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好藝思!?

mutix
怎麼好藝思!?

關於「怎麼好藝思!?」 【 好 】 ㄏㄠˇ (adj.) 美、善,理想的; ㄏㄠˋ (v.) 心中所喜愛的事。 藝術乘載著人們的思想與情感,視覺藝術怎麼用聽的去了解?《怎麼好藝思!?》邀請創作者、藝術工作者一起聊聊,讓你更輕鬆了解藝術背後的思維、解決對視覺藝術的各種好奇,期待邀請大家藉由節目能感覺到與藝術更加親近、也能感受到觀看作品的喜悅,進而喜歡上藝術,豐富日常生活。 ▼ 關於在這裡和你聊天的主持人 Alison Lin 文化是人類的靈魂,而藝術很有意思,它是從文化孕育而生的結晶。 在視覺藝術的世界裡各種聲音都能被接納,無論是喜歡觀賞作品、或是創作作品的你,希望在這裡邀請你聽我們聊聊天,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有趣的領域。 ▼ 歡迎加入「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 可以在群組和我們提問與討論、認識創作者與同好、或是獲得藝術資訊, 一起邁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社群平台中, 請讓我們邀請你→ https://pse.is/4b7r2p 只要喜歡藝文,你都是這個群組的一份子! ▾ 《詮心詮藝》藝術訂閱計劃 https://bit.ly/3svJF92 ▾ 關於 mutix ▾ mutix Auction 專欄文章:https://pse.is/articles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34】怎麼在自學創作的路上堅持自己的熱情? feat. Anna Tsai

    11/08/2023

    【EP34】怎麼在自學創作的路上堅持自己的熱情? feat. Anna Tsai

    ➤ Anna Tsai 臺灣新北人,畢業於溫哥華電影學校。創作類型以錄像藝術、聲音藝術和複合媒材為主。她的作品往往源於個人經驗及情感,再將其擴展為大眾普遍在乎的問題,像是生活、時間、記憶和情感關係。 更多關於藝術家:https://riveryiart.wixsite.com/artspace 【本集重點】 01:30 怎麼踏入藝術創作的領域? 03:38 踏出去第一步時的想法? 04:30 作品主題選擇?現階段還在摸索,想做的是跟關係 06:05 人生目前最大課題「分享」  07:00 創作之於 Anna 而言,將感受變為形體 09:00 高中時期創作歌曲,用創作去正視自己的性向與接納自己 12:40 來自聽著與觀者的接納 18:10 不同媒材創作上有什麼不同? 20:10 學習不同媒材的創作方式 23:50 決定先工作不讀大學的原因  26:20 做自己快樂的事情是否等於逃避? 27:54 跟創作的關係如同經營感情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k1lx6ti2gs09465qbuwkr3/comments ▾ 關於 mutix ▾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 歡迎加入「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 可以在群組和我們提問與討論、認識創作者與同好、或是獲得藝術資訊, 一起邁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社群平台中, 請讓我們邀請你→ https://pse.is/4b7r2p   只要喜歡藝文,你都是這個群組的一份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3 min
  2. 【EP32】怎麼用錄像藝術作品研究科技與社會?  feat. 吳其育

    23/06/2023

    【EP32】怎麼用錄像藝術作品研究科技與社會? feat. 吳其育

    ➤ 吳其育 1986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作品的基本關懷在於找尋如何在被技術-資本主義摧毀的廢墟中重建人、事物、動物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其創作主要以動態影像為主,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進行文本的再製,在逝去的記憶中尋找當代敘事的語言型態,同時也進行裝置、影像裝置與表演等不同類型的合作計畫。 作品節錄《反覆驗證(CAPTCHA-CAPTCHA )》 Video Installation, HD, color, 2.1 channels, 12’34”, 2018 https://vimeo.com/292637379 【本集重點】 01:20 關於創作者的背景 02:30 選擇錄像創作的原因? 04:30 接觸錄像藝術的契機 05:20 吳其育的創作理念 06:05 以吳其育的作品《反覆驗證》作為例子 09:15 ChatGPT 、智能生成與創作發展 11:00 除了錄像,還有以研究型藝術呈現創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k1lx6ti2gs09465qbuwkr3/comments ▾ 關於 mutix ▾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 歡迎加入「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 可以在群組和我們提問與討論、認識創作者與同好、或是獲得藝術資訊, 一起邁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社群平台中, 請讓我們邀請你→ https://pse.is/4b7r2p   只要喜歡藝文,你都是這個群組的一份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 min
  3. 【EP29】 怎麼去辨別由 AI 所生成的作品能否被稱為藝術?

    24/02/2023

    【EP29】 怎麼去辨別由 AI 所生成的作品能否被稱為藝術?

    這集我們來聊聊最近不管是好壞話題都很紅的話題 AI ,從最近最紅的電腦繪圖事件,了解與 AI 繪圖的差異。 再來聊到怎麼去辨別 AI 所生成的作品能否被稱為藝術? 一個問題可以延伸出好幾個問題: - AI 能成為藝術家嗎? - 怎麼辨別 AI 生成的成果是不是藝術?使用 AI 繪圖就可以是藝術家嗎? - 遇到最新的浪潮,對藝術創作者有什麼影響呢?可以怎麼去面對呢? 關於這集內容去年的貼文,也歡迎你參考:https://pse.is/4qrbjw 😄 【本集重點】 01:35  AI 繪圖和電腦繪圖差異? 02:50  怎麼去辨別由 AI 所生成的作品能否被稱為藝術? 04:25  什麼是 Midjourney 、AI 繪圖軟體和它生成的方式? 06:05  GAN 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 07:50  AI 能被稱為藝術家嗎? 08:15  回歸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10:20  那麼 AI 真的無法成為藝術家嗎?一個案例 12:00  由 AI 生成的圖像,能稱之為藝術品嗎? 12:47  單純使用 AI 生成圖片的人類,這個人類是作者嗎?我自己是案例XD 14:10  人類用 AI 作為工具,賦予自己的理念的藝術家?兩個案例 16:25  AI 是否能夠取代真人繪師和藝術家? ➤「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邀請碼:https://pse.is/4b7r2p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k1lx6ti2gs09465qbuwkr3/comments ▾ 關於 mutix ▾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 min
  4. 【EP28】 藝術品修復(下):藏家可以怎麼保存作品? feat. 藝術品修復師 喬致源

    13/01/2023

    【EP28】 藝術品修復(下):藏家可以怎麼保存作品? feat. 藝術品修復師 喬致源

    ➤ 喬致源 藝術品修復師、鴻嶽藝術修護工作室負責人 專長是油畫與木質藏品修復與維護,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與博物館學研究所,曾在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博物館與柏林波茨坦普魯士皇家藝廊擔任實習修護師。目前工作室主要業務是協助客戶進行藏品的保存與修護,藏品類別包含油畫、雕塑、複合媒材與傳統廟宇文物等;服務對象除了私人藏家外也包含法人機構、藝術基金會、地方文化局、美術館與博物館等單位。 鴻嶽藝術修護工作室:https://hong-yue.weebly.com/   【本集重點】 00:25 對大眾收藏作品的保存方式有什麼建議? 02:25 日光燈會對作品有傷害嗎?  04:00 半年一年定期簡單的畫面除塵 04:55 減少作品褪色的可能 05:15 壓克力畫的保存 06:20 複合媒材作品怎麼照顧? 10:15 雕塑作品怎麼照顧? 13:00 修復作品時,有遇到什麼很困難或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15:50 修復師需要承擔的責任 18:35 藏家怎麼找到合適的修復師? 19:10 修復的價位怎麼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k1lx6ti2gs09465qbuwkr3/comments ▾ 關於 mutix ▾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 歡迎加入「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 可以在群組和我們提問與討論、認識創作者與同好、或是獲得藝術資訊, 一起邁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社群平台中, 請讓我們邀請你→ https://pse.is/4b7r2p   只要喜歡藝文,你都是這個群組的一份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7 min
  5. 【EP27】藝術品修復(上):什麼是藝術品修復師? feat. 藝術品修復師 喬致源

    30/12/2022

    【EP27】藝術品修復(上):什麼是藝術品修復師? feat. 藝術品修復師 喬致源

    ➤ 喬致源 藝術品修復師、鴻嶽藝術修護工作室負責人 專長是油畫與木質藏品修復與維護,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與博物館學研究所,曾在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博物館與柏林波茨坦普魯士皇家藝廊擔任實習修護師。目前工作室主要業務是協助客戶進行藏品的保存與修護,藏品類別包含油畫、雕塑、複合媒材與傳統廟宇文物等;服務對象除了私人藏家外也包含法人機構、藝術基金會、地方文化局、美術館與博物館等單位。 鴻嶽藝術修護工作室:https://hong-yue.weebly.com/     2022/12/20- 2023/01/10 展覽資訊「荷:朱若茵個展」https://pse.is/joyin_chu   【本集重點】 00:55 什麼是藝術品修復師 03:50 修復之外的藝術品預防性保護  04:50 面對委託人的需求 06:50 修復專業為油畫、雕塑、木質媒材、複合媒材 07:50 複合媒材是現在修復的趨勢 10:00 為什麼選擇這個職業? 13:15 從創作者轉為修復師的訓練和差異 16:30 是否要研究作品資料後,才能進行修復? 18:40 碰到物理化學等不同領域 20:35 印象深刻的修復經驗:霉斑 25:00 複合媒材矽膠作品的修復經驗 28:35 失去的顏色要怎麼找回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k1lx6ti2gs09465qbuwkr3/comments   ▾ 關於 mutix ▾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 歡迎加入「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 可以在群組和我們提問與討論、認識創作者與同好、或是獲得藝術資訊, 一起邁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社群平台中, 請讓我們邀請你→ https://pse.is/4b7r2p   只要喜歡藝文,你都是這個群組的一份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Acerca de

關於「怎麼好藝思!?」 【 好 】 ㄏㄠˇ (adj.) 美、善,理想的; ㄏㄠˋ (v.) 心中所喜愛的事。 藝術乘載著人們的思想與情感,視覺藝術怎麼用聽的去了解?《怎麼好藝思!?》邀請創作者、藝術工作者一起聊聊,讓你更輕鬆了解藝術背後的思維、解決對視覺藝術的各種好奇,期待邀請大家藉由節目能感覺到與藝術更加親近、也能感受到觀看作品的喜悅,進而喜歡上藝術,豐富日常生活。 ▼ 關於在這裡和你聊天的主持人 Alison Lin 文化是人類的靈魂,而藝術很有意思,它是從文化孕育而生的結晶。 在視覺藝術的世界裡各種聲音都能被接納,無論是喜歡觀賞作品、或是創作作品的你,希望在這裡邀請你聽我們聊聊天,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有趣的領域。 ▼ 歡迎加入「 Visual-ART 視覺藝術 Discord 群組」 可以在群組和我們提問與討論、認識創作者與同好、或是獲得藝術資訊, 一起邁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社群平台中, 請讓我們邀請你→ https://pse.is/4b7r2p 只要喜歡藝文,你都是這個群組的一份子! ▾ 《詮心詮藝》藝術訂閱計劃 https://bit.ly/3svJF92 ▾ 關於 mutix ▾ mutix Auction 專欄文章:https://pse.is/articles Facebook https://bit.ly/3z3clJf Instagram https://bit.ly/3y2mQuZ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

Para escuchar episodios explícitos, inicia sesión.

Mantente al día con este programa

Inicia sesión o regístrate para seguir programas, guardar episodios y enterarte de las últimas novedades.

Elige un país o región

Africa, Oriente Medio e India

Asia-Pacífico

Europa

Latinoamérica y el Caribe

Estados Unidos y Cana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