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 di_king246
《大般󠇡涅槃經》 (般的音同波ㄅㄛ)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如先所說菴羅果喻四種人等
有人行細心不󠇡正實
有人心細行不󠇡正實
有人心細行亦正實
有人心不󠇡細行不󠇡正實
是初二種云何可知
如佛所說
雖依是二不可得知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菴羅果喻二種人等實難可知
以難知故我經中說
當與共住住若不知
當與久處久處不知
當以智慧智若不知
當深觀察以觀察故
則知持戒及以破戒
善男子
具是四事共住久處智慧觀察
然後得知持戒破戒
善男子
戒有二種持戒亦二
一究竟戒
二不󠇡究竟
有人以因緣故受持禁戒
智者當觀是人持戒
為為利養為究竟持
善男子
如來戒者無有因緣
是故得名為究竟戒
以是義故
菩薩雖為諸惡眾生之所傷害
不生恚礙
是故如來得名
成就畢竟持戒究竟持戒
善男子
我昔一󠇢時與舍利弗及五百弟子
俱共止住摩伽陀國瞻婆大城
時有獵師追逐一鴿
是鴿惶怖至舍利弗影
猶故戰慄如芭蕉樹
至我影中身心安隱恐怖得除
是故當知如來世尊畢竟持戒
乃至身影猶有是力
善男子
不究竟戒尚不能得聲聞緣覺
何況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二種
一為利養
二為正法
為利養故
受持禁戒當知
是戒不󠇡見佛性及以如來
雖聞佛性及如來名
猶不得名為聞見也
若為正法受持禁戒
當知是戒能見佛性及以如來
是名眼見
亦名聞見
復有二種
一者根深難拔
二者根淺易動
若能修習空無相願
是名根深難拔
若不修習是三三昧
雖復修習為二十五有
是名根淺易動
復有二種
一為自身
二為眾生
為眾生者能見佛性及以如來
持戒之人復有二種
一者性自能持
二者須他教敕
若受戒已經無量世初不󠇡漏失
或值惡國遇惡知識惡時惡世
聞邪惡法邪見同止
爾時雖無受戒之法
修持如本無所毀犯
是名性自能持
若遇師僧白四羯磨然後得戒
雖得戒已要憑和
上諸師同學善友誨喻乃知進止
聽法說法備諸威儀
是名須他教敕
善男子
性能持者
眼見佛性及以如來亦名聞見
戒復有二
一聲聞戒
二菩薩戒
從初發心乃至
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菩薩戒
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是名聲聞戒
若有受持聲聞戒者
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
若有受持菩薩戒者
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見佛性如來涅槃
師子吼菩薩言
世尊
何因緣故受持禁戒
佛言
善男子
為心不悔故
何故不悔
為受樂故
何故受樂為遠離故
何故遠離為安隱故
何故安隱為禪定故
何故禪定為實知見故
何故為實知見
為見生死諸過患故
何故為見於生死過患
為心不貪著故
何故為心不貪著
為得解脫故
何故為得解脫
為得無上大涅槃故
何故為得大般涅槃
為得常樂我淨法故
何故為得常樂我淨
為得不生不󠇡滅故
何故為得不生不󠇡滅
為見佛性故
是故菩薩性自能持究竟淨戒
善男子
持戒比丘雖不發願求不悔心
不悔之心自然而得何以故
法性爾故
雖不求樂遠離安隱真實知見
見生死過
心不貪著解脫涅槃常樂
我淨不生不滅
見於佛性而自然得
何以故
法性爾故
師子吼菩薩言
世尊
若因持戒得不悔果
因於解脫得涅槃果者
戒則無因涅槃無果
戒若無因則名為常
涅槃有因則是無常
若爾者涅槃則為本無今有
若本無今有是為無常
猶如然燈涅槃若爾
云何得名我樂淨耶
佛言
善男子
善哉善哉
汝以曾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能問如來如是深義
善男子
不失本念乃如是問也
我憶往昔過無量劫
波羅奈城有佛出世
號曰善得
爾時彼佛三億歲中演說如是大涅槃經
我時與汝俱在彼會
我以是事諮問彼佛
爾時如來為眾生故三昧正受未答此義
善哉大士
乃能憶念如是本事
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戒亦有因謂聽正法
聽正法者是亦有因謂近善友
近善友者是亦有因所謂信心
信心者是亦有因
因有二種
一者聽法
二思惟義
善男子
信心者因於聽法
聽法者因於信心
如是二法
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善男子
譬如尼乾立拒舉瓶
互為因果不得相離
善男子
如無明緣行行緣無明
是無明行亦因亦因因
亦果亦果果
乃至生緣老死
老死緣生
是生老死亦因亦因因
亦果亦果果
善男子
生能生法不能自生
不自生故由生生生
生生不自生復賴生故生
是故二生亦因亦因因
亦果亦果果
善男子
信心聽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
是果非因謂大涅槃
何故名果
是上果故
沙門果故
婆羅門果故
斷生死故
破煩惱故
是故名果
為諸煩惱之所呵責
是故涅槃名果
煩惱者名為過
善男子
涅槃無因而體是果
何以故
無生滅故無所作故
非有為故是無為故
常不󠇡變故無處󠇡所故
無始終故
善男子
若涅槃有因
則不得稱為涅槃也
槃者言因
般涅言無無有因故
故稱涅槃
師子吼菩薩言
如佛所說涅槃無因
是義不然
若言無者則合六義
一者畢竟無故故名為無
如一󠇡切󠇡法無我無我所
二者有時無故故名為無
如世人言河池無水無有日月
三者少故故名為無
如世人言
食中少鹹名為無鹹
甘漿少甜名為無甜
四者無受故故名為無
如旃陀羅不能受持婆羅門法
是故名為無婆羅門
五者受惡法故故名為無
如世人言受惡法者
不名沙門及婆羅門
是故名為無有沙門及婆羅門
六者不󠇡對故故名為無
譬如無白名之為黑
無有明故名之無明
世尊
涅槃亦爾有時無因故名涅槃
佛言
善男子
汝今所說如是六義
何故不引畢竟無者以喻涅槃
乃取有時無耶
善男子
涅槃之體畢竟無因
猶如無我及無我所
善男子
世法涅槃終不相󠇡對
是故六事不得為喻
善男子
一󠇡切󠇡諸法悉無有我
而此涅槃真實有我
以是義故
涅槃無因而體是果
是因非果名為佛性
非因生故是因非果
非沙門果故名非果
何故名因以了󠇡因故
善男子
因有二種
一者生因
二者了󠇡因
能生法者是名生因
燈能了物故名了󠇡因
煩惱諸結是名生因
眾生父母是名了󠇡因
如穀子等是名生因
地水糞等是名了󠇡因
復有生因
謂六波羅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了󠇡因
謂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了因謂六波羅蜜佛性
復有生因
謂首楞嚴三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了󠇡因
謂八正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生因
所謂信心六波羅蜜
師子吼菩薩言
世尊
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以佛性
是義云何
世尊
如來之身無有相貌
非長非短非白非黑
無有方所不在三界
非有為相非眼識識
云何可見
佛性亦爾
佛言
善男子
佛身二種
一者常
二者無常
無常者為欲度脫一󠇡切󠇡眾生
方便示現
是名眼見
常者如來世尊解脫之身
亦名眼見亦名聞見
佛性亦二
一者可見
二不可見
可見者十住菩薩諸佛世尊
不可見者一󠇡切󠇡眾生
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
眼見眾生所有佛性
聞見者一󠇡切󠇡眾生九住菩薩
聞有佛性如來之身
復有二種
一者是色
二者非色
色者如來解脫
非色者如來永斷諸色相故
佛性二種
一者是色
二者非色
色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薩
十住菩薩見不了󠇡了 故名非色
善男子
佛性者復有二種
一者是色
二者非色
色者謂佛菩薩
非色者一󠇡切󠇡眾生
色者名為眼見
非色者名為聞見佛性者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日一更
-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5日 UTC 06:30
- 长度1 小时 1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