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同学们~最近工作非常忙,电台更新会很慢,请大家去公众号找我们玩哈!
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你知道,单身狗们聚在一起,是非常乐意畅想“理想中的Ta”的。
我问过很多朋友“你想找什么样的?”,基本上答案可以分为两类。
有的说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比如一个比较内向的朋友,希望能找到和他一样内向的女朋友,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多美好。
也有人喜欢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另一个内向的朋友,就希望找一个开朗的人,希望对方能让自己稍微外向起来
听起来都有道理。
在找对象这事上,有的人觉得同性相吸,相似的人在一起比较舒服;有的觉得异性相吸,不同的人在一起新奇好玩。
你觉得呢?
心理学研究者支持“相似相吸”。双方共同点越多,就越喜欢彼此。这种共同点包括,态度、价值观、性格、人格特质,处事风格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么可能更愿意与同样悲观的人待在一起,而不是那些整天积极阳光满嘴正能量的人。
但也有人会觉得,也有很多差异很大的情侣,在一起也很幸福啊。如何解释这些情况?
之所以人们认为「相异相吸」,有可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似性起作用的方式很巧妙,导致它误导了人们相信,我们互相吸引,是因为我们不一样。
比如,知觉到的相似就会带给我们这种错觉
两个人实际上是否存在很大差异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彼此认为对方和自己是相似的就好了。
研究显示,相比于真实相似,知觉到的对方和自己的相似程度无论是在第一次见面时,还是长远来看,都能够更好地预测亲密关系的成功,以及关系满意度。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似乎是和幻想中的伴侣结婚,他们爱上的是某一种人,然后把伴侣想象成这种人。这种构造美满形象是有助于维护亲密关系的。
在另一方面,它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实际上被和自己很不同的人所吸引,就是因为这种知觉错觉使得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某个核心特征的相似,比起其他次要方面的相似更为重要。
比如,双方的处事风格、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一致,可能比是不是都爱吃香菜更重要。
也许外人眼里,会觉得“Ta都这样了,你还能忍得了?” 但其实某些存在差别的地方,也许并不是伴侣真正在乎的,更不成为他们彼此吸引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对方和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
差异性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处在于,有时候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是因为Ta虽然不是我现在的样子,但是理想自我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有吸引力。
这种倾向性比较复杂,如果那些人远超过我们的理想自我,而令自己相形见绌的话,这种威胁感和卑微感是非常不快的。
但如果那个人只比现在的我好一点点,那么Ta带给我的就是默默的鼓励而不是羞辱了。
那么,相似性是在一起的全部前提吗?
电影《龙虾》虚构了一个反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婚恋受到严格的规定控制,并且有强硬的价值判断:单身是有罪的。夫妻是要匹配的。
单身的人被集中在一个酒店中,他们有45天来寻找配对的伴侣。不然就会被强制转化成一种动物。单身狗的噩梦成为了现实:单身真的会变成
信息
- 节目
- 发布时间2017年7月6日 UTC 11:34
- 长度7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