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經看世界

啟示錄末世專題|我們活在最後一個世代麼?

這集節目主要是回答主內弟兄姊妹的提問:如何解釋聖經末日預言中「無花果樹發芽長葉與這個世代」?以及「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是否代表聖經的時間公式是一千年等於一天?

這集節目的內容大綱如下:

一、最後一個世代的相關經文:馬太福音24章32-35節

相同的經文記載於馬可福音13章28-31節與路加福音21章29-33節,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的記載幾乎一模一樣,但路加福音的記載和安排比起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記載在順序和用字上稍有不同,不過表達概念相同。

二、分析馬太福音24章的架構

讀馬太福音24章時須留意兩點:

1.不可斷開上下文單獨理解,須了解作者的安排。

2.可參照四福音同樣記載,並交互參照。

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可分為五個重要架構:

1.耶穌針對第二聖殿被毀做預言:馬太福音24章1-2節

2.門徒詢問耶穌「你來臨和世代的終結有甚麼預兆呢?」,耶穌回答末日來臨前的預兆,並說明末日大災難、人子的來臨:馬太福音24章3-31節

3.最後以無花樹比喻收尾,「當你們看見這一切,就知道那時候近了,就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一切都要發生。」:馬太福音24章32-35節

4.耶穌提醒那日那時沒有人知道:馬太福音24章36-44節

5.忠心和不忠心的僕人的比喻:馬太福音24章45-51節

三、馬太福音24章預言的解經方式

先確認馬太福音24章的預言是否已經應驗?關於耶穌針對第二聖殿被毀的預言已經應驗,無爭議(參見馬太福音24章1-2節)

會有爭議的部分在於:耶穌所講的預兆「馬太福音24章3-31節」、無花果樹比喻中的「這世代都要發生」是否已經應驗還是尚未發生?以下介紹三派的解經方式:

第一派解釋:認為已經應驗,這世代指的是耶穌的門徒的那個世代,並且耶穌所講的末日預兆已過,都在門徒的時代發生。

但第一派的解釋將末後的預兆與人子的再來切割開來,認為前面的預兆是指人子再來的預兆,但人子並未在使徒還活著的時候再來(參見馬太福音24章26-27),且七年大災難也並未在使徒時代發生。(參見馬太福音24章15-16)

第二派解釋:雙重應驗或重複應驗。第二派解經家認為耶穌所講的預言具有雙關義,一部分的末日預兆已經在使徒那一代發生,所以說這個世代還沒有過去就會發生,但另一方面有一部分的預言將會在末日七年大災難時才會實現。

第二派解釋牴觸聖經經文:馬太福音24章32-35節;路加福音21章29-33節。因耶穌說「這一切」預兆都會在最後世代還活著的時候同時發生,無法將預兆切割為兩次。

第三派解釋:耶穌所說的末世預兆尚未應驗。雖然有些預兆確實會在某些時代看到影子,但不是最終的應驗,因為末世預兆應驗,進入最後的七年大災難後,耶穌將再來。所以「這世代」是指「末世七年大難還存活的最後世代」,我們不能忽略前面耶穌講的是末世預言,包含七年大災難與敵基督的顯現,而不是單純跟使徒講使徒的世代會發生的事情。

確認馬太福音24章3-31節的預言尚未應驗後,再檢視馬太福音24章32-35節提到的無花果樹,就會清楚其中所代表的意思。馬太福音24章32-35節,耶穌提到當無花果樹樹枝發芽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意思是教導門徒:「看預兆來判斷聖經末日的功課」。無花果樹是中東以色列地區常見的果樹,所以耶穌以使徒最常見的樹來當作比喻的素材。夏天近了比喻人子即將要來臨,開啟末日七年大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