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见证一个时代的诞生时,你是否思考过时间为什么需要名字?
当菅义伟举起那块写着”令和”二字的白色纸板时,全世界屏息凝视。
这两个来自中华文明的汉字,却在日本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秘密?
为什么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只有日本还在用年号给时间命名?
我们早已习惯了冰冷精准的公元纪年,2008、2020、2025……
但在日本,时间却拥有诗意的名字:明治、昭和、平成、令和。
这种看似”落后”的制度,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东方智慧?
当汉武帝第一次将”建元”刻在时间上时,他是否想到这颗种子会在东亚大陆生根发芽千年?
从中华的”元鼎”到朝鲜的”建元”,
从越南的”顺天”到日本的”大化”,
年号制度如何在不同土壤中长出截然不同的样貌?
为什么在帝制崩溃、共和崛起的现代,唯有日本像”守夜人”一样坚持至今?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更是一场横跨千年的文化对话。
从汉武帝的”天人感应”到令和时代的”美好和谐”,
从战国的”应仁之乱”到明治的”向明而治”,每一个年号背后都藏着一个时代的密码。
今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由方块字构筑的时间体系,去探寻那藏在年份背后的东方智慧。
你会发现,时间不仅可以被度量,更可以被感受、被铭记、被赋予诗意。
【拾光夜话】,带你解密年号的千年传承与文化内核。
資訊
- 節目
- 發佈時間2025年7月29日 下午5:10 [UTC]
- 長度21 分鐘
- 集數8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