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怎麼想?

【台灣怎麼想】漢光演習真實戰力與挑戰觀察

主持人王家軒邀請國防戰略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博士,共同探討此次的漢光41號演習。王家軒表示,共軍的戰術可能已從傳統的搶灘登陸,演變為利用直升機或傘兵直接在城市附近進行突破,對此,揭仲指出,共軍正因應台灣可登陸的紅色沙灘減少,所以積極發展以空中機降為主力的作戰模式,這迫使國軍必須將防禦重點從海灘轉向縱深地帶,強化城鎮作戰與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衛。

關於演習中出現的美語老師(美軍觀察員),揭仲說明,台美合作確實已深化至基層,美方的建議深刻影響了訓練內容。他以親身觀察教召部隊為例,讚許其表現比想像中好。揭仲表示,即使在大雨中,後備軍人仍展現高度專業與專注,而此次最關鍵的改變是,演習中射擊空包彈後彈殼不用撿回來,讓部隊能專注於戰術本身,而非耗時尋找彈殼。

揭仲分析,這次演習主要問題有二:首先,國軍在無人機與反無人機的運用上仍顯不足,其次,必須正視地道戰的新威脅,台北都會區的捷運與地下隧道,其戰略價值與橋樑相當,可能成為敵軍滲透的捷徑,未來對這些設施的封鎖與防護將是防衛作戰的重點。

本集節目重點:

◎演習模式的改變

◎防衛戰略的轉移

◎台北軍事交流的深化

◎演習中得到的新挑戰為何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台灣怎麼想?」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potifySoundOnAppl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