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风流,千古妙谈

《宋词风流,千古妙谈》25(点绛唇)

第二十八讲 点绛唇:恨无人似花依旧

明·杨慎《升庵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始见于南唐·冯延巳《阳春集》。 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禹偁词,名《点樱桃》;王十朋词,名《十八香》;张辑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淲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

词牌代表作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花信来时

宋·晏几道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且看风清词作

点绛唇·花鸟写意

无月工花,门前数玉兰才好。无心歌少,凭往来飘渺。

紧闭镂空,情似多还少。就幽草,又来春老,遮挡前窗了。

叶漏清芳,阶前如念空如柳。豳风叠袖,人在黄昏后。

地远天高,消息钟来旧。梨园瘦,霜来雾守,横笛山峰皱。

念得黄昏,温柔着墨堪良久。笛横雨后,与此相残柳。

听闻荆门,人约来依旧。难共有,青砖红酒,一曲风遗漏。

一点相思,料经年了然无住。听来秋雨,池上谁清苦。

约莫古风,小篆还翘楚。弦诗处,忘怀失去,只是空花许。

独在江南,偶然复得梅花谱。偏偏秋雨,横笛无情绪。

吴带飘风,三弄芭蕉语。听石处,空谈盛举,莫若工词句。

百转千回,鹧鸪沉醉人长久。忽云忽岫,隐隐还清漏。

太一如何,诗句能知否。雁过后,读书时候,遂入西风口。

犹记非鱼,难寻午夜之庄子。排箫恰似,只向西风里。

一点灵犀,凭镂空而已。书汉隶,干梅清丽,蝴蝶全如此。

一刹那间,恍然于地荒天老。多情自扰,往事多缠绕。

也拟桂舟,凤去来兰草。屈宋好,文章多少,五采还忧缈。

误以为真,古槐遗落更秋雨。汴河在御,来往无舟许。

十载寒窗,名册堪犹豫。叹今古,乘龙快汝,只是空吟处。

忽已生疏,芭蕉几日长诗酌。拟清平乐,秋上和商略。

勾起石纹,小雅难于觉。听雨却,夏前有约,记得人如若。

上古奇谈,纵然有万千清绝。一枝带月,犹豫还层雪。

等闲来风,只是带春曰。因环末,数关山迭,暗自多盈缺。

默许苔低,数寒乱约风如契。古来苍只,寥碎些几里。

园落冷清,何看花人以?侬无意,丹青只是,妙笔成寒士。

欲说还休,秋千何必长知我?玲珑来和,几处苍苔妥。

雪里含些,清丽寒江左。多奇那,一山带过,也记乎烟火。

魏晋如流,江南也道黄昏后。约来故就,泛彼添鱼否。

放笔归兮,石上随云走。数峰皱,洞开时候,也落花如旧。

疏漏黄昏,诗抄也难平些许。清荷空举,惹鹊桥无数。

谁在竹林,屋檐风吹去。箫声处,落歌如雨,独上沙洲渚。

话别青山,无题在水扬之上。一来秋忘,一叶犹清唱。

划过轻舟,缃绮吹迟赏。凭点绛,泠泠空相,也若中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