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流传已久的助眠植物成分,备受瞩目的有点跌落神坛,但依然有亮眼的小发现。
广告插播:好望水薏米水的粉丝福利,现在立刻马上去评论区留言“我喜欢没有甜味的健康水,所以我想试试好望水的薏米水”并且订阅睡教播客,9月23日秋分当天我来统计,这句评论收到点赞最多的前5个粉丝,好望水品牌方就会给ta寄一箱好望水薏米水(15瓶)速去速去。
06:54 怎么判断一个植物成分算不算靠谱?我参考了药物上市所需经历的考验。依据是腾讯医典上的一篇科普,由审稿医生三审三校。欢迎检查。
《十年磨一剑!新药是怎样“炼”成的?》 from腾讯医典医学团队
新药上市一般经历4期临床试验研究
08:14 第一期,新药首次用于人体,受试者是健康人,通常需要10~80名。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新药的安全剂量范围、药代动力学等(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09:13 第二期,首次在目标患者身上进行,明确药物在患病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常需要100~200名患者。试验一般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对目标人群随机分组,一组给安慰剂、另一组给被测试药品,测试效果。
10:37 第三期,临床试验是药物上市前的最后一关,通常约300~1000名患者,对试验设计要求更高。常用的试验方式是“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一组患者用新药,另一组用安慰剂或标准疗法,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谁用的是哪种药物,待试验结束、统计完成后再揭晓,以最大限度保证试验结果的客观性。
11:27 插句嘴,什么是标准疗法?《2023年成年人失眠诊断和治疗指南》里有一个流程图,描述了不同阶段病人如何治疗。仔细阅读指南,可以找到非药物疗法。再次分享指南链接:《成年人失眠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版)》笔记结尾处左下角
14:11 药物上市以后,第四期临床试验就来了,要持续监测新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监测结果来修订药品说明书;如果药物在大范围人群使用过程中表现不佳,甚至可能会被要求“撤市”。
14:32 从2点看植物成分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
1. 有无临床数据,样本量,是不是随机对照试验?
2. 安全性、耐受性,有没有明确剂量、毒副作用、同服禁忌?
15:29 有一类文献自己不做试验,专门分析别人的试验,用一套透明的标准去筛选、评价不同试验结果,整理不同试验的偏差,得出比较客观的值得参考的结果——系统评价。还有些在这个基础上用统计学工具去计算——Meta分析。本文将优先采用这类文献结果。
PART ONE:南非醉茄 Withania somnifera
16:35 详实的临床数据证实南非醉茄可以降低焦虑,拉长睡眠时长,包括入睡困难和早醒。参与试验的样本量也不小,但问题更多。
Safety and efficacy of Withania somnifera for anxiety and insomni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4年
17:22 南非醉茄的使用剂量和使用天数上,没有共识。24年的报告分析了4788个涉及南非醉茄的试验数据,只有9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这9项研究在设计、结果、配方、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30-112天)方面各不相同。
Effects of Withania somnifera on Cortisol Levels in Stressed Human Subj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2024年
一份文献分析了5个南非醉茄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有400名参与者。“在被诊断为失眠的成人组,每天服用600mg以上的南非醉茄,服用8周(56天)以上,效果最显著的。”
Effect of Ashwagandha (Withania somnifera) extract on slee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1年
逐个排查了压力、焦虑、睡眠相关的其他随机对照试验,建议剂量都在125mg/天-600mg/天之间,没有大于600mg/天。
21:46 2024年的报告中也称,比对各类临床试验数据、动物实验数据,认为南非醉茄的提取物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无法判定最佳制剂配方或剂量。南非醉茄通常是安全的,但如果与药物干预措施一起使用,还需研究药物和南非醉茄活性物质的互相作用。
Effects of Withania somnifera (Ashwagandha) on Stress and the Stress-Relate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2024年
24:18 有文章称南非醉茄会升高T3/T4水平;极少数报告有肠胃不适,还有轻度中枢神经抑制。
25:14 在一份2020年发布的药理作用及毒性评估的报告中显示,南非醉茄有40多种醉茄内酯,报告中高频提到两个关键的活性成分:第一个是,醉茄素-A(Withaferin-A),另一个活性成分是醉茄苷IV(Withanoside-IV)。两个都没有报告有毒性。
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 of Ashwagandha highlighting its healthcare claims, safety, and toxicity aspects 2020年
26:27 研究南非醉茄保健品时,博主纷纷科普醉茄素-A的细胞毒性,认为必须选用含5%醉茄内酯并将醉茄素-A的浓度控制在1.5%以下的专利原料。
28:25 但我并未找到醉茄素-A有细胞毒性的依据,中国的大量团队都在用醉茄素-A诱导各类癌细胞死亡,甚至看到小鼠试验醉茄素-A可以保护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醉茄素A抑制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 2025年》
31:54 总结一下,大量的临床试验报告都来自于印度的实验室。国际团队并不多,为什么南非醉茄会突然在2021年之后在北美大火又传入中国,匪夷所思。
即便在2024年文献中,也依然反复提到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可知、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尚未可知。具体剂量以及服用时长未明确共识。南非醉茄中有40多种醉茄内酯,具体每一种成分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制成保健品时注意提取哪些物质?
醉茄素-A,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
对我、我的家人和朋友而言,我会希望咱别当小白鼠,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PART TWO 酸枣仁
34:15 一篇2024年发布的名为《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清晰明了。
34:41 酸枣仁里有:黄酮类、 皂苷、三萜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和焦虑失眠相关。最关键的一类成分是——酸枣仁皂苷,有显著的镇静和催眠效果。文献中18种被分离出来的酸枣仁皂苷,标注了化学式和名称还有参考文献。
36:41 酸枣仁皂苷这一类成分,主要是提升海马神经元细胞内γ-氨基丁酸受体的表达量,从而展现出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
37:03 什么是γ-氨基丁酸,什么又是γ-氨基丁酸的受体?
γ-氨基丁酸,又叫GABA,是一种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就像一把钥匙,它起作用的方式,是去打开一把又一把锁,锁打开了以后,人就会变得放松镇静。而这个锁,就是γ-氨基丁酸的受体。
37:55 那什么是“提升γ-氨基丁酸受体的表达量”呢?就是在大脑中放了好多个钥匙孔,很多时候我们没能放松下来,未必是钥匙不够,也可能是锁不够,也就是受体不够,无法开启。
38:12 为什么要强调是“海马神经元细胞”呢?——海马体负责存储短时记忆,在睡觉的时候,转存到大脑皮层形成长时记忆。头脑特工队第一部,主人有大量的记忆被主导悲伤情绪的Sad触碰后,染上忧郁的蓝色。这体现了,记忆和情绪往往有很大的联系。一开始Joy反对将染上悲伤色彩的记忆存储到长时记忆的区域,但最后Joy意识到了悲伤记忆及情绪的重要性,它激发了爱,更参与塑造人格。所以记忆、情绪、面对各种情绪的应对机制,这些都是我们灵魂的成分。所以“海马神经元细胞内的γ-氨基丁酸受体”要比大脑中其他区域的gaba受体更享有重大地位。
42:27 从2014年开始,中国人的研究方向从酸枣仁皂苷向黄酮类偏转,酸枣仁中黄酮类化学分离出了62种,也标注了名称、化学式、参考文献。其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斯皮诺素和当药黄素是酸枣仁黄酮类成分的关键组成部分,起到决定性影响。
43:26 当药黄素的着力点还是在海马神经元中的 γ-氨基丁酸受体上,不过更精确了,具体到了特定亚单位,可以简单理解为子类目,不过一旦能精确到这个特定的“子类目”,就可以精准靶向治疗了。文献也说,同样,地西泮的作用机制表明,其能调节如γ- 氨基丁酸α1 受体亚单位蛋白的表达,这提示了当药黄素可能通过类似的途径发挥镇静效应。
47:14 酸枣仁有没有足够多的临床数据呢?
47:22 首先在这些临床试验里酸枣仁很少被单独拎出来用,都是随不同的方剂发挥作用。首当其冲的是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是医圣张仲景写在《金匮要略》里的一个治失眠的方子。有五味药。
48:02 中药搭配有一个原则叫君臣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tuần
- Đã xuất bảnlúc 16:30 UTC 11 tháng 9, 2025
- Thời lượng1 giờ 8 phút
- Xếp hạngSạ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