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5|孩子的能力不只藏在成績裡
副標:看見孩子的潛能地圖:從智能、學習風格到通用能力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讓你驚豔的「真本事」?
他很會剪影片、很會跟陌生人交朋友、很會用樂高蓋出奇妙的世界...
但為什麼,這些優點一到考卷上,就全部歸零?
你是否也曾焦慮地想:
「他是不是不夠努力?還是根本沒有讀書的天分?」
「除了分數,我還能用什麼,來證明我孩子的價值?」
這集節目,職涯教練勇哥 Steven 要帶你放下焦慮,換掉心中那把陳舊的量尺。
因為孩子的潛力,從來就不只一種樣貌!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1.三把全新的「能力量尺」:
用MI多元智能、VARK學習風格與八大共通職能,看懂孩子的全貌。
2.如何翻譯孩子的「玩樂」:
從打電動、拼樂高,看見彌足珍貴的「問題解決力」與「創新力」。
3.父母的關鍵角色轉變:
如何從「心急的園丁」,變身為孩子最懂他的「潛能翻譯員」。
4.兩個真實的家庭故事:
勇哥分享自己如何透過「思考緩衝區」與「問感受」,喚醒孩子內在的自信與合作動力。
準備好成為那個看懂孩子、陪他發光的大人了嗎?
這集節目,就是為你準備的,最權威的「能力尋寶地圖」!
📌 下一集預告|EP06|【價值觀決定選擇】孩子想要的影響力是什麼?
👉 我們將深入探索:當能力地圖被看見後,
如何引導孩子找到內心的「價值觀羅盤」,做出不後悔的生涯選擇。
🎯 主題核心:價值觀,是所有選擇背後,最深層的驅動力。
🧠 思考題|給願意換一把尺,重新看見孩子的你:
1.回想最近一次,我因為孩子在「非課業」上的表現
(例如:一個貼心的舉動、一個充滿創意的作品、一次成功的社交...)
而感到驚喜或驕傲,是什麼時候?當時,我「看見」了什麼樣的能力?
2.當我看到孩子的考卷,或他在功課上掙扎時,我內心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什麼?
那個念頭,是聚焦在他的「不足」(怎麼又錯了),還是他的「困難」(他卡在哪裡了)?
3.我稱讚孩子時,比較習慣說「你好聰明」,
還是會具體地說「我發現你在『這件事』上很有想法/做得很仔細」?
我的稱讚,是給他貼上「結果」的標籤,還是點亮他「過程」中的努力?
🧰 延伸工具|「潛能翻譯員」的3個觀察鏡頭
下次和孩子互動時,試著打開這三個鏡頭,你會發現他的能力,其實無處不在。
1.🔍 翻譯他的「玩樂」→ 看見思考力
線索:他打電動卡關時,是馬上放棄,還是會自己上網找攻略、嘗試不同方法?(問題解決)
他玩樂高或畫畫時,是喜歡遵循說明書,還是熱衷於創造「奇怪」的新玩法?(創新)
2.🗣️ 翻譯他的「互動」→ 看見合作力
線索:他和朋友討論事情時,是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表達),
還是懂得傾聽、整合大家意見,甚至主動幫助落後的夥伴?(團隊合作)
3.💪 翻譯他的「堅持」→ 看見內在紀律
線索:他為了把一件喜歡的事做好(例如剪片、練舞、完成一個模型),願意花多少時間?
他會主動去學新的技巧嗎?(持續學習)
他是否能遵守自己訂下的練習時間或遊戲規則?(工作責任與紀律)
📲 追蹤粉專【勇往職前|成長顧問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從親職教養走向職涯陪伴,一起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同樣為了孩子成績而焦慮的爸媽,
讓我們一起換個角度,看見孩子真正的光芒。
#勇往職前 #孩子的能力 #潛能翻譯員 #親職教養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多元智能 #學習風格 #軟實力 #親子關係 #不只是成績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21 juillet 2025 à 22:00 UTC
- Durée28 min
- Saison3
- Épisode6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