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说 Coffee Real Talk

黄小明Edward

由两个融过资,投过项目的连续创业者开办的聊天节目,常年关注品牌,消费,创投,商业洞见。不定期邀请各行各业大咖嘉宾分享行业洞察。

  1. 商业分析|野人先生凭什么“杀疯了”?

    1 СЕНТ.

    商业分析|野人先生凭什么“杀疯了”?

    本期节目: 冰淇淋战场从不缺少故事:钟薛高以“国货之光”的姿态登顶又极速谢幕,哈根达斯用数十年坚守高端定位成为“符号型消费”,却又开始“变卖”大中华业务。而新晋者“野人先生”却以反传统的思路闯入赛道——它凭什么敢用“现做冰淇淋”概念挑战行业规则?是噱头还是真需求?      本期我们撕开营销包装,聊聊品牌的冰淇淋赛道的那些事:为什么有的网红瞬间陨落,有的却能穿越周期?当消费回归理性,产品究竟该拼什么?欢迎收听这场关于冰淇淋的商业反思与冷热交锋。 00:31 节目正式开始,“野人先生”凭什么杀疯了? 05:18 “钟薛高”为什么最终会“死”那么惨? 14:36 加盟模式的优化?还是一场“虚假的”狂欢? 20:13 初代品牌“爱茜茜里”最终溃败是为什么? 24:32 用户从哪里来?到底抢了谁的“蛋糕”? 26:42 浅聊“哈根达斯”的变革? 30:08 “野人先生”的胜利,真的只是“营销”的功劳么? 37:27 “高端消费品”运营逻辑是什么? 38:19 冰淇淋是否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赛道? 41:27 “野人先生”未来还能做什么? 43:30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44 мин.
  2. 分析|我们为什么总忍不住买买买?

    17 АВГ.

    分析|我们为什么总忍不住买买买?

    本期节目: 深夜刷着购物App,一件“非必需品”悄悄溜进了购物车;路过橱窗,那件“刚好打折”的衣服仿佛在向你招手;明明只是想买支牙膏,结账时却发现购物篮里多了零食、杂志和那个“限时优惠”的小玩意... 我们似乎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理智告诉自己“不需要”、“不该买”,但手指还是不受控制地点了“支付”,内心交织着短暂的兴奋与随之而来的、或多或少的懊悔。 为什么“买买买”的冲动如此难以抗拒?是我们的意志力太薄弱了吗?还是商家布下了天罗地网?这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究冲动消费行为背后那些看不见的心理推手。 这绝不仅仅是“贪便宜”那么简单。从神经科学实验室到精明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进化塑造的即时满足偏好,到社交媒体时代被放大的焦虑与渴望... “忍不住想买”的根源,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大脑机制、情感需求和社会环境之中。商家们早已不是简单地卖产品,他们是在巧妙地“设计”体验、触发情绪、甚至利用我们认知上的“漏洞”。 本期节目: 00:19 浅聊“星巴克”在海外为啥依旧“有竞争力” 04:45 “种草”被社交媒体做到“无孔不入”? 08:40 从“功能”需求转向“社交需求”,消费主义陷阱就开始了? 12:20 “Labubu”告诉我们,国潮也能让老外买买买! 16:51 “戴森”凭什么可以高溢价? 20:04 天道好轮回,社交媒体“放过谁”? 24:36 用“心理学”来简单剖析消费者行为 28:51 社交媒体对于每个消费者的影响,改变了所有“Marketing”的策略! 35:53 在TVC时代,不得不提“华与华”! 39:00 煞笔的共识也是共识,美国大选就是咯! 44:19 “拼多多”完成了淘宝和京东都想做但没做成的事情? 48:42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49 мин.
  3. 聊天局|主理人?主打一个不理人?

    7 АВГ.

    聊天局|主理人?主打一个不理人?

    本期播客: 曾几何时,“主理人”还是个闪着金光的词儿,仿佛自带米其林星光和独立设计工作室的仙气。它暗示着品味、专业、独当一面的掌控力,是某个小众圈层的精神领袖。 但如今? 推开门,咖啡馆里冲你微笑的是“咖啡主理人”;朋友圈卖手作的,是“生活方式主理人”;连小区楼下刚盘了个10平米铺子、主要业务是贴手机膜的哥们,名片上都赫然印着“科技美学主理人”。一夜之间,“主理人”如同雨后春笋(或者说,更像是某种具有传染性的头衔病毒),占领了城市的每个毛细血管。 这期节目,我们不吐不快! 我们想问问:当“主理人”的头衔比街边的传单还容易获得,它到底还“主”什么?“理”什么?是精心打造的品牌灵魂?还是仅仅给“个体户”或“小老板”套上了一层听起来更“高级”、更“不想打工”的遮羞布? 我们将无情拆解“主理人”泡沫下的众生相:从那些真正有料的行业标杆,到那些只想用头衔装点门面、实则空洞无物的“人形招牌”;从资本包装的精致故事,到普通人努力给自己贴上的“精神胜利”标签。为什么这个词会如此泛滥?它满足了怎样的时代情绪和身份焦虑?而我们,又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场“头衔通胀”贡献了多少流量和掌声? 准备好你的吐槽能量,点击收听!一起扒开“主理人”这袭华丽的袍子,看看底下到底爬着什么。 本期节目: 00:17 主理人到底是做什么的? 06:26 “主理人”三个字为啥现在不受待见 14:20 精品店不如连锁店? 17:49 把客户当人很难么? 21:22 “个体户”到“主理人” 24:23 我又不在斗罗大陆, 我要“魂环”干嘛? 28:46 “主理人”是最后的遮羞布? 31:48 个人IP的打造远比Title重要 36:55 强烈建议“主理人”不如直接叫“公司实控人” 39:30 现在更多的主理人像在给客户做服从性测试 48:43 “卖给上海人”到底凭什么呀 51:22 其实各种吐槽主理人,还是信息茧房 54:48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55 мин.
  4. 茶咖外卖订单暴增,为什么星巴克的存在感却越来越低?

    22 ИЮЛ.

    茶咖外卖订单暴增,为什么星巴克的存在感却越来越低?

    本期播客: 这个夏天,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让消费者实现“奶茶自由”——蜜雪冰城的茉莉奶绿低至几元一杯,有人一天狂炫6杯喝到胰岛素抗议,冰箱塞满的订单甚至催生“后悔没买超大冰柜”的调侃。但狂欢背后,一个身影满眼绝望:星巴克。      当9块9的咖啡席卷市场,坚持高端的星巴克陷入“降价即自杀,不降即等死”的两难:参与补贴?品牌格调崩塌,租金减免特权不保;冷眼旁观?消费者的胃已被低价饮品填满,连冰箱都没空间留给40元的星冰乐。更残酷的是,年轻人直言它的空间“太商务、没打卡欲”,而Z世代的新宠已是街角小众咖啡馆和“第三空间升级版”的蔦屋书店。      本期聊天局,我们拆解这场魔幻商战:为何满城外卖券,唯独星巴克泪流干?它悄悄研究“卖身撤退”,是狼狈还是最后的体面? 本期节目: 00:30 外卖大战,结果星巴克泪流满面? 04:15 星巴克真的不行了吗? 08:44 星巴克的行业地位依旧扎实! 14:25 大家为什么觉得星巴克“快不行了?” 16:18 咖啡自媒体最早的流量密码:骂星巴克难喝 21:32 星巴克是最早玩会员体系的,为啥“半途而废” 28:31 洋品牌的本土化及消费者怯魅 32:37 为什么咖啡赛道依旧被资本认可? 35:07 国内的运营手段,遥遥领先洋品牌 37:30 星巴克面临的困境 41:18 “联名”那么好用,为什么看不到星巴克? 45:35 Berkeley“暴论”时刻 47:52 黄小明口嗨星巴克该如何运营 52:42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54 мин.
  5. 商业分析|外卖大战?深度解析背后的逻辑!

    11 ИЮЛ.

    商业分析|外卖大战?深度解析背后的逻辑!

    本期播客: 2025年夏季的外卖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补贴大战,这场由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主导的市场争夺战,已演变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即时零售价格战。数据显示,7月5日美团单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较去年峰值增长33%,其中非餐饮订单占比达13%,反映出平台从餐饮向全品类渗透的战略成效。这场"史诗级"撒券活动导致产业链各环节承压:部分奶茶店出现三米长的订单小票,骑手单日收入虽突破千元。 美团通过"0元奶茶+满减券"组合拳维持55%市场份额;饿了么则依托淘宝8.7亿年度活跃买家推动跨场景导流,其与淘宝闪购联合订单量达8000万/日;京东以低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用户,但配送网络仅覆盖一二线城市。 本期我们将从外卖大战分析背后的逻辑: 外卖平台补贴背后是转型还是升级? 电商“外卖化”还是外卖“电商化”? 即时零售真的是一个新阵地?本期节目: 本期关键词: 外卖大战|品牌升级|用户认知 00:30 外卖怎么又开始“大战”了? 01:00 从“外卖”到“即时零售”是否改变了消费逻辑? 07:20 上美团“买菜”,上淘宝点“外卖”? 12:35 花大价钱,重塑用户“心智”。 18:30 腾讯永远是最大的流量入口? 23:10 归根到底,背后还是“阿里”大战“腾讯”? 26:13 单纯“补贴”是不够的,如何用好平台“组合拳”? 32:18 最后都是“腾讯”的影子 37:00  这场大战,为何“抖音”没参加? 44:40 这次“外卖大战”可能让阿里变得更好? 46:35 归根揭底,还是“用户运营”和“私域搭建” 50:00 同样的基建水平,为何京东整合做的比阿里好? 53:40 整合平台资源,让用户使用更加丝滑很重要。 63:00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小红书:Dozy咖啡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1 ч. 4 мин.
  6. 聊天局|小众赛道如何做到淘宝细分品类第一?

    6 ИЮН.

    聊天局|小众赛道如何做到淘宝细分品类第一?

    本期播客: 第三期嘉宾孙总限时返场,一起来聊一聊一个“小众”的品类,如何做到淘宝细分品类第一。 越来越多的小众品类爱好者,成为了小众品类的创业者。在小众赛道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机会,给到个人创业者。在没有所谓投融资,也没有所谓上市的前提下,小众赛道这门生意,是不是值得去深挖?这期,我们就和孙总一起来聊一聊,小众行业的那些事。 本期我们将闲聊小众赛道的一些事: 什么是所谓“小众赛道”? 小众赛道的营销方式与普通品牌的差异化? 运营与产品,哪个更重要?本期节目: 本期关键词: 小众赛道|公路自行车|用户运营 00:30 第三期嘉宾限期返场,自我介绍。 01:20 怎么定义“小众”? 04:35 和其他的同行相比,消费者画像的差异有哪些? 10:22 小众赛道也要追“风口”。 16:30 如何做好“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19:20 “小众赛道”的爱好者是否更容易自HIGH? 24:53 妥协还是坚持?这是个问题。 36:58 “小众赛道”的营销有哪些差异化 40:20  幸存者偏差的“烤肉店悖论” 44:12 “爱好者”入局,真的会做的更好?还是一地鸡毛? 49:14 小品牌能否给到目标用户正真的“附加值” 57:57 小众品牌的出海是否可行? 60:14 under armour的经验和成功。 63:48 在用户之间找到“共鸣”很重要。 72:12 点一下LULU LEMON的“下降通道” 75:55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小红书:Dozy咖啡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1 ч. 16 мин.
  7. 商业分析|一张卡牌200W美金?实体卡牌赛道的风起云涌

    23 МАЯ

    商业分析|一张卡牌200W美金?实体卡牌赛道的风起云涌

    本期播客: 随着卡游上市,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卡牌市场。 2024年度,卡游营收100多亿,利润40多亿,成为业界标杆。很多资本认为错过了泡泡玛特当年的辉煌,似乎又看到了卡牌市场的崛起。在这样一个高复购,高毛利的行业,一定会有更多的公司涌现出来。本期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卡牌市场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本期我们将拆解实体卡牌行业: 用小学生支撑起一个上市公司到底背后是什么? 实体卡牌市场真的那么好做?到底需要哪些资源才能入场? TCG or 收藏卡牌,哪个才是出路?作为10年卡牌老玩家,给大家一起拆解卡牌市场背后的逻辑和玩法。 本期节目: 本期关键词: 实体卡牌|TCG|IP授权 00:05 卡游上市,利润震惊市场?会是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01:12 什么是TCG?和桌游有什么区别?  03:50 TCG游戏,有钱也不一定厉害,要赢,还是要脑子。 05:30 实体卡牌在中国市场到底如何? 08:30 收藏卡牌就是个“谷子”? 09:00 二级市场的金融属性,平台服务已成共识 12:15 卡牌圈的鄙视链底层是卡游,但不妨碍卡游能赚钱 22:15 越来越多卡牌公司/卡牌游戏加入战局  29:18 为什么卡牌是门好生意? 34:24 实体卡牌也逃不过IP联名。 38:57 一张卡牌200W美金?万智牌联名魔戒做到了 43:11 TCG是卡牌公司的终极目标?万智牌只是一个特例 49:45 蜂拥而至的资本,开始卷起来的卡牌市场 56:00 TCG,一个不需要版号的“游戏市场” 63:15 精细化运营对于卡牌市场的重要性 67:00 UA & WS的模式是不是TCG长久之计? 72:00 卡牌游戏内的不可能三角形 77:00 从爱好者到从业者 83:00 卡牌公司的终极目标是成为IP的变现增长渠道,而不是采买IP去拓展 88:22 Ending 本期关键字: TCG:Trading Card Game(集换式卡牌游戏)顾名思义,此类游戏是以收集卡牌为基础的,游戏者需要通过购买随机包装的补充包,收集卡牌,然后根据自己的策略,灵活使用不同的卡牌去构组符合规则的套牌,进行游戏。由于各人的套牌都不同,每一局抓到卡牌的次序也有不同,无穷无尽的变化由此而起。无论是准备及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都需要玩家不断开动脑筋去思考。一般的说,这些卡牌都有一定的价值,玩家之间可以交易交换自己的卡牌。 WS:《黑白双翼》(又叫Weiß Schwarz(Weiss Schwarz),简称WS)是由日本卡牌制作公司Bushiroad开发的集换式卡牌游戏 UA:UNION ARENA(中文名《携战之境》)是由万代南梦宫推出的一款集换式卡牌对战游戏 万智牌:世界第一款集换式卡牌游戏,由美国数学教授理查加菲设计 GP:Grand Prix,万智牌全球大奖赛 PT:万智牌PT的全称是 Pro Tour ‌。PT是万智牌的高级赛事之一,每年举办三次,由威世智主办。参赛者从区域冠军赛中选拔出来,争夺总计50万美元的奖金,优胜者还会获邀参加 世界冠军赛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小红书:Dozy咖啡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1 ч. 28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由两个融过资,投过项目的连续创业者开办的聊天节目,常年关注品牌,消费,创投,商业洞见。不定期邀请各行各业大咖嘉宾分享行业洞察。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