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板不會漏毒,颱風過後,養殖魚可以吃!|誰是假消息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近120年,丹娜絲颱風是第一個在嘉義登陸的颱風。少了高山減緩颱風的猛烈攻勢,造成南部山區多處坍方、電線桿倒塌、太陽能板損壞,經濟損失慘重。

因此,社群平台開始大量流傳「颱風後不要買中南部養殖魚,因魚可能吃下破損太陽能板漏出的毒」等說法,造成民眾對南部養殖漁業與再生能源的恐慌。經查證,這則傳言是錯誤訊息。

學者指出,光電模組結構為封裝式設計,無法輕易釋出有害物質。只有在極端情況下,如長時間棄置於高鹽分環境、材料老化,才可能釋出微量金屬離子或微塑膠。並不會在災害發生當下就產生「魚吃毒、人吃魚會中毒」的風險。

事實上,綠能常成為假訊息攻擊對象,尤其選前更易被誤導成能源政策失誤的象徵。針對此類高度專業性議題,建議民眾再看到資訊前,先確認消息來源是否可信、有無科學證據支持,以及查閱多方觀點。唯有如此,才能在假訊息洪流中掌握真相。

🔹 謠言 1:網傳「颱風過後不要買中南部的養殖魚,因為魚可能會吃下破損光電板漏出的毒」?
✔ 事實:矽晶太陽能板不影響水質、不會毒害養殖魚。

🔹 謠言 2:網傳「太陽能光電板,將太陽的光熱,反射回大氣層,讓台灣上空沒有冷空氣…以致於水氣無法凝結為水滴…至今完全沒有春雷、更沒有雨」?
✔ 事實:推論沒有科學根據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光電 #養殖魚 #漏液 #中毒 #綠電 #丹娜絲 #颱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