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出文革桎梏的步伐也曾伴随着各种宗教信仰的回归与兴起。但信众群体人数随社会的快速巨变而迅速扩张的同时,政府的控制与打压其实从未真正停止。2018年曾经隶属国务院的宗教事务局改由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标志着在习近平任下,推进“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正被纳入党的意识形态控制。这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的宗教本土化努力不仅成为信仰自由的紧箍咒,而且也被看做是中国政府通过宗教本土化推行更严厉的民族政策,加速族群同化政策的手段,尤其与中国政府近年在新疆和西藏等不同信仰居民聚居地区的打压政策相伴而行。在这些民族群体看来,宗教本土化其实意在进一步消融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法国民间社团Lhakar8月底9月初在巴黎十二区举办的藏文化宣传周特别组织了一场关于宗教本土化议题的讨论会,邀请法国藏文化专家Katia Buffetrille、在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任教的法国中国问题专家Alain Wang, 以及在法国获得政治庇护的藏传佛教僧侣Tashi Dakpa Gyatso共同介绍他们对这项宗教中国化政策的观察和体验。
Alain Wang 早年曾专注研究中国的宗教问题。他在讨论会上梳理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夺取政权后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的发展。他特别强调,当前中国政府推行的宗教本土化政策与宗教信仰在与不同社会文化碰撞时所必须的适应和调整完全不同。
Alain Wang:“这绝不是文化适应措施,而是名副其实的试图将不同宗教信仰纳入一个特定框架的努力。在当下,这个框架就是政治框架,是所谓习近平思想下的中国特色。在此之前,毛泽东时代推崇马克思列宁思想,宗教信仰被看作是人民的“社会鸦片”,并以此为名而加以镇压,而且镇压十分残酷。这种镇压尤其针对那些来自西方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信仰,尤其是新教信仰。”
“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邓小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对外开放的年代。此时的中国希望吸引西方投资,吸引西方知识,来发展经济。这种开放意愿也体现在宪法条文中。教堂、寺庙等开始重建,海湾国家资助的清真寺也不断沿传统的丝绸之路建成。但这种开放与宽容也还是在政府的监控之下。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不愿意完全归顺政府的政治导向的神职人员或信徒被捕的消息,对这些人的镇压依然在继续。”
“但随着习近平2012年底-2013年初上台,形势完全不同了。在我看来,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过去,此前的相对开放也结束了。我们能感觉到政府立场变得更加强硬,更加独断专行,并全面收紧控制。中国开始进入习近平和他的智囊王沪宁想象的宗教文明框架,试图将习近平思想,将所谓的中国特色融入各个宗教信仰。”
Alain Wang 强调,虽然当前的宗教中国化政策针对所有宗教信仰,并不特别针对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但是对于藏人和维吾尔人来说却有着极为不同的意义:
Alain Wang:"因为针对维吾尔人和藏人的政策更是一项汉化政策,也就是一种殖民政策,是一种种族屠杀政策。对这两个族群来说,他们的文化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政府对这些地区的信仰打压也因此更加强硬。"
法广:如果说基督教信仰因为来自西方而尤其成为中共政权上台后打压的目标的话,更加本土化的佛教信仰似乎一度有相对多的存在空间。刚刚掌握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为联合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以便走出国际孤立,曾顾及佛教信徒众多的周边国家的压力而对国内的佛教信仰做出网开一面的姿态。而如今中国政府也与许多穆斯林国家有着日益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合作,这些国家是否还能对中国对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政策有所影响呢?Alain Wang 的回答是否定的:
Alain Wang:“不能。因为时代完全不同了。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现在正处于一种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明显。而且在伊斯兰教信仰众多派别中,维吾尔人的信仰更接近苏菲派,而伊朗或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国家信奉的是更严格的教派,与苏菲派相反。中国政府如今当然就会利用这些不同教派间的分歧。”
法广:藏学家Katia Buffetrille 几乎每年都会前往中国境内的藏区小住。可以说亲身体验到了汉化进程的推进对藏文化的蚕食。
Katia Buffetrille: "实际上,藏区的汉化现象比比皆是。这甚至表现在景观上,首先是有很多标语。其次,去年我在康区看到一些我以前无法想象的景象,那就是藏人的房屋通常都是平顶,但现在他们被要求改成带有龙雕的中国式屋顶,而藏文化传统的五色风马旗不见了。伴随这些景观的汉化改变的,是宗教象征的民俗化。你可以看到佛塔被用作环形交叉路口的核心。你甚至可能在完全想象不到的地方,比如甘丹寺的火车站,看到祈祷用的五彩经幡。这完全是在将宗教符号民俗化和去神圣化。最令我震惊的,是藏区不计其数的大小寺庙。我甚至无法分辨出那是些重建的寺庙还是新建的寺庙。我想不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寺庙建筑。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曾在一个山谷看到三座寺庙。我知道,有时候,这些寺庙被用作旅游景点。但我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一方面有这么多的寺庙,另一方面又有这么多反对宗教的规定。"
法广: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冲击其实刺激了民间对宗教信仰的需求。民间社会也曾兴起一波对藏文化的好奇与热情。
Katia Buffetrille: “确实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些汉人对藏族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在拉萨,甘丹寺,在我很多很多地方,都能遇到许许多多的汉人,尤其是年轻汉人,他们打扮成藏人的样子旅行。他们有着我无法理解的对藏族习俗的想象,比如,他们会在眼部下面涂抹东西,好像藏人有刺青一样。可我从未见过有刺青的藏人。他们会穿着藏服去寺庙,但有时候需要提醒他们摘下帽子,因为他们对最基本的礼仪规则不太了解。但确实有一股潮流,许多中国人真正成为藏传佛教的信徒,并且有自己的喇嘛。他们通常更喜欢密宗。因为密宗有很多神秘的仪式,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和亚青寺等大型的藏传佛教修行地,确实可以看到很多汉人。这也让中国政府感到恐慌,因为确实有许多中国人真正成为藏传佛教的虔诚信徒。”
法广:近年来,旅游业正成为对藏区经济的一大助力。但在Katia Buffetrille 看来,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正在毁灭藏族文化:
Katia Buffetrille: “我个人认为,这种大规模旅游更是一种对文化和宗教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当然也是对整个藏族文化的毁灭性武器。西藏依然保持着这种神秘的魅力,看起来很有异国情调,那里空气纯净,山高水长。但你在甘丹寺这样的城市看到的景象,拉萨的情况也是这样,一切都是假的,就像迪士尼乐园。那里很像我们在迪士尼乐园里看到的那种房子。一切都是为了游客准备的。这简直令人恐怖。说它是一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实不为过。”
“在寺庙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装扮成藏人的汉人。这种文化服饰的占有已经非常让人感到不安,看起来很有些殖民色彩。而且,面对这些打扮成藏人的游客,你会感到不适,因为他们行为不当,他们不了解也不在乎最基本的礼仪习俗。这样的旅游业确实是一种以保护文化为名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而且,说是要保护文化,但你会看到,人们把五彩经幡、转经筒等物件放在尤其不该放置的地方,而同时,藏人却被阻止去对他们来说有特别意义的地方,进行绕行祈祷活动,等等。”
法广:中国的官方言说强调,种种政策的目的,都是推动藏区走向现代化,是为了改善藏人的生活,但Katia Buffetrille 不这么认为:
Katia Buffetrille: “大家都知道,中国政府在西藏推行的是一种殖民式的统治。西藏地下的所有资源都被运往内地。水资源将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最近读到一篇分析雅鲁藏布江下游兴建大坝计划的文章。文章指出,有些专家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建造这么大的水坝,因为当地没有如此大的电力需求,但是,如果没有这座大坝工程,中国可能会失去与非洲某国争夺“世界最大水坝”称号的机会。这种说法当然需要验证,但如果确实如此,我不会感到意外。”
“这座专家看来没有必要修建的大坝还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它的规模将是三峡大坝的三倍还多。又是在一个地质环境非常脆弱的地方,使用从未使用过的技术。何况,大坝还容易诱发地震。另外,这座 大坝修建计划也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控制下游国家,也就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的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يتم التحديث كل أسبوعين
- تاريخ النشر١١ سبتمبر ٢٠٢٥ في ٧:١٧ م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١٣ من الدقائق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