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來信
小書房您好:
我最近想培養一個新的興趣,本來是想讓生活更有趣。
可是心裡常常冒出一個聲音:「如果我沒有天分怎麼辦?是不是到最後只是浪費時間?」
想開始,但又怕自己只是三分鐘熱度,或比不上別人。
我該怎麼辦呢?
——對自己沒信心的我
🏠 小書房回信
親愛的你:
你好。其實「想開始,卻怕自己不夠好」這種心情,比興趣本身還要常見。
因為在我們心裡,總有個潛台詞:「要學就要厲害,不然就是失敗。」
但歷史與文學中,有些人的故事提醒我們:興趣不只是結果,而是過程中找到的力量。
1️⃣ 梵谷——投入型
梵谷一生畫了兩千多幅作品,但在他有生之年,幾乎沒有人買他的畫,甚至有人說他的筆觸笨拙、不合主流。
然而,他仍用盡所有的熱情,將情感與靈魂傾注在畫布上。
今天的我們,因他的畫而看見另一種世界的色彩。
如果他因為「沒有天分」而停下來,我們就不會有《星夜》那樣的震撼。
他提醒我們:
你不需要別人認證的天分,你需要的是忠於自己內心的熱情。
2️⃣ 白居易——平實型
白居易的詩作,不像李白那般豪放、杜甫那般沉鬱,而是「平易近人」。
他常說自己的詩要「老嫗能解」,連鄉下的老婆婆也能讀懂。
他不追求「驚世才華」,而是用簡單真誠的文字,把生活、感情、觀察化成詩篇。
結果,他的詩流傳千年,被百姓口口相傳。
他提醒我們:
興趣不一定要成為天才,也能成為你日常的一部分,並慢慢積累力量。
3️⃣ J.K. 羅琳——堅持型
在《哈利波特》誕生之前,羅琳是個生活拮据的單親媽媽。
她帶著孩子在咖啡館裡,一邊顧小孩一邊寫小說。手稿送到出版社,被退稿一次又一次。
很多人都不相信她「有寫作天分」。
但她沒有放棄。她相信故事本身有價值,也相信自己能完成它。
最終,她的作品感動了全世界。
她提醒我們:
天分也許能打開一扇門,但堅持與熱情,才會讓你走到最後。
親愛的你,
興趣的價值,不在於你能不能成為最厲害的人,而在於它能不能陪你走一段路。
它可能只是點綴你的日子,也可能意外成為你的力量。
所以別急著問「我有沒有天分」,先問自己:「我喜歡這件事嗎?我願意為它花時間嗎?」
答案會比「天分」更可靠。
企鵝不捨小書房敬上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Tous les jours
- Publiée12 septembre 2025 à 22:00 UTC
- Durée20 min
- Saison1
- Épisode68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