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ven和他的朋友们

DJkiven
kiven和他的朋友们

kiven和他的朋友们,关注热点话题,观点分享、思想碰撞。。。。。。 在这个充满信息与变化的时代,有一个独特的群体正以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与体验。他们就是 Kiven 和他的朋友们。 Kiven,一个充满活力与好奇心的探索者,总是对世界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热衷于关注热点话题,从社会民生到科技创新,从文化艺术到国际动态,无一不是他关注的焦点。而他身边的朋友们,同样各具特色,来自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背景和专业知识。 当他们聚在一起,一场精彩绝伦的观点分享与思想碰撞便拉开了帷幕。在这里,没有教条的束缚,只有自由的表达和深入的探讨。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不断拓展思维的边界。 无论是对当下热门电影的深度解析,还是对新兴科技趋势的大胆预测;无论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理性思考,还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烈讨论,Kiven 和他的朋友们总是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点燃了思想的火花,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加入 Kiven 和他的朋友们吧!一起关注热点话题,分享独特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精彩的思想之旅,探索未知,发现美好,为生活注入更多的智慧与活力。

  1. 30 JUIN

    从辉煌到遗憾:博士学历如何成为职场绊脚石

    阿朱的博士毕业,撞上了最糟糕的时机。高校求职时,面试官不加掩饰地打量着眼前的韩国博士生阿朱:现在韩国一些学校,不用去上课就会发毕业证,有这样的事情吗?她如实点头。那时,湖南邵阳学院被曝出花费近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媒体随之挖出韩国“定制博士”产业链。“东南亚”与“水博”紧密绑定。阿朱最终如愿进入高校,侥幸成为那所学校引进的最后一个韩国博士。两年后,学术成果优异的学弟递来简历,因韩国毕业,被拒之门外。 数量庞大的中国留学生,一度解决了海外部分高校的生存问题。如今,许多国内高校对东南亚博士避之不及,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不再给纯网课学生认证学历,投机者随之迅速撤离。东南亚博士对求职的加持光环不断褪色之际,我们找到了几位坚定奔赴韩国及东南亚求学的年轻博士。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唾手可得的学位、工作,每一页都写满了属于普通人的自救指南。2017年的阿朱,带着逃避现实的心思飞往韩国,开启为期6年的硕博之路。那时,她大学刚毕业,找到份小学老师的工作,明明不太满意,心里又清楚,以目前的学历,这是她能找到的最好工作。向上的唯一通道是读硕,读博。有更好的学历,也许会有更好的工作。那时,考研人数已连续增长三年。教育部同年发布数据称,下一年考研考生增幅近20%。1995年出生的阿朱上岸失败,将目光转向韩国。韩国的大学要求韩语4级方能入学,4级是可以和他人正常说话沟通的水平。阿朱就读于一所QS排名500名开外的学校,它对语言的要求,代表了那个时期韩国大部分高校对留学生的准入门槛。语言关卡在当时挡住了许多想要投机取巧的国人。阿朱读硕时,研究室一共3个同胞,等到读博时,研究室只剩她一个中国人,整个专业,中国人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博士的前两年,她还享受着在异国逃离当下、隔绝一切的悠然,韩国的大城市里阶级划分并不明显,穿着奢侈品的人要挤地铁通勤,没人在意一个留学生穿什么,做什么。身边的本地同学,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无需凭学历找工作,而是工作多年后,想找点事做,于是回来读博士。博士延毕也是常态,许多人为了留在韩国打工,一再延长毕业时间,那并不是什么可耻的、让人抬不起头的、被戳脊梁骨的事。当时的留学鄙视圈里,欧美>日韩>东南亚,韩国和日本位于中游。不久后,韩国坠入鄙视链底端,和东南亚齐名。2022年,阿朱博士毕业前一年,韩国综合排名第二的延世大学推出无需韩语门槛,全中文授课的全球精英班,定向招揽中国学生。延世大学与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并称为韩国大学的一片天(S.K.Y.),可以看作韩国的清华北大。而现在,只要交得起学费,就能在全球博士毕业三年起步的情况下,用一年半的时间,拿到韩国最好学校的博士学位,甚至不怎么需要出国,大半时间上网课即可。阿朱记得,她过去的同学报考了类似的精英班。对方入学比她晚,毕业比她早,凭着名校博士学位,快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延世大学的精英班像一个揽财信号,当一个国家最好的学校做出最坏的榜样,韩国许多学校纷纷开设类似精英班,一期招收五六十个学生,都是中国人,都是同一个博导。中国留学生在韩国校园里扎堆,许多人直到博士毕业,一句韩语都不会说。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高校,则更早出现类似情况。许多留学中介喊出“不用出境、不用发文章、不用答辩”的诱人口号。试图改命的普通人快速从中提取到关键信息,花钱可以买博士学位,买到的学位又能在国内换到公立一本的高校教师工作和一笔不菲的安家费。马来西亚教育部发布的留学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1年,中国地区的博士申请增幅达到134%。2022年,一位马来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收到的中国博士申请文书数量超过了400份,相比往年翻了4倍多。2022年夏天,湖南邵阳学院被曝出花费近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其中,22名属于该校工作人员“毕业返校”。他们用两年四个月时间读完正常3年起步的博士阶段,返校后,单人所获福利待遇约84.4万元。阿朱的朋友曾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菲律宾读博,在菲律宾统一培训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回国后顺利拿到受认可的学位,评副高正高。不久后,韩国“定制博士”的产业链被挖出,花费20万,寒暑假上课,就能在某些学校买到得到我国教育部认证的博士学位。而在马来西亚,也有同样的“流水线博士”,18万或者更高的费用,可以去往当地私立学校的项目制博士班,不需要会英语,不需要发论文,一口价,中介费和学费全包,轻松毕业。在马来西亚读博的莎莎听说过,疫情期间,马来西亚有几所大学,疑似靠着中国留学生的学费,维持住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摆脱了破产的危机。

    23 min

À propos

kiven和他的朋友们,关注热点话题,观点分享、思想碰撞。。。。。。 在这个充满信息与变化的时代,有一个独特的群体正以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与体验。他们就是 Kiven 和他的朋友们。 Kiven,一个充满活力与好奇心的探索者,总是对世界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热衷于关注热点话题,从社会民生到科技创新,从文化艺术到国际动态,无一不是他关注的焦点。而他身边的朋友们,同样各具特色,来自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背景和专业知识。 当他们聚在一起,一场精彩绝伦的观点分享与思想碰撞便拉开了帷幕。在这里,没有教条的束缚,只有自由的表达和深入的探讨。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不断拓展思维的边界。 无论是对当下热门电影的深度解析,还是对新兴科技趋势的大胆预测;无论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理性思考,还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烈讨论,Kiven 和他的朋友们总是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点燃了思想的火花,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加入 Kiven 和他的朋友们吧!一起关注热点话题,分享独特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精彩的思想之旅,探索未知,发现美好,为生活注入更多的智慧与活力。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

Pour écouter des épisodes au contenu explicite, connectez‑vous.

Recevez les dernières actualités sur cette émission

Connectez‑vous ou inscrivez‑vous pour suivre des émissions, enregistrer des épisodes et recevoir les dernières actualités.

Choisissez un pays ou une région

Afrique, Moyen‑Orient et Inde

Asie‑Pacifique

Europe

Amérique latine et Caraïbes

États‑Unis et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