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IN新聞

資深媒體人陳志仁、資深媒體人李彥謀、資深媒體人李志華、資深媒體人李書璇、資深媒體人林忠勳、體育主播楊博智、資深媒體人林承志

資深媒體人陳志仁、李彥謀強強聯手暢談台灣國內外大小事,即時分析新聞內幕並掌握時事脈動,歡迎喜歡聽「眉角」的朋友們,準時收聽「艾瑞克IN新聞」!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10 GIỜ TRƯỚC

    郭國文林淑芬發難 李宇翔:柯建銘搞焦土戰要徹底改變 #民進黨 #賴清德 #柯建銘 #卓榮泰 #艾瑞克IN新聞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向黨團總召柯建銘開砲,批評他「假傳聖旨」、禁止黨籍立委提案,包括在財劃法與普發現金議題上;「民進黨的良心」林淑芬隨後發難,聲稱「這一屆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會議,幾乎是不被允許有討論的,只有下達命令以及被恐嚇不遵守就處分或開除。」 柯建銘是最早主張「大罷免」的人,對黨內其他意見如「精準罷免」一概不理會,他包攬了大罷免之先聲,在黨團記者會大演個人秀,卻在726被完封後龜縮,前後態度南轅北轍;林右昌辭卸黨秘書長後,有人抱屈說「柯建銘始終假傳聖旨」;823罷免續敗,柯建銘依然老神在在,他似乎自忖從陳水扁到蔡英文都不敢動他,賴清德也只是他當年麾下的一個「細漢仔」而已。 如果傅崐萁、徐巧芯、王鴻薇是藍營仇恨值極高的人,柯建銘絕對是綠軍中仇恨值破表的人物,但他沒有自知之明,黨團內大多敢怒不敢言,徵詢多人無果,只有賴清德的嫡系郭國文願意跳火坑,幸好還有林淑芬跟進,但黨內獨裁與極權封閉的做法,並沒有其他綠委敢為黨主席與總統解憂,這會是民進黨衰亡的徵兆嗎?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李宇翔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說,「普發現金」是壓垮綠營支持者的最後稻草,重點不在發不發,而是前後態度不一,他說,罷免失敗後有資深黨員line他,「有好幾位黨員要退黨,因為民進黨軟趴趴,看不到檢討的決心。」 李宇翔感嘆,過去是民進黨主導議題,現在主客易位,變成民進黨跟在國民黨、民眾黨的提議去回應、制定政策,很多時候還陷入藍白製造出來的陷阱,搞到最後民進黨不斷在炒作國民黨提出來的議題,被牽著鼻子走,甚至和藍白焦土作戰,這是民眾不喜歡看到的,民眾還是認為民生顧好比較重要。 至於內閣改組,李宇翔以其走訪基層時得到的回應是,「人民希望有未來,一個全新的政府、全新的民進黨」,他指出,藍營執政的縣市,幾乎都能把行政權做到極大化,做到無視地方議員,民進黨也要善用行政權,很多事情等到藍白提了,百姓明白原來這是民進黨可以做的,但卻是瞻前顧後、躊躇不前,讓人民看不到希望。 新北市議會也提案通過普發現金4萬6千元,然而市長侯友宜卻說混淆視聽,李宇翔說,這是經過議會的決議,也載入議事錄,議場沒有人有異議,「侯友宜憑什麼批評議會,民主可以這樣子嗎,他才是真正的獨裁,獨裁政府才會去控制議會…」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phút
  2. 1 NGÀY TRƯỚC

    小一新鮮人登場 育林國小校長張維中揭三大關卡攻略 #國小#小學生 #校長 #育林國小 #艾瑞克IN新聞

    9月1日是全台國小的開學日,幼兒園畢業生將邁入人生第一個重大挑戰-「成為小一新鮮人」;對孩子而言,這不僅是換上新校服、坐進新課桌椅,更是生活習慣的一大轉換。新北市樹林區育林國小校長張維中在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表示,學校早已規劃一系列的適應措施,從廁所習慣到午餐流程,乃至親師合作,都協助孩子與家長安心迎接新生活。 「幼兒園幾乎都是坐式馬桶,小學卻多是蹲式,這對孩子可是大挑戰!」張維中笑說,為避免孩子第一天就「卡關」,學校設計了「闖關遊戲」-用報紙與美術用品製作「假馬桶」,地上畫上小腳丫指引,讓孩子對準位置練習蹲姿;雖然假馬桶不能真的使用,但在高年級學長姊與護理師帶領下,小朋友能快速掌握技巧,家長也能在旁邊輕鬆引導。 「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張維中說,開學日不少學校會準備「聰明門」、「智慧門」,甚至紅地毯,讓孩子宛如巨星走秀般進場;例如「聰明門」掛上兩條蔥,取諧音讓孩子覺得走過去會變聰明,寓教於樂。 張維中指出,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最需要適應的就是吃飯、午休與點心;午餐時,孩子要從幼兒園的三色碗改成大鋼盤,並學習在固定座位用餐,過程大約需要一至兩週才能完全熟悉,學校會安排高年級學生協助,避免打翻或分菜時手忙腳亂。 至於「沒有點心」,常讓小朋友上午十點就喊餓,因此校方允許小一新生帶些健康小餅乾,幫助度過過渡期;午休更是另一關卡──從「躺睡」變成「趴睡」。為了讓孩子放鬆,老師會佈置溫馨的教室氛圍,並允許孩子帶小玩偶陪伴,協助他們安心入眠。除了孩子要適應,家長也要「上課」!張維中說,育林國小在開學前一週末舉辦「新生親子活動」,參與率高達95%以上;家長帶著孩子進教室擦拭課桌椅、準備用品,老師也會帶家長觀課,讓他們實際看到教學互動。 活動中還有趣味問答,例如「孩子最喜歡吃什麼?」讓爸媽在遊戲中更加了解孩子,同時也拉近親師距離;張維中補充,近年新北市已全面更新課桌椅、改善廁所,育林國小兩年前也換上新設備,讓孩子在舒適環境中學習,至於家長最在意的安全問題,學校也透過影片與行政說明,清楚交代交通動線與志工制度,確保孩子上下學安心…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 phút
  3. 3 NGÀY TRƯỚC

    農曆七月鬼門開不是恐懼 陳惠君:是尊重與感恩 #鬼月 #孝親月 #正能量 #感恩 #艾瑞克IN新聞

    每逢農曆七月,社會上總瀰漫著一股既神秘又帶點恐懼的氛圍,不少人對俗稱「鬼月」心懷忌諱,不搬家、不結婚、不夜遊,各種說法縱橫,擔心諸事不宜,甚至對普渡或祭拜帶有害怕的心態。在最新一集的《艾瑞克IN新聞》的節目中,靈學老師陳惠君指出,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把農曆七月視為「孝親月」。這是一個回顧祖先恩澤、懷抱感恩心意的時刻,不是充滿禁忌的月份,更不是鬼魅纏身的象徵。 陳惠君老師開宗明義指出:「只要心態建立好、身體健康保持好,七月其實就是孝親月;並不是有祖先回來跟你討債、或者是好兄弟跟你討吃的,這是天地人之間共存互相尊重的道理。」 許多企業或家庭在農曆七月會舉辦普渡,常有人誤以為是因為「怕鬼不拜會出事」。事實上,普渡的核心精神是「尊重」,對天地自然、萬物之靈的尊重、對祖先長輩的尊重,以及對不同生命存在的尊重。透過這份敬意,人心能夠獲得安定,也能展現善意與包容。陳惠君強調,若是因為恐懼才進行祭拜,那只是徒增心中不安,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談到農曆七月,許多人聯想到靈異故事或恐怖傳說。其實,真正可怕的往往不是外在的鬼神,而是人心中的「小人」與不安。當人心存愧疚、欺瞞或不正直,才會感到恐懼。陳惠君認為,如何平安過完農曆七月,正是要人們自我反省,調整心念。若能以誠懇待人、心懷善念,那麼這個月將成為淨化心靈的契機,而非恐懼的來源。 農曆七月並非忌諱重重,而是蘊含深厚文化意涵的月份。陳惠君認為應該翻轉「鬼月」的負面印象,從恐懼轉向正念,從害怕轉向尊重。「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以地府的概念來講的話,我們有拜祖先,我們有家人在呼喚祂們,這就是祖先們的通行證,在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時候,就能回到人間享用後世人準備的供品。」 「如果發自內心參加普渡拜拜,除了能化解不安、增加祝福的能量,更能回饋給祖先或好兄弟,自己覺得心裡舒服就去做。相反的,如果心裡不覺得一定要參加普渡,只要心意過得去,沒做也無妨。」陳惠君提醒,每一年的七月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與他人。若我們能在此時放下偏見,主動關懷身邊的人,並以寬容待人,那麼農曆七月將不再是禁忌,而是一個促使人心向善、社會和諧的契機…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phút
  4. 5 NGÀY TRƯỚC

    一塊布三驗不過即退貨 衣哥李莉庭堅守不鬆手初衷 #工作服 #設計 #抗菌 #衣哥實業 #艾瑞克IN新聞

    【衣哥工作服】請搜尋:https://www.ego.com.tw 在衣哥實業的設計室裡,桌上攤著一疊剛驗回的布料樣本,李莉庭拿起其中一塊,指尖來回摩擦,細微的織紋摩擦聲在安靜的空間裡格外清晰;「一塊布,三次驗不過就退貨!」李莉庭抬頭笑了笑,語氣輕描淡寫,卻帶著一種不可動搖的堅定。 對李莉庭來說,機能性的服裝設計,不只是色彩與線條的排列組合,更是守護現場安全的一道防線;李莉庭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分享時,直言「我只是衣哥的一顆小螺絲釘,但我相信,螺絲鬆了,再堅固的機能也會散掉!」這是她的工作信條,也是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李莉庭,曾在台灣內衣產業龍頭品牌任職多年,原本預期將一輩子從事內衣的設計,直到某年公司台灣設計部門解散,給了她轉換跑道的契機,踏入男裝成衣領域;2014年衣哥實業首次決定引進設計師,她在一次面試中,她在一次面試中,因為「一個美麗的微笑」,從此開啟與機能性工作服的不解之緣。 衣哥實業於2017年重大的轉型,從傳統制服走向機能性工作服的專業製造與供應商,為了達成國際認證的要求,衣哥實業創辦人劉光安特別聘請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顧問,定期為員工進行專業課程與技術的培訓;李莉庭更飛往德國取經,學習最前沿的技術,並強化英文與專業溝通力。 「從制服到戰鬥裝備」的轉型,不僅要懂設計、具備紡織科學、人體工學、國際標準的知識與判斷力,更要懂阻燃、防靜電、抗化學噴濺等國際規格;李莉庭說,機能性工作服的設計不是坐在辦公室完成,而是要不斷測試、模擬,甚至把自己變成現場工人去動作、去流汗、去感受。 「這不只是設計漂亮的衣服,而是打造現場的戰鬥裝備!」阻燃、防靜電、抗化學噴濺……每一項的功能,都必須符合國際規格的標準;而設計工作不在辦公室完成,而是在現場,在一次次的模擬與測試中誕生,而她更會穿上樣衣,在悶熱、潮濕或危險的情境下,親身感受衣服在極端狀況中的表現。 在李莉庭的眼中,布料是設計的靈魂,每塊布都要經過三次檢驗,不達標就退貨,把設計當責任,不當美術作業,因為任何細節的瑕疵與疏忽,都可能影響穿著者的安全;李莉庭笑稱自己是「大力女」,專門用力拉扯、磨損、破壞樣衣,務必要在客戶拿到衣服前先找到問題… 喜歡「艾瑞克引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4 phút
  5. 6 NGÀY TRƯỚC

    普發現金執政團隊表現不佳 賴卓體制時間不多了 #民進黨 #賴清德 #行政院 #卓榮泰 #艾瑞克IN新聞

    726大罷免被「完封」,民進黨內蔓延內閣改組的訊號,近日台北市長蔣萬安建議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組閣,藍委賴士葆也支持,然而前提都是卓榮泰必須下台;有綠委莊瑞雄說,內閣只有農業部長陳駿季留任,甚且,最新消息是前立委、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將重返政壇接任民進黨秘書長。 大罷免沒有成功,各方解讀頗多,到底是藍營、白營獲勝,還是綠營慘敗,但是否要內閣改組?是小幅改組、大幅改組、有感改組,眾說紛紜,究竟是不是因為內閣出包,導致大罷免被KO,沒有人能一語中的;但有一個關鍵至為重要,「卓內閣」與小英政府的蘇內閣、陳內閣等相比,未能傳接承續執政的優質傳統。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表示,小英時代的內閣,主要就是「捍衛主場」的發動機,然後連結中央黨部、立院黨團,再到各地方的基層民代,不論是政策推動、宣導、執行,地方建設的擘劃、開展,都有詳細的內容,讓綠委、議員在觸及民意時相當有本,但他說,賴總統上任後,卓內閣並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在「普發1萬元現金」的議題,林秉宥在基層遇到相當多的質疑與挑戰,尤其是來自綠營支持者,他發現卓內閣在該政策的反應,前後矛盾,即使立法院三讀通過特別條例,仍以財政困難、舉債為由作為不發的說詞,他認為並非是好的決策,也讓綠營民代無所適從,難以為政院做辯護。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喊內閣改組,卻講不出哪位閣員或部長該走人,有被外界點名到的,如經濟部長郭智輝、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以及國發會、國科會等首長,但這些單位與大罷免失利並無絕對與直接關係,反而在國防、外交、內政、兩岸等,則少被批判。 林秉宥表示,這表示賴政府在國防、外交的表現,連在野黨也沒有可挑剔之處,而人民在國安國土安全較為無虞的情況下,就會在「民生」議題上追求小雀幸,所有會期待普發1萬元現金、在能源議題上希望不缺電、不漲電價,鄰國日本目前也有相似情形。 換句話說,像是經濟部、教育部、衛福部等,就被外界聚焦,林秉宥說,在野黨或媒體當然會去找內閣的破口,這個破口看起來是經濟部長郭智輝,他是企業家出身,是賴總統欽點,拉他下來有政治目的;而郭智輝沒有政界經歷,面對媒體直話直說,成為箭靶,「交通部長陳世凱、勞動部長洪申瀚上台前都被罵得體無完膚,現在呢,藍白也沒有要他們請辭」,林秉宥說,這是民代出身與企業家、學者、官僚的差異…」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 phút
  6. 19 THG 8

    別被網路戀情沖昏頭!新北警:愛情包裝的詐騙 #詐騙 #愛情 #投資 #新北市警察局 #艾瑞克IN新聞

    「假冒是太空人要騙旅費回來跟你結婚,這種誇張的說法都有;但偏偏就有被害人受騙,真的是被愛情沖昏頭!」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律師兼會計師王朝正、新北市警局刑警大隊組長方文村與詐欺防制辦公室警務員張云緯,一起針對常見的愛情詐騙案例進行深入剖析。現在不法詐騙集團甚至假冒海外軍人、醫生等各式角色」,編造急需旅費返國結婚等誇張劇情,誘使被害人匯款,讓當事人往往因渴望愛情而失去判斷力,陷入騙局後不易自拔。 尤其,詐騙手法隨科技進化而更新,詐騙集團常透過文字訊息與語音留言與受害者互動,但這些聲音很可能經過AI聲紋技術合成。換言之,被害人聽到的「甜言蜜語」,可能完全不是對方真實聲音,甚至還能做到「每個人都能變劉德華」,凸顯現在詐騙的手法越來越進步、對人的危害日益增加。警方提醒大眾,網路上的「完美情人」多半是詐騙分子包裝出來的假象。從英俊帥氣的照片,到像韓星般的健美身材或者身材姣好的女神,這些形象往往來自網路隨機拼湊甚至是盜用。 新北市刑大詐欺防制辦公室警務員張云緯直言:「現實中的戀人,往往會出現通常是在你身邊的人,而非突如其來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千萬不要被粉紅泡泡給迷幻了。」呼籲民眾切勿被浪漫幻想迷惑。 節目中,也特別分析近期盛行的「投資型愛情詐騙」。詐騙集團先以愛情攻勢取得信任,再誘導被害人進入虛假投資平台。受害者一開始可能獲得小額獲利,然而當投入更多資金後,往往血本無歸。律師提醒,任何要求轉帳或下載陌生APP的情境,都應立即提高警覺。 除了愛情騙局,不少家長向警方與律師詢問,擔心青少年因打工、兼職而落入詐團圈套。警方指出,詐騙集團會利用年輕人想快速賺錢的心理,藉「高薪工作」、「輕鬆賺外快」等廣告,吸引未成年或社會新鮮人加入,進而捲入非法活動,甚至淪為詐團人頭。 為此,律師王朝正特別提醒:「如果去求職時要求要帶存摺、提款卡、身分證跟印章,就要特別小心,因為這並不是求職時常見的要求。第二點,求職地點需要更注意,如果應聘公司地址非常偏僻、或者在很奇怪的場所例如:旅館,而不是在一般常見的大樓辦公室,求職者務必要保護自己…」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phút
  7. 17 THG 8

    被騙2千萬沒被擊倒 陳惠君:從靈魂溝通看到轉機 #元辰宮 #詐騙 #靈魂 #正能量 #艾瑞克IN新聞

    靈性療癒與前世探索近期在社群平台與網路論壇持續發酵,其中「元辰宮」更成為熱議焦點。元辰宮被認為是反映靈魂狀態與人生課題的所在,透過觀察與調整,可協助個案面對當下的困境。靈學老師陳惠君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分享,近期一位女性案例,訴說自己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一直到出社會,歷經身體疾病到投資失利、被人騙走2000萬,一度失望到想要結束人生,後來因信仰帶來的正向力量,讓她重新找回人生道路。 「這名女信眾告訴我,當初誤信詐騙集團的過程,因為自己一時的貪念,找來周遭親朋好友一起集資,欠了巨債。正當她思考以死逃避之時,有股聲音告訴她這樣做,只會害到家人、朋友,自己也無法永遠解脫。」 打消念頭之後,女信眾沒有過多怨懟,也不曾質疑「為什麼神明不幫我?」,反而專注在如何走出困境。正因如此,靈魂訊息呈現出積極轉化的可能性。「她也很快與老公取得共識、整理身邊資金,努力設法開拓更多財源,很快就還掉1000萬債務。」 經過元辰宮調整後,女信眾的生活逐漸改善,心境也變得穩定。陳惠君老師解釋,當一個人執著於抱怨時,問題往往仍停留在表面,但當他願意面對並放下時,改變就會發生。 節目中,陳惠君老師提到,一般人在表達自身需求時,常因情緒、面子或自我防衛而有所隱藏,但在靈魂溝通中,靈魂會誠實直接地揭露真實渴望與問題根源。「人不會很老實,但靈魂會很老實,因為靈魂會很直白的告訴老師他的需求。」她說,這也是為什麼透過靈魂層面的對話,往往能更快找到問題核心。 「人最怕的是就是努力錯方向,找老師觀元辰就是要幫他矯正,然後找出一個方向來。」對於外界認為元辰宮過於玄妙的看法,陳惠君老師強調,元辰宮並不是迷信工具,而是一面映照內心的鏡子。透過觀察元辰宮中的景象、物件與狀態,可以清楚看見自己在情感、事業、健康等方面的能量分布與阻礙。她提醒,真正的改變仍取決於當事人是否願意行動,否則再多調整,效果也是有限…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3 phút
  8. 15 THG 8

    山友邂逅遇真愛!登山專家黃文辰見證人與山的故事 #登山 #親子 #愛情 #黃文辰 #艾瑞克IN新聞

    對資深登山嚮導、台灣跑山獸黃文辰而言,二十多年來帶領各式各樣的山友上山,不僅見證過許多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色,也遇過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在最新一集的《艾瑞克IN新聞》的節目中,黃文辰分享許多登山的故事,有人第一次踏入高山,因準備不足而深刻體驗「累到哭」的真實感受;有人則在山徑之間,遇見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甚至多年後邀請他重回相遇之地,為愛情留下最浪漫的見證。 黃文辰表示,台灣山岳類型多元,從郊山到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各有挑戰。然而不少新手登山客對高山環境陌生,甚至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就挑戰嘉明湖、志佳陽山等高難度路線。這些山雖在照片中美不勝收,卻常因天候、氣溫與高山症等因素讓登山行程險象環生。黃文辰強調,嚮導在行前教育、裝備檢查與隊伍控速上扮演關鍵角色,確保每位山友在安全的時間內抵達目標或適時折返。 他回憶,有山友在志佳陽山的長陡坡段一路硬撐,最後在看到起點吊橋時,直接跪地喜極而泣;也有人因誤穿牛仔褲、運動鞋上山等NG行為。 「有些新手山友,在他們想像中的山屋,竟然是把它想成是一個旅館。」所以曾出現在出發前詢問「山屋有吹風機和熱水嗎?可以洗澡嗎?」這些趣事,成了黃文辰職涯中的小插曲,也凸顯行前溝通準備的重要性。 然而,山上的故事並非只有艱辛與挑戰,還有意想不到的浪漫。黃文辰曾帶領一支隊伍,其中一名男山友與女山友在行程中互動漸多,從分享零食到一路相伴下山。數年後,他突然收到兩人的喜帖,婚禮還特別選在當初相遇的高山上拍婚紗。黃文辰說,當天他特別準備攝影與更衣帳,讓兩人在海拔之巔完成愛情的約定,這段「爬個山遇見真愛」的經歷,也成為他最難忘的帶隊回憶之一。 除了愛情故事,黃文辰還見證過三代同堂的家族一起挑戰玉山。一次,他帶領一個大家族幸運抽中假日玉山名額,隊伍中還有一位83歲的婆婆。雖然年事已高,她全程穩定配速、不急不躁,最終與子女、孫輩一同登頂,完成一生夢想。黃文辰笑言,婆婆的毅力與節奏控制,比許多年輕人還要精準,讓他深受感動… 喜歡「艾瑞克引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 phút

Giới Thiệu

資深媒體人陳志仁、李彥謀強強聯手暢談台灣國內外大小事,即時分析新聞內幕並掌握時事脈動,歡迎喜歡聽「眉角」的朋友們,準時收聽「艾瑞克IN新聞」!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