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四十 寇準传

宋史·列传四十 寇準传(七)城下之盟

契丹长驱直入,已经到了黄河边上,距离东京城很近了。情势危急,朝堂上,王钦若,陈尧叟等人撺掇赵恒逃跑。但主战派明显占了上风,準身为宰相,力请赵恒御驾亲征,前往澶州。当时的战场形势比及汉高祖白登之围,唐太宗的渭水之盟,还差得远,至少主动性还掌握在赵恒手里,可进可退。进可以鼓舞士气,四方勤王之师正在向澶州集结,契丹孤军长驱直入,在大宋腹地作战,如果不能速战速决,粮草不继,很有可能被合围的宋军吃掉。退也可,王跑跑和陈跑跑的方案并非不可行,大不了就地解散百官,朝廷今日不开张了。退到哪儿呢?淮河以南,长江以南,甚至可以往海上跑。赵构就是这么干的,完颜宗弼追着他跑,赵构从建康窜到杭州,又逃到秀州,明州,宗弼一路追赶,一路烧杀抢掠,但始终没能抓住赵构,赵构跑到海上去了。搜山检海,未能抓住赵构,而宗弼却被韩世忠困在黄天荡内,不得脱身,差点儿丢了性命。“蹙宋主于海岛,卒定画淮之约”。《金史》中的这一段评价道出了兀术的没能抓住赵跑跑的事实。赵恒显然还是有底气的,他手里的牌很多,目前还不用脚底抹油,“赵跑跑”这一名号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吧。
赵恒御驾亲征,到了澶州。这澶州分为北城和南城,黄河就是这南北城的分界线。在寇準的一再坚持下,赵恒咬咬牙,渡过了黄河,不,准确的说,他是被高琼绑架到北城的,赵恒内心是极度抗拒的。背后撺掇高琼的人就是準。赵恒到了真正的战争第一线,澶州北城。皇帝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大宋抗敌的军民。当地驻军没有掉链子,主动出城迎击来犯的势头正盛的契丹军队,并获得了难得的胜利。赵恒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了。此时的他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了準身上,準被委任为澶州军事除了皇帝外的最高指挥。
準是一个合格的表演艺术家,这一次,他要在北城门楼上扮演一回谢安。但此时的他是没有心情下棋的。谢安下棋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胜利的捷报,感到风声鹤唳的是谢安的敌人苻坚。以目前的处境来看,準扮演计退司马的诸葛亮还行。但是皇帝需要的是一颗定心丸,暂时的小胜利是无法抚慰赵恒内心的恐惧的。準知道怎么安抚这位年轻君王。準临场发挥,自作主张改编了剧本,把原来谢安下棋的桥段改成了与老杨头喝酒划拳。北城门外,契丹人很焦躁,他们刚刚受了小挫。城门楼子上。好基友老杨头已经喝高了,两人划拳,呼喊的声音很大,準的表演是到位的,当然少不了杨亿的配合,此时準扮演的是醉酒版的谢安……赵恒看到準的表现,以他对準的了解,他知道準已经有破敌良策了……
两军相持不下,战机稍纵即逝。能抓住机会的人,就能建功立业。这次,建功立业的机会落到了宋军特种部队的兵王张瑰头上。契丹统军大将萧挞凛在阵前督战。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宋军的特种部队凭借敏锐的观察力,锁定了这个倒霉蛋。特种兵们在城楼上相互配合,操作床子弩,弩撼机发,刚好戳中了萧挞凛,他死了,死在了宋军狙击手的长弩下。契丹军队乱了。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宋军倾斜。
相持日久,契丹人无法在大宋皇帝面前攻克这座城池,加之孤军深入,在宋境腹地作战。深深的危机感笼罩着契丹人,他们有可能被耗死在这里,最惨的下场是被包了饺子。契丹人是务实的,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