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episodes

公事好好說

公事好好‪說‬ 高雄廣播電臺

    • Government

公事好好說

    公事好好說-跨國共學:讓世界走進台灣!

    公事好好說-跨國共學:讓世界走進台灣!

    主持人:游尚儒(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來賓:
    鄭舜仁(正修科技大學副校長)
    楊莉薇 THERESIA PRAHATINI BAGIASA(正修科技大學印尼籍學生)

    隨著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國際觀光客、國際學生也正在走進台灣,認識台灣。
    你知道嗎?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跨國共學」已經成為各國的重要趨勢!無論是遠距教學還是跨校合作,跨越國界的交流經驗不但能夠豐富學習內容,更是難能可貴的生命體驗!
    透過跨校的互惠交流,不同國家之間的師生能夠相互認識、彼此學習,帶來更精彩的文化刺激與想像,提升國際素養、拓展全球視野。
    在活潑、多元化課程設計的引領之下,我們大方分享各國飲食、節慶、服裝及傳統文化,探討不同發展脈絡之下,我們應該如何相互理解、尊重,化解不必要的歧視與衝突。
    本週,我們特別邀請到在跨國教育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特別來賓,以及曾經在台灣學習的國際學生,分享他們的故事和見解。從語言障礙的突破到文化交流的樂趣,從文化差異產生的誤會到彼此欣賞對方的世界,請鎖定本週的「公事好好說」,讓我們一起探討跨國共學如何讓世界走進台灣!

    • 57 min
    公事好好說-防災如何從校園行動?

    公事好好說-防災如何從校園行動?

    主持人:謝政勳(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來賓:張博洋(高雄市議員)

    1999年921地震、2009年莫拉克風災,直至近年數起強震風災發生皆導致人員傷亡及房屋損毀,以今年4月花蓮強震為例,教育部統計全國各受災學校共計380校,初估災損金額已高達新臺幣2.5億。台灣位處地震多發帶,隱藏36條斷層,且有專家估計平均每60年至100年就會發生規模7以上的強震;另颱風季節也時常伴隨災害來襲,因此萬不能忽視災害帶來之影響。
    災害雖無情,但仍可藉由做好萬全準備以降低損害。校園是提供學子學習、生活的重要場域,因此校園防災至關重要,不僅保護學生和教職員的生命安全,更是培養學生防災意識和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政府多年來推動校園防災政策,要求校園建立災害應變計畫並定期進行防災演練,學校亦有防災教育以提高師生對於災害的認識和應對能力。
    根據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希望建立學校耐災能力,落實「安全的學習設施、學校災害管理、降低風險與耐災教育」等防災教育推動政策目標,達成「建構韌性,防災校園」之防災教育願景。因此,在本週節目中將討論及檢視目前校園內針對防災的作法?仍有哪些部分亟需再加強?如何更加落實校園防災?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如何從校園行動做好災害防備,確保學生在安全無虞的校園環境中求學。請鎖定本節目,共同探討這個重要議題,歡迎各位聽眾朋友收聽!

    • 42 min
    公事好好說-淨零軌跡: 高雄交通淨零之路

    公事好好說-淨零軌跡: 高雄交通淨零之路

    主持人:蔡宏政(@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 主任、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 所長)
    來賓:
    郭進宗(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副局長)
    曾品杰(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KMRT主任秘書)

    高雄的朋友們~準備迎接淨零運輸新時代
    輕軌成圓後,交通與城市規劃將有何變化呢?
    一起加入淨零城市轉型的行列,探索未來可能性 ~
    廣播亮點
    高雄輕軌成圓減碳淨零
    公共運輸提升市民乘車率
    進一步優化轉乘站的規劃
    房價上漲?年輕人生存挑戰?
    鼓勵市民共同參與城市發展
    快來參與討論 ~
    和我們一起探索高雄淨零之路的未來發展~

    • 41 min
    公事好好說-住的安全嗎?建構更安全的未來

    公事好好說-住的安全嗎?建構更安全的未來

    主持人:郭瑞坤(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來賓:
    楊欽富(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
    李雅慧(高雄市議員)

    住宅安全大家講,我的家安全嗎?
    花蓮強震後,餘震頻傳,讓不少民眾心有餘悸,危老建物的問題也引發廣泛關注。在面對自然災害和老舊建築安全問題的挑戰下,加強安全的居住環境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危老條例》全名是《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是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營建署)為改善住宅安全、提高居住品質設立的專法。透過簡化申請程序、提供容積獎勵與稅賦減免,鼓勵民間自主重建。高雄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多達60.5萬戶,占比達54%,居全國第三。
    老屋修繕不僅關乎居住品質,更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為了加速和呼籲民眾申請危老重建,市府推動哪些政策和補助方案?民眾在申請危老重建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或挑戰?該如何準備或有哪些諮詢管道可提供協助?台灣地震發生頻繁,除了危老重建之外,我們可以如何結合社區既有的組織,推動社區防救災工作,建立安心、安全、安居的韌性社區?
    本集節目由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教授主持,與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楊欽富、高雄市議員邱俊憲,共同來討論「住的安全嗎?建構更安全的未來」,歡迎市民朋友準時收聽!

    • 58 min
    公事好好說-如何帶動農村發展的創新、永續與韌性?

    公事好好說-如何帶動農村發展的創新、永續與韌性?

    主持人:游尚儒(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來賓:
    蔡復進(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曾湘樺(高雄市春上香農特產品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國家應該是農業最堅強的支撐!
    在美麗的土地上,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希望和期盼,每一粒米、每一顆水果、每一把青菜、每一顆咖啡豆,是大自然的恩賜,更是農民辛勞耕作的心血結晶。
    恬靜簡樸的生活、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還有濃到化不開的人情味,是台灣農村的魅力所在。
    然而,這一幅美麗而生意盎然的農村圖像,正面臨氣候變遷、城鄉差距、產業轉型以及貿易自由化、國際化的衝擊,因為工作辛苦、收入有限,許多老農都不願意下一代接手,人口老化凋零、青年外流、土地零碎、缺工、收入不穩定是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世界各國也運用各種政策措施因應逐漸嚴峻的農村危機。
    台灣農村發展遭遇了什麼樣的困難?如何面對越來越急迫的挑戰?我們如何運用創新思維與行動推動農村永續發展?如何加強農村發展與地方創生的有機結合?如何結合產官學,打造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國家隊?如何讓懷抱雄心壯志的青年可以回到農村一展長才,與一輩子辛勤耕耘的父母一起拼搏?
    本週的公視好好說特別邀請到農村發展基金會蔡復進董事長以及高雄型農曾湘樺理事主席,一起來談談台灣農業的未來!

    • 57 min
    公事好好說-你的時間不是時間?談時間銀行的實踐

    公事好好說-你的時間不是時間?談時間銀行的實踐

    主持人:謝政勳(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來賓:
    鍾翠芬(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科長)
    王月娥(路中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當您的時間不再只是時間?那會是什麼?
    在社區想喝一杯香醇咖啡可透過「時分券」換到?
    人們可以互相交換時間以實現共享和互助就是時間銀行(Time Bank)的概念基礎,1980年代美國學者Edgar Cahn提出時間銀行概念,認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且有價值的,可作為交換和互助的基礎,從而促進社區的凝聚力和共融性。隨著時間銀行概念的不斷發展和推廣,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應用和認可,成為一種促進社區共融和互助的重要機制。在台灣,時間銀行逐漸受到重視和推動,衛福部於2019年推動「時間銀行多元培力推動計畫」,各地開始出現時間銀行組織建立交換機制與平台。在高雄,路中廟社區使用時分券,透過時分券的交換,建立居民彼此間的信任和互助關係,進而促進社區發展。本週節目中將邀請時間銀行的推動者,分享並探討關於時間銀行推進歷程,包括時分券使用方式、參與方式及對社區產生的實質影響。
    到底什麼是時間銀行?社區為什麼會開始推動?對社區有何好處?
    時間銀行政策在高雄市落實推廣的現況又是如何?
    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推動時間銀行有其必要性嗎?
    請鎖定本週節目一起探索時間銀行的實踐意義並尋找更多社區互助的可能性,歡迎收聽!

    • 57 min

Top Podcasts In Government

Strict Scrutiny
Crooked Media
The Lawfare Podcast
The Lawfare Institute
5-4
Prologue Projects
Grave Injustice
COURIER
The Young Turks
TYT Network
Ctrl Alt Army
Modern War Institut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