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孩子的學習困境**
成績優異的孩子常常太在意他人評價,而被「偶像包袱」困住。
孩子成績退步有可能是在生活中遇到困擾,像是師生相處、人際關係、家庭變故……等。
「不是我能力不好,只是故意不念書」,這種自我保護與逃避策略,讓孩子裹足不前。
當孩子時常被同學訕笑、老師貶抑,或感受到父母的失望,便深信自己能力不足。
過度嚴厲要求孩子的課業,很可能讓孩子厭惡與反彈。
父母創造出具支持性的環境氛圍,孩子體驗到溫暖、內心感到安全時,才能專注學習。
** ▌點燃孩子的學習動機**
大人常和孩子聊聊「為什麼要讀書」,能夠幫助孩子增強學習動機。
孩子愈不愛讀書,愈要找機會肯定他,讓孩子知道他的努力、表現與進步,大人是有看到的。
讓孩子知道,大腦會不斷改變,只要願意投入心思、掌握方法,一定學得會、學得好。
把握孩子的三分鐘熱度,鼓勵他多堅持一下,嘗試「四分鐘熱度」。
為孩子創造小小的成功經驗,會讓孩子願意持續努力。
鼓勵孩子挑戰極限,用正面心態看待挫敗。
** ▌發展高效學習策略**
對課業感到挫折而心生放棄,第一次通常出現在國小高年級,第二次出現在國一下學期;特別需要大人關心,指引讀書方法。
每天睡足至少八小時,作息規律,學習效率便會提升。
幫助孩子做好誘惑管理,打造讀書環境,避免分心。
養成每日固定讀書習慣,課前扎實預習、當天學習、當天複習。
小處著手、逐步漸進、反覆堅持,培養孩子自動自發的讀書習慣。
讓孩子自己做讀書計畫,妥善管理時間。
用大腦偏好的方式學習,「多回想幾遍」比「多讀幾遍」更重要。
** ▌培養孩子熱愛學習**
孩子願意花時間在閱讀上,就該多鼓勵。
時常與孩子展開有來有往的對話,刺激孩子的思考深度。
陪伴孩子的無力,力挺孩子的努力。不該只是關注孩子錯了幾題或考了幾分,而該聚焦在孩子有答對、有學會的地方,具體的肯定孩子。
父母願意關掉電視、放下3C,同時拿起書或雜誌來閱讀,就是最好的身教。
允許孩子在課業以外發展其他的興趣或技能,而不是拘泥在每一次大小考試的成績。
資料來源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6259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隔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4年7月1日 上午8:34 [UTC]
- 長度28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