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

在这里,您关心的、好奇的、困惑的投资理财问题,就是我们想聊的话题! 投资是一件需要慢慢来的事,它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希望陪伴您在这趟旅程中,解决当下的问题、理解多元的世界、收获认知的成长,找到每个人在财富世界里的稳定内核。

  1. 35.双十一启示录:「老登」看不懂的才是新消费?|串台《疯投圈》黄海

    3天前

    35.双十一启示录:「老登」看不懂的才是新消费?|串台《疯投圈》黄海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双十一,不知道大家是狠狠清空了购物车,还是捂紧钱包,不为所动。在直播间天天「特卖」的当下,购物节的价格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我们也看到,囤机票、囤酒店,甚至囤毛绒挂件开始变得流行,大家似乎更愿意把钱花在「在路上」和「取悦自己」等体验型消费上。 今年,从疯抢的 Labubu 到价格飙涨的古法黄金,再到表现亮眼的港股「新消费三姐妹」,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个矛盾:为什么在普遍感到经济压力的时候,人们反而在某些品类上更愿意花钱了?这些产品究竟做对了什么? 实际上,消费的升级与降级,始终在同时发生。消费领域的新旧交替也从未停歇,它们与时代同频演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疯投圈》主理人黄海和中欧基金专注消费投资的基金经理成雨轩,分别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人的角度,试着在节目中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新消费今年在资本市场格外亮眼? 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沉寂了许久,哪些旧共识破灭了? 作为投资人,看到的下一个消费新动能是什么? 日本的消费变迁,可以为中国提供哪些启示?希望大家能从这期播客中,收获日常消费的共鸣,以及观察消费趋势、识别投资机会的新视角。 聊天的人 黄海,播客《疯投圈》主理人,一级市场消费投资人 成雨轩,中欧基金基金经理,权益研究部消费组组长,专注消费投资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今年双十一,还买得动吗? 01:27 囤酒店,囤机票,体验型消费的存在感上升 04:43 国庆旅游人数增多,但人均消费下降,为什么? 06:15 餐饮客单价跌回2015年,商家怎么看? 08:07 消费是经济后周期产物 Part 2:“老登”看不懂的,才叫新消费? 09:32 一级VS二级市场,投资人眼里的新消费有何不同? 09:57 给 Labubu 加上实用功能,并不会让它更受欢迎 10:45 古法黄金、潮玩……本质上是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 12:25 新消费的底气:和宏观经济周期弱相关 Part 3:新老两代消费公司,解决了不同层级的需求 13:52 基金经理 2014 年入行时,“新消费”是常温酸奶和预调酒 14:55 为什么这批新消费公司扎堆成立于 2010 年前后?不再需要解决温饱需求 16:58 新消费公司的管理层正在年轻化,90 后越来越常见 18:42 从摆件到挂件,是 Labubu 最关键的一步 19:18 毛茸茸的材质,天然能让人感到幸福 Part 4:下一个新消费动能是什么? 21:08 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深,全民健康意识越高 22:09 健康消费的崛起:户外服饰、无糖茶、轻食 28:20 割草机器人、泳池清理机器人,意想不到的品类正在海外爆火 29:23 从 OEM 到 OBM,中国品牌和文化也能输出全球 32:22 一个人身上,消费升级与降级可以同时发生 Part 5:复盘白酒过去十年,旧共识为何破灭 35:56 经济活跃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白酒景气度 37:51 人均饮酒量腰斩,但这不是看待白酒的唯一逻辑 38:35 白酒上一轮牛市,其实是行业淘汰出清的过程 39:12 白酒的未来:总量萎缩,分化更严重,但龙头依然有价值 40:03 日本威士忌产业的启示:当供给有限时,金融属性就会浮现 46:54 白酒下行这几年,是经济周期和库存周期“双杀” Part 6:日本消费观察启示录 49:45 日本开到 2000 家的连锁健身房,只服务银发女性 52:28 垂直品类和细分人群,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极致洞察 56:02 中国市场独有现象:高度发达的奶茶产业与小本创业热潮 58:49 去了几趟日本调研,反而对消费更乐观了 - 中欧基金出品 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 小时 1 分钟
  2. 34. 热点速递|乱世黄金,大国稀土,如何在资源品牛市里挣到钱?

    10月16日

    34. 热点速递|乱世黄金,大国稀土,如何在资源品牛市里挣到钱?

    4200美元/盎司的黄金,算不算贵? 10月15日,国际金价冲破4200美元关口,创下历史新高。距离去年6月我们播客节目第一次讨论黄金时,金价涨幅已达70%。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1970年代的资源品狂欢,美国通胀高企、美元与黄金脱钩,金价在十年间涨幅达15倍。而眼下的全球宏观环境与当时有几分相似,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美元信用走弱,瑞·达利欧也在今年10月的公开讲话中直言,当前黄金比美元更安全,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应持有约15%的黄金比例。 不仅是贵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也走出一波靓丽行情。尤其是以稀土、铜、锂为代表的工业与战略金属,正搭乘着AI科技革命和绿色革命的快车,在大国博弈的当下,开启新一轮资源品超级周期。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技术范式的迭代,都伴随着对核心资源的重新定价。这一次,我们该如何抓住时代的机会?本期节目邀请到中欧基金擅长大宗商品投资的基金经理叶培培返场,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轮资源品周期背后的驱动逻辑和投资机会。 聊天的人 叶培培,中欧资源精选基金经理 嘉捷,中欧基金主持人 时间轴 Part1:金价进入“长牛”,天花板在哪里? 02:26 这一轮黄金大周期始于2020年,和以往有些不一样 04:40 即便未来美联储停止降息,金价还是会上涨 06:05 另一个重要变量:2025年是机构加大黄金配置的元年 12:17 市场认知逐步收敛,金价天花板或比想象的高 Part2:工业金属+小金属,行情还没有走完 14:35 工业金属“两条腿走路”:要看美元,也要看需求 16:31 小金属:股价走在基本面之前,这轮上涨还没走完 18:18 中国优势金属的战略地位还在系统性提升 19:51 电解铝是下一个重要的红利类资产 Part3:这一轮商品的超级周期会持续多久? 23:05 一个认知差:这一轮商品周期会比以往持续更长 24:40 高端制造涌现新需求,企业走出第二曲线 26:26 周期背后的驱动力:去美元化、供应链重构、反内卷 Part4:如何抓住这波资源股机会? 38:15 受益于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更被看好 40:03 逆周期布局的企业,未来更有可能兑现成长性 44:50 超级大周期何时结束?有几个观测指标 - 中欧基金出品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47 分钟
  3. 33.精读达尔文进化论的5个小故事,聊聊正确投资的5条硬道理 |串台《重阳Talk》

    9月23日

    33.精读达尔文进化论的5个小故事,聊聊正确投资的5条硬道理 |串台《重阳Talk》

    投资与生物进化看似毫无关联,但却暗藏着共通的底层逻辑。印度裔投资人普拉克·普拉萨德在《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一书中,以跨学科视角拆解了二者间惊人的相似性——从绿蛙的虚假信号到孔雀鱼的诚实展示,从雀鸟的适应性进化到蜜蜂的群体决策——自然界的生存智慧,恰恰对应着投资中的信息甄别、长期主义与风险管控。 脱口秀演员呼兰也曾在节目中提及此书,让 “进化论+投资” 这对跨界组合进入大众视野,并为人所津津乐道,不过多数听众表示仍困惑于“生物现象如何指导实操投资”、“人性本能与投资理性如何平衡”等关键问题。 本期播客就来深入探讨下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投资智慧,此次我们邀请到了中欧基金权益投资基金经理吉翔和重阳投资合伙人舒泰峰,两位都是勤于从书籍中汲取养分的投资人,通过对经典案例的生动拆解,力争将晦涩的进化理论转化为可理解的投资方法论。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讨论,我们会精选出5条优质评论,送上这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在投资路上与大家一同学习进步。 聊天的人 吉翔,中欧基金权益投资部价值组基金经理 舒泰峰,重阳投资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 浅谈普拉萨德与印度市场 01:57 最强的生物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02:52 人性是在进化中被赋予的,只有了解进化才能参透人性 03:40 生存是繁衍的前提,保值是增值的前提 05:38 普拉萨德是一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 07:29 印度股市长期表现何以全球领先? Part 2 莫将绿蛙作虹鳉与认知陷阱 10:22 低成本信号:小个头绿蛙通过调低音量,让同类误以为其体积很大 11:12 高成本信号:孔雀鱼外表呈亮红色,求偶成功的同时也招来了天敌 12:54 投资中的重要信号:公司长期业绩、公司年报、重要股东大额增持等 16:56 用概率思维代替故事思维,对投资研究大有裨益 21:55 以媒体行业为例,标题不能只有情绪而没有事实 Part 3 地雀适应性进化与长期视角 23:30受极端气候影响,加拉帕戈群岛雀鸟的嘴部先变大再变小 24:58 基于地雀的适应性变化:不轻易买入,更不轻易卖出 27:03巴菲特搬去奥马哈,约翰邓普顿搬去巴哈马,只为不受短期信息影响 30:51 投资需要钝感力,有时候不行动也是一种选择 35:47巴菲特比想象中更灵活,长期投资需要一些变通 Part 4 澳大利亚狂兔与复利思维 36:56 24只兔子在60多年间爆炸式增长100亿,背后是复利的力量 39:37 复利的四大“拦路虎”:容易中断、早期迷惑性、尾部时间不易理解、天性不喜波动 42:21 西蒙斯年化收益高于巴菲特,但为何创造的财富却相差甚远? Part 5 雄鹿求偶与风险思维 44:54 雄鹿求偶是先嘶吼再暴走,斗争死亡率仅5% 45:50 两类错误:冒进的错误与错过机会的错误 46:48 投资中第一种错误更严重,选错公司比错过机会更加致命 51:57 巴菲特在2016年投资苹果,背后是确定性的投资哲学 55:03 努力赚能力圈内的钱,避免亏能力圈外的钱 Part 6 蜜蜂选址筑巢与民主决策 55:15 侦察蜂通过转圈来给选址打分,蜂群评审团重复此流程直至最终决策 56:31 组织管理不强调英雄主义,而是群策群力 57:49模仿巴菲特吃汉堡喝可乐,最终可能只会获得脂肪肝和糖尿病 01:00:26 对于成功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我们要做的是像素级的复制 01:02:51 价值投资要有四颗心:小心、疑心、耐心、初心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本次交流中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其完整性、正确性、实时性可能无法绝对保证。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 小时 5 分钟
  4. 32.热点速递|美联储时隔9个月再降息,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9月18日

    32.热点速递|美联储时隔9个月再降息,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今天(北京时间 9 月 18 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这也是自去年底以来的首次降息。随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8 月的发言释放了鸽派信号,降息预期已经成为了最近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主线之一,从汇率、大宗商品到股市,几乎所有资产的波动都与之相关。 和前几轮降息周期相比,这次降息的背景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将怎样影响各类资产的走势?更重要的是,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我们,接下来又该以怎样的思路去调整资产配置? 在降息结果公布的当天,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专注海外市场的固收研究员周琳,从专业视角解读此次降息的底层逻辑,对各类资产的传导路径,以及后续可以关注哪些市场信号。 聊天的人 周琳,中欧基金固收研究员、投顾代表,复旦大学财务金融学博士,专注于海外宏观、美债策略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欣悦,中欧基金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此次降息,更有必要性,但也更艰难 01:27 美联储的两大目标:最大化就业和稳定物价 02:10 相比去年9月,目前美国就业更差,通胀的掣肘也更大 04:10 这次降息更有必要性,但降得更艰难 04:40 为什么今年前8个月美联储按兵不动? Part 2:「预防式降息」,预防的是什么? 05:54 最终投票结果,比市场预期更“鹰派” 07:51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短期有所缓解,但明年博弈或加剧 09:04 预防式降息 vs 衰退式降息,判断标准是什么? Part 3:降息落地后,各类资产走势如何分化? 11:04 美元、美债可能见底回升 12:29 黄金已透支一部分降息预期,建议以定投思路去看待 13:39 美股的两种布局思路:利率敏感型品种 vs 基本面复苏板块 15:14 港股更直接受益于流动性改善 15:53 A股更多是“海外映射”逻辑,而非流动性外溢 Part 4:普通投资者可以关注哪些信号? 18:05 通过三类价格信号的组合,来判断市场阶段 19:26 两个核心数据跟踪:非农(就业)、CPI(通胀) 20:10 一句话总结:看大类资产价格走势 + 美国基本面趋势 - 中欧基金出品 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21 分钟
  5. 31.牛市更容易亏钱?「女排精神」教会我们的投资一课|天天基金X李冠頔

    9月4日

    31.牛市更容易亏钱?「女排精神」教会我们的投资一课|天天基金X李冠頔

    8月31日,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1/8决赛,中国女排1:3不敌法国队,止步16强。比分从5:2到25:27,这就是排球比赛最残酷的地方,也让无数球迷感慨竞技场的「变数」之大、「节奏」之重要。 排球有一条铁律: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都说,一场排球比赛的胜利不仅要靠实力,更需要心态管理和团队协作——而这,恰恰也构成了债券投资的核心要义: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豪赌,而是靠长期稳健、少犯错的防守反击。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债券基金经理李冠頔,以及天天基金KOL豆哥,一位把排球战术融入投资框架,一位经历多轮债市周期。从团队作战到资管「工业化」,从球场节奏到市场风控,从短期应对到长期主义,展开一场横跨体育与投资的深度对话。 无论你是债基新手,还是配置老将,这一期都值得一听。 聊天的人 李冠頔,中欧基金固收投资部利率组基金经理 老豆说,天天基金(基会来了)KOL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债券v.s.排球:攻守之道下的智慧碰撞 01:37 从体育延伸到投资策略,在女排比赛中获得灵感 03:38 从排球运动员到债基经理,感知角色转变中的共通智慧 06:31 投资不求一击必杀,而是靠团队协作稳定输出 Part 2:竞技体育的团队协作,与资管行业的“工业化” 08:05 排球三类关键角色:一传手、二传手、进攻手 10:36 投研“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下的团队作战 13:29 排球的得分效率,投资的“良品率” 16:36 固收投资更像是老师或医生,稳定性强而博弈性弱 Part 3:防守的艺术:波动下的心态博弈 18:15 主攻手:攻守平衡,看重关键分能力 19:33 债券“赚得慢、亏得快”,靠票息一点点抠回来 20:50 为什么牛市更容易亏大钱? 22:52 自由人:防守是另一种进攻 24:21 成绩落后时先把防守站稳,再找反击点 Part 4:“净值不断创新高”背后的攻守平衡 26:39 为什么优秀产品的核心是“净值不断创新高”? 29:36 股基、固收+、纯债,三类年化“经验区间” 31:39 预期管理:别对3–4%的品种期待8–10%的收益 34:08 时间才是朋友,盲目加杠杆等不到胜利的那天 Part 5 心态与方法:清零思维和暂停术 36:21 心态修炼:竞技体育与投资的共性 41:47 清零思维:人为划分“局末哨声” 44:49 让2追3与“8:3”时刻:情绪与节奏管理 Part 6 低利率时代的锚:相关性≠因果性 48:35 债基怎么配:以票息型中短债/信用为锚,逢跌布局 55:30 如何在固收投资中 “慢慢变富”? 58:08 比赛与投资都讲究胜率,别被造神故事绑架 1:04:56 “看股做债”的误区:别把相关性当因果 1:12:11 “球不落地,比赛未结束”——打好下一个球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 小时 15 分钟
  6. 30.为什么越卷越亏损?一期聊透「反内卷」背后的真相

    8月27日

    30.为什么越卷越亏损?一期聊透「反内卷」背后的真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996」已成为许多人的工作常态;也不知道何时起,价格战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标配,仿佛只有不断刷新底价,才能守住销量。长期过度的竞争让人们变得更加疲惫,让产业链中许多环节的效率不增反降。「内卷」之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成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 过去一年,中央会议多次强调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近期,「反内卷」的热浪不断升级,随着政策的推进,相关板块也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很多人把「反内卷」视为供给侧改革的2.0版,但这两场间隔10年的产业变革的侧重点实则有很大不同。当制造业越卷越亏损,利润究竟去哪儿了?「反内卷」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对企业、员工分别将带来哪些影响?相关的主题行情未来又将如何演绎?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深入研究制造业的基金经理袁维德,以及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企业高管Jason,从投资端和产业端分别聊聊制造业「反内卷」的进程与挑战。从价格战的厮杀到价值战的转型,从拼时长的内卷到重创新的突围,「反内卷」不仅有望改写中国制造行业的生存逻辑,也在悄悄影响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希望这期播客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视角。 聊天的人 袁维德,中欧基金价值组基金经理,16年证券从业经验,8年投资经验,覆盖制造业、科技、大消费、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 Jason,半导体企业高管,从事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投资10余年,覆盖功率半导体的硅片材料和晶圆代工等环节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越卷越亏钱?半导体如何一步步被「卷」伤 01:56 从企业到政府,为什么「卷」不动了? 03:28 从增值税改革到公平竞争法案,反内卷已经铺垫了好几年 04:38 供给侧改革,改的是产能过剩;反内卷,反的是同质化竞争 06:43 越早投产,包袱越重,怪象从何而来? 08:32 非市场化因素的介入,影响了正常供需关系 10:51 企业削减研发投入,是卷过头的危险信号 Part 2:「工程师红利」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 14:40 投一条新产线,最关心的指标是什么? 19:38 企业的两条出路:以量保价 vs 技术创新 21:01 传统工厂如何实现产品高端化? 23:08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已从制造成本变为研发成本 27:36 从汽车到创新药出海,这种「工程师红利」不断被验证 Part 3:释放一线工人的消费潜力,「反内卷」的另一层目标 31:29 有了消费能力,但没有消费场景,制造业工人的常见画像 34:06 单休变双休后,你愿意继续加班还是娱乐消费? 35:31 基金经理深度访谈几十位一线工人,得出了哪些结论? 37:46 理想的正循环:企业利润提升→员工时薪增加→释放消费潜力 40:30 中国下一批中产,很可能来自制造业 44:33 生产性服务业仍有巨大缺口,有望创造大量岗位 Part 4:「反内卷」主题下,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48:45 卷不动的半导体工厂,近期陆续破产 49:31 反内卷主题下,两类企业值得关注 52:07 未来企业盈利修复后,会在股东和员工之间进行分配 53:27 反内卷新手段,从源头审批遏制低效产能 - 中欧基金出品 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57 分钟
  7. 29.大盘站稳3600点,当乐观成为共识,我们看到了哪些新变化?|蓝小康对话中金张文朗

    8月12日

    29.大盘站稳3600点,当乐观成为共识,我们看到了哪些新变化?|蓝小康对话中金张文朗

    近日,随着上证指数站稳 3600 点,市场情绪高涨。有人欢呼牛市归来,也有人产生“水牛能跑多远”的担忧——这轮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还是有足够基本面支撑?市场似乎存在分歧。 回望 2025 年已过去的日子,无数变化悄然发生。"反内卷"从网络热词变成实实在在的政策导向,成为新的市场主线之一,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否意味着核心经济目标的转变?美国“逆全球化”持续影响中国供应链,出海的船头将转向何处?美股依然在创造新高,但美元的地位似乎不再那么稳固,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基金经理蓝小康,和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畅聊国内经济与海外市场。 蓝小康对宏观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产关系如何分配颇有研究,在今年初的播客中,他对 2025 年的 A 股和港股做出了乐观判断。当乐观逐渐成为共识,现在他又看到了哪些新的变化?在节目的最后,蓝小康复盘了今年上半年他认为做得比较好的两大投资决策,也表达了自己错过创新药的遗憾。 市场多次证明,投资的核心在于发现价值,而非追逐价格波动。希望本期播客,能帮助大家在市场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锚点。 聊天的人 蓝小康,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 张文朗,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 时间轴 Part 1:反内卷的背后,从赚美元到促内需 01:51 市场重回 3600 点,是流动性驱动的“水牛”吗? 07:32 中国过去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一,是与欧美的贸易顺差 08:56 反内卷两大背景:产出效率变低+美元购买力下行 09:50 反内卷要向劳动者倾斜分配,从而促进内需 11:43 回顾过去 20 年,内卷如何从一种发展动力变成健康发展的约束? Part 2:新质生产力和传统产业的“共生时代” 15:14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两股力量从资源竞争走向协同 19:59 房地产下行阶段,股市回暖通常会早于楼市止跌 21:04 居民杠杆率下降,资金从房市流向金融市场 22:45 出海的两个变化:1. 关税战下被动走出去 2. 主动到一带一路找需求 25:48 当中国成为全球消费大国,国内资产价格会上行 Part 3:美元体系的动摇时刻 29:24 美股“例外论”:美债提供天量流动性+美股赚钱效应的正循环 30:26 美国在“逆全球化”下还能持续引领 AI 革命吗? 32:30 大宗商品走高:流动性驱动+需求扩张+供给刚性 36:04 各国重启财政扩张,但与降利率难以兼得 39:55 特朗普希望加大货币政策主导权,或将影响美联储独立性 41:58 美国如果实践 YCC,意味着丧失货币主导地位 45:08 美元指数体系正在出现问题 Part 4: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安全边际” 50:29 如果卖在最高点后狂跌,倾向于认为“这笔交易做错了“ 54:34 宏观维度:理解债务周期和生产关系 55:54 系统生态维度: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理解 57:37 大部分价值投资者,经常面临反人性的阶段 58:37 复盘上半年,满意贵金属和金融两个交易,遗憾错过创新药 相关名词 YCC: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是日本央行在 2016 年推出的一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通过设定特定国债收益率目标,特别是将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接近 0 的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推升通胀。 (本期播客录制于 2025 年 7 月底,彼时上证指数还在 3600 点上下波动,因此节目音频中的表述为“3500点以上”)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 小时 8 分钟
  8. 28.当「存款利率破1%」撞上「大盘重返3600点」,稳健投资有何新解?|刘勇X表舅

    7月30日

    28.当「存款利率破1%」撞上「大盘重返3600点」,稳健投资有何新解?|刘勇X表舅

    7月24日,上证指数成功站上3600点,历史上也仅有2007年、2015年、2021年三次大行情成功站上3600点;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下旬,六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统统跌破1%,活期利率仅0.05%,不少投资者口袋里的钱却在“悄悄减薪”。 一边是存款利率持续下探,稳健收益受到威胁,一边是权益市场高歌猛进,但波动也相对较大。当前如何让投资组合稳健依旧,对于想跑赢通胀且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6月底,大批内地投资者蜂拥香港,力争搭上预期收益高达7%的港险“末班车”,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稳健高收益产品的投资需求从未减弱。 不过做过功课的小伙伴都知道,港险7%的演示利率其实“噱头”成分更大,比如保险公司不保证分红收益,要想拿足7%可能要等50~70年,且一旦提前支取就会面临高额损失,此外如果投资者想投诉维权,成本高不说,胜诉概率还很低。可以说,香港保险有其受众,但绝不是盲目跟风的普通投资者。 此次,我们邀请到了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刘勇以及圈内知名大V表舅一起来探讨低利率背景下的稳健投资选择,他们不仅深入探讨了投资者熟悉而又陌生的保险,还给出了一个更具性价比的投资选择——固收+基金。 聊天的人 刘勇,多资产及解决方案投资部基金经理,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数学,历任中铁资源期货研究员、太平洋证券股票研究员、幸福人寿保险资产管理中心研究部负责人&股票投资部负责人。2023年6月加入中欧基金,同年8月任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以价值投资和绝对收益为导向 表舅,公众号《表舅是养基大户》主理人,基金投顾行业观察者 偌馨,特邀主持人,对香港保险和固收+基金都非常之感兴趣 时间轴 Part 1 稳健理财标配,保险的角色变迁和价值定位 01:23香港保险热潮背后的风险与真相 04:29 盘点理财型保险的分类和收益特点 07:11 重疾险作为一类保障保险,为什么理财属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11:53 投资理财型保险时,有哪些常见的 “坑” 和误区? 14:52 一边是保险预定利率不断下行,一边是保险规模依旧大涨,背后逻辑是什么? 20:48 降低保险预定利率,强调保险“姓保不姓投” 24:07 国有保险公司执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对普通投资者有哪些影响? Part 2 存款「1利率」时代下,如何破解收益焦虑? 28:43 低利率时代想跑赢通胀,还有哪些高性价比选择? 31:38 回顾4月7日市场大跌,如何控制好产品的回撤? 35:48 从投顾视角出发,筛选固收+产品最看重哪些指标? 39:20 从专业投资人视角出发,投资者如何筛选到适合自己的固收+产品? 41:44 清楚产品的投资类型,明确自身可承担的最大回撤 46:24 中欧多资产团队的做法:强调绝对收益,淡化相对排名,避免追求弹性 52:05 存款“1利率”时代,预期收益定在什么区间较为合理? Part3 总结 55:34 如果有100万,你会怎么配置? 57:50 做多元资产配置的同时要注重权益市场,固收+基金是一个不错的稳健投资选择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 小时

关于

在这里,您关心的、好奇的、困惑的投资理财问题,就是我们想聊的话题! 投资是一件需要慢慢来的事,它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希望陪伴您在这趟旅程中,解决当下的问题、理解多元的世界、收获认知的成长,找到每个人在财富世界里的稳定内核。

更多来自“JustPod品牌播客”的内容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