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 di_king246
《大般󠇡涅槃經》 (般的音同波ㄅㄛ)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六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六
復次善男子
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
具足成就第九功德
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
初發五事悉得成就
何等為五
一者信
二者直心
三者戒
四者親近善友
五者多聞
云何為信
菩薩摩訶薩信於三寶施有果報
信於二諦一乘之道更無異趣
為諸眾生速得解脫
諸佛菩薩分別為三
信第一義諦信善方便
是名為信
如是信者
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
一󠇡切󠇡眾生所不能壞
因是信故得聖人性
修行布施若多若少
悉得近於大般涅槃不墮生死
戒聞智慧亦復如是
是名為信
雖有是信而亦不󠇡見
是為菩薩修大涅槃成就初事
云何直心
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作質直心
󠇡切󠇡眾生若遇因緣則生諂曲
菩薩不爾 何以故
善解諸法悉因緣故
菩薩摩訶薩
雖見眾生諸惡過咎終不說之
何以故
恐生煩惱
若生煩惱則墮惡趣
如是菩薩若見眾生
有少善事則讚歎之
云何為善
所謂佛性
讚佛性故令諸眾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光明遍照
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讚歎佛性
令無量眾生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義不然 何以故
如來初開涅槃經時說有三種
一者若有病人
得良醫藥及瞻病者病則易差
如其不得則不可愈
二者若得不得悉不可差
三者若得不得悉皆可差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妙法
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其不遇則不能發
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呵羅漢辟支佛
二者雖遇善友
諸佛菩薩聞說妙法亦不能發
若其不遇亦不能發
謂一闡提
三者若遇不󠇡遇一󠇡切󠇡
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謂菩薩
若言遇與不󠇡遇
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如來今者云何說 言因讚佛性
令諸眾生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世尊
若遇善友諸佛菩薩
聞說妙法及以不󠇡遇
悉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當知是義亦復不然
何以故
如是之人當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一闡提輩以佛性故
若聞不聞悉亦當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世尊
如佛所說何等名為一闡提耶
謂斷善根
如是之義亦復不然 何以故
不󠇡斷佛性故
如是佛性理不可斷
云何佛說斷諸善根
如佛往昔說十二部經
善有二種
一者常
二者無常
常者不󠇡斷
無常者斷
無常可斷故墮地獄
常不可斷何故不遮佛性
不󠇡斷非一闡提
如來何以作如是說言一闡提
世尊
若因佛性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故如來廣為眾生說十二部經
世尊
譬如四河從阿那婆踏多池出
若有天人諸佛世尊
說言是河不󠇡入大海當還本源
無有是處󠇡 菩提之心亦復如是
有佛性者
若聞不聞
若戒非戒
若施非施
若修不修
若智非智
悉皆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
如優陀延山日從中出至于正南
日若念言我不󠇡至西還東方者
無有是處󠇡 佛性亦爾
若不聞不󠇡戒不施不修不󠇡智
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無有是處󠇡
世尊
諸佛如來說因果性非有非無
如是之義是亦不然
何以故
如其乳中無酪性者則無有酪
尼拘陀子無五丈性者
則不能生五丈之質
若佛性中無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樹者
云何能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樹
以是義故
所說因果非有非無
如是之義云何相應
爾時世尊讚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世有二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花
一者不行惡法
二者有罪能悔
如是之人甚為希有 復有二人
一者作恩
二者念恩
復有二人
一者諮受新法
二者溫故不忘
復有二人
一者造新
二者修故
復有二人
一樂聞法
二樂說法
復有二人
一善問難󠇡
二善能答
善問難󠇡者汝身是也
善能答者謂如來也
善男子
因是善問即得轉于無上法輪
能枯十二因緣大樹
能度無邊生死大河
能與魔王波旬共戰
能摧波旬所立勝幢
善男子
如我先說三種病人值遇良醫
瞻病好藥及以不󠇡遇病悉得差
是義云何
若得不得謂定壽命
所以者何
是人已於無量世中修三種善
謂上中下
以修如是三種善故得定壽命
如鬱單越人壽命千年
有遇病者
若得良醫好藥瞻病
及以不得悉皆得差
何以故
得定命故
善男子
如我所說若有病人得遇良醫
好藥瞻病病得除差
若不󠇡遇者則不得差
是義云何
善男子
如是之人壽命不󠇡定
命雖不󠇡盡有九因緣能夭其壽
何等為九
一者知食不安而反食之
二者多食
三者宿食不消而復更食
四者大小便利不隨時節
五者病時不隨醫教
六者不隨瞻病教敕
七者強耐不吐
八者夜行
以夜行故惡鬼打之
九者房室過度
以是緣故
我說病者若遇醫藥病則可差
若不遇者則不可愈
善男子
如我先說若遇不󠇡遇俱不差者
是義云何
有人命盡若遇不󠇡遇悉不可差
何以故
以命盡故
以是義故我說病人
若遇醫藥及以不󠇡遇悉不得差
眾生亦爾
發菩提心者
若遇善友諸佛菩薩
諮受深法若不󠇡遇之皆悉當成
何以故
以其能發菩提心故
如鬱單越人得定壽命
如我所說從須陀洹至辟支佛
若聞善友諸佛菩薩所說深法
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不值遇諸佛菩薩聞說深法
則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不󠇡定命
以九因緣命則中夭
如彼病人值遇醫藥病則得差
若不󠇡遇者病則不差
是故我說遇佛菩薩
聞說深法則能發心
若不值遇則不能發
如我先說若遇善友
諸佛菩薩聞說深法
若不值遇俱不能發
是義云何
善男子
一闡提輩若遇善友
諸佛菩薩聞說深法
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
何以故 斷善法故
一闡提輩亦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
若能發於菩提之心
則不復名一闡提也
善男子
以何緣故說一闡提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闡提輩
實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命盡者雖遇良醫
好藥瞻病不能得差
何以故 以命盡故
善男子
一闡名信
提名不󠇡具
不󠇡具信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信眾生非具
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善方便
提名不󠇡具
修善方便不󠇡具足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是修善方便
眾生非具以不󠇡具故
云何可斷
一闡名進
提名不󠇡具
進不具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進眾生非具
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念
提名不󠇡具
念不󠇡具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念眾生非具
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定提名不󠇡具
定不󠇡具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定眾生非具
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慧
提名不󠇡具
慧不󠇡具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慧眾生非具
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無常善
提名不󠇡具
以無常善不󠇡具足故名一闡提
佛性是常非善非不󠇡善
何以故善法要從方便 而得
而是佛性非方便得是故非善
何故復名非不󠇡善耶
能得善果故
善果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善法者生已得故
而是佛性非生已得是故非善
以斷生得諸善法故名一闡提
善男子
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
云何不遮地獄之罪
善男子
一闡提中無有佛性
善男子
譬如有王聞箜篌音
其聲清妙心即耽著󠇣
喜樂愛念情無捨離
即告大臣
如是妙音從何處出
大臣答言
如是妙音從箜篌出
王復語言
持是聲來
爾時大臣即持箜篌置於王前而作是言
大王
當知此即是聲
王語箜篌出聲出聲
而是箜篌聲亦不出
爾時大王即斷其絃聲亦不出
取其皮木悉皆析裂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日一更
-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9日 UTC 04:42
- 长度42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