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深入介紹了珍妮佛.托斯蒂—卡拉斯 (Jennifer Tosti-Kharas)所著的《你的工作值得嗎?》一書。
他以真摯語氣帶領聽眾反思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具深度的問題:我們每天辛苦工作的背後,究竟是為了什麼?而這個問題,在AI時代更顯重要,當工作的型態、意義與價值正快速變動時,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工作與人生的關係?
節目一開始,郝哥用911事件引出對「工作是否值得」的靈魂拷問。一位資料中心經理,當年在世貿中心上班,在911事件中罹難。他的妻子在悲痛之餘,不禁質疑:丈夫為了職涯犧牲與家庭相處的時間,這樣的投入是否值得?
工作本身並非理所當然的「該做之事」,而是一個需要重新定義的選擇。書中提醒我們:「你每天為工作所犧牲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嗎?」
接著郝哥介紹本書的三大主軸:工作是什麼、什麼是價值、有價值的工作該如何整合。
「工作是什麼」郝哥強調,工作並非僅限於職場或收入來源,它其實是一種「有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行動」,甚至包含在家打掃、照顧家庭等非有償的付出。
他引用一句話說:「時間可以越花越少,但金錢卻能越賺越多」,提醒大家不要無止盡地將自己壓榨在職場,而忽略了其他生活的面向。
「為什麼要工作」。郝哥引用餐飲業經理史蒂芬·雅當斯的故事,他從興趣出發,成為一位調酒師與侍酒師,工作不再是苦差事,而是讓自己開心且對他人有價值的事。
他藉此強調,內在動機(如熱情、興趣)與外在報酬(如金錢)在職涯中都不可或缺。心理學研究亦指出,一旦超過某個收入門檻(如年薪7萬美金),「自我實現」反而成為人們對工作的最大驅動力。
郝哥分享關於職涯的三種取向:薪資取向(為了賺錢)、事業取向(為了地位)、使命取向(為了意義)。
根據研究,第三種使命型工作者的滿意度最高。他也提醒,工作時數的多寡不等於工作品質;長工時容易造成職業倦怠,尤其在醫師這類高壓職種中更常見。
他提到「Work smart」的重要性,不只是「Work hard」,透過更聰明的方法減少無效努力,才能真正提升人生效益。
在談「價值」時,郝哥分享了「為錢工作」與「為興趣工作」的差異。他認為,真正的價值是來自「利己又利人」的工作自己喜歡又擅長、能獲得報酬,同時也為社會創造正向貢獻。這樣的工作,才不會讓人在某一天突然回首時感到懊悔,覺得一切毫無意義。
他以賈伯斯在史丹佛演講中的話作結:「繼續找,不要將就」,提醒聽眾如果還沒找到熱愛的工作,不要急著妥協,總有一天當你找到時,你會知道那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節目最後,郝哥整理出四個自我提問,幫助每個人找到自己值得投入的工作方向:
你喜歡做什麼?
市場願意為什麼付錢?
你擅長做什麼?
世界需要你做什麼?
他認為,當這四項重疊時,工作就不再只是「為生活而忍受的事」,而是你樂在其中、能發揮天賦與熱情,同時改善他人生活的行動。這樣的工作,才是真正「值得」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يتم التحديث يوميًا
- تاريخ النشر٢٤ يوليو ٢٠٢٥ في ٩:٠٢ ص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٢٣ من الدقائق
- الموسم٦
- الحلقة٨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