從身體的能量談起—— 毗濕努如何對應你體內的中脈與「持守之力」?為什麼陽氣下藏的季節,更需要你轉向內在、回到軸心?當毗濕努沉睡,你該如何守住自己?✨黑暗不是災難的開始,而是提醒你:真正的穩定來自內在的中軸。 你若能夠在這段「能量下藏」的時節學會持守自己, 你將不再被動盪左右,而能真正成為生命的主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4 min
  5. 從印度龍王到中國玄字:蛇如何成為靈性的入口?

    10 JUL

    從印度龍王到中國玄字:蛇如何成為靈性的入口?

    EP.71|從印度龍王到中國玄字:蛇如何成為靈性的入口? 你知道嗎? 駕著七匹馬奔馳天際的印度太陽神,正象徵著我們人體七個脈輪的覺醒。 當這七輪能量潔淨,內在便會升起如太陽般溫暖明亮的自性。 那是一種真正的光明,一種來自生命源頭的覺照。 但,若光代表顯現,那「黑暗中的守護者」又是誰? 在印度與尼泊爾旅行時,我總被那一條條纏繞在塔與門口的「蛇」吸引目光。 那不只是裝飾——而是龍王,Nāga,蛇神的象徵。他們幾乎無處不在: 塔的基座、水池邊、神殿門口,兩條交纏的龍蛇總是靜靜地守護著。 而在德里的伊斯蘭古蹟「勝利塔」裡,一組印度教浮雕中的龍王,盤繞的形狀竟與中國古代「玄」字的寫法如出一轍——像一條繩,像無限符號,像阿拉伯數字8。這不是巧合,而是文化深處某種「共識」。 在尼泊爾的神話裡,加德滿都是由文殊菩薩以智慧劍劃山瀉湖所開闢的,湖中原本住著巨蛇——龍王。湖水一旦放乾,蛇退出了深潭,人類才能居住、修行、建立城市。 這個「讓蛇讓出空間」的神話,也像是我們自身的象徵: 唯有直面恐懼,穿越黑暗,才能建立出一個清明的內在世界。 東方的蛇與龍,不只是神話生物,更是一種能量原型的語言。 中國文化對蛇有所畏懼,視之為死亡、毀滅的象徵——「玄武」正是由龜與蛇組成,象徵北方、黑色、終結與再生的力量。 尼泊爾佛塔上北方的不空成就佛,他的寶蓋上也同樣盤繞著交纏的蛇。 在天圓地方的結構裡,東方是光明的釋迦,北方則是被蛇守護的黑暗力量。 這不就是生命的真相嗎? 光與暗,生與死,脈輪與玄武——從印度到中國,我們看見的是同一條通往神性的道路。 📌 本集你將聽見: 太陽神與七脈輪的隱喻龍王/蛇神在印度與尼泊爾的象徵角色「玄」字與蛇的形象如何跨文化連結玄天上帝與佛塔結構的北方對應為什麼蛇總守在門口?那其實是神性之門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0 min
  6. 👁️太陽、月亮與那雙眼睛:尼泊爾門上的神性密碼

    3 JUL

    👁️太陽、月亮與那雙眼睛:尼泊爾門上的神性密碼

    🎙️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70 在尼泊爾的寺廟與老房子裡,有許多古老的木門,上面浮雕著太陽、月亮,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是宗教符號那種眼睛,而是像能看穿你靈魂的——神的眼睛。 尼泊爾的朋友告訴我: 🌞太陽與🌙月亮,是祝福與吉日的象徵,日夜守護行善之人。 而那雙眼睛——無論刻在神廟,還是刻在凡人的家門上——都在提醒:只許吉祥進入,不准邪眼窺視。 這說法,讓我想起《易經》的離卦——火、光、眼睛的象徵。 也想到漢代揚雄說的那句話:「酒作失德,鬼睒其室」——當人沉迷失德,邪氣就會悄悄入侵。 ☀️太陽,是所有文明共同的光之象徵。 佛教有華開敷如來,道教有太陽星君,印度教則讓祂駕著七匹馬馳騁天際。 但真正重要的,不是信仰哪個版本,而是: 當你內在的光亮起來,真正的神性,才會現前。 — ▶ 📌深入探討:跨文化中的「太陽」、「眼睛」與「內在神性」如何一致地指向真正的力量源頭。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0 min

Acerca de

這是一個由金鐘獎得主廖文瑜與松擇明老師,與您輕鬆談、深度聊生命故事的空中平台。 廖文瑜是《佛國之旅》節目製作人,她曾走過1百多個城市、6百萬公里路程,拍攝20餘國世界佛教遺址,也曾記錄藏人50年流亡史,是一位人生從絢爛跌至谷底又重生的奇女子,而深諳佛法、易經、老莊和印度瑜伽知識的松擇明老師則是讓她重獲新生的關鍵人物。 兩人攜手共創「本來學堂」究竟是如何協助無數中年個案轉化人生?「天性自然,松瑜和你Soul Talk」帶您與內在的自己深度相遇,一轉生命的質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