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禪師父在導讀中,從三十七助道品一路帶領大眾進入最後的核心──八正道。師父提醒大家,佛法不僅是理論,更是方向與方法的結合,是修行人邁向解脫的必經之路。佛教早期並無大小乘之分,大小之別其實取決於「心量」與「菩提心」是否真誠。修行的關鍵,不在名相,而在是否能於日常中實踐。 八正道包含八個面向: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師父特別指出,正業與正命常被混淆,前者是行為,後者是生活方式,應加以分辨。正念則是意念的專注,避免偏差,否則會走向錯誤的方向。八正道並非抽象理論,而是整合「戒、定、慧」三學的完整修行系統。若無戒的基礎,定難以安住,更無由生慧,因此佛法重視「戒定慧」循序漸進的修行次第。 在修行過程中,師父強調「大小乘無實質差別」,重點在於是否發菩提心、是否能以慈悲心與不害心為動機,將修行落實於幫助眾生的行動。菩薩行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要在逆境中學習忍耐,從生活的考驗中養成菩提心。師父也以舍利弗等高弟子的故事提醒大眾,即使智慧第一,也須不斷修正心念,否則容易被習氣綁縛。 八正道既是佛陀親自開示的修行綱領,也是最圓滿的解脫道。透過正確的見解與行持,修行人能在日常中培養清淨的心,逐步邁向菩薩道,最終走向成佛之路。師父勉勵大眾:修行並非求速效,而是點滴累積,八正道正是我們在人間實踐慈悲與智慧的核心指南。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September 8, 2025 at 12:00 AM UTC
- Length28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