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

【經理人Podcast】由總編輯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編輯團隊,每周為你解答職場難題、說管理趨勢、訪職場專家,提供下一個世代工作者更多新鮮觀點及職涯提點。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managertoday.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508【管理,什麼事?】周休 3 日工時革命,企業準備好了嗎? AI時代,公司該怎麼重新定義工作效能?

    HACE 4 H

    EP508【管理,什麼事?】周休 3 日工時革命,企業準備好了嗎? AI時代,公司該怎麼重新定義工作效能?

    《經理人》第 18 屆「100 MVP經理人」徵件正式啟動!即日起至 8 月 8 日,歡迎報名參加,與百位優秀經理人一同迎向榮耀時刻!想知道更多詳情?請點擊報名連結 https://edm.managertoday.com.tw/100mvp/ 面對全球長工時的反思,再到如今的「周休 3 日」試行浪潮,企業準備好了嗎?本集節目由《經理人》主編林庭安和採訪編輯王毓茹深入探討周休 3 日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導讀 8 月號封面故事「周休 3 日進行式:終結長工時,效能再定義」,帶你拆解周休 3 日如何從理想變成制度。從知識型企業到 24 小時營運的飯店,哪些組織已經試行?員工的焦慮怎麼安撫?又該如何重整流程、借力AI?這一集,是給領導者與工作者的實用指南。   🔍 本集重點摘要 1. 為什麼現在談周休 3 日?疫情後的集體反思 疫情打破「坐在辦公室才有產出」的迷思,也讓人重新思考:工作時間與績效是否真的劃上等號?從英國到台灣,許多企業開始試行,希望兼顧效能與生活平衡,制度改變的契機已經浮現。 2. 並非人人歡呼:員工對周休3日的真實焦慮 周休 3 日表面看來是「多放一天假」,實際上卻讓不少員工焦慮:工作量不減、時程壓縮、績效壓力加大。企業若未事前溝通、建立信任,制度可能反成內耗。 4. 哪些企業適合實施?知識型組織、小型團隊、彈性制度是關鍵 兩大適用企業類型:一是高壓高負荷的組織,二是重視長期發展的人才導向型企業。團隊內部信任高、流程標準化程度佳、或已有遠距與自動化基礎的公司,更容易導入周休 3 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3 min
  2. EP507【管理進化論】100 MVP 經理人選拔開跑,讓「會做事的人」被看見

    HACE 1 DÍA

    EP507【管理進化論】100 MVP 經理人選拔開跑,讓「會做事的人」被看見

    《經理人》第18屆「100MVP經理人」徵件正式啟動!即日起至8月8日,歡迎報名參加,與百位優秀經理人一同迎向榮耀時刻!想知道更多詳情?請點擊報名連結 https://edm.managertoday.com.tw/100mvp/ 18 年來,《經理人》持續舉辦「百大 MVP 經理人」選拔,表彰在企業內部發揮關鍵影響力的專業經理人。不只是聚光燈下的總經理、執行長,更多是默默在各個部門創造績效、推動改變的中高階主管。在這集 Podcast 中,副總編輯張玉琦分享活動緣起、選拔標準與產業觀察,也談到過去採訪 MVP 經理人帶來的感動與啟發。對企業主與團隊領導者來說,這不只是一場評選,更是建立品牌信任、人才價值與跨產業交流的平台。 本集重點:  1.不只是頒獎給老闆、創辦人、總字輩,是給「做事的人」的肯定 「百大 MVP 經理人」的創立初衷,即是讓組織內真正推動變革、實幹的中高階主管有機會被看見。副總編張玉琦提到,何飛鵬社長當初設計這個獎項,就是想打破「只有高層才有資格得獎」的迷思。過去她採訪過的得獎人,不乏來自營運、行銷、研發等部門的實作型領導者,讓大眾了解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卓越成績,是值得被看見的。  2. 從採訪現場,看見「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 張玉琦回憶她第一年參與選拔時,大量採訪得獎人,曾為了中南部行程壓縮採訪排程,但也因此更深入理解不同產業的經理人如何在默默之中創造影響力。她特別提到,從這些人身上看到的不是新聞標題,而是真實的經營know-how與跨部門協作能力。這些,正是企業長遠發展最需要的力量。  3. 每年都能看見產業趨勢的轉變 從早期的數位行銷、電商發展,到近年的 ESG 與 AI 應用,張玉琦觀察,選拔標準雖穩定(創新力、執行力、管理成效等),但參賽者反映的產業趨勢與管理焦點,始終與時俱進。她也呼籲更多女性經理人參與,因為每一次被看見,都能為職場樹立更多榜樣。  4. 得獎只是開始,更是經理人社群的起點 除了雜誌報導與頒獎典禮外,《經理人》也積極經營 MVP 社群,從講座、聚會到跨界交流,希望讓得獎者彼此認識、持續學習。張玉琦表示,很多得獎人會說「不只是榮耀,更是一種責任」,因為被看見後,也代表肩負起在產業中傳承知識與價值的使命,讓專業經理人成為彼此成長的推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1 min
  3. EP506【總編會客室】傳承,不只是交棒,更是轉型契機 ! 台灣企業如何迎戰次世代接班與轉型挑戰

    HACE 3 DÍAS

    EP506【總編會客室】傳承,不只是交棒,更是轉型契機 ! 台灣企業如何迎戰次世代接班與轉型挑戰

    【本集節目由WTW韋萊韜悅贊助播出】 根據經濟部《2023 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台灣有超過一半的企業主年齡已超過 50 歲,卻僅有 6% 的企業設有正式接班規劃。這樣的「接班空窗」不只是數字警訊,更可能成為台灣產業升級與 人才轉型的隱形引爆點。 但企業接班並不只是交棒那麼簡單。它更是一場關於組織制度重建與文化價值對話的深層變革—— 特別是當傳統家長式企業文化,遇上數位原生世代的全新價值觀時,接班人不僅要承接權力,更要 扛起戰略執行、數位轉型與文化翻轉的責任。 本集節目由《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邀請全球知名的風險與人資顧問公司——WTW韋萊韜悅 資深副總 Tony Huang 黃鄭鈞,帶領觀眾從亞太與台灣市場的第一線觀察切入 ! 🎧重點搶先聽: 1.為什麼台灣企業明知接班重要,卻遲遲難以啟動?背後有哪些文化盲區與組織摩擦? 2.如何在還沒發生突發狀況前,就提前布局韌性與敏捷的接班生態系? 3.接班計畫不只是點名人選,更需要從制度、人才到資源全面佈局,WTW 如何協助企業邁出改革 第一步? 4.在 AI 驅動的時代,企業該怎麼運用數據工具與行為預測,讓接班不只是傳承,更是轉型的起點? 5.放眼未來,理想的接班制度會長什麼樣子,才能真正結合科技與策略,支撐企業的長期永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h y 1 min
  4. EP504【管理進化論】從彈珠汽水瓶到威士忌酒瓶,百年玻璃廠第四代接班轉型之路

    22 JUL

    EP504【管理進化論】從彈珠汽水瓶到威士忌酒瓶,百年玻璃廠第四代接班轉型之路

    《經理人》第18屆「100MVP經理人」徵件正式啟動!即日起至8月8日,歡迎報名參加,與百位優秀經理人一同迎向榮耀時刻!想知道更多詳情?請點擊報名連結 https://edm.managertoday.com.tw/100mvp/ 全台最大的日用玻璃容器廠,從彈珠汽水瓶、愛之味罐頭瓶、台灣生啤18天玻璃瓶,到威士忌瓶、香水瓶、藥瓶,身為百年企業的第四代,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Richard),如何在接班與轉型的任務中找到平衡與成長,他的課題也是台灣許多企業急需尋找的答案。 本集重點 1. 如何和上一輩、公司老臣對話?為何把爸媽送去讀EMBA? 因為父親的一通電話而返家接班,雖然自己也有很多想法,但對於轉型他並不急著,而是先做好內部溝通。廖冠傑坦言,父親的角色轉為像策略顧問般的「教練角色」,在重大決策上提供意見,避免他陷入盲點。面對制度改革,不願變動太大的老臣也是逐步轉為顧問角色。把爸媽送去讀EMBA,最大的好處,是讓兩代人有更多共同語言,了解更多最新的管理趨勢和企業案例。  2. 數位轉型第一步從哪裡下手? 身為傳統產業,設備、制度、人力升級得一步一步來。轉型首要做的事並不是快速的導入效率工具,而是先盤點工作流程上可改變、耗時耗能的地方,先解決第一線的工作困擾,再思考要導入哪些工具。建立制度化的溝通機制,了解數位落差才能做到數位轉型。 3. 從 IBM 與摩根大通帶回的不是名片,是制度與視野 在華爾街與 IBM 的工作經驗,讓廖冠傑對企業運作有明確的標準與效率意識。他觀察到家族企業普遍缺乏「責任制與目標設計」,回台後調整公司KPI,從職責分配、溝通流程到目標設計,轉成適合華夏玻璃的做法,讓企業潛能得以釋放。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9 min
  5. EP503【經理人讀書會】群體情緒如何被操弄?理想如何變質?導讀《暗黑引爆點》了解信念崩壞的臨界點。

    20 JUL

    EP503【經理人讀書會】群體情緒如何被操弄?理想如何變質?導讀《暗黑引爆點》了解信念崩壞的臨界點。

    《經理人》第18屆「100MVP經理人」徵件正式啟動!即日起至8月8日,歡迎報名參加,與百位優秀經理人一同迎向榮耀時刻!想知道更多詳情?請點擊報名連結 https://edm.managertoday.com.tw/100mvp/ 本集由《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導讀《暗黑引爆點》。 以《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一書成名的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新作品《暗黑引爆點》(The Bomber Mafia),從一件事情的「正向擴散」的研究,轉向思索「破壞性擴散」的深層結構研究。尤其是群體情緒的燃點是如何被放大、擴散?而人們又該如何辨識文明進步背後的「暗黑引爆點」?本書也揭露看似中立的資訊背後,其實藏著操控的邏輯與目的。 重點整理 1. 《引爆趨勢》的三大法則解釋「擴散」現象 葛拉威爾在《引爆趨勢》中提出三大法則:「關鍵少數法則」、「定著性法則」、「環境法則」,用以解析創新擴散的邏輯。這三項理論不僅形塑行銷、創新擴散與組織變革的核心觀念,也被廣泛引用於社會學與商業分析中。舉例來說,Nike 推出慢跑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初期透過小眾意見領袖(如跑步社群教練)引爆口碑,再藉由品牌故事與媒體傳播鞏固記憶點,最後搭配當時健康生活風潮的外部環境,讓跑步文化從小眾走向大眾。 2. 《暗黑引爆點》從「擴散」走向「毀滅」 相較於《引爆趨勢》的「正向擴散」,《暗黑引爆點》探討的是另一種破壞性的擴散。書中描述美軍空軍在二戰期間內部的價值爭辯,一方主張精準投彈,盡量避免平民傷亡;另一方則認為戰略轟炸能快速結束戰爭,節省更多生命。最終選擇了後者,造成東京大轟炸與無數平民傷亡。 3. 信念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崩壞? 《暗黑引爆點》關注的不只是戰爭技術的變遷,更聚焦於人類信念的崩壞如何導致價值轉向。書中描寫「理想主義」如何一步步讓位給「務實主義」,當一個組織原本奉行的道德原則被迫讓步,這種「暗黑擴散」的力道比創新本身更具毀滅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2 min
  6. EP501【管理進化論】做內容的人,也能把公司做好的關鍵是?專訪薩泰爾娛樂執行長潘瑋翔(下集)

    15 JUL

    EP501【管理進化論】做內容的人,也能把公司做好的關鍵是?專訪薩泰爾娛樂執行長潘瑋翔(下集)

    本集由《經理人月刊》資深主編陳書榕,專訪薩泰爾娛樂執行長潘瑋翔 (Hawkins)。   《經理人》月刊第18屆「100MVP經理人」徵件正式啟動!即日起至8月8日,歡迎報名參加,與百位優秀經理人一同迎向榮耀時刻!想知道更多詳情?請點擊報名連結 https://edm.managertoday.com.tw/100mvp/     從單口喜劇演員到管理百人團隊的企業執行長,潘瑋翔在薩泰爾的角色是「讓舞台被看見的人」。他分享了自己成為年輕管理者的歷程,如何將創意、信任與制度兼容並蓄地導入公司治理,並打造出以內容力為核心、橫跨 To C、To B、To Comedian 的3支商業支柱。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與國際化挑戰,薩泰爾不再只是一家喜劇娛樂公司,而是一個培養人才、擴張模式、輸出文化的內容平台。。   1.從喜劇人到經理人——管理角色的轉變與學習曲線 潘瑋翔坦言,剛成為執行長時,對管理毫無準備。「我一開始其實不喜歡開會,也不知道怎麼管人。」但他意識到要讓喜劇人能安心創作,自己就必須站上管理者的位置。於是,他花時間學習制度設計與流程建立,也試著從外部教練學習經營邏輯,奠定了薩泰爾以制度支撐創意的管理風格。   2.以「讓更多人站上舞台」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薩泰爾的公司文化,是為了讓更多人被看見、被聽見。不論是台前的喜劇演員,還是幕後的企劃、製作人,他都強調尊重專業與給予空間。薩泰爾不是打造明星的工廠,而是建立一個共創、共享的創意基地。這種文化讓公司得以吸引並留住一群有理念的創作者。   3.支商業模式支柱,撐起薩泰爾的營運策略 薩泰爾的營運架構分為3條主軸:To C(內容直營)、To B(商業合作)、To Comedian(演員經紀)。To C 創造流量與品牌價值,To B 則透過企業客製化喜劇內容(如《炎上》企業場)實現獲利,To Comedian 則是回到核心——支持喜劇人職涯發展。這3支腳不僅平衡了營收來源,也反映出薩泰爾將創作力轉化為商業力的企圖與成熟度。   4.向國際輸出喜劇的人才布局 為了走向國際,薩泰爾啟動組織轉型策略,分為4階段:模仿、學習、超越、輸出。從觀摩像是吉本興業等大型娛樂公司,到建立自己的節目系統與表演機制,再到自製舞台劇輸出東南亞,希望最終能從「台灣喜劇」走向「亞洲喜劇品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1 min

Calificaciones y reseñas

4.7
de 5
3 calificaciones

Acerca de

【經理人Podcast】由總編輯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編輯團隊,每周為你解答職場難題、說管理趨勢、訪職場專家,提供下一個世代工作者更多新鮮觀點及職涯提點。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managertoday.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de 經理人+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