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能生技 www.zenflux.com.t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izqhuq05fd01vm2de38kzd/comments
簡報文件:健康台灣 — 慢性病防治與三高防治 888 計畫
資料來源:
- 衛生福利部:「第三次報告事項二:健康台灣-慢性病防治:健康生活模式養成、肥胖防治及三高防治888計畫.pdf」
-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紀錄:「第三次委員會議會議紀錄.pdf」
日期: 114年2月27日
主席: 賴召集人清德
報告單位: 衛生福利部(由周常務次長志浩簡報)
會議重點:
本次會議聚焦於台灣慢性病防治,特別是建立健康生活模式、肥胖防治以及「三高防治888計畫」。目標是應對台灣日益嚴峻的慢性病挑戰,降低相關疾病的盛行率、死亡率和醫療負擔。
核心議題與主要重點:
1. 台灣慢性病現況與挑戰:
- 慢性病是十大死因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台灣十大死因中,有7項與慢性病相關,其中5項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疾病相關。
- 三高相關慢性病死亡人數: 每年約有6萬2千多人死於三高相關慢性病,在2023年佔總死亡數的3成。
- 醫療負擔龐大: 每年健保在「三高」相關疾病上的醫療支出高達1,700億元,且逐年增加(2023年總支出達1732.3億元,較2022年增加56.5億元)。
- 三高盛行率上升: 台灣成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高血壓性疾病的標準化死亡率呈現上升。
- 高齡化社會加劇三高疾病人口: 社會高齡化導致三高疾病人口增加。
- 主要健康風險因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導致非傳染性疾病的四大主要風險因子包括:
- 吸菸
- 身體活動量不足
- 不健康飲食(高熱量、高鹽份、糖攝取過量,蔬果乳品及堅果種子類攝取偏低)
- 有害使用酒精
- 國人身體活動不足率偏高: 青少年、成人及長者的身體活動不足率均偏高,例如12-17歲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率達75%,18-64歲成人達50%,65歲以上長者達67%。
- 肥胖疾病負擔: 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50.8% (BMI≧24),肥胖佔健康照護支出13.2%。肥胖與死亡風險顯著相關,BMI≧40的死亡風險是BMI 18.5-24.9的2.7倍。
- 吸菸現況: 雖然成人吸菸率呈下降趨勢,但仍是重要的健康風險因子。政府推動MPOWER(監測、保護、提供、警示、強制、提高)策略進行菸害防制。
2. 健康台灣 - 慢性病防治目標:
- 總體目標: 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
- 三大策略支柱: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 風險因子管理
- 三高相關疾病管理
3. 主要策略與行動:
-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健康飲食環境建構與健康採購:根據生命期需求給予相應營養照護(母嬰幼兒、學童及青少年、成人、高齡)。
- 推動「我的餐盤」- 健康均衡飲食,減鹽減糖增健康。
- 強化高熱量、高鹽、高糖食品標示機制,限制反式脂肪使用。
- 宣導「健康採購」。
- 全場域推動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學校、職場、醫療院所、社區)。
- 研議訂定「營養月」,號召產官學推動飲食重點(例如減鹽、減糖)。
- 輔導夜市與小吃攤販提升衛生品質。
- 參考國際做法,標示飲料糖分含量。
- 培養終身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位:從小養成運動習慣:落實「SH150方案」(學生在校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活動。
- 成人健康體位:鼓勵職場體位管理,推動健康職場認證。
- 推廣長者身體活動:預防及延緩失能方案,布建銀髮健身俱樂部。
- 推廣全民身體活動:運動i臺灣,全民健走活動,運動科技應用。
- 善用公共資源: 盤整公共資源、體育場館及運動中心資源應用。
- 推動運動處方: 培訓專業人才(醫師、運動教練),建立服務體系和資訊平台,強化宣導與政府支持。
- 結合場域: 家庭、學校、職場、社區推廣。
- 推廣台灣健康操: 設計適合不同環境、族群的健康操。
- 步道認養: 鼓勵企業發揮ESG精神認養步道,結合碳權折抵。
- 運動激勵制度: 建立積分系統,鼓勵民眾參與。
- 風險因子管理:減少菸酒危害: 目標在2030年將成人吸菸率降至11.88%(2022年為14.0%)。強化菸酒防治措施,例如提高販賣限制、提高菸品稅率、加強教育宣導。
- 三高相關疾病管理 - 三高防治 888 計畫:80% 收案率: 80%三高、心腦血管疾病、CKD(慢性腎臟病)病人加入共照網。
- 策略: 強化各項慢性病照護及防治計畫(家醫計畫、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利用各類健檢(成人、勞工、軍公教、自費)發現高風險群眾。
- 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由40歲提前至30歲,提高給付(由520元提高到880元),新增篩檢項目及風險評估衛教。
- 鼓勵各類健檢資料上傳: 提供資料上傳平台及管理方案。
- 擴大照護服務涵蓋策略: 持續推行家醫計畫及論質方案,依疾病風險分級分流/分級照護,推動大家醫計畫。
- 目標: 2028年達到80%三高病人納入共照網照護。
- 80% 生活習慣諮詢: 80%共照網病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
- 策略: 生活習慣諮商導入大家醫計畫。涵蓋運動、營養、睡眠、壓力管理、避免高危害性物質使用、正向社會連結。
- 訂定本土化生活型態評估量表。
- 人才培育及資源連結,逐步導入大家醫計畫。
- 目標: 2028年達到80%共照網病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
- 80% 控制率: 80%共照網病人達到三高控制目標。
- 策略: 建構家醫大平台串聯全人照護。
- 建立疾病風險分級AI模型、分流照護機制。
- 訂定品質指標及獎勵誘因。
- 數位追蹤病人健康數據。
- 推行高血壓防治「722原則」(鼓勵居家測量血壓)。
- 目標: 2028年達到80%共照網病人達到三高控制。
- 用藥指引接軌: 建議健保給付應與國內外治療指引接軌,鬆綁具保護機制的預防用藥(如SGLT2抑制劑)給付規定。
4. 跨部會合作與社會參與:
- 有利的環境: 衛福部、教育部、運動部、勞動部、農業部、環境部、交通部等。培養國人營養及愛好運動習慣,強化食品標示,盤整公共資源。
- 大眾共同參與的活動: 發展場域間串聯計畫,結合地方特色活動。
- 多元的族群: 強化兒童/高齡者/原住民/客家族群參與。
- 科技發展: 強化科技合作,運動科技應用與產業發展,監測調查數據納入共同平台。發展AI應用於運動資源查詢、飲食紀錄、健康飲食教育、虛擬教練、體位促進、獎勵回饋等。
- 提升各類健檢利用: 衛福部、勞動部、國防部、教育部、人事行政總處等。提供資料上傳平台及管理方案,各部會倡議推動健檢結果上傳,善用三高防治資源。
- 推動醫養合一照護模式: 醫療團隊應含括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診所與安養機構。
5. 委員會討論與建言(摘要):
- 健檢政策: 建議將長者健檢年齡門檻下修至60歲,增加篩檢項目(如功能評估、骨密度、肌力、睡眠障礙篩檢)。整合各類健檢資料庫,顯示異常結果於健保VPN及健康存摺,提醒民眾追蹤。
- 生活習慣諮詢: 缺乏明確介入指引,建議編列經費訂定,並訓練專業衛教師。廣徵相關專業學會意見,規劃服務作業標準及人員資格。
- 藥品給付: 應加速與臨床治療指引同步,適度放寬具保護機制的預防性用藥給付規範,同時應有總額挹注。
- 個案管理: 個案管理師重要性高,建議明確規範角色功能及訓練標準。運用數位工具(遠距醫療)進行個案管理及衛教,降低人事成本。
- 醫療人力: 持續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減輕負擔。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更多醫院投入急重症照護。提高護理費給付標準。研議開放外籍中階技術人員協助護理人員。
- 醫院壅塞問題: 加強督導及調度急診病床,強化院內病床調度,發揮緊急醫療網功能。加強民眾獲取分級就醫資訊,落實醫療分級制度。應確實檢討成因,邀請相關醫院討論解決策略。
- 疫苗接種: 將疫苗基本概念納入學校教育。政府應增加疫苗基金投資,穩定財源。疫苗基金分配應更精緻,可設立兒科疫苗小總額。
- 慢性病防治從兒童做起: 青少年三高比率快速提升,應從小孩做起,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教育。針對孩童飲食,補充缺乏的微營養素,考慮學校供應含高膳食纖維的全豆豆奶。
- 科技應用: 善用AI技術架構資料模式,建立共同資料庫。擴大健康存摺App功能,整合個人健康資料,提供健康資訊、運動飲食提醒、遊戲化策略、預測與鼓勵效果。
- 醫
Information
- Show
- PublishedMay 12, 2025 at 2:07 PM UTC
- Length8 min
- Episode3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