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Episodes

  1.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10_大道与自然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6 min
  2.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9_心态与状态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3.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8_谈笑论生死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4.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7_坚持与顺应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5.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6_总有路可走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6.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5_本性与物性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7.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4_认识你自己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8.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3_感悟与超越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9.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2_境界有大小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10. 07/31/2017

    于丹《庄子》心得01_庄子何其人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37 min

About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 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More From 喜马拉雅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