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走出家庭的傷,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
🎙本集來賓:譯者 徐天樂
📝本集重點:
▸ 作者高橋和巳是日本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是心理輔導師的培訓和督導。書名副標題所提到的「依附關係」指的是媽媽與孩子之間最原始本能的關係,高橋醫師認為一個人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深深影響著往後的人際關係。而「否定依附」是高橋醫師長年臨床經驗中,總結出的人類心理狀態,意思是刻意壓抑自己對愛的渴望與需求,也因為這樣的心理暗示,造就人際關係中各種課題,如與家庭成員、感情對象、職場人際……等。
▸ 人一出生都有渴望愛的基本需求,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會在童年留下心理創傷,進而壓抑自己的需求,當表現在症狀上時,往往被誤認為是心理疾病。一個人的心理發展進程可分為下面幾個階段:
嬰幼兒期:依附關係形成,是人際關係的最大基礎。
第一反抗期:約2歲左右,是學齡期前的過渡期。
學齡期:此時期的價值觀依附在父母之下,再轉變為自己的價值觀。
青春期:即第二反抗期。
▸ 20歲的成年人,心理未必也跟著成熟,心理學中的成年期劃分為三個階段:
成人Ⅰ期:青春期結束約13歲至30歲,此時開始有自我責任感,與他人保持著平等關係。
成人Ⅱ期:人生中歷時最久的心理狀態,不只考慮到自己,更開始關愛、照顧晚輩、孩子或父母,稱為「父母性獲得」。
成人Ⅲ期:65歲之後,開始會反思人生並接受死亡。
--✒ ✒ ✒--
∗ 每週四19:00上線全新兩集
∗ 邀請您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 也歡迎在Apple Podcast留下五星好評及您寶貴的建議,讓我們陪伴更多人「理性與感性」!
∗ 收聽《理性與感性》:https://www.ic975.com/programs/29/
∗ 異業合作洽詢:service@ic975.com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Chaîne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12 décembre 2024 à 11:01 UTC
- Durée16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