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般若 | 听懂宇宙的语言

照见合作社
宇宙般若 | 听懂宇宙的语言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Episodes

  1. 06/07/2024

    宇宙般若Ep12|朋友,让我们在新旧世界交汇处相遇

    停更快一年的「宇宙般若」又回来了�。停更前的最后一期是我自己一个人录制的。�宇宙般若Ep11|走向平衡木的另一端 我用“战战兢兢地走平衡木”来形容内心的不安定。(抱歉这期节目里口误把平衡木说成了独木桥)在听众评论里,我看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每次在生活里感到疲惫了就会来听一下,谢谢给予的治愈。” 我问Yuan听到这样的评论怎么想?她说,好像要让自己变得非常完美再去展示自己这件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英雄之旅中,我遇到了非常多朋友,有各自的潜力和天赋。一开始,大家都或多或少觉得自己通过学习和实修获得了疗愈和成长;也许,用自己学到的法门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觉得身心灵圈的人说话都灵里灵气的...好像看谁都有创伤,跟谁说话都自带三分慈悲。可是,很多人都忘了,一旦在关系中以“我要帮助你”的姿态出现,这个关系就有了高低之分,就变得不平等了。 我们,只不过是在找回自我这条路上,多行半里路的人。 上周,我见了一些旧识。很巧的是,当我在一个社群里分享自己的体验时,另一个伙伴也讲了同样的故事。 在和老朋友见面的时候,我们依然熟悉,彼此珍惜,但我们也都知道自己已经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许多旧有的禁锢已经脱落,内心更自由,人也更安定。我们依然会为了老朋友的悲伤而难过,旧领导的恐惧而担忧。可是,这次我们决定什么都不做。 不给建议,不给劝告,把手放下... 因为,那个宝贵的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已经在Ta们面前缓缓打开。而我只想要在新旧世界交汇处迎接朋友们。 --- 本期关键词: 塔罗牌,死神牌,结束,重生,蜕变 本期歌单: Some Paradise - L'Impératrice Autumn Leaves (BossaNova Piano) - Rafael Atantya City Of Stars-王OK Lullaby - Rafael Atantya 祝收听愉快! --- 在黑暗的尽头, 总会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在等待着。 Liz Huston|Tarot Reader

    57 min
  2. 07/12/2023

    宇宙般若Ep11|走向平衡木的另一端

    本来想给这个歌单起名「防致郁歌单」,但觉得这么说不够准确。导致抑郁的原因千百种,防不胜防。 有一天,弟弟跟我分享自己因为不喜欢战战兢兢的感觉,干脆放弃了自己向往的一个目标。 “就很像走一段平衡木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下去了…”他这样形容着战战兢兢的感受。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下去了”,更符合我对抑郁时期的认知。 内心破碎的那些部分,在抑郁的这段时间里获得了重新被看见,被治愈的机会。 所以,我给歌单起了个新名「走向平衡木的另一端」;既然无法避免,就沿着平衡木走下去,掉下去再爬上来。 心是安定的,路就比较平顺… 音乐,是我和失去生命力时的黑暗恐惧相处的法宝,与任何让你的心感到悸动的人事物建立联结,也就找到了爬回平衡木的抓手。 #Build connection with anything make your heart beat. 你的法宝�呢,是什么? 本期关键词: 抑郁,平衡木,生命力,心,看见美好,疗愈 本期歌单: -Park Bird-Are You Lost -Sun Rai-SanFrancisco Street -Mel Blue-Wake Up Call -Rivage / Luke Anger-Face à Face -Finneas-Only A Life Time -Harryan Yoonsoan-Peaches -Harryan Yoonsoan-Love Yourself -Laufey-I Wish You Love -Willow-Wait A Minute -Brasstracks-Welcome Back 祝收听愉快! 在这个不需要口号和鸡汤的时代, 让我们一起很真实地俯身、抬头, 在从树叶缝隙间望去的天空里、 在食物进入口中的那一刻聚焦的味觉欢喜中、 在鸟儿拍拍翅膀从你身边离去的“去”里,体验那一刻细致的亲密又不牵扯。 陈雁|之爱创始人

    33 min
  3. 06/07/2023

    宇宙般若Ep10|让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成为与你有关的事,人生才是你的

    在“宇宙般若”停更的这段时间里, 我和Yuan都在各自整理回顾着自己的生活。 我们真正开始做播客的原因其实始于内心。 起初只是想要疗愈自己的方式, 变成了和受众互相疗愈的过程。 在用声音和文字表达自己的创作中, 我收获了很多自我肯定, 体会到了许多“心想事成”的时刻。 就比如,断更后收到听众的询问和肯定; 这样彼此照见的时刻, 是我标榜的“人生高光时刻”。 生命是一种能量,是一种纯粹的创造之能。 宇宙十分慷慨地为这个世界提供援助, 但如果不带着觉知投入生活里, 我们就会显得毫不在意或者不敢大方接受; 甚至,在收到馈赠后还百般挑剔, 经常把机缘退还给赠予者。 我们总说自己害怕失败, 其实会不会是,我们更害怕成功的可能? 又或者,我们有太多的“不配得感”... 关于“天助自助者”,歌德是这样认为的: “无论你认为自己能做或者相信自己能做什么, 都要动手去做。 行动会产生魔力、恩典,还有力量。” 比歌德这句话更打动我的,是弟弟写的一首诗: 人生中最重要的, 是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我想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宇宙; 我们现在理解宇宙只有百分之五。 研究不是随便想,就能想到一个东西。 研究得用科学发展出能量充气堡; 前面有个摄像头,把它伸出去。 就能看到更远的世界。 --- 本期歌单 -Daniela Andrade-Happy -MoonChild-Good -Fabrizio Paterlini-When orange is the sky -AJ Rafael-Without you -KHS, AJ Rafael- Thinking out loud 祝收听愉快! --- 自我肯定是剂良药,专门治疗你想改变的那部分。 Jerry Frankhauser

    17 min
  4. 05/15/2022

    宇宙般若Ep09|从止语进入正念生活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新一波疫情一来,我也赶上了小区被封控,有了这两年防疫的经验,小区物业和社区都非常给力,生活保障不成问题,邻里关系也忽然变得更加亲近。 这个突然慢下来的时间让我又想起了2020年初。 两年以后再来看当时的冲击,真实又很玄妙;如今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撕掉表层恐惧后的宁静。 在日常的社交中,我们借助美食、美物、美景、美人,获得滋养、获得能量、获得快乐;而现在,我们被迫要回到和自己在一起的世界里。减少与人沟通,减少社交和娱乐;独处带来“我究竟是谁”的陌生感。 这种不知所措来源于一个困惑:“人可以什么都不做,而获得喜悦吗?” 记得也是在2020年初,我开始实修。所谓的实修就是每日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方式践行自己意识里的认知。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身心合一的修行。 我的实修方式是正念冥想。 练习打开觉知,用联结五感帮助我回到当下,站在观察者视角看待自己与外在环境,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止语的目的是什么?和正念有什么关系? 神经学家尤里.哈森(Uri Hasson)研究过人类沟通的基础。在他位于普林斯顿的实验室里,对讲述和聆听真实故事时的受测者大脑进行扫描。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听到相同的想法或故事时,即使在不同的语言中,我们的大脑也显示出相似的活动。 Hasson教授的实验结论要强调的其实是:与他人产生共鸣,是人类自小单纯而喜悦的渴望,这是人类大脑令人惊奇的神经元机制。 人类独有的神经元机制让我们感到不孤独。但另一面,这个渴望也让我们失去了与意见相左的人沟通的能力。 试着想一想,你每天是怎么从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中被影响的?这个影响给你的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更多还是消极作用更多? 当我们在表达,倾诉,沟通中,无法得到共鸣,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获得的是怎样的感受?会激发出哪些情绪?做什么样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回应? 如果不在正念觉察的状态里说话,我们很容易不假思索,被“小我”支配着去说话。这个时候的表达不仅词不达意,而且会不知不觉地犯下许多言语上的过失和冒犯,导致沟通不畅,南辕北辙,鸡同鸭讲,让关系僵住。 现实生活中如此,互联网的世界就更加疯狂。 因为在网络上,不需要露出真实模样,评判多半都带着戾气和吐槽。甚至,即使不在键盘上打下什么文字,在看到某一条新闻,某一事件,某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也忍不住会在心里给这个现象or事件下一个“非黑即白”的结论。 作为个体,我们能看到,能听到,能感受到,思维能触及到的都是世界其中一个面向,并不全面。二元对立的价值观限制住了自我探索以及探索世界的可能性;由这种价值观滋生出的语言,当然不能完全表述真实的世界。 比如,我现在提到战争两个字,你想到的是什么?当我描述我感受到快乐,你又可能联想到什么?再比如,最近有朋友送上关心,问我有没有囤货?我回答不需要囤货,你会怎么去理解这简单的五个字呢? 一个概念化的名词背后其实包含了很多信息。 当我们不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去接纳对方的思维角度,而是躲在“小我”的背后自说自话,这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 虽然,交流正在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便捷;但真正为表达服务的辩证思考和包容体恤的能力却变得越来越弱。 语言一开始被创造出来,方便了人类进行沟通,抒发情感,表达需求;但同时,它又让我们产生了矛盾和对立,甚至陷入头脑对我们的欺骗中。 借助这个“停摆”“止语”“休憩”的阶段,或许可以去想一想,当头脑被各种资讯、信息塞得满满的、情绪感受被社交媒体操纵得六六的、连消费习惯都被左右的我们,是否就此拥有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不停用“小我”说话是为了满足什么吗?这种“我的意见很重要”“我必须得说点什么”的信念背后有着什么基本需求?有没有可能通过其它更为积极的方式去满足这个需求? 我想强调的是,止语的目的绝对不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着“不表达”“不沟通”,而是在对自己的觉察中,去联结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去看到现象背后的“万物一体”,事物背后的“一体两面”。 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去说、对谁说、怎样说。 如果当下,我们失去了积极沟通的能力,我的选择是不如不说,暂停下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静默止语”,留出这样一个弹性的空间给自己,从零开始,回到沟通的原点,去观察“我的内在发生着什么?” 止语,帮助我们快速地进入一种慈悲而不评判,有意识但不控制的正念状态中,在这个当下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如何与日常中的人事物发生关系。 做这样的觉知练习是为了回到内在,和自己对话,认识那个从来没有好好认识过的自己。 在开始冥想的最初阶段,我每天会花上二十分钟止语;对我来说,一开始这是件挺难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我和父母还有两个孩子在同一个空间里,每天不鸡飞狗跳就不错了,如果要花上二十分钟不说话,不互动,不回应外界,怎么可能? 这是我旧有的限制性信念。 其实,当你的内在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告诉你:你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那些过程里的障碍,困境对你来说就都不算什么了。 你不会给自己借口,你会找一个方法。 我的方法就是,提前告知家里所有人:“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谢谢你的理解,我需要你的支持。” 我会准备一个计时器,让小朋友可以明显地看到时间的流逝,清晰地知道这个时间段是妈妈的个人空间;这个时间过去,妈妈还会和我在一起的。 整个过程很像retreat里面的人给自己戴上一个“Silence”的名牌,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在做止语的修习。 疫情的发生,是我进入正念实修的契机。 两年多过去了,当下的我正在过着一种可持续获得内在喜悦的生活。 外界的变化我可以感知到,我可以用观察者的角度俯瞰这个变化和我的关系是什么?我拥有一些什么选择和方法应对环境的变化或来自ta人情绪的投射。 这并不容易,也是一种很难用言语表达的自我体验。你看这个时候语言已经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了。 如果非要形容这种感受,大概就是我大多数时候都能感到一切都是完美丰盛的;我可以想象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微笑;当变化和问题出现的时候,我拥有可以自在地去直面它的智慧。 思维系统和语言系统紧密相关,互相作用 要充分理解为什么停止说话,就能让我们更懂得如何说话;我们需要看看说话的时候,大脑是怎么运作的? 当大脑处于沟通当中,面对语言和信息的时候,首先是经由听觉和视觉获取信息,负责听觉与视觉的大脑皮层,将讯息传输给语言中枢去处理这个信息;通过这个过程,就把外界的信息做了解读,变成自己意识中的概念。 只有当我们经过以上这些处理信息的过程,并理解它以后,才有可能向外输送信息,反馈沟通。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语言系统和思维系统紧密相连,非常迅速,而且很复杂;这两个系统借由神经纤维素彼此相联,布满我们的大脑。 让我们去想像一张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高速公路网络。在如此复杂和高速的公路网络里,我们如果用汽车的自动驾驶模式,原理其实和大脑在沟通时候的运作差不多;也就是感知,处理,决策,行动,四个步骤。 “语言系统”作为传感器,“思维系统”作为自动驾驶芯片,要互相配合才可能完成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的级别越高,意味着行驶越智能越安全;这需要提高数据采集量和传输量,需要加快芯片的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万分之一秒的情形下,对路面突发状况作出反应。 长期的正念练习,就是在帮助这个复杂的思维系统提高速度,使得感知,处理,决策和行动的过程一气呵成。 大约经历了超过3亿年的进化历程,才形成了现在的人类脑。它拥有三重结构: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是我们本能地对外部环境和发生做出的快速反应,比如,遇险就逃or战,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情绪脑主管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愉悦会增强亲密关系,不确定会让我们心生恐惧;本能脑和情绪脑加在一起的神经元细胞约占大脑的80%。 理智脑是大约250万年前才发展出来,它位于大脑前额皮层区,这个区域帮助我们产生了语言,建立了文明,发展出现在的技

    27 min
  5. 03/30/2022

    宇宙般若Ep08|什么是正念?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什么是正念? Hi,我是April。从这期播客开始,我会持续更新一些有关正念和冥想的音频。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每日冥想和正念练习,帮助我获得了对自己的“观察者视角”和“不请自来的灵感”。 这让我可以时刻稳定地处于当下的生活中,不被“过去”影响,不为“未来”焦虑,只是简单地跟随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完成,去和身边的人深度联结。 广义的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 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被理解为沉浸式的工作,吃饭,读书,写作,听音乐;在交谈时能够专注地倾听回应,而不是频繁被手机or其它事物吸引注意力。 你是否能跟当下正在面对的人事物建立起一对一的“你—我”关系,取决于你的专注力。 专注能够带来我们“在一起”的良好感受,这个良好的感受可以带来“亲密感”,感到亲密是我们作为人,获取幸福和满足的情感体验。 这是正念生活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好处。 有一句很诗意的广告语,“身未动,心已远”。讲的似乎是对远方的憧憬,对踏上旅途的向往。但仔细想想,如果总是身体处于当下的空间环境,而心一直在望向远方;处于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真的能够让自己感到舒适,平衡,喜悦吗? 佛教六祖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六祖慧能来到广州的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给弟子们公开讲解《涅槃经》,忽然刮起一阵风,让寺庙周围的旗幡随之飘动起来。听法的一位僧人于是感慨道:风在吹动;而另一位僧人则反驳他:明明是幡在飘动。 两人为此激烈地争辩了起来。 这时候六祖惠能拦下他们,解释道—“非是幡动,非是心动,仁者心动。”这并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因为你们的心在动。 这个“仁者心动”,智慧地解释了“心无外物,物以心生”。我们的心借助自身的经验,编造出一个个“故事”,让我们忽略事物的全面性,而笃信自己认定的某种现象或某个事物其中一个侧面解释。 故事里那两个僧人的心跑掉了,做不到安住在当下,全身心地面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听经修法”;类比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从中领悟到,专注除了可以帮助提高效率,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那就是让我们保持稳定,不为外界的杂音影响,感到焦虑,作出“内卷”or“躺平”等消极抵抗。 这是正念生活带来的第二个直观好处。 保持清醒,才有可能理智地提醒自己,无论处于任何条件or环境里,我们仍然是有其它选择的。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解释正念,我会把它形容为“有意识地对当下的觉察。” “当下” — 是正念的重点。我们可以从念这个文字的结构来理解先祖造字的用心和智慧。“念”,上面是今天的今,下面是心脏的心,合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心”,“此时此刻的心”,“当下的心”。 这就是当下的定义了。 你的心就在当下,专注在此时此刻,哪里也不去。 在之后的练习和分享里,我着重介绍的是正念解压MBSR实用性技术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所以我在这里特地引用正念解压治疗方法的创始人美国麻省大学荣誉退休医学教授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对正念所作的诠释, 透过当下,有意识地,不评判地,专注于每个片刻的觉察。 生活中,每一个当下都是一个片刻;它们发生得太快,以至于我们很难清醒,客观,理智地对其作出反应。所以,我们必须去练习大脑里培养出一个观察者的空间,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自己对当下的发生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 正念生活,需要我们时刻对内在体验和即刻的环境保持觉察;用慈悲接纳和不带评价的态度,聚焦在我们所要做的事,所要经营的关系上。 这是我们不被情绪左右,感受带跑,让我们与面前的人事物可以保持正向关系的关键。 如果把Mindfulness这个词分解开来,它其实是由Mind—ful—ness 这几个词根组成的。 Mind,在英文里的意思是心智,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标语,比如mind your steps或者mind the gap,留意你脚下 or 留意间隙。这个时候,Mind被当作动词来使用,是“注意一下”,“留意一下”的意思。 加上ful,Mind变成为Mindful,意思升级便成为留意的,留心的,有觉知的,有觉察的; 在Mindful之后加上ness,形容词Mindful又变成了名词Mindfulness,意思是“保持一种有觉知,有注意力的状态。” 你也许注意到,中文语境里,正念被称之为“心在当下”的觉察;而在英文语境中,正念的主语被描述成“思维,心智对当下的觉察。” 不同语境下,主语的不同可以用一个心理学范畴内的概念作解释。那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到底是谁?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而心理现象的产生需要我们大脑来统合感知觉、记忆、思维,以及情绪与情感,这一系列过程在古代的中国被认为是用“心”去想,去思考,直到现代心理学传入中国,才更正了这个谬误。 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结合身心五感的情感思维活动,而非单独的心在思考。 关注公众号:照见合作社 搜索播客栏目:宇宙般若 收听“正念生活”的其它分享 加入社群,一起练习, 在日常中保持正念

    11 min
  6. 11/27/2021

    宇宙般若Ep07|除了占卜,塔罗牌还讲述了什么?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在疯狂学习塔罗牌几个月之后,突然有一个声音问自己,除去那些神秘玄妙的回响,还有什么让我如此痴迷。 于是细细查看手中的各副牌,发现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在探索我感兴趣的主题:宗教、文化、艺术、文学。它们被创作者嵌入在一个体系中,用图像去阐述自己的人生感悟,与那些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实则异曲同工,创作是为了内心的呈现。 这次录音的灵感出现在仔细整理笔记后的一瞬间,感到文字的力量相比图像,来得太过缓慢与间接。 想起塔罗牌也是源于古希腊的一种图像记忆法,透过符号、图像,可以直观快速的记住牌面的意思,想到中世纪的宗教壁画,也是为了方便在不识字的群体中更好的传教,而佛教里的经变图也是同样的目的。 但在文字普及率极高的今天,图像或许被忽略了它的重大意义。 你是否曾在一副画作前驻足良久,带给你的感动或者震撼让你久久难以忘怀。又或者,你是否会动情于电影里的某个瞬间,并非一种逻辑的表达,只是一种气氛刚刚好的精准表达了你内心深处的某一种情绪。 在不断学习和玩了几个月之后,感到它们好似我的一群朋友们。没事一起聊聊天,也好生热闹。 最近总在耳边回响的话:Be playful. 生活本没有意义,那些意义都是为了打发掉无聊的日子的发明罢了。愿你多一个可以打发掉无聊的好朋友。 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 而解读塔罗牌是在帮助你看清这些选项。 | 塔罗师Julie 以上, 欢迎收听

    26 min
  7. 11/18/2021

    宇宙般若Ep06|宇宙究竟为何物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节目做了几期,突然感到需要回到初始,为我们所探寻的范畴给出定义。于是,有了这一期的内容。 尽管我们对神秘充满热情与向往,然而一切神秘之事的背后才是我们努力渴望接近的实相。在科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今天,我愿意试着用“科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我们所向往的世界。 《尸子》有云;“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维基百科中关于宇宙的解释为:The universe is all of space and time and their contents, including planets, stars, galaxies, and all other forms of matter and energy. 人类不论来自何处,都渴望了解自己所在的这个当下,“空间上以及时间上”的真相。或许这就是哲学总要询问的那些问题的最本能的求真欲望。 今天,人们几乎耳熟能详的那些有关宇宙的最新发现或猜想,比如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量子纠缠、熵增定律等,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回看历史上对宇宙了解的过程,无不是从一种观测,提出一种猜想,去验证,随着技术的革新,又有新的观测,提出新的猜想,将过去的理论不断修正。 如果说宇宙中超过80%的物质都是暗物质,我们对自己所认为的理解是否只是一种幻觉? 如果说时间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原子运动因而感受到的一种不可逆的存在,那么我们对失去的伤痛是否只是一种执念? 如果说根据大数定律,必然会存在类地行星以及其他有智慧的生命,我们还会感到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吗? 如果说宇宙大爆炸之后发生了暴涨,如今相距百亿光年的星系曾经是无限的靠近,是否说明一切万物本是同一? 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材料时,我不断想起佛经里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也会被那些面对浩瀚的未知,心中充满浪漫的科学家所触动。或许正如康德所说,人类能认识的乃是它的知识所能渗透进去的世界。我的心灵经验不到我心灵之外的“外物”,“实在”只是我自己的造作。因为我也只能感悟到那些早已在我内心存在关联的事物。 当你仰望星空,你会感受到一个你自己心灵之内的世界。 这样想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这样的诗意也只是反应了我的内心而已。也是一种梦幻泡影。但,重要吗?或许心怀宇宙不过是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活在当下罢了。 愿你从宇宙万物中找到让自己安定的力量。 在写这篇推文时又重新听了节目内容,感到自己表达上的生涩,并不满意,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作者在后记中写到,“距离出版已过二十年,我愿意尊重我年轻时的不成熟,故而保留原文,不作修改。”我想,这便是接受自己吧,包括那些如今看来已经太过粗粝的部分。 感谢你参与了我的成长。 人类能够体验的最美好的事物, 是神秘。 这种感受 孕育着真正的艺术和科学。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以上, 欢迎收听

    56 min
  8. 09/26/2021

    宇宙般若Ep05|假若回到地心说时代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这期节目因接近水逆而临时起意,因而从水星开始,聊到与它有关的许许多多。 当今天我们聊起水星,可以从手边的资料找出很多天文学已经十分确定的事实描述,然而设想时间回到16世纪之前,当哥白尼还没有提出日心说之时,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与我们今天的理解大相径庭。 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地球不只是宇宙的中心,也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地心说,又称天动说,作为一种宇宙观,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哲学思想,也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 然而,我们试图回到人类还未探索出今日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事实之前,是为了试图用前人的视角去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透过当时的视角,去理解一种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串联起因不同时期对世界的理解所衍生出来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因为无论我们是否认同,这些思想都是我们认知里的一部分。在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在追本溯源试图理解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也是我们试图去了解自己内心那些笃定或不笃定的信念因何而来,终究,是在探索自己。 在内外探索的过程里,时常会有如同拼拼图般的快乐。 愿与你分享。 本期节目涉及名词解释: 表观逆行(Apparent Retrograde Motion):观测天文学上的表观逆行, 是指因地球 (或观测者所在的其它参照系) 本身的运动而造成的被观测天体相对于背景星空的表观运动与其相对于太阳的真实运动相反的现象。  昴星团(Pleiades):梅西叶星表编号为 M45,位于金牛座天区明亮的疏散星团,构成星团几个亮星在昴宿,由此得名。人类在北半球晴朗的夜空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通常见到有六七颗亮星,所以又常被称为七姊妹星团、七姐妹星团。 赫尔墨斯(Hermes):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也是众神的使者,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宙斯与阿特拉斯之女迈亚的儿子,罗马又称墨丘利。 赫尔墨斯出生在阿耳卡狄亚的一个山洞里,最早是阿耳卡狄亚的神。奥林匹斯统一后,他成为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同时也被视为行路者、医生、小偷和商人的保护神、以及雄辩之神。传说他发明了尺、数和字母。他聪明狡猾,又被视为欺骗之术的创造者,他把诈骗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还是里拉琴的发明者,是希腊各种竞技比赛的庇护神。 他的魔杖可使神与人入睡,也可使他们从梦中苏醒过来。 双蛇杖(Caduceus):由一根刻有一双翅膀的金手杖和两条缠绕手杖的蛇组成,是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所拿的手杖。 奥德修斯(Odysseus):又译俄底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对应罗马神话中的尤利西斯。是希腊西部伊塔卡岛国王,史诗《奥德赛》的主角,曾参加特洛伊战争,献计攻克了顽抗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他在海上漂流十年,部下死伤殆尽,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乡,与妻儿团聚。 艾斯特莱雅(Astraia意即“星女”罗马又称Astraea):正义女神、群星女神、纯洁女神。其形象是一个生有羽翼,手持火炬,散发璀璨光芒的少女。 她在黄金时代与人类居住在一起,原本被派到人间来掌管及审判是非善恶,后来因为看尽人间,回到了天庭,化作室女星座,也有说是宙斯命她回到星辰之上。因此阿斯翠亚又叫“维耳戈”,即“处女”之意,是处女座的女神。 赫尔墨斯主义(Hermeticism): 是个宗教性与哲学性的传统,主要是基于被归为Hermes Trismegistus(三重而伟大的赫耳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和埃及托特神的结合)所著书籍。这些著作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秘教,并被认为在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时期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以上,欢迎收听

    25 min
  9. 09/02/2021

    宇宙般若Ep04|总有些突发事件气得你想跳脚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在人文领域中 经验只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猜测 因为人类主动选择的能力 是一个未知数 生活里充满了变化:计划许久的周末郊游,因天气原因不得不取消;相约许久的一场欢聚,因朋友突然爽约不得不另行安排;提早规划的小孩假期,因疫情的反复而不得不重新安排。 这时,我们该怪天气预报不够准确,还是朋友太不靠谱?或者该怪罪于世界快被我们折腾得濒临毁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当只有一件意外发生,或许一句倒霉就可以给自己安慰。但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内,高频次的出现各种变化,你是否也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他人,怀疑人生? 总之,是要怀疑些什么的。否则,一切太过诡异,生活又该如何充满期待。 归根结底,我们为何害怕变化?有没有人反而喜欢突发事件带来的刺激与新鲜?到底是个体差异还是普遍现象? 天王星,水瓶座,乌拉诺斯,工业革命,浪漫主义运动,心无挂碍,无分别心,不破不立,塔罗牌0号牌愚人,电子游戏,元宇宙,NFT,etc.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对我们从变化中一窥自然之道有帮助吗? 从对希腊神话的一瞥,到当今新一代青年的热爱,再回到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谦卑,绕了一大圈,或许可以试着回到原点来解答心中的无尽困惑。 欢迎你一起来头脑激荡,爱上自己所在的这个时空。 -‘创造力的本质’by Kyna Leski 在创造性的实践中, 重要的是停留在开放之心的空间中, 因为你这样做就抛弃了先入之见, 你就学会了与不确定性共处。 “本期节目涉及名词解释: 天王星,作为第一颗古代没有被发现的行星,正式被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发现于1781年3月13,报告于4月26,最早被视作一颗彗星,以乔治王命名(Georgium Sidus ,英文George's Star),后发现其是一颗行星以后,又改名为Georgian Planet, 但仅仅在英国之内被认可。经过各种不同人的提议,最终被广泛使用的是Uranus,希腊文Ouranos的拉丁文。 乌拉诺斯(Uranus),第一代天神,因将自己与盖娅(Gaia)的子女都关在塔尔塔罗斯(Tartarus)而激怒盖娅,盖娅命儿子克洛诺斯(Cronus)用镰刀阉割了他,其生殖器掉入海中溅起的泡沫中诞生出女神阿佛洛狄特(Aphrodite),(罗马称维纳斯)。 NFT,全名为“Non-Fungible Token”,中文译名为“非同质化代币”。非同质化代币就是具有不可互相取代、不可分割且是独一无二的产品,用于证明数位资产的稀缺性和所有权,广泛用于图片、音乐或是电玩游戏之中。 塔罗牌0号牌愚人:是所有塔罗牌的开始,亦代表着塔罗牌的结束,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愚人,是一个不受世俗规范约束的人,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愿意冒险踏上未知领域的自由灵魂。 《心经》:“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以上,祝收听愉快

    39 min
  10. 08/31/2021

    宇宙般若Ep0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本期内容合作:陈快乐 占卜师、疗愈师、身心灵探索者 媒体人、自由职业者 一只快乐的蓝猴子 丰盛自由的魅力女孩 从痛苦中重生过,自2018年维持良好状态至今 Bilibili:花花营业中 微信公众号:花花营业中 陈快乐是我进入神秘学这个领域以后遇到的第一个职业占卜师。私下的她,在我看来坚定又柔软,严肃又自在。 大学学习新闻的她有着清晰的叙事逻辑,言谈中充满对新知的渴求。这一段对话让我了解到她进入神秘学的机缘和神秘学领域的玩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并不浅显,却经常被看轻的量子力学经典定律——意识决定物质。在“薛定谔的猫”、“波粒二象性”、“双缝实验”等等物理试验后,这个定律颠覆了看似按照因果规律运行的世界,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思维方式。 意识的改变帮助我们打开边界、破除限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难用命理手段看清开悟的人有着怎样的命运走向?”其原因正是在于,ta们可以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观察“我”,放空“我”,创造出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意识是内在,物质是外在。内在的改变影响外在的显化。 微观粒子、神经系统、细胞活动,这些看似毫不相关又通往彼此的生命系统,告诉我们万物有灵,生命一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恰恰向我们诠释出微观的物质和宏观的宇宙、内在的心灵和外在的世界之间微妙的相似性。 一个意识的觉醒,影响集体潜意识的变化。 有人相信上帝,有人相信佛学,有人仰望星空,有人埋头苦干。信仰,只不过是我们通过各自的意识选择了自己相信的那部分。 如果把电影《心灵奇旅》的剧情当做一种游戏的玩法,我们就应该去相信自己来自于宇宙源头,之后也会回到那里;去相信灵魂选择来到地球,不是为了修仙,灵魂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经历学习如何在地球上生活。 改变意识,会发现宇宙不只给了我们一种生命的结果。 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爱你所爱的人,内心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所做之事与你认为应该做的事之间交战。 这样的生活是一个完整自我的过程,这样的内心是平衡的,其中有着极大的喜悦。 如果你的心处在完全崭新的状态,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干扰,不论你做的是什么,你都会爱你所做之事,从这份爱中诞生出惊人的创造力。 - ‘了凡四训’ by 袁了凡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此义理再生之身。 以上, 祝收听愉快

    48 min
  11. 08/19/2021

    宇宙般若Ep02|一切通往彼此,我们成为自己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人生中的许多困惑来自于“分别心”。为什么别人要那样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为什么我无法得偿所愿,别人却能? 能对这些看上去很“荒谬”的发生保持好奇心,不对“荒谬”下定义的时候。 也许,你就不再困惑了。 寄生在现代人生活中的癌细胞常常发作,原因就在于无力改变现状,又总想颠覆生活。 因为找不到“存在感”,人生陷入虚无和痛苦。 现代人的精神悲剧在于,以为能通过物化生活脱离精神奴役,却不知不觉陷入另一种虚无,通过竞争比较获取优越感,迎合“普世价值”试图找回存在的真实感。 在物质世界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证实自己的存在?是否只有权、钱、色,才能愉悦自我?是否就无法为灵魂的自由找到栖息之所? 研究形而上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尝试着在理性与疯狂中,找到生命的价值。 概念太多,念头太密,欲望太强。这些东西把我们能生万法的空性覆盖得严严实实而不自知。 过度使用头脑、过度依赖理性、过度沉迷科学的我们,如果能够体会到内在快乐不一定跟外在物质有关,也许才能做出改变,放下欲望和执念。 曾经的限制,也才不再束缚你。 打破固有的概念,发现自己的角度,站在没有角度的角度上,使自己的心处在一个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的“状态”。 通过觉察当下,回到内在,回到本源。 你,就是宇宙。 - ‘鲁米诗歌箴言精选’ by Rumi 你并不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你是一滴水中的整个大海。 以上, 祝收听愉快

    38 min
  12. 08/11/2021

    宇宙般若Ep01|对自我很坏的一天,就是对灵性成长很好的一天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我喜欢的一个鼓手安雨@Ryan_NU在网易云音乐里分享过一个失眠歌单《I wish you have a sweet dream》。据他说,这是为人生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找到的安眠良药。 有人说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应该是,在刚睡醒那半梦半醒的一刻,内心是否感到平安。 在无数次的怀疑自己,怀疑世界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无处问询,不知道那个通晓宇宙奥秘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心常常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 摇摆不定的时候,内心产生的焦虑紧张会让我们选择逃跑或者对抗。到底怎样做,那颗随处摇摆的心才能够安定下来? 如我们的先祖般, 寻觅宇宙真谛的发问从未停止。 你,并不孤独。 在这里, 我们邀请你一起, 寻找解答内心困惑的秘匙。 愿你, 可以在某一个时刻, 收获属于自己的真义。 睡梦中, 在另一个世界启航。 Poets prophesy up in the blue. Together that’s how we’ll make it through. -‘Coloratura’by Coldplay 以上, 祝收听愉快

    34 min

About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